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生产汽车?谁能突破重围,最终取得最终的胜利?我相信对汽车行业感兴趣的投资者最近会有这样的疑虑。2021上海车展之后,越来越多的公司宣布了他们的汽车制造计划。非行业企业正在进军汽车行业,华为、小米、百度等国内优秀互联网公司正在摩拳擦掌。甚至还有像苹果和谷歌这样的全球巨头在背后潜伏。汽车制造业的第二波新势力远比第一波强大、强大和有影响力。为了探索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正兴研究院上周举行了一场闭门研讨会,有幸邀请了许多买家领袖、卖家的首席汽车行业分析师,以及国内三大传统私家车制造商之一的高管。在会议期间,大人物发表了他们的意见,并做了很多工作。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01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商业模式有何不同?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区别在于商业模式的改变。我们的商业模式有两个主要区别。1、 差异化出行需求服务带来的集中度提升首先,出行需求和人脸需求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需求,前者的市场空间明显大于后者。无论你是五菱宏科还是宝马奔驰,即使你是一辆可以上市的赛车,在上海的早高峰通勤时间,你也只能行驶40码。拥堵的路况、频繁拥堵的变道车辆、复杂的交通信号灯,以及突然跳出道路吓出一身冷汗的电动汽车和行人,都需要你在驾驶时全神贯注,经常改变油门和刹车之间的力度。缺乏差异化是传统汽车在领先市场中市场份额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所以苹果可以实现数万亿的市值,而传统汽车制造商基本上可以实现数千亿的市值。然而,新能源汽车的自动驾驶可以实现足够的差异化。想象一下未来。如果自动驾驶系统能够完全摆脱人工干预,你就可以摆脱每天早高峰复杂路况带来的痛苦驾驶体验。你可以在通勤时玩手机,而不用经常担心和关注路况。到达公司后,给汽车一个命令,它就会开到附近的专用停车场给自己充电。我相信,如果未来有一个汽车品牌能够解决城市通勤的痛点,客户肯定会愿意买单。2、 充电模式的变化:NVIDI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汽车制造商的商业模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到2025年,许多汽车公司可能会以接近成本的价格销售汽车,并主要通过软件为用户提供价值。”过去,当汽车完成交易时,整个汽车工厂只能收到成本和售价之间的差额;
未来,新能源汽车的软件费用可能会更有价值。后者的商业模式显然更好,因为销售整车不是一项好生意。目前,销售自行车的利润只有1万元左右,销售软件每分钟都能赚回年费,而且还能带来更好的用户粘性。02下一阶段新能源汽车的投资机会在哪里?许多人认为,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确定性最高。只要你还需要制造汽车,你就需要使用动力电池。不过,正兴研究院认为,作为一个已经得到市场充分认可的主体,虽然其确定性足够强,但市场对它的预期基本上体现在股价上。目前动力电池的赔率是否值得购买仍需仔细计算。从寻求超额回报的角度来看,下一阶段的投资机会可能在操作系统、智能座舱和芯片方面。据行业高管介绍,如今的电动汽车主要分为两种操作系统:汽车发动机系统和智能驾驶舱系统。汽车发动机系统控制汽车的运动,而智能驾驶舱系统用于娱乐。车机操作系统:车机系统主要用于收集外部交互信息进行数据处理,进而控制整车的行驶。汽车操作系统处理的数据量远高于电脑和手机。手机本身不会产生太多的外部互动,当汽车在路上行驶时,它需要与道路、行人甚至整个城市进行互动。这种数据处理能力和计算能力是手机的十倍,甚至一百倍。这个级别的数据量将进入下一个更大的云,因此汽车操作系统在未来肯定是万亿级的市场。智能座舱:最近,小鹏汽车收集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数据。一些男性用户选择在下午5点到6点之间呆在车里听音乐和看电影,而不是直接回家。对于这群用户来说,工作时间属于工作,到家后的时间属于家庭。只有下班后的一个小时是他们自己的时间,所以他们需要在车里娱乐一个小时。
(上图是特斯拉的一项新专利,允许用户调整座椅以面对面。)这样的需求在传统汽车中是无法探索的,也许一种与智能座舱相关的新商业模式正在酝酿。但市场上也有另一种观点:“如果未来的自动驾驶真的实现了,我为什么不睡在车里,在车里玩手机呢?”巴菲特认为:“如果要求用户在汽车和手机之间做出选择,我相信大多数用户仍然会选择他们的手机,这就是我投资苹果的原因。然而,对于一些互联网巨头来说,如果他们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对智能驾驶舱等新场景的需求是不能放弃的。芯片:无论是智能驾驶舱系统还是车辆系统,芯片就是我们ed.汽车发动机系统的芯片也必须处于汽车规格级别。今年第一季度,国内汽车行业发现很难找到一个单一的核心。半导体行业一直是中国的薄弱环节。如果中国有芯片公司能够在未来完成汽车级芯片的国产替代,他们就能收获这一波产业发展的红利。现在造车太晚了吗?今年上半年以来,我们可以看到,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后,大量造车新势力涌入。在雷军宣布造车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创业”后,华为和百度也亲自出征造车。那么现在造车太晚了吗?传播学中有一种理论模型,称为创新扩散。该模型将人们分为五类:2.5%的创新者、13.5%的早期采用者、34%的早期采用、34%的后期采用者和16%的落后者。一项创新将首先在2.5%的创新者中流行起来,然后吸引一些早期采用者进行尝试。这种创新能否迅速扩张的决定性因素是公众的选择。对于市场渗透率,一般认为15%~18%是产品的拐点。之后……
拐点,产品用户将加速增长。
2020年,中国目前的电动汽车渗透率为4%至5%。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2025年目标渗透率为20%。也就是说,如果这一目标能够实现,2025年几乎将是创新扩散的转折点。如果我们从研发到量产的三年周期来看,今年提出的项目将在三到四年后赶上2025年能源生产的扩散拐点。这个时间窗口非常宝贵。如果今年量产一款车型的成本仅为500亿元,那么几年内成本有可能翻倍。这个时间窗口实际上非常窄,这就是为什么所有主要工厂最近都宣布今年生产汽车的原因,因为可能为时已晚。04 2021上海车展-国内崛起之年在2021的上海车展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是国产电动汽车的崛起。往年,国内品牌展位只能通过参展商的频繁表演和各种免费美食来吸引人气。每个人都来看热闹,但很少有人真正看到汽车。然而,日本和德国展位前人山人海,BBA展位甚至很难挤进。今年,情况发生了180度逆转。一方面,在国产品牌面前人山人海。星越L和极氪001等热门车型由内三层和外三层包围,坦克赛博版则直接包围,让人看不见,摸不着。这是一个盛大的场合,也是过去只有BBA展位才能享受的待遇。另一边的合资展台挤满了参观者:来自美国的别克和福特,来自日本的三菱、马自达和斯巴鲁,来自法国的标致和雪铁龙,来自韩国的现代和起亚,以及来自德国的斯柯达。这些展位的工作人员比观众多。这一现象的背后是新一代中国消费者对国产汽车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事实上,这一趋势已经在家电和手机等行业得到了体现。此前,冰箱主要依赖进口,摩托罗拉、索尼和诺基亚也使用手机。现在,中国有海尔、小米、Oppo和Vivo等一批国际品牌出口到海外,而进口品牌已经退出并破产。有一个历史规律是,当中国人进入制造业并掌握关键技术进行渗透时,中国制造业可以在该领域抢占巨大的市场份额。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汽车制造领域,也会有国产品牌完成国产替代,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销售。传统车企的寒冬已经到来,汽车行业的洗牌也正式开始。上游成本飙升,中游竞争加剧,下游空间受到挤压,价格上涨困难。最近,一个重大事件是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5月10日,上海铝期货日价格突破“2万”高点,06合约最高达到20445元/吨,创13年来历史新高。上游的大宗商品价格飙升,汽车工厂的成本飙升。宝马也表达了批量增长的影响。
与此同时,大量强大的竞争对手突然涌入中游,但汽车的整体需求是固定的,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必然会挤压传统汽车的市场空间。这意味着,汽车市场不仅“狼多肉少”,而且“肉价飞涨”——原材料端供不应求,而消费者端供过于求。汽车公司很难通过涨价来承受成本压力。对于净利润率只有个位数的中游汽车制造商来说,竞争压力正变得前所未有。对于自行车平均利润在3000到5000之间的传统汽车公司来说,这太难了。随着华为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传统车企的血腥洗牌正式开始。华为现在可以在市区内实现1000公里的无干预自动驾驶。它的智能驾驶舱是基于……
鸿蒙系统,实现硬件、车载系统和应用程序层面的数据交换。与自动驾驶一样,智能座舱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新产业和新技术。
业内达成的共识是,新能源汽车之所以“新”,不仅仅是用电动机取代石油发动机,真正的核心是自动驾驶,这是人与车关系的彻底转变。而这些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需要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技术积累。许多传统车企不仅缺乏该领域的人才和技术积累,而且由于传统商业模式毛利率较低,自身研发资金也受到拖累。即使他们愿意跟上时代的步伐,他们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开始。根据不准确的数据统计,华为在全球有100多个创新实验室24小时工作。华为招聘数学巨头的薪酬直接提供给数千万级别。传统的汽车公司可能无法提供这一预算。另一方面,互联网车企不仅有烧钱的钱,而且有技术和成熟的商业经验——这将对大量传统汽车制造商在降低成本方面造成打击。除了传统车企,海外车企也面临着危机。研讨会期间,有人提到,在与一些海外车企合作时,宁德时代(300750,股吧)给他们带来了一种很大的感觉,即海外车企太慢了!
国内汽车公司的运营效率有多快?长城汽车(601633,股吧)从成立基础到量产车型,只需要一年时间。然而,海外运营效率较低的车企仍需向总部报告批准,五年后不太可能生产。这些海外汽车公司真的能抓住这个暂时的机会之窗吗?就像摩托罗拉和诺基亚一样,当我们的老同事告诉我们他们当时是多么的辉煌和高贵时,我们90后听起来完全没有感觉。因为我们接触的第一代智能手机是智能手机,而国产智能手机已经有几年没有使用了,基本占据了国内市场的绝大多数。在我们看来,传统智能手机从未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进口智能手机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传统汽车在未来会是一样的吗?现在每个人都熟悉的品牌,会像过去的诺基亚一样,在未来的后代生活中没有分量吗?如果未来掌握自动驾驶软化的公司使用对平价汽车销售软件收费的商业模式,那么现有的传统车企能否承受这样的攻击?谁能打破这一新能源汽车难题?目前,没有人能对此事做出最终决定。我们也无法讨论确切的结果。但肯定会有一批传统车企因为跟不上时代的快速发展而逐渐衰落,包括大佬们的观点。谢志宇和董成飞都认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现在是一锅粥。所有主要的IT工厂都已经结束了。这个行业在未来还没有被颠覆。现在对未来的展望非常混乱。
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也对新能源汽车发表了评论:“汽车行业是一个很难确定赢家的行业。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至少有2000家公司进入了汽车行业,因为这个行业显然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未来。仅从MA开始的公司就多达一页。但在2000年左右,美国汽车公司的数量达到了三家,其中两家申请了bankruptcy。
回顾汽车行业的历史,这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很少有人能最终获胜。所以,不要认为现在的一些汽车公司总是可以放心,就像诺基亚过去因为跟不上时代而被取代一样。未来,任何一家车企都有可能被淘汰,包括宝马、奔驰等传统车企。在这次会议上,对于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等传统汽车公司的未来,实际上存在重大分歧。许多人还认为,未来的BBA可能会下降。你怎么认为?
北京商报讯5月11日,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宣布,将与哪吒CEO张勇组成产品经理CP,共同打造一辆面向大众用户的、定位10万元左右的智能汽车。
1900/1/1 0:00:00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5月11日,记者从广东省消委会获悉,据统计,2019年以来,广东省消委会及广州、深圳市消委会共收到消费者关于新能源汽车投诉近900件,涵盖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品牌十余个,
1900/1/1 0:00:00日前,2021年4月新能源SUV上险交强险数量排名数据公布,冠亚军之争十分精彩,理想ONE以两辆的微弱优势压倒特斯拉ModelY,成为4月份新能源SUV销量冠军。
1900/1/1 0:00:00交通规则的存在,就是为了约束规范参与交通的车辆,但总有一些车辆,喜欢无视规则,把马路当成自家客厅肆意通行,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不小的安全隐患。而下文的这位三轮车主,也将会为自己的鲁莽行为付出代价。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咨询公司Forrester研究总监副总裁GlennODonnell认为,半导体短缺可能会持续到2023年。
1900/1/1 0:00:00与国产SUV在中国市场“大杀四方”不同,国产品牌轿车,在国内市场的销量,要远远不如合资品牌车型。甚至月均销量榜前十,国产车只有一款车型上榜。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