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充电桩行业再次成为资本眼中的“烫手山芋”。
近日,泰瑞德(300001,股吧)宣布,其子公司泰瑞德计划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普洛斯、国家电力投资公司、三峡集团等战略投资者。本次增发价格为14.6元/股,投后估值约136亿元,增资总额约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受益于融资的充电桩公司远不止是专项电话。据统计,包括云快充电、星星充电、亿纬能源在内,近两个月已有六家充电站运营商获得融资,其中两家融资额超过3亿元。
图片来源:摄影网
今年电动汽车的发展势头非常好,带动了对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这是根本原因。同时,经过几年的市场竞争,少数运营商表现突出,拥有卓越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以及强大的资本能力。然而,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炳刚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多数小规模运营商发现很难继续运营并盈利。
事实上,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国内充电基础设施一直在快速推进,充电桩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的数据,截至2021 5月,中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87万台,同比增长43.9%。
市场需求和政策利好提振资本热情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充电站运营商陆续宣布收购融资。
6月21日,云魁冲宣布完成B1轮融资,投资者包括财新金控旗下的宁德时代(300750,股吧)、合力资本、财新产业基金。6月20日,Terui De的子公司Terai Electric通过增资扩股,引入了Prolos、国家电力投资公司和三峡集团等10家公司的战略投资。6月11日,专注于社区和目的地充电服务的亿纬能源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金额不低于3.5亿元。本轮融资由香港电信牵头,大湾区普通住宅投资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和发展基金以及华盛设立的基金共同投资。5月17日,充电站服务提供商星空充电宣布获得高瓴投资、IDG、新希望投资集团、泰康资本等B轮融资,投后估值155亿元。此外,新能源超级充电解决方案提供商盛科能源和充电站运营平台中电智谷均于5月底宣布融资。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资料图
对于最近的资本热潮,一位充电桩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在融资方面,各家公司一直在联系,最近都碰巧走到了一起。然而,新能源的趋势确实是今年的热门话题,从车企的关注和新纯电动汽车的密集推出可以看出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1 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95万辆,同比增长224.2%。在新能源汽车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在飙升。根据工信部的计划,到2030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预计将超过1500万辆,保有量预计将超过8000万辆。根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设定的2020年“车桩比1:1”目标,充电桩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政策层面的积极信号也在不断释放。5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
y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提出完善住宅小区充电桩建设推进机制,落实新建住宅小区100%固定车位预留充电桩安装条件;将符合条件的充换电设施以及配套电网建设和改造投资纳入新基建专项债券和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的支持范围;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各种渠道为充电和交换设施的建设提供长期低成本的资金。
尽管充电站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但仍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与中国内地的二线和五线城市仍有差距。从政府的“十四五”规划来看,充电站建设与总体规划目标仍有显著差距,未来市场肯定会有显著增长,这是可以预期的。”台科天润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供电部部长李志军认为。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高,盈利依然困难
然而,充电桩行业的“马太效应”已经相当显著。据数据显示,全国共有10家充电运营公司,运营超过1万个充电站。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特种电力运营的21.9万台、国家电网运营的19.6万台和星星充电运营的19.3万台。排名前十的运营商运营的充电站总数占充电站总数的91.7%。
制表:记者李硕
尽管充电桩市场已经呈现出向龙头企业扎堆的趋势,但仍有不少新玩家纷纷涌入这一领域。首先是主要的发动机制造商,包括特斯拉、NIO、小鹏、理想等新的中高端汽车制造品牌,以及吉利吉利、广汽埃安、北汽ARCFOX吉利、上汽R汽车、大众ID等传统汽车制造商旗下的纯电动高端品牌。,所有人都意识到建立封闭充电网络的重要性,并已开始或计划在过充电站上布局。
根据《2021电动汽车充电站和充电桩市场研究报告》,整车企业的充电站和交换站布局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完全自建自营的“封闭式过充电”系统;第二种模式是以NIO汽车为代表的完全自建自营的“封闭式电池交换+开放式过充电”系统;第三种是“开放式过度充电”系统+部分自建和自营的“封闭式过度充电“系统的合作运营,小鹏、大众和江淮等品牌都采用了这种模式。
有观点认为,车企自建充电站首先是为了解决用户的充电焦虑,促进汽车销售,同时也塑造高端品牌形象。此外,由于用电规模和场馆数量的限制,以及商业区和交通枢纽各种运营主体的专属建设,自营自建充换电模式留给后人的机会越来越少。也许几年后,这将成为先行者的重要“护城河”。
图片来源:记者张健摄
不仅如此,动力电池公司也开始频繁布局充电站行业。其中,亿纬锂能(300014,股吧)宣布有意参与专项募资扩产项目,而宁德时代则以投资者身份参与云快充B1轮融资。鹏辉能源(300438,股吧)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将及时稳步拓展充电桩业务。
行业分析认为,锂电池公司垂直布局产业链上游的主要原因是控制原材料供应和降低成本;
向下游延伸布局的主要目的是绑定客户。此次布局的时代和亿纬锂能充电站,是为了抢占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为其电池在充换储一体化后期开拓更多市场。
但对于新进入者来说,充电站这条“路”并不好走。据了解,目前充电站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电价差异、服务费和增值服务。其中,电费没有溢价空间,增值服务前期难以实现。目前,主要利润点来自服务费。
东北证券(000686,股吧)曾做过一次计算,分析了一个10根桩、单桩功率30kW的公共充电站。考虑到0.5元/千瓦时的服务费,补贴下的公共充电站盈亏平衡利用率需要达到6%。然而,目前公共充电站的利用率普遍在4%左右,还无法达到盈利的目标。
充电业务不仅仅是制造充电桩,而是建立一个网络。包括电力、能源、大数据等相关专业,是一门面向新产业的新技术,是一个跨学科、跨行业、跨企业、跨门类的综合性学科。单个公司很难独立完成,需要一个庞大的系统来支持。如果没有时间和技术的积累,整个产业链的闭环不可能达到100%。很难成为头部。在特伦董事长于德祥看来,未来充电行业的集中度会越来越高。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凤凰网科技讯7月5日消息,网传字节跳动计划推出打车项目,字节跳动予以否认。某社交媒体上有消息称,字节跳动的打车软件跳动出行小组已成立,将在下周五上线H5版本,抖音App将会给导流。
1900/1/1 0:00:007月4日当天,首汽约车、享道出行、嘀嗒出行等出行APP的下载量,相较过去都有了明显的增长,增长倍数基本为26倍不等,迎来了近一年来最快速的增长。
1900/1/1 0:00:00继理想、蔚来、小鹏汽车等公布6月产销后,比亚迪也公布了6月的产销快报。二级市场上,比亚迪股价从2021年5月10日起一路上扬,到7月5日的24955元,股价涨幅超过70。
1900/1/1 0:00:00综业快报消息,近日,理想App一位理想车主反应在理想ONE的座椅缝隙中发现有不少水银小珠滚动,引发了不少人关注。
1900/1/1 0:00:00《投资时报》记者杨帆6月30日,小鹏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港股发行价定在每股165港元,拟发行8500万股股份,筹集资金约为140
1900/1/1 0:00:00近日工信部组织全国汽标展开了《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修订,并且公开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在其中提到了“低速电动车”变更为“低速电动乘用车”。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