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新经济和新技术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驱动力。以最具代表性的新能源汽车为例,今年1-7月零售量达到122.9万辆,同比增长210.2%。但随着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安全事故频发的情况,需要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最近,一位名叫林的31岁企业家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去世。据称,死者当时驾驶的是一辆NIO汽车,使用的是自动驾驶。随后,他在沈海高速公路汉江段与一辆道路施工车辆相撞。事后,NIO表示哀悼,并声称NOP导航辅助不是自动驾驶,强调等待交通管理部门的调查结果。然而,这引发了公众对新能源汽车所谓“自动驾驶”功能的担忧。
尽管事故原因仍需调查,但在现实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公司发展迅速的当下,以“自动驾驶”作为宣传噱头也不例外,大多数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将其视为主要卖点。然而,从专业角度来看,现实情况是,目前新能源车企的自动驾驶技术还远远不是真正的“自动驾驶”,普遍只停留在L2辅助驾驶阶段,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汽车的控制主要依靠驾驶员本人,而不是驾驶电脑等软件设施。如果车主“错误地相信”自动驾驶的作用,可能会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事实上,早在NIO事件之前就已经发生了相关的案例。以新能源车企代表特斯拉为例,今年以来,中国连续发生“刹车失灵”事件。究其根本原因,是自动驾驶技术介入后的判断不准。
在国外,许多新能源汽车公司因相关问题受到处罚。不久前,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两兄弟对特斯拉提起诉讼,声称该公司虚假宣传了该车的“自动驾驶”相关功能。特斯拉曾多次试图让法院驳回诉讼,但法官最终宣布,案件将进入下一阶段。去年7月,德国慕尼黑一家法院对一项关于特斯拉辅助驾驶和全自动驾驶功能误导消费者的指控作出裁决,称特斯拉向消费者做出了不切实际的承诺,要求特斯拉在德国的所有宣传材料中删除夸大的词语,包括“能够充分发挥自动驾驶的潜力”。
除了自动驾驶,还有不点火电池、8分钟快充等夸张促销,以及虚假里程,这些都是新能源车企首选的促销方式。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例如,“不点火电池”不能100%保证不会点火,而是第一个电池失去控制,在24小时内没有点火,电池在室温下逐渐恢复到安全状态,这意味着电池“只冒烟不点火”。
过度促销在营销中并不少见,但汽车涉及人身安全问题,而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对普通人来说门槛很高,很难区分。统计数据显示,仅特斯拉一家公司近年来就有明确证据表明,自动驾驶系统引发的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20人。
因此,有必要警惕这一新兴技术发展无序和无序的趋势。很明显,这是一个市场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相关行业管理和监管部门需要积极介入,牵头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制定统一规范的权威指导文件,约束车企全面提醒风险,如实宣传,开展务实的技术竞争,而不是沉迷于文字游戏的营销竞争。与此同时,涉嫌夸大宣传和虚假营销的车企将受到严厉处罚,促使它们保持敬畏之心,遵守……
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车主和公众来说,他们需要对新技术保持谨慎,尤其是涉及人身安全的“自动驾驶”。以负责任的生活态度,方向盘应该永远掌握在他们手中,直到相关技术完全成熟。
在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问题。驾驶技术对生命安全至关重要,当前夸大甚至虚假宣传的现象亟待全面整顿和纠正,以确保行业规范发展、稳定发展,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今网络上有很多信息都不可信,很可能误导要买车的你,比如这些:两厢车真的容易死?美其名曰:“两辆车没有屁股,追尾时候不安全”。
1900/1/1 0:00:00要闻1、软银集团:媒体对孙正义发言有误解,会继续投资中国市场软银集团表示,媒体对公司董事长孙正义在业绩交流会上的发言有误解,软银集团对中国的承诺没有变化,并会继续投资中国市场,
1900/1/1 0:00:00特斯拉作为全球新能源车的龙头却突然被美国政府正式调查,与此同时,已经连涨十日的欧洲股市,也罕见的出现了全线杀跌,这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
1900/1/1 0:00:00每经评论员孙桐桐近日,上善若水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意统天下餐饮管理公司创始人、美一好品牌管理公司创始人林文钦,在驾驶蔚来ES8汽车启用NOP领航辅助驾驶状态下发生交通事故,不幸离世。
1900/1/1 0:00:00新造车的路上,从来不缺故事。在过去的一周里,中国造车新势力的“悲欢离合”继续上演。
1900/1/1 0:00:00新浪科技讯8月16日晚间消息,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在个人微博就“如何看待辅助驾驶普及但事故频发”发表看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