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中国车企的欧洲战略:新能源车攻下挪威桥头堡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中国品牌汽车产品正在成为欧洲汽车公司旗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标杆。在年销量达数百万辆的全球三大汽车市场中,欧洲汽车市场被认为是最封闭、最固化的。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2020年在欧洲销售的1196万辆汽车中,超过80%由欧洲当地汽车公司生产。像本田这样的实力雄厚的公司在欧洲的份额只有0.7%。但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自去年下半年以来,NIO、小鹏、比亚迪、红旗、领克等中国车企纷纷进入欧洲市场,其产品无疑是新能源汽车。在汽油车时代,进入欧盟的中国车企可以说没有获胜的机会。与欧洲百年汽车公司相比,我们在技术、成本、排放等方面没有优势。我们进入欧盟的唯一选择是新能源汽车,”华东地区一家独立汽车公司海外公司的管理代表周鹏对记者说。中国汽车公司于11月下旬在德国慕尼黑宝马研发中心附近进入欧洲。一辆伪装的宝马i7进行了测试,随后是小鹏P7和特斯拉Model Y。车队还拥有梅赛德斯-奔驰在今年上半年发布的旗舰电动轿车EQS。同一时间,这一框架在国内汽车行业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中国一家德国汽车公司的研发工程师崔烨告诉记者:“小鹏P7和伪装的宝马i7出现在同一个车架上并不是巧合。i7很可能会在开发中后期对竞争车型进行对比测试,并将被列为竞争对手。“不仅仅是宝马将P7列为i7测试的竞争对手,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在10月初的员工大会上也表示,”在过去的几周里,拉尔夫·布兰斯塔特和我测试了几辆来自中国的汽车,我们必须承认它们真的很棒。“中国汽车产品已经成为欧洲汽车公司旗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标杆,这在过去二十年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过去两年里,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2020年11月,100辆小鹏G3i SUV抵达挪威,价格为35.8万挪威克朗。2021 8月,第一批出口超低碳汽车ng续航智能轿跑车小鹏P7在广州新沙港启航。出口的小鹏P7已于10月交付给挪威用户。小鹏并不是唯一的开拓者。2021 5月,NIO正式宣布了“挪威战略”,计划在两年内在欧洲交付7000辆ES6和ES8车辆。其出口业务的核心将是以服务为导向,包括无忧服务和一键通电。9月底,ES8开始在挪威交付。最近,NIO还与壳牌达成了合作伙伴关系,到2025年建立100座替代发电厂。2021 5月,比亚迪选择挪威作为第一个试点市场,并计划在2021年底前交付1500辆配备磷酸铁锂电池的唐牌电动汽车。比小鹏和蔚来更早的是上汽集团(600104,股吧),这是一家已进入欧洲的中国汽车公司。早在2017年,上汽大通就已经在欧洲上市销售,首款车型是商用车MAXUS V8。乘用车规划始于2018年,2018年5月,上汽集团获得了欧洲车型认证(WVTA)。2020年,上汽集团在挪威推出了上汽大通EUNIQ 5。紧随上汽之后的是长城汽车(601633,股吧)。在2019年德国法兰克福车展上,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表示:“魏牌将在两年后正式进入欧盟市场。全球化是中国汽车公司的必经之路。如果自主品牌汽车依赖国内市场,不走出去,在世界上没有影响力,20多年的红利将付诸东流。”两年后,2021 11月,长城汽车在德国法兰克福开设了德国子公司,并设立了欧洲总部。该公司计划于2022年开始在欧洲销售汽车。首批推出的车型是WEY Coffee 01和ORA Cat,它们已在2021的慕尼黑车展上展出。2020年,领英也发布了其欧洲计划。目前已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比利时安特卫普等多个城市开设展厅,并在欧洲创新实施共享、订阅等新购车模式。2021 10月,红旗宣布……

其第二款纯电动SUV红旗E-HS9进入挪威,并与挪威著名电动汽车进口经销商Moto Gruben签署了合同,成为其在欧洲的第一个商业合作伙伴。挪威成为蔚来、小鹏、比亚迪等车企的桥头堡,纷纷选择挪威作为进军欧洲市场的第一站。在中国,挪威的‘大使’可能是海鲜,而在挪威,我可以说中国的‘大使”是电动汽车。中国的电动汽车在挪威很受欢迎。许多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如NIO、小鹏、比亚迪等,都选择挪威作为进入欧洲市场的切入点。挪威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近一半的领土位于北极圈。但来自北大西洋(600558,Guba)的西南暖湿气流和来自低纬度的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使挪威的气候出乎意料地温和,大多数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气候。以挪威首都奥斯陆为例,1月份最高平均气温为-2摄氏度,最低为-7摄氏度。从气候角度来看,冬季不冷夏季不热的挪威地区对纯电动汽车更环保。在政策方面,挪威是欧洲新能源汽车政策最激进的国家之一。自2009年以来,挪威制定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政策,包括减免注册税、停车费、年费、通行费、增值税、升级充电网络、购置税等。同时,挪威计划在2025年前成为第一个完全禁止销售传统燃油车的国家。不难理解,挪威是新车制造商走向海外的首选。最直接的原因是补贴非常高。”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晖表示。挪威更像是一个政策驱动的市场,类似于中国以前使用补贴来帮助新能源汽车公司发展。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的数据,2021上半年,挪威售出69378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71%。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能源汽车超过82.7%,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达到57.3%。在销量激增的背后,挪威在国内实现了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的高覆盖。欧洲替代燃料观测站的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挪威的充电站数量为18700个,每10000名挪威居民拥有35个充电站。挪威电动汽车市场相对成熟,用户对品牌没有特别偏好。“爱驰汽车创始人兼董事长付强认为,这是中国车企将挪威作为进入欧洲市场的第一站的重要原因。在用户端,挪威的新能源汽车可以在税收、路权和充电设施三大方面享受优惠。挪威的新能源汽车免征注册税、增值税和日常道路税。道路和桥梁费用不高于汽油动力汽车费用的50%。公共停车场对电动汽车也是免费的,电动汽车可以使用公交专用道。对于中国车企来说,除了日益扩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挪威还对新能源汽车免征10%的进口汽车关税。目前,一些中国汽车品牌能够借助新能源汽车在挪威市场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中国是挪威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双方在加强双边经贸关系和实现商业合作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特别是在绿色解决方案领域。“根据2021 1-10月的数据,上汽集团旗下MG ZS EV在挪威的销量为2396辆,在纯电动汽车销量排名中排名第17;

NIO ES8于9月30日开始交付,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交付了128款产品。11月10日,在NIO HOUSE 2021第三季度财务报告电话会议上,NIO董事长李斌表示:, “NIO HOUSE在挪威开业后,四分之一的试驾用户会下单,这比我们在中国的效率要高得多。但是,我们会控制交付速度,因为各种服务需要首先完成。例如,发电站几天前刚刚投入运营。11月在挪威的交付将加快,小鹏汽车也11月底荣获“年度最知名新车品牌”奖。凯度咨询年度新车调查的盖洛普法案数据显示,小鹏汽车在挪威最知名的新品牌中赢得了超过一半的选票,位居榜首。挪威经验在“桥头堡”挪威,过去十年,中国车企在燃油车时代在欧洲市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安茹夫告诉记者,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建造了几个展厅,这也是奥斯陆主要街道上唯一的汽车展厅。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发展趋势,挪威也对此表示支持。安德罗夫还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在挪威的发展对双方都是互利的。此外,挪威媒体还注意到,中国电动汽车有许多欧洲电动汽车所没有的独特创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与整个欧洲市场相比,挪威是一个“小”市场。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2020年,受疫情影响,欧洲整体汽车销量为1196万辆,同比下降24%;

根据挪威公路联盟的数据,2020年挪威汽车销量为14万辆。对于中国车企来说,一旦挪威站稳脚跟,就不可避免地需要走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向“欧洲大陆”发起进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与欧洲大陆相比,挪威显然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张航告诉记者,与欧洲主流市场相比,挪威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首先,挪威不是欧盟国家,欧盟国家很难像挪威那样实施降低10%进口关税的政策。成本的增加将削弱中国汽车产品的竞争力。其次,挪威没有当地的汽车公司。在挪威生产纯电动汽车的汽车品牌巴迪,由于管理不善,已经宣布破产。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被外国品牌控制,用户对外国品牌的接受度更高。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大陆国家都是传统汽车行业的强国,消费者更关心传承。德国学生Yanik曾在与大众汽车在中国的一家合资公司实习,他告诉记者:“大众汽车当然很好,但我仍然喜欢宝马,因为我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宝马的用户。”国内一家领先的独立汽车公司欧洲分公司负责人李明告诉记者,表现最好的国内汽车公司是上汽的MG品牌。截至10月,MG品牌在欧洲的销量已达4万辆。但他认为,MG的经验很难被其他品牌复制,这主要是因为MG最初是一个在欧洲有一定知名度的英国品牌。此外,在过去10年中,一些进入欧洲市场的中国燃油车产品并没有给欧洲用户留下好印象,消除这种负面印象还需要时间。李明告诉记者,以ENCAP碰撞事件为例,陆地风早些时候撞上了零星,给用户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许多人认为中国汽车是低价和低质量的代表。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与中国车企和海外车企相比,智能互联是一种差异化优势。但这种差异化优势能否转化为中国汽车产品在欧洲的核心优势,值得探索。张航告诉记者,大多数欧洲消费者仍然将汽车定义为一种交通工具。与中国消费者不同,他们不接受过度的科技感。与此同时,整个欧洲在智能互联网连接的发展方面仍远远落后于中国,用户对智能的需求也不那么迫切。在德国,超市仍然依靠发送传单来发布促销信息,传单上也有可用的纸质优惠券。这可能是10-15年前中国的情况,现在中国的大部分信息都是通过软件分发的, ”张航说。张航告诉记者,第一批选择中国品牌电动汽车的客户只能说是极客。这群人喜欢玩iPhone,对电子产品和新事物充满好奇。中国汽车的智能网联很适合他们的口味,但目前欧洲的主流消费者仍然是中年人d老年人。张航表示,根据该公司的研究,欧洲35-40岁以下的年轻人通常没有太多积蓄,汽车消费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中,他们对智能技术设备的敏感度不高。欧洲消费者一直关注汽车的机械质量和操控性,这是欧洲汽车公司的强项。中国汽车公司在三电和调谐领域没有突破性优势。用户型企业模式能否复制蔚来汽车等造车新势力,创造了用户型企业模型,对中国市场的传统车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威胁。进入挪威时,蔚来汽车等造车新势力也将该车型复制到了当地。挪威并不缺少NIO Space、NIO Center和替代电站,但我们将根据当地法规进行相应调整。“NIO联合创始人秦立红此前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上述基础设施也将成为挪威市场的标准。但NIO的用户服务和社交系统……

在欧洲生根发芽?张航认为,以服务为主要卖点的模式在欧洲是不可持续的。中国和欧洲国情不同,欧洲的劳动力成本远高于中国。在欧洲,一个销售代表拥有30多个客户是很正常的。在售后维护方面,欧洲的维修人工成本可能高达130-140欧元,一次简单的洗车费用也可能高达30欧元。在汽车行业,欧洲更提倡DIY,用户也更习惯DIY。有些小病可以自己解决。如果这些服务完全由企业承担,就很难支付劳动力成本。此外,在社交方面,这种通过线上社区聚集在线下4S店的模式并不符合欧洲传统的社交哲学。张航告诉记者,以荷兰为例,当地的行业协会、行业协会等俱乐部都非常成熟。在当地,穿西装打领带在雪茄吧聊天是一种传统的社交方式。欧洲已经有了一个非常成熟的社区式社交网络,有明确的渠道和阶层,不需要建立新的模式。

例如,W酒店的酒吧在全球都很有名,而泳池派对在欧洲也很有名。然而,W酒店在中国的酒吧社交还不成熟,中国人通常不会戴着眼镜认真聊天或社交。中国的社交通常需要一个中介来介绍他们,NIO在中国的社交网络就相当于这个中介。然而,欧洲人通常不需要中介,他们见面时可以直接聊天,但欧洲人对此感兴趣。场地要求更高,通常需要在特定的酒吧和社区聊天,这是相对固定的。张航说。窗口期转瞬即逝。“一些中国汽车公司已经意识到,他们必须降低对发展中国家收入和业务的期望,更多地关注发达市场,并选择最难啃的市场。因为发达市场不仅能带来销量,还能改善整个商业体系、规则和专业精神。”,上汽大通海外事业部总监此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尽管困难重重,但过去一两年仍然是中国车企进入欧洲的最佳“窗口期”。李明告诉记者,“这是最好的机会。如果我们现在不进入,就没有更多的机会了。”他认为,包括大众在内的欧洲国内车企基本上都在向电动化转型,一些车企也在尝试直销等新零售体系。目前,他们的销售业绩相当不错。如果它们完成了扭亏为盈,中国汽车公司率先起步的优势将不复存在。中国车企在欧洲销售和售后服务方面带来的“新模式”也给欧洲消费者带来了新的选择。张航表示, “许多欧洲消费者最初没有任何新的选择。一辆高尔夫球售价25000欧元,没有颜色或配置,加一个杯架要20欧元,加一块行李地毯要15欧元,各种东西加起来要3万欧元。此外,用户可能要等6个月到1年才能提车。欧洲的中国汽车公司为当地用户带来了更丰富、更便宜、nd更方便的选择,与同级别的其他汽车相比,中国的汽车产品在欧洲更便宜,而且大多数必要的配置都可用。此外,交货时间很快,订购周期通常为3个月。这是目前中国汽车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更大的挑战在于计划在欧洲实施碳边境税。一家外国汽车公司中国技术中心的总工程师王华告诉记者:“欧洲已经开始计划实施碳边境税,这需要考虑汽车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包括制造、零部件生产和其他缓解措施。对中国汽车公司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中国汽车数据绿色低碳研究室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欧盟将对出口欧盟的汽车零部件和车辆制定碳足迹限制规定。预计到2024年,进入欧洲市场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和供应商必须提供碳足迹声明。到2025年,每辆车都将……

欧盟将需要计算并公布其生命周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相继发布碳中和计划的海外汽车公司不同,目前中国只有广汽、长城等少数汽车公司发布了相关的碳中和计划。王华认为,一旦欧盟的碳排放核算在2025年实施,中国车企在海外前往欧洲时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标签:蔚来小鹏宝马大众比亚迪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八部门:督促网约车平台企业合理设定抽成比例上限 并在移动客户端和媒体上公开发布

财联社11月30日讯,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印发意见,加强交通运输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意见提出,完善平台和从业人员利益分配机制。

1900/1/1 0:00:00
分析“蔚小理”三季报:蔚来销量疲软有三大病因?

相关新闻:大洗牌造车新势力“财报三国杀”:谁销量疲软?谁花钱阔绰?新浪科技讯11月30日上午消息,随着理想汽车发布Q3财报,中国最受关注的三家造车新势力,再次上演“比拼大对决”。

1900/1/1 0:00:00
详解“蔚小理”三季报:都是“花钱”卖车,三家谁更阔绰?

相关新闻:大洗牌造车新势力“财报三国杀”:谁销量疲软?谁花钱阔绰?新浪科技讯11月30日上午消息,随着理想汽车发布Q3财报,中国最受关注的三家造车新势力,再次上演“比拼大对决”。

1900/1/1 0:00:00
三连降!日本八大车企10月国内产量减四成

中新经纬11月29日电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八大车商29日公布的10月国内产量合计为4816万辆,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402,连续3个月低于上年同期。

1900/1/1 0:00:00
巴黎出租车公司G7宣布暂停运营Model 3 因导致7人重伤事故仍在调查

12月1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巴黎出租车公司G7的发言人当地时间周二透露,在完成对上周六导致7人重伤事故的调查之前,车队中的Model3将暂停运营。

1900/1/1 0:00:00
试驾极氪001 加速后出车祸!客户工资一天1400索赔误工费

去4S店试驾,员工为了展示车辆的驾控性能,往往会进行激烈驾驶,但是如果操作失误的话,就又是另一个故事了。据“1818黄金眼”报道,杭州的楼先生,看上了极氪001,并进行了试驾。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