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企业制定标准,二流企业创造品牌,三流企业创造产品。这是一句广受企业好评的话,意思很简单。要成为一流的企业,必须成为标准制定者,至少能够引领行业标准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领这个行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标准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有多高,对企业的发展有多重要。
不仅对企业来说,对一个行业来说,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指导,就很难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尤其是为了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保持先进的技术,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这也是不可能的。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似乎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标准并没有成为每个行业和企业高度重视的任务。标准制定不一致、执行不一致甚至混乱的现象仍然存在。
据《工人日报》报道,市场上至少有三套新能源汽车的续航标准,每一套都有不同的测试方法,不同标准下的续航里程差异甚至可以超过100公里。促销页面上显示的续航里程为545公里,但车上显示的里程只有440公里;
一些新能源汽车在冬季的续航里程有“折扣”,535公里的汽车只能行驶326公里
显然,这不是媒体捏造的。春节期间,许多车主反映,如果他们开车回家过年,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就会出现路上抛锚的现象。原因是新能源汽车在冬季的续航里程明显低于其他季节,而且越往北,续航里程越低,有些甚至只有一半的续航里程。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标准续航里程超过400公里或500公里的情况下,实际运行中会有这么大的差距?为什么广告上的续航里程和汽车上标注的实际续航里程不一致?毫无疑问,这是对标准、消费者的不尊重,更是对企业和行业的不负责任。一个真正规范有序的企业不可能有几套内部和外部标准。一个需要健康有序运作的行业也不应该有多重标准。统一标准是行业和企业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原则和准则。
新能源汽车行业几套标准的运行和影响消费者对电池寿命判断的现象,显然不是行业发展的应有姿态,也不是行业规范有序运行的表现。为一流企业制定标准显然不仅是为了企业,也是为了行业。如果一个行业有多种标准无法统一,我们如何评估、识别和衡量产品的质量、品牌力和声誉?消费者如何根据自己的判断来购买他们需要的产品?
显然,对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来说,不应该出现这样的现象,也不应该再出现野蛮生长的现象。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面对政府加大补贴力度,新能源汽车行业出现了野蛮生长的现象。一些与新能源汽车没有联系或关系不大的公司也挂起了新能源汽车的牌子,目的是为了争取补贴,导致严重的补贴欺诈行为。尽管经过整改,尤其是补贴方式的调整,情况有所好转,一些弄虚作假的补贴也被追回,但行业发展似乎还没有完全步入正轨,区间标准不一致等类似现象仍然存在。由于范围标准不统一,其他标准是否存在类似问题?是否有任何安全性能保证?等等,这会在消费者心中造成混乱,可能会影响他们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和选择。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税务和金融价格检查中,经常发现企业有多套账目,有不同的账簿用于需求、利息、银行贷款和税务检查。经过整改,这一现象已基本消除。即使有,我也不敢公开。出乎意料的是,在标准方面,还会有几套标准同时被企业使用,并且会出现明目张胆的现象。只要企业存在多个标准问题,就可以确定这类企业是不可信的。产品质量、声誉、安全、信用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消费者可以用脚投票,放弃这类企业。
必须注意的是,使用多套标准消费者不是操作问题,而是行为问题,不是一般问题,而是严重问题。这是一家公司缺乏信誉和无视自身形象的表现。如果容忍这样的现象,那就是容忍该行业的野蛮增长。显然,这是不可接受的,不应得到承认。一流企业制定标准的观点不仅是让企业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还希望行业能够统一标准、规范和行为,使整个行业能够尊重声誉、信用、质量、品牌和形象,真正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我们需要有这样的意识和目标。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谭浩军。……
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经济观察网记者王帅国在走过了“油改电”的泥泞期之后,在华合资车企纷纷加快了做专属电动平台“真正的电动车”的步伐。在大众MEB平台产品率先出击之后,来自日系的本田也出动了。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天纳克宣布推出新天纳克OESolutionsMCx阀门系统,且第四代梅赛德斯奔驰CClass将成为第一款配备该系统的汽车。
1900/1/1 0:00:00上一代蒙迪欧大家还记得是哪年的事儿么?已经是9年前了,当年竞争对手凯美瑞和雅阁等等都已经换了三茬了,蒙迪欧还是没有换代,但这一次北京车展上,全新一代蒙迪欧终于要来了。
1900/1/1 0:00:00作为劳斯莱斯将要推出的首款纯电车型,闪灵注定会在其品牌家族式中留下浓重的一笔。近日,网络上曝光了一组劳斯莱斯闪灵在北极圈测试的谍照。
1900/1/1 0:00:00近期备受关注的理想L9这周迎来了第三波爆料,不但宣布了这款车首秀的最新时间,还在这一次公布了核心电驱以及智能控制等重要领域的消息,这次的官方爆料主要涉及三个层面,
1900/1/1 0:00:00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近300万辆,渗透率达148,各种问题也开始集中爆发。其中安全问题成为市场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