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证券时报记者韩中南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上公布了3月份乘用车产销数据。数据显示,今年3月,乘用车市场零售额157.9万辆,同比下降10.5%,环比增长25.6%。1-3月,累计零售额491.5万辆,环比下降4.5%,同比减少23万辆。总体趋势低于预期。乘用车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一季度乘用车零售额低于预期,主要是由于3月份销量下降。目前,吉林、上海、山东、广东、河北等地区的经销商在进入和交易方面都受到了影响,各地疫情管控措施的变化对物流效率产生了一定影响,导致乘用车零售出现重大损失。崔东树预计,受疫情等因素影响,4月乘用车产销将面临不确定性,汽车营销市场环境也将变得更加复杂。数据显示,今年3月,窄型乘用车产量182.3万辆,同比下降0.3%,环比增长22.0%。1-3月,共生产窄型乘客车536.1万辆,环比增长11.0%。崔东树分析称,尽管从数据来看,乘用车生产目前处于稳定状态,但尚未完全满足制造商的结构性预期。自3月中旬以来,上海、长春等地持续的疫情给一些车企的生产带来了压力,甚至直接造成了一定的停产。崔东树透露,短期停产给一些车企造成了严重损失,包括奥迪、宝马、奔驰等豪华品牌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产量明显低于预期。根据国家统计局各省的生产数据,上海和吉林两省各占全国生产的11%左右,上海的一些企业原本是满负荷运转的。崔东树判断,根据中国客运协会的计算,上海等地的疫情预计将给汽车行业带来20%的生产损失减少。同时,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惠地区也是汽车核心零部件的核心供应区。上海的疫情将对汽车行业关键零部件的供应产生重大影响。崔东树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预计4月份核心地区乘用车产销将受到较大影响。同时,由于疫情在全国范围内传播的风险,吉林、上海、山东、广东、河北等地的经销商进店和关店也会受到一定影响,营销环境也会变得更加复杂。近期,受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等因素影响,多家车企纷纷上调产品价格,引起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崔东树分析称,目前厂家两轮电动汽车产品涨价较为理性,并未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终端销售热度。在他看来,当前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刚性需求相对较强,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因此,微小的价格变化不会显著影响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同时,新能源汽车涨价前订单的价格锁定也形成了订单锁定早、价格便宜的结果,引发了更多消费者跟风抢购的新局面。根据中国乘联会发布的数据,3月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45.5万辆,同比增长122.4%,环比增长43.6%。1-3月,新能源乘客车批发119万辆,环比增长145.4%。其中,比亚迪以10.43万辆的销量位居榜首,而特斯拉中国3月份的销量为6.58万辆,紧随其后……
IC通用五菱、奇瑞汽车和广汽埃安分别售出51200辆、21800辆和10300辆。造车新势力方面,小鹏汽车3月销量1.54万辆,内扎汽车销量1.2万辆,理想汽车销量1.1万辆。崔东树认为,调节汽车消费供需的核心手段是价格。目前,上游原材料价格不会继续上涨。同时,从全球来看,在“缺芯缺锂”的情况下,中国车企的发展不仅没有遭遇重大损失,而且通过强有力的自救和监管协调,取得了超强的市场表现。总体而言,在“缺芯缺锂”的背景下,中国汽车行业的全球地位将更加稳定。
4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3月汽车产销数据。今年3月,汽车产销数据分别为2241万辆和2234万辆,同比下滑91和117,环比增长234和284。
1900/1/1 0:00:00作者:魏文唐柳杨虽然是居家办公,上海一家自动驾驶公司项目主管李明仍然忙于面试各类自动驾驶人才,可惜入职的并不多。
1900/1/1 0:00:00每经特约评论员宋清辉如各种火爆一时的“扎堆团购”“扎堆地产”“扎堆手机”一样,“造车”也可以用扎堆来形容了。
1900/1/1 0:00:00乘联会发布中国汽车销量数据显示,3月特斯拉批发销量为65814辆,同比增长85。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累计销量突破18万辆,达到182174辆。
1900/1/1 0:00:00北京商报讯4月11日,宝马CEO奥利弗齐普策接受采访时称,预计半导体短缺将持续到2023年。
1900/1/1 0:00:00北京商报讯4月11日,据满帮消息,其于近日正式推出“一键扫货”功能来解决货车司机去固定目的地找货难、货源适配度低等问题。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