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智通财经APP报道,5月10日,中国乘用车协会发布了2022年4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数据显示,2022年4月,乘用车市场零售额104.2万辆,同比下降35.5%,环比下降34.0%。4月零售额同比和环比增速均处于当月历史最低水平。1-4月,累计零售额595.7万台,同比下降11.9%,同比减少80万台。其中,4月份同比减少57万台的情况影响较大。4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28.2万辆,同比增长78.4%,环比下降36.5%,与往年4月的趋势不同。1-4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135.2万辆,同比增长128.4%。4月,上海、吉林、山东、广东、河北等地4S店客户进入和交易受到影响。4月份零售额大幅下降,同比增速可比月份为2020年3月,零售额同比下降40%。4月,豪华汽车零售额达到12万辆,同比下降54%,环比下降50%。豪华车主的销售面积受到了影响,导致生产和销售遭受巨大损失。原本供需之间的紧张平衡再次被打破。4月份,自主品牌零售额48万辆,同比下降19%,环比下降37%。4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46.4%,同比提高9.6个百分点;1-4月的累计份额为46%,与2021同期相比增加了8.3个百分点。4月份,国内品牌批发市场份额为57.7%,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16.2个百分点;1-4月累计独立份额为48%,比2021同期增长6.7个百分点。凭借顶级公司的出色表现,我们在新能源市场实现了独立的显著增长。比亚迪(002594)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000625)和奇瑞汽车等传统汽车品牌的份额大幅增加。4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5万辆,同比下降42%,环比下降24%。日本品牌4月份的零售份额为24.5%,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德国品牌的份额为19.4%,同比下降5.2个百分点。美国市场的零售份额达到6.4%,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DPCA等法律体系的份额增加了0.4个百分点。出口:根据乘用车联合会4月份的统计,9.1万辆乘用车的出口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15%。产量的减少对汽车公司的出口产生了影响。4月份,新能源汽车占出口总额的8.3%。4月份,国产品牌出口7.9万台,同比下降5%;合资和豪华品牌出口了1.2万辆汽车,同比下降60%。产量:4月份,乘用车产量达到96.9万辆,同比下降41.1%,环比下降46.8%,压力巨大。奢侈品牌的产量同比下降57%,环比下降43%;合资品牌产量同比下降56%,环比下降58%;
自主品牌产量同比下降20%,环比下降38%。受进口零部件短缺的影响,长三角地区涉及的国内零部件系统供应商无法及时供货,有的甚至完全停产或停产。此外,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时间不可控,导致生产困难突出。4月,上海五大汽车公司的产量比3月下降了75%,合资主要汽车公司在长春的产量下降了54%,其他地区的整体降幅为38%。上海零部件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的辐射效应突出。批发:4月份,制造商的批发销量达到94.6万辆,同比下降43.0%,环比下降47.8%。由于生产限制,一些车企表现出明显的业绩分化。1-4月制造商批发销量达到638.6万台,同比增长4.5%,1-3月增长8.3%。第一节的良好开局被打破了。4月产销损失较大,导致推式产销趋势,制造商产量高于销售额2万台,制造商国内批发销售额低于零售销售额19万台。这也形成了4月份制造商零售额环比增速明显好于批发额的特点。库存:2021第四季度,制造商的库存迅速补充,为今年1-4月批发的强劲表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本季度末,各种因素导致4月份库存增加。从细分来看,4月制造商库存环比增加2万台,1-4月累计减少6万台。然而,从2021 1月至4月,制造商的库存减少了20万台,表明今年的库存有了显著改善。4月,渠道库存环比下降19万台,1-4月渠道库存下降8万台,与2021 1-4月减少44万台形成强烈对比。这推动了今年1-4月批发增长率下降4.5%,明显高于零售增长率下降11.9%,这是批发数据的一大亮点。目前经销商库存处于中高水平,但由于产量不足,在途库存占比增加,部分畅销车型供不应求,导致供需结构不匹配,难以调整;
流行车型的零售增长不足也导致了库存系数实际上很高的问题。许多经销商的库存包括“在途车辆”,如果车辆未交付,则无法偿还。这不仅不能满足客户的新订单需求,而且很容易导致客户退货。目前的库存状况加剧了经销商的资金困难,缓解困难的问题更加突出。新能源:4月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28万辆,同比增长50.1%,环比下降38.5%。环比下降是不正常的,新能源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和冲击。1-4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146.9万辆,同比增长119.0%。4月,新能量乘用车零售量达到28.2万辆,环比增长78.4%,下降36.5%,与往年4月的趋势不同。1-4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135.2万辆,同比增长128.4%。就新能源汽车市场而言,尚未受到涨价的影响。在涨价之前,订单表现良好,数量充足。4月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料汽车的环比走势受生产影响,新能源汽车供应短缺加剧,导致未交付订单严重延迟。私家车出行驱动的新能源汽车的强劲增长对家庭第二辆车的安全出行具有重要意义,这与城市居民在短途出行中对新能源汽车进一步的认可和适应相呼应。1) 批发:4月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批发渗透率为29.6%,比2021 4月份的11.2%渗透率提高了18个百分点。4月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48.8%;新能源汽车在豪华汽车中的渗透率为4.8%;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3.7%,4月份纯电动汽车批发销量达到21.4万辆,同比增长39.9%;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达到6.6万辆,同比增长96.8%,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一些制造商的市场预测,即“插电式混动是汽油车向潜在客户转型的第一步”。4月,B级电动汽车车型销量同比下降29%,环比下降73%,占纯电动市场份额的14%。纯电动市场“哑铃型”结构有所改善,A00级批发销量7.8万辆,较上月下降34%,占纯电动市场份额37%;A0批发销售4.4万辆,占纯电动汽车的20%;A级电动汽车占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的27%;B级电动汽车的销量遭受了重大损失。2) 零售业:4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零售渗透率为27.1%,较2021 4月9.8%的渗透率提高17.3个百分点。4月份,新能源汽车在国产品牌中的渗透率为54.4%;新能源汽车在豪华汽车中的渗透率为5.5%;新能源汽车在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渗透率仅为3.7%。3)出口:4月份,新能源汽车出口7600辆,上汽乘用车出口1300辆,特斯拉中国出口0辆,东风易捷出口3433辆,神龙汽车出口805辆,比亚迪出口705辆,爱知汽车出口168辆。其他车企的新能源汽车主要在国内市场。4) 车企:4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趋势分化,比亚迪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双驱强化了其作为国产品牌在新能源市场的领先地位;
以奇瑞集团和广汽集团(601238)为代表的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板块表现相对突出。批发销量超过1万辆的公司有四家,包括比亚迪105475辆、上汽通用五菱30020辆、奇瑞汽车15568辆和广汽埃安10212辆。4月,特斯拉中国生产了10757辆汽车,批发了1512辆汽车,这也应该属于1万辆以上的规模。5) 新势力:4月,小鹏(09868)、理想(02015)、Nezha、零跑、蔚来(09866)、威马等新势力车企的销售与去年同期和环比相比普遍困难。特别是,第一阵营的小鹏、理想和蔚来汽车出现了明显的环比下滑。而《Nezha》、《Zero Run》和其他影片的表现更好。在主流合资品牌中,南北大众充分感受到了长春和上海的困难,新能源汽车批发6307辆,占主流合资份额的47%。大众汽车坚定不移的电气化转型战略已初见成效。其他合资企业和奢侈品牌仍需努力。6) 通用混合动力:4月批发普通混合动力乘用车37606辆,同比下降50%,环比下降20%。其中,丰田(TM.US)27834辆,本田(HMC.US)5436辆,长城汽车(601633)1016辆(02333),广汽(02238)1169辆乘用车,东风日产(600006)1292辆。SH)车辆。混合动力的独立性逐渐增强。
北京商报讯5月10日,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4月特斯拉在华销量为1512辆,所有销量均为国内交付。
1900/1/1 0:00:005月10日消息,刚刚,乘联会发布2022年4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
1900/1/1 0:00:00中新经纬5月10日电据微信号“乘联会”10日消息,4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042万辆,同比下降355,环比下降340。
1900/1/1 0:00:00财联社5月10日讯,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4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042万辆,同比下降355,环比下降340,4月零售同比与环比增速均处于当月历史最低值。
1900/1/1 0:00:005月1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子公司CenturionIndustriesLimited与法国雷诺集团的韩国子公司雷诺韩国汽车签订了股份认购协议,
1900/1/1 0:00:00财联社5月10日讯,拓展全球市场,吉利汽车将目光投向了东亚市场。5月10日,吉利汽车公告,旗下子公司CIL与雷诺韩国汽车在此前一日签订认购协议。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