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造车新势力“五虎”各显神通,6月销量均破万,“蔚小理”地位有变!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蔚来,小鹏,理想汽车,理想ONE,零跑汽车

在炎炎夏日,这也像是造车新势力的火热业务,销量不错。每个月初,新势力都争相公开其销售数据,炫耀自己的实力,以增强其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影响力。回顾5月,有4家公司的销售额超过1万元,现在6月还有另一家公司的销量超过1万,分别是小鹏、Nezha、理想、蔚来、零跑。这真的是这五只老虎第一次齐声进入“万车俱乐部”。

蔚来,小鹏,理想汽车,理想ONE,零跑汽车

造车新势力的整体现状可以用“岁月静好”来形容,但也掩盖不了内部的激烈竞争和动荡局面。毕竟,每个汽车公司都想成为最高层的主席,没有人想成为最底层的主席。01小鹏获得了冠军,一直以来都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小鹏汽车6月交付15295辆,同比增长133%。除2、4月份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供应链中断和停产外,其余月份的销量均超过10000辆。此次6月的销售额甚至打破了2022年月度交付量最高的纪录。从季度销量来看,小鹏2022年第二季度共交付34422辆,连续四个季度蝉联造车新势力交付冠军。在半年销量方面,2022年1-6月,小鹏共交付68983辆汽车,夺得去年同期新势力销量冠军。这一数字也是去年同期累计交付量的2.2倍。截至6月,小鹏汽车累计历史交付量已正式突破20万辆。因此,小鹏一直是造车新势力中的佼佼者,属于“不变冠军”玩家。那么,为什么小鹏能够屡创佳绩呢?首先,战略路线是明确的。自成立以来,小鹏的做法一直是“自下而上”,遵循以人为本的方针。例如,其首款汽车G3于2018年12月正式上市,价格区间为13.58-16.58万元。相应地,它的续航里程超过350公里,这也很划算。由于是以人为本的路线,为了“打动”消费者,小鹏在发布现场正式承诺共9项免费服务,包括智能远程诊断、终身交通畅想、终身无忧救援、移动上门服务、交通服务、智能理赔、专属充电站、违章查询、,以及免费的首次保险。其次,小鹏新车上市的时间间隔并不长。基本上,每隔一年生产一辆车,如此频繁的更新可以吸引大量的“新老”车主和用户。这有点像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人们总是追求新奇。例如,第二款车P7于2020年4月正式上市;第三辆车P5于2021 4月正式发布;小鹏G9将于2022年9月正式上市。这也可以从6月份的销售数据中得到证实,小鹏G3系列交付了1652辆;小鹏P5交付5598辆;

P7交付8045辆汽车。G3推出时间最长,但目前的销量不如新推出的P7。第三个原因是,小鹏的车型种类繁多,既有SUV,也有轿跑车,每辆车都推出了一系列3以上的版本,精细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尤其是在轿跑车方面,当NIO及其理想的重点都放在SUV上时,小鹏大胆切入轿跑车赛道,并领先一步。02 NIO重回正轨,摆脱了落后的嫌疑。NIO Motors在2022年6月交付了12961辆新车,同比增长60.3%,排名第四。这是其在2022年首次突破万辆大关,并创下月度交付量的新纪录。也是在连续几个月低于万辆的月销量后,它终于突破了万辆大关。自进入2022年以来,NIO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除了一月份的销售不尽如人意之外,其余几个月都令人失望。例如,4月份的销量只有5000多辆,5月份的销量也只有7000多辆。惨淡的销量似乎与这位造车新势力中耀眼的明星不成比例,甚至外界也怀疑NIO是否落后了。根据季度销售数据,蔚来2022年第二季度的销量为25059辆,同比增长14.4%。根据半年销售数据,2022年上半年蔚来的销量为50827辆,同比上涨21.1%。但根据历史交付数据,蔚来共交付217897辆,高于小鹏。关于销量的反弹,NIO表示,供应链和汽车生产已经完全恢复,上海和其他地方的交付工作正在进行中。接下来,位于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的NIO第二生产基地也将于第三季度正式投产。关于NIO的销售轨迹,可以说有起有落,这是由车型定位、芯片缺失、疫情导致的停产等多重因素决定的。众所周知,蔚来汽车走的是“高端”豪华车路线,售价超过40万元。这种定位决定了,与价格在10万至30万元之间的用户相比,潜在用户数量相对较少。正是因为豪华车的定位,使得内部配置比普通车型更加高端。所使用的硬件价格昂贵、质量更好、数量大,尤其是芯片的关键部件。一旦缺货,就无法更换,只能急切地等待。由于“漏芯”的频繁发生,这也是影响NIO交付量和痛苦的外部原因。例如,早在2021 3月,NIO就因芯片短缺而被迫暂停生产5个工作日。当时,NIO成为业内第一家因“芯片短缺”而被迫停产的新能源汽车公司。事实上,面对“芯片短缺”,NIO也展开了自救行动。早在2020年,就有媒体报道称NIO汽车正计划开发自己的自动驾驶芯片。据报道,2021,NIO Automobile成立了一个名为“Smart HW(hardware)”的独立硬件团队来开发自动驾驶芯片。同年10月,NIO汽车聘请芯片专家胡晨晨担任首席专家。另一个外部因素是新冠肺炎疫情对销售的影响。4.5月,上海突然爆发的疫情影响了上游供应链制造商,导致一些关键部件中断,并迫使NIO的上海工厂关闭。随着上海疫情的消退,NIO在6月的销售额已回升至1万元以上,这可能表明,在“疫情导致的车辆定位、芯片短缺、停产”三大因素中,疫情是影响NIO销售的最大因素。03理想,稳步进步。理想汽车的整体感觉是稳定。除2月和4月外,理想2022年上半年的月度销售数据均破万,稳居前三。秉承着理想ONE的独苗,它一直在造车大军中隐藏着自己的实力,滋养着自己的力量。与公开曝光的NIO和与特斯拉一起报废小鹏不同,理想汽车保持沉默。理想在6月份交付了13024辆理想ONE汽车,同比增长68.9%,排名第三。根据季度数据,理想汽车第二季度的交付量为28687辆……

同比增长63.2%。根据历史交付数据,理想ONE的累计历史交付量为184491辆。这个数字与小鹏和蔚来相比并不小,主要是由于理想汽车成立较晚,进入时间较慢。当时,李湘自己选择了一条独特的增加节目的路线。当时,附加解决方案的市场处于空白阶段,理想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当谈到个人车型的销售时,理想ONE自然是无可争议的领导者。理想汽车之所以能够稳步前进,一方面是因为它准确地抓住了一个细分市场——家族式大型SUV。如今,理想ONE已经成为保姆车的代名词,展现了它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将公司的所有资源集中在单一车型上,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此外,添加程序的独特能量补充解决方案真正消除了用户对能量补充的担忧,俘获了大量习惯长途驾驶的用户的心。今年6月,第二款车理想L9终于发布,定位为旗舰6座全尺寸SUV,搭载自主研发的旗舰增程电动、底盘系统和智能驾驶系统——理想AD Max。CLTC综合续航里程1315公里,WLTC综合续航1100公里。理想L9 Max的全国统一零售价为45.98万元,表明理想汽车正在向豪华车市场进军。这款李想自己号称500万以内最好的车,上市后能否提振理想汽车的销量?值得期待04《战疫》、《零跑》,低调的黑马新势力诞生了许多黑马,但有些已经半途而废,有些则一直等到黎明,甚至登上了第一梯队。与蔚小理相比,Nezha和零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主要销售的车型价格低廉,属于10万元的经济型。10万辆车型,这是魏小丽没有考虑到的一个领域。6月,内扎汽车交付13157辆汽车,同比增长156%,再次位居第二。该公司今年已经在四个月内交付了超过10000辆汽车。回过头来看,5月销量排行榜上,内扎汽车排名第二,4月第三,3月第二,2月第二和1月第三。从半年数据来看,2022年上半年,《内扎》累计交付63131台,同比增长199.14%,排名第二。

蔚来,小鹏,理想汽车,理想ONE,零跑汽车

无论是2022年的月销量排名,还是累计销量排名,在后起之秀中,《内扎》都是“赢家”。也可以说,内扎汽车被提升到了第一梯队,这是实至名归的,也是安全的。告诉我零跑汽车的情况。6月,零跑交付11259辆,同比增长185.69%,排名第五。第二季度,共交付20509辆汽车,同比增长207%。2022年上半年,共交付车辆51994辆,同比增长265%。自交付以来,零跑汽车的累计交付量已达到103814辆。6月28日,该公司迎来了第100辆量产车下线。在10万元车型的夹缝中生存下来的,是新势力中低调的黑马,靠着超高的性价比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事实上,有很多车企将自己定位在以人为本的路线上,很少有车企能最终取得成功。这是《Nezha》和《Zero Run》能够突破圈层的关键。造车新势力五虎集团被特斯拉和比亚迪(002594)追逐,后来又被华为概念车追逐。在经历了“1月开门红、2月暴跌、3月复苏、4月削减、5月晴朗、6月炎热”之后,下半年的轨迹会是什么?“安宁与繁荣”的下一阶段会是“和平与繁荣”吗?彩华社将与大家一起跟踪解读。

标签:蔚来小鹏理想汽车理想ONE零跑汽车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恒大汽车预售惊现“公证处”!网友:害怕造车“烂尾”?

一再拖延预售、上市的恒大汽车,这次可能真的要来了。今日,恒大汽车官方宣布,旗下首款量产车型“恒驰5”将于明日晚20:00开启预售,首1万台将特大让利。

1900/1/1 0:00:00
2021年中国乘用车平均油耗5.1L/100km 你的车达标了没?

7月5日,工信部官方公众号“工信微报”发布《2021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公告》。

1900/1/1 0:00:00
销量猛涨153倍!吉利帮力帆复活?网友:定睛一看,半年卖不到2万辆

7月5日,力帆科技601777SH公布2022年6月产销快报。

1900/1/1 0:00:00
5月进口车下滑25.5% ,新能源成增长亮点

2022年5月我国进口汽车7万辆,同比下滑255;15月进口39万辆,同比下滑95,降幅有所扩大。

1900/1/1 0:00:00
乘联会:6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创历史新高

财联社7月8日讯,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943万辆,同比增长226,环比增长435,6月零售环比增速处于近6年同期历史最高值。

1900/1/1 0:00:00
乘联会:特斯拉6月份中国产汽车销量为78906辆

证券时报e公司讯,乘联会:6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创历史新高,随着自主车企在新能源路线上的多线并举产品投放,市场基盘持续扩大,厂商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有16家,占新能源乘用车总量85。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