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了口气。本周,吉普的母公司之一Stellantis Group宣布,与广汽集团(601238)的合资企业广汽菲克已进入破产程序。随后,广汽集团还披露,董事会通过了《关于同意广汽菲克破产申请的议案》。至此,国产吉普已经走到了尽头。这意味着国产吉普的Grand Commander、Navigator、Freelight和Freeman等车型将全部停产。再也没有国产吉普了,多少硬汉流下了眼泪。回顾过去,吉普凭借自由球员和导游进入中国市场,凭借其硬朗的外观和强劲的势头迅速在中国俘获了一批男性车主。巅峰时期,吉普稳坐中国市场最强SUV的宝座,连续几年夺得销量冠军。2017年,它甚至创造了年销量22.2万辆的神话。但失败的速度比预期的要快。截至今年3月,广汽菲克吉普的销量仅为一辆,令人瞠目结舌。看着国产吉普的尘土退去,一些人哀叹,而另一些人则说这是“自己造成的”。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和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新势力的席卷,合资车企纷纷下场。中国的汽车行业已今非昔比。第一代SUV以最高年销量22万辆的成绩主宰着国内市场。一位汽车博主感叹道:“我之所以喜欢吉普,是因为我喜欢它狂野无畏的精神。”。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愿意为吉普买单的原因。在外界的印象中,吉普的车身上总是带着不可磨灭的冒险和创新精神,有一种征服野性和愉悦的感觉。他们几乎不知道这辆车是在战争的硝烟和火焰中诞生的。吉普的故事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当时卷入战争的美国军方向135家汽车制造商发出了招标通知,以寻找一种耐用、轻便、易于操作、可靠和灵活的车型。最终,Bantam提交的设计理念被选中,随后与威利斯和福特合作对其进行了全面改进,推出了第一辆军用吉普汽车。从此,吉普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约有60万辆吉普和吉普改装车型加入了战斗。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战场的各个角落,扮演着侦察车、通勤车、运输车等各种角色。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吉普证明了他的出色表现。无论吉普走到哪里,胜利都会随之而来。“当时在军队中广为流传的赞誉是吉普最好的广告。眨眼之间,1950年,战争结束了。吉普被威利斯·欧弗兰注册为商标,随后推出了民用和商用车型的吉普品牌,开始进入普通人的家中。经过70多年的风风雨雨,尽管吉普已经易主自诞生以来,它多次坚持其粗犷的风格和强大的越野性能。它推出了切诺基、牧马人、神行者、自由光和指南等SUV车型,受到全球数百万消费者的追捧,为SUV的主导地位奠定了基础。吉普和中国市场的故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1983年,北京汽车制造厂与吉普合作,在国内生产切诺基和一些三菱车型。吉普也是美国克莱斯勒集团的一部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吉普在中国的地位不亚于现在的梅赛德斯-奔驰大G。当时,一辆切诺基经过北京的一条小巷,会吓到一群年轻人大喊:“看,这是一辆吉普车!
“但好景不长。后来,由于意大利菲亚特集团收购克莱斯勒集团,北汽和克莱斯勒分道扬镳,吉普只能通过进口在中国销售。2010年3月,广汽集团和菲亚特集团以50:50的股权比例成立了广汽菲亚特。飞翔和智悦等国产车型在他们的合资工厂生产在湖南长沙。然而,这些汽车的销售并不温不火,也没有引起太大的麻烦。于是,通过菲亚特集团的牵线搭桥,急需突破的广汽菲亚特遇到了天赋不足的吉普,双方一拍即合。随后,广汽集团、菲亚特集团和克莱斯勒集团宣布了合资公司的扩大合作协议——通过广汽菲亚特实现克莱斯勒吉普品牌汽车的国产化,该公司随后更名为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简称“广汽菲亚特”。2015年,广汽菲克采用“进口+国产”的销售模式,在一年内推出了吉普自由光、自由侠和指南三款车型,使广汽菲科声名鹊起。当时,国产吉普野心勃勃,“不是所有的SUV都叫吉普”的广告至今仍历历在目。在电视广告中,一排吉普车驶向沙漠深处是无数年轻人的梦想,仿佛拥有一辆吉普车可以征服远方。不仅如此,吉普还聘请了王石、刘强东等多位知名企业家为吉普代言,瞬间将吉普的高端品牌形象提升到了顶峰。在这些营销努力的支持下,广汽菲克在2016年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历史数据显示,2016年,广汽菲克实现了18万辆的销量;
2017年,销量达到22.2万辆,同比增长57%。当时,吉普声称能够在中国2分钟内卖出一辆车。据官方统计,截至2018年,吉普在中国的累计用户已超过百万。胜利似乎来得太容易了。广汽菲克曾吹嘘称,预计到2022年,吉普系列汽车在中国的销量将达到85万辆。当时,没有人应该预料到广汽菲克的滑铁卢会这么快到来。欠下80亿,是什么杀死了广汽菲克?2018年应该是广汽飞克最不愿意召回的一年。今年,它经历了车主投诉、315曝光、经销商退出等多重打击,直接将其从销售神坛上拉了下来。但事实上,在此之前,吉普已经收到了许多质量投诉,许多车主表示,他们在购买吉普后经常出现问题。然而,沉浸在SUV霸主地位中的广汽菲克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最常见的问题是,客户经常抱怨吉普车型经常烧油。有车主直接反映,吉普指南者最近提车,导致方向盘抱死,导致转向剧烈抖动,刹车时发出严重噪音,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对此,广汽菲克总裁穆安泽曾反思:“2017年,吉普销量达到顶峰,烧油质量出现问题,但我们没有很好地解决问题。这件事拖得太久了,影响了我们品牌的形象。”车主的投诉被忽视,广汽菲克很快尝到了后果。2018年“3.15晚会”直接曝光了多辆吉普车严重烧油现象,引起轰动。如果当时面对问题,广汽菲克严肃道歉以解决问题,可能还会有转机。然而,吉普的官方回应并不积极,表示他们不清楚或不清楚,甚至动员公关人员与车主“理论化”。最终,由于舆论原因,广汽菲克不得不紧急召回在中国销售的14.39万辆缺陷车型,但此时,这已经伤透了一大批国内吉普迷的心。从那以后,吉普品牌走上了衰落的道路。多米诺骨牌效应就在这里。受影响,吉普此前熙熙攘攘的线下4S店变得冷清,许多吉普经销商不得不选择退网维权。2018年6月,35家吉普汽车经销商致信广汽菲克,希望该品牌能够解决区域销售受限、交付价格不公平、库存压力大等问题。据当时的报道,吉普官方公布2018年前8个月的累计销量为8万辆,但实际车牌号只有4万至5万辆,其他所有汽车都由经销商持有。最终,实现了连续多年销量增长的广汽菲克在2018年的销量减半,仅为12.52万辆。尽管如此,在一二线品牌中,广汽菲克的销量仍能超过神龙汽车和东风雷诺等年销量不足5万辆的合资品牌。如果广汽菲克在这个时候进行改革和调整,它可能仍然可以挽救,但它将陷入多年的内耗。2019年,成立仅四年的广汽菲克管理层发生了变化。当时,扎根欧洲的标致雪铁龙集团正式与菲亚特克莱斯勒签署联合协议,成立新集团Stellantis。合理地说,FCA和PSA重组形成了一个更大的集团,广汽菲克依靠大树获得了更好的树荫,但事实并非如此。在Stellantis集团的价值排名中,欧洲和北美市场明显高于亚太市场。Stellantis集团首席执行官唐伟时也公开表示,他对中国市场不感兴趣。更重要的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Stellantis与广汽集团的合作频频出现裂痕,尤其是在今年的股比问题上,双方直接“撕逼”。今年年初,Stellantis集团上演了一场独角戏——单方面宣布计划将广汽菲克的持股比例从50%提高到75%,并表示“广汽集团和Stellanti斯已同意交易的相关程序,但仍需监管部门批准”。但当晚,广汽集团迅速发表声明称,“此次发布未得到我方认可,对此广汽集团深表遗憾。”双方合作并不顺利,自然没有时间考虑……
其产品的更新和迭代。自2018年以来,广汽菲克从未推广过新车型,在市场上几乎没有发言权。在国内新能源市场蓬勃发展的时候,该公司置若罔闻,选择了“躺平”。结果是,2018年至2021,广汽菲克的销量分别为12.52万辆、73900辆、40500辆和20100辆,连续四年下滑,成为广汽集团销量下滑中最大的汽车公司。直到今年3月,只卖出了一辆车,双方都有点尴尬。它还欠了很多债。截至9月30日,广汽菲克总资产为73.22亿元,总负债为81.1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110.80%。资产已不足以偿还所有债务,且明显缺乏偿付能力。没有人想再为这场混乱担心了。最终,广汽菲克面临破产的命运。对于Stellantis来说,未来他们可以专注于销售进口吉普,利润可观,无需担心合作伙伴;对于广汽来说,它急于摆脱广汽菲克,后者不仅亏损,而且愤怒。到目前为止,国产吉普的故事已经讲完了。江湖风云变化后,谁将成为下一个广汽菲克?当这个时代抛弃你时,你甚至不会大喊大叫。很难总结杀死广汽菲克的原因——我们不知道内部情况,但外部变化就在眼前。在广汽菲科停滞不前的时候,对于消费者来说,SUV市场上也有一堆性价比高的纯电动越野车、混合动力和增程SUV可供选择。今年1月,乘用车联合会公布了2021乘用车制造商批发销售额排名。在2021的豪华SUV市场上,最畅销的新能源车型特斯拉Y型车占据了榜首。中国造车新势力也表现不俗——理想ONE年销量达到90491辆,同比增长177.4%,排名第五。NIO ES6在榜单上排名第十,年销量达到41474辆,同比增长48.4%,真正实现了“不是所有SUV都叫吉普”的目标。从时代变化的角度来看,放弃烧油的吉普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事实上,除了广汽菲克,自2018年以来,铃木、雷诺、一汽马自达、广汽讴歌等品牌相继宣布退出或并网,合资车企相继退出中国市场,这也标志着国内车企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十年前,合资车企的话语权掌握在外国投资者手中,但现在,国内车企越来越拥有国内外的话语权。“一位汽车评论员在知乎上分享了他的观察。在之前的合资模式中,中方往往只负责选址、工厂建设、招聘和生产、建立销售网络等,而掌握核心技术的外国投资者往往掌握了最重要的战略方向、产品规划,甚至运营战略。但这次不同于以往。在新能源时代,新势力和互联网巨头纷纷下场造车。“蔚小理”的崛起也代表着国内车企在技术上的质的飞跃,在海外销售汽车不再是常态。大众汽车(Volkswagen)和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等老牌汽车公司已与地平线(Horizon)和华为(Huawei)等中国供应链公司合作生产汽车,而中国汽车公司现在更倾向于拥有发言权。中国车企,尤其是造车新势力,正在引领全球智能电动汽车的创新,越来越多的国产新能源品牌开始挤出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广汽菲克的告别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正如你所看到的,合资汽车的崩溃正在展开。例如,另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德国汽车品牌斯柯达,曾经在中国市场风光无限,但现在斯柯达也在逐渐衰落。根据公开的销售数据,斯柯达2022年1-9月的累计销量仅为34967辆,其中9月销量为4003辆。相比之下,比亚迪(002594)的宋氏家族9月销量为45934辆,而秦氏家族9月份销量超过37000辆;
大众朗逸9月份的销量也超过3.5万辆。斯柯达前9个月的累计销量没有秦系、宋系和朗逸的单月销量高。此外,北京现代、东风起亚等传统合资品牌近年来也出现明显下滑,包括日产旗下的豪华车品牌英菲尼迪和通用旗下的豪车品牌凯迪拉克,也在不断调整价格,试图重新赢得国内消费者的心。自主品牌的崛起势不可挡。在汽油动力汽车时代,哈弗、长安、吉利等一系列车企纷纷效仿;在新能源方面,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广汽埃安等新势力正在排队造车。留给合资汽车公司的蛋糕正在减少。正如一种广为流传的观点所说,汽车品牌也可能像手机和彩电一样。一开始,百家争鸣,认为外国品牌是重中之重,但最终会被优质、实惠的国产品牌打败。这一幕正在成为现实。当世界流逝时,谁将是下一个广汽菲克?
董扬:中国芯片产业快速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11月6日,中国电动车百人会副理事长董扬在其公众号发文表示,中国芯片产业快速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
1900/1/1 0:00:00北京商报记者从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了解到,被称为“小车展”的3万平方米汽车展区中,首发首展产品数量为五年来最高,并且大众、宝马、通用、本田、特斯拉、现代等跨国车企巨头展品约九成为新能源车型。
1900/1/1 0:00:00中新经纬11月5日电题:广汽菲克破产落幕,凸显合资燃油车企转型难作者张翔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近期,广汽集团601238发布公告称,
1900/1/1 0:00:00证券时报记者臧晓松几个涨停后,众泰汽车000980收到关注函。
1900/1/1 0:00:00财联社11月4日讯当地时间周五,为政府提供咨询的气候专家委员会发布报告称,按照德国目前的温室气体减排速度,他们将难以实现2030年的减排目标。
1900/1/1 0:00:00据界面新闻援引《亚洲日报》报道,现代汽车HYMTF与乐天集团宣布,正推进共同投资3000亿韩元扩大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合作方案。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