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产能过剩预警拉响!动力电池今年扩产规划已超装车量10倍,“宁王”等一二线厂商能否“转危为安”?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财联社12月4日消息,近年来,国内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的供需问题备受关注。在动力电池的一些环节,出现了盲目扩容、囤积居奇和不正当竞争的现象。专家建议加快开发利用国内锂资源,适度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加快技术突破。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的不断提升,近年来动力电池全产业链的知名度不断提升,目前产能过剩的隐忧逐渐显现。近日,在2022高工锂电池年会上,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王自东指出,“2023年,中国本土市场新能源汽车的增速很可能会下降,随着动力电池企业新增产能的释放,电池供应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过剩。“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院士就发布了电池产能过剩预警。他表示,到2025年,中国电池生产能力可能达到每小时3000千兆瓦,届时,电池出货量将达到每小时1200千兆瓦特,导致产能严重过剩。动力电池生产能力远远超过下游需求。目前,动力电池制造商正在加紧为产能竞赛做准备,向上游投入数十亿美元,第二梯队正在迅速追赶。然而,下游产能的消化似乎已经成为一个问题。今年以来,包括宁德时代(300750)、比亚迪(002594)、国轩高科(002074)、亿纬锂能(300014)、欣旺达(300207)和孚能科技在内的多家电池制造商宣布了多项扩张计划。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动力电池领域至少公布了75项投资计划,总投资额超过万亿元。据《中国汽车报》报道,今年计划新增产能已超过1000GWh,约为今年动力电池总装机容量的10倍。值得注意的是,二线制造商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似乎有更强的生产势头。浙江证券(601878)12月2日研报显示,预计2023年至2025年,国内二线动力电池制造商计划复合产能增长率为46%,明显高于一线制造商和整个行业。对此,光大证券(601788)分析师在10月27日的研报中指出,在当前领先格局趋于稳定的同时,国轩高科、亿纬锂能、中航锂电、蜂巢能源等国内二线电池制造商正在逐步进入。。

比亚迪

据浙江证券介绍,到2025年,全球主要动力锂电池制造商的计划产能将达到4335GWh,其中,宁德时代已披露计划产能超过900GWh;比亚迪计划产能达到290GWh;

中航锂业、亿纬锂业、蜂巢能源和国轩高科2025年的产能规划目标分别为360GWh、311GWh、376GWh和187GWh,二线制造商的总规划产能接近1700 GWh。

比亚迪

但从需求端来看,根据德勤披露的数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电力(600482)的电池需求将仅为360GWh。此外,下游需求萎缩的信号似乎也已经出现。根据最近披露的数据,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超过55万辆,较上月下降9.2%。同时,10月锂电池负荷为30.5GWh,环比下降3.5%,其中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负荷分别环比下降3.5%和3.6%。

比亚迪

近日,中国客运协会秘书长崔东树提醒,中端新能源(600617)汽车在中国的销量还不理想,是未来最大的增幅。如果后期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难以大幅提升,动力电池市场将受到进一步影响。结构性产能过剩带来技术挑战。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当前供需的巨大缺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结构性产能过剩,即低质量产能过剩,而高质量产能仍然不足。这也为动力电池制造商带来了新一轮的技术和成本控制测试。业内人士表示,产能过度堆积的后果之一是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过时产能利用率低,无法跟上上下游需求,从而导致产能浪费。另一方面,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公布的产能目标往往含水量较大,部分产能无法妥善落实。招商银行研究院表示,动力电池制造商的持续扩张带来了名义产能的持续过剩,优质产能仍然稀缺。对于供给端而言,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享受到行业增长红利。从主流动力电池厂商的产能利用率数据来看,顶级厂商和优质二线厂商的产能使用率仍处于前列。因此,重点关注电池公司在技术实力、产品结构等方面的综合竞争力。即使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优质电池公司仍能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和营收规模。浙江证券12月1日研报显示,动力电池公司目前正在扩大新技术布局,加快4680大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技术路线突破。据悉,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孚能科技等都已开始布局更先进的电池材料——磷酸锰铁锂电池。此外,钠电池和钒电池等下一代电池技术预计将削弱对过时电池产能的需求。

比亚迪

从国内内部竞争转向海外外部竞争,不仅注重技术,也越来越成为动力电池制造商扩大海外布局的竞争场。数据显示,今年国内动力电池出口增长非常迅速。1-10月,中国动力电池出口量超过100GWh,达到105.3GWh。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国内产量和装载量之间的大部分差额用于出口。

比亚迪

王自东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还建议,电池公司应加快海外扩张,并与外国汽车公司建立合资关系,这将有助于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据悉,今年以来,宁德时代、欣旺达、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公司相继宣布收购海外车企的动力电池订单,同时加快开放海外建厂车型。公开资料显示,国轩H……

h Tech位于德国的哥廷根工厂于6月举行了揭牌仪式,成为该公司第一个欧洲电池生产运营基地;宁德时代8月宣布,计划投资不超过73.4亿欧元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建厂;9月,蜂巢能源宣布在德国建设第二家海外工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认为,受海外出口上升等因素影响,产能过剩的判断值得商榷。不过,他也承认,目前动力电池行业确实存在快速扩张的问题。对于行业后期的发展趋势,王子东分析称,动力电池产能过剩对行业最直接的影响将是市场整合。规模化供应经验不足的二三线电池生产企业可能出现供需失衡,部分企业可能因产能利用率低而进行兼并重组。届时,电池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不再以产能优势为基础。

标签:比亚迪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理想汽车第三季度净亏损扩大至16.5亿元:沈亚楠辞任总裁 马东辉接任

来源:金融虎网作者:凯文今日晚间,理想汽车NasdaqLIHKEX2015公布了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未经审计的季度财务业绩。

1900/1/1 0:00:00
新能源车11月走出独立热销行情,车企薅“国补”最后的羊毛

12月4日,来自上海的刘强在一周内第三次接到了蔚来销售人员打来的电话。因为下半年曾集中看过不少新势力汽车,刘强在近期遭到了不少品牌的电话“轰炸”。

1900/1/1 0:00:00
宝马氢燃料电池SUV开始生产:16磅氢气罐、能跑500公里

氢燃料电池车虽然距离大规模商用推广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确实吸引了不少玩家入局,比如丰田、现代、大众以及宝马。

1900/1/1 0:00:00
汽车云的“无限游戏”

这里是乌兰察布,地处北纬42度,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这里是云计算产业公认的“黄金纬度”。

1900/1/1 0:00:00
新能源车销量回暖! 港股汽车股集体走强 小鹏汽车涨超20%

财联社12月5日讯伴随着港股市场逐步上涨,汽车股出现数日反弹。小鹏汽车近5个交易累计涨超70。

1900/1/1 0:00:00
宇通客车11月销售新车3586辆同比增加19.53%

12月4日消息,宇通客车600066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11月份产销数据快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