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据美联社报道,丰田汽车公司日前宣布,执掌公司超过13年的总裁丰田章男将于4月1日卸任。丰田表示,它认为有必要在不同的技术上下注——电池、混合动力、氢气和传统内燃机——以服务客户并成功过渡到后汽油时代。燃料汽车失去了魅力,混合动力汽车成为了记忆,电动汽车没有太多乐趣,氢能也不例外。“-有人戏称丰田的现状。氢动力汽车:日本式的失败冒险。日本在2013年通过“日本复兴战略”确立了氢动力汽车的地位。众所周知,日本的重要支柱产业是汽车工业,而国内资源稀缺,包括锂电池、锂、镍和钴的关键材料。分析人士指出,在氢动力汽车方面,丰田和日本是速度最快、最具侵略性、后来受到的打击最严重的。丰田是日本氢动力汽车的先驱,其于2014年底推出的氢动力汽车Mirai是一场。2014年底,Mirai正式上市销售,日本政府对自行车的补贴高达10万元。2015年进入美国市场后,Mirai的处境十分艰难。2017年,Mirai在美国销售了近2000辆汽车,但自那以后,销量一直在逐年下降。分析人士指出,考虑到价格昂贵得多的特斯拉Model S在2015年的销量超过25000辆,Mirai的表现似乎微不足道。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能源供应站至关重要。日本计划到2020/2030年建造160/1000个加氢站。截至2021年底,已建成160座,主要集中在东京、大阪和名古屋等大城市。日本加氢站的建设成本约为5亿日元。在2020年之前,日本政府将报销一半的建设费用,但费用仍然很高。一项新技术的普及不可避免地需要足够低的成本,而财政补贴只是一种方法,最终依靠大规模大规模生产来降低供应链成本。丰田Mirai的燃料电池系统零部件供应商几乎完全来自日本,许多公司甚至是丰田的子公司。汽车行业通常有复杂的客户认证流程,进入新企业的成本很高。分析人士开玩笑说,丰田呼吁大家一起修建高速公路,但他自己先修建了10个收费站。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丰田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出现了十年来的首次下滑,与2021相比,销量为194.06万辆,下降了0.2%。分析人士指出,氢动力汽车要么将成为汽车行业的未来,要么将成为一个技术陷阱,对日本汽车行业产生反作用。蓄势待发:中国的氢能源汽车正在取得长足进步。氢能的顶层设计正在得到地方特殊政策的支持,氢能正在接替锂电池,获得“新能源发展第二增长曲线”的剧本。在纯电动汽车逐步退役和补贴之后,中国的补贴方向已经转向氢能。川财证券分析师何小祥宇在2022年11月17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总结了国家层面的主要氢能政策。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提出,到2050年,将氢能在能源系统中的比重提高到10%;在地方层面,北京、河北、四川、山东、内蒙古等地已经出台了氢能产业整体发展的特殊政策;
广东、重庆、浙江、河南等地区也相继出台了氢燃料汽车领域的特殊政策。
2015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销量可能会增长近180倍,或超过加氢站数量的40倍。截至2022年10月底,中国的燃料电池汽车数量已达1.13万辆,预计到2022年底将达到约1.3万辆。根据《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到2025年,保有量将达到5万辆,未来三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将有约三倍的增长空间。从长远来看,预计未来十五年,从2020年到2035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销量将增长近180倍。
来自中国氢能联盟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建设一座日加氢能力为500公斤、加氢压力为35MPa的加氢站的投资成本接近1200万元,其中设备成本占投资成本的80%以上。随着加油/加氢/加油站的大规模建设或联合建设,预计单位加油成本将下降。截至2022年9月,中国共建成270个加氢站,约占全球总量的40%,居世界首位。预计到2022年底,中国将建成约340个加氢站。“十四五”加氢站建设目标为1000个,远期计划建设1万个加氢站,满足包括500万辆燃料汽车在内的需求。预计从2020年到2035年的未来十五年,中国的加氢站数量将增长40倍以上。
到2025年,重卡补贴预计将与电动和燃料电池卡车持平,尤其是重卡,这是“以奖代补”政策支持的一个关键方向,预计将在燃料电池整体销量中保持较高比例。根据橘子学会研究所的数据,从销售结构来看,2021燃料电池专用车占燃料电池汽车总销量的44.13%,2018至2021,9吨及以上大吨位汽车占燃料电池专用汽车的比例继续增加。根据中泰证券分析师孙颖于2022年12月12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预计到2025年,与电动和汽油车相比,中重卡将实现TCO平价。到2025年,与纯电动汽车相比,燃料电池重型卡车和长途汽车很有可能实现成本优势。
产业链上的上市公司正在争相在中国布局。近年来,随着双碳计划的加强,氢能产业逐步形成了“生产、储存、运输、加工、应用”的复杂产业格局。在上游制氢过程中,美锦能源、宝丰能源(600989)等企业已从化石能源领域转型至此,并将触角延伸至加氢、氢燃料电池等工艺,覆盖整个产业链。在中游,亿华通是中国燃料电池系统研究和应用最早的参与者之一,于2016年开始大规模生产燃料电池系统产品。2022年,由亿华通、丰田和北汽福田联合开发的燃料电池公交车将成为冬奥会的交通服务车辆。上汽集团旗下的捷和科技、长城汽车(601633)旗下的威视能源等车企在开发氢燃料汽车应用的同时,也在从事燃料电池产品。目前,该行业主要由燃料电池系统企业主导。2021前五大燃料电池系统销售公司分别是伊华通、海卓电力、红力氢能、尚然电力和潍柴电力,竞争格局不稳定。据川财证券介绍,氢能示范城市群第一年,亿华通、重塑集团、国氢科技位列前列,共有915家、295家、205家单位上市,其中……
占39.90%、12.90%和8.90%的市场份额,占CR3市场份额的61.70%,呈现出明显的头部聚集模式。主要原因是上述燃料电池供应商长期与下游汽车制造商有关联,并深度参与了五大氢能示范城市群的推广。
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处于推广和应用开发的早期阶段,政策补贴对提高销量至关重要。目前的产业竞争格局尚不明朗。预计随着氢燃料电池市场的扩大、参与者的增加、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优质龙头企业将快速成长,形成竞争壁垒。具有成本竞争力、订单资源、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能力、售后响应体系的企业将逐步建立护城河。
工信部: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2月6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相关负责人就《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答记者问时表示,
1900/1/1 0:00:00南京发布《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延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进程,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布局。
1900/1/1 0:00:00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江芬芬车市如潮汐。
1900/1/1 0:00:00点击蓝字关注我们2020年11月13日,云意电气300304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是第二批获得此称号的公司之一。公司成立于2001年,于2012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1900/1/1 0:00:00公司更名,搞限时优惠,哪吒汽车最近的动作频频,引发行业内外多方关注。
1900/1/1 0:00:00面对新能源汽车“国补”退出、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一些新能源品牌在去年年底掀起了一波“涨价潮”,更多的车企表示将在2023年调高产品售价。虽然嘴上说着“涨价”,但行动却很诚实。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