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北京的冬天仍然像往常一样寒冷。位于北京通州联合创新产业中心附近的小米汽车厂一期工地没有受到严冬的影响,现场工人仍在忙碌施工,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小米汽车第一期工厂已经开工近九个月。根据计划,小米汽车工厂将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占地近72万平方米。将于2022年4月开工建设,2023年6月竣工;
第二阶段计划于2024年开工建设,2025年完工。其中,第一阶段包括四家工厂,年生产能力为15万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对小米汽车工厂一期建设现场的实地探访发现,整个厂区大致呈长方形,最北端从毗邻合创工业中心的新四路开始,沿新芳路向南延伸约1200米,宽度超过500米。从远处看,工厂建筑的外观基本形成,但工地西部仍有新工厂在建。厂区一期现设有4个出入口,均已完成水泥铺设,并设有门禁管理。一位在这里工作的建筑工人向记者透露, “尽管工厂之前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它并没有拖延进度,而是实行封闭式管理。当时工人可以进出,食宿都必须在工地上。当时工地上至少有2000人,实行三班制。施工速度仍然很快。”我跑得很快。现已对外开放,工厂目前进展顺利,一期生产现场由中建二局、中建三局、有限公司三个施工单位负责。一位建筑工程师告诉记者:项目现场看起来很平坦,已经完工,道路施工已经完成,工厂的一些外墙板已经安装,一些正在进行内部吊车梁的安装,一些主要结构应该已经完工。钢梁、立柱等已安装完毕,二次结构施工正在进行中。办公楼的主框架也已完工,等待二级结构的施工。今后应进行内部装修和水电管道安装。整个项目进展稳定且正在进行。第一辆车的价格是26万元起吗?在工厂建设的同时,小米汽车的产品研发也在推进中。据“Late Auto”报道,小米的第一辆车是一辆中型掀背轿车,分为两个版本,价格尚未确定。报道称,小米目前正在内部讨论解决方案:一个版本定位在26万至30万元之间,另一个版本定价在35万元以上。据悉,两个版本的小米汽车在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等方面有所不同。其中一款基于主流400V平台,搭载比亚迪(002594)磷酸铁锂电池。在智能驾驶方面,采用了供应商大陆提供的5R1V多传感器融合方案,符合2021理想ONE的技术路线。价格更高的版本基于800V高压平台,配备来自宁德时代(300750)的麒麟电池,预计15分钟内可实现80%的充电。在智能驾驶方面,搭载NVIDIA Orin X芯片,搭载激光雷达,算法由小米自研。对此,记者向小米官方求证,截至发稿,小米官方尚未做出回应。小米创始人雷军曾表示,“小米的第一辆车肯定会代表上市时的前沿技术和水平。”然而,报告中提到的5R1V多传感器融合解决方案在当前新能源品牌的量产车中并不具备硬件优势。尽管业内人士认为这种解决方案在经济上是可行的选择,但从可实现的自动驾驶功能来看,与今明两年量产的高端辅助驾驶功能相比,小米的首款电动汽车可能只有L2级辅助驾驶能力。这两个版本的汽车系统都使用了高通公司的下一代智能座舱芯片。高通8295是高通公司的第四代智能驾驶舱芯片,是第一款量产的5nm工艺汽车级芯片,也是2021旗舰消费级芯片Snapdragon 888的汽车级版本。它拥有30TOPS的人工智能计算能力,与上一代产品相比性能提高了近8倍,并支持immer……
ve三维交互。该芯片尚未大规模生产,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首次安装在集度ROBO-01上。事实上,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小米的首款车型是轿车,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3。报道称,雷军在小米汽车召开了一次全员会议,表达了他对该产品的信心:“这款车肯定会疯传,唯一担心的是,如果电池价格再次上涨,我们可能会成为一辆超级豪华汽车。”值得一提的是,电池价格是否有波动尚未确定,但特斯拉在1月6日宣布再次降价,Model 3和Model Y的起价分别降至22.99万元和25.99万元。相比之下,小米汽车在推出之前在价格方面往往是被动的。此外,小米汽车锚定的价格区间也不乏爆款产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作为造车新势力,小米直接面对的竞争对手和定价区间涵盖了比亚迪、小鹏和理想等品牌。小米首款产品所在的细分市场竞争仍然非常激烈。”据了解,这一价格区间的竞争对手包括比亚迪汉、NIO ET5、极克鲁001,小鹏P7等。其中,比亚迪汉2022年销量超过2万辆,小鹏P7和极氪001全年销量也超过5万辆。上述人士表示:“尽管如此,根据小米汽车披露的三种电动和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这个价格仍然相对合理。近年来,原材料和成本的价格一直在上涨。小米的目标是开发一种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新能源汽车,因此它选择搭载一些知名供应商的产品,价格ve也相应增加。“一再有报道称,除了外部市场环境外,汽车制造业也受到了阻碍。小米汽车内部可能还有更多问题需要解决。值得一提的是,自从小米公开宣布其汽车制造业以来,就有多起关于汽车制造业受到阻碍的报道。1月2日,网上有传言称“小米汽车制造遇到障碍,小米汽车品牌未获批准”。根据微博博主的说法,“小米在造车方面遇到了困难。截至目前,小米汽车的品牌尚未获得批准,已被纳入无序资本扩张的概念。未来可能不会被称为小米汽车。”针对博主的声明,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华,随后转发了这条微博消息,称该消息不属实,也没有人声称该品牌需要批准。此外,小米汽车进展顺利。这已经不是小米汽车第一次陷入舆论风暴了。去年11月,网上有传言称小米的汽车制造项目被暂停。同月,又有传言称小米汽车的开发项目进展不如预期,其内部员工表示可能会失去市场竞争力。对此,小米一再辟谣,并声称“小米汽车项目进展顺利。”自去年3月宣布汽车生产以来,小米已向其投入了巨额资金。小米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小米在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上投资8.29亿元,较二季度增长35.68%。2022年前三季度,小米汽车制造业务的累计投资为18.65亿元。同时,财报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小米总收入704.7亿元,同比下降9.7%,环比增长0.4%;净亏损14.74亿元,而去年同期盈利7.88亿元;
调整后,净利润为21亿元,同比下降59.1%,环比增长1.7%。面对小米净利润的下滑,小米造车未来能否顺利达到预期,引发了无数外界怀疑。然而,雷军曾表示,“我非常清楚汽车行业的风险,我也非常清楚,动辄数百亿美元的投资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工作才能有效。”此外,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王翔也表示,从2022年到2026年,小米预计将在研发方面投入1000多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小米的利润水平将受到显著影响。上述业内人士认为:小米净利润下降主要是由于手机业务下滑,中低端市场反馈不佳。与此同时,小米对高端市场的影响一直不好,其他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努力反过来又压制了小米的业务。然而,正是因为如此,小米才看到了在手机行业突破的困难。走低端道路是一把双刃剑,尽管它可以迅速进入行业。在行业市场上,品牌要想向上发展变得更加困难。对于小米汽车来说,走中高端路线,打高可以避免目前汽车行业低端车难赚钱的局面。此外,小米的整合能力相对较强。它收购了许多公司,整合了许多供应商的资源,这表明小米的进展并不缓慢。事实上,小米在造车方面有很大的决心。在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小米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林世伟表示,公司仍计划在2024年上半年推出小米有轨电车,同时还将继续增加资本支出和员工投资。据悉,小米有轨电车研发团队已经超过1800人,未来还会继续增加。此外,在一些招聘网站上,小米汽车已经开始招聘大量非技术性职位,包括薪酬、人力、政府公关、市场战略、客户研究等领域,这表明小米汽车的造车正在持续推进。雷军曾吹嘘道,“我们唯一能成功的方法是跻身前五,年出货量超过1000万辆。”然而,有人认为,尽管小米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准备,但小米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并计划在2024年推出首款汽车还为时过早。随着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新概念的出现,小米能否实现梦想,我们仍需接受市场的考验。
随着中国1月8正式对新冠病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多家跨国汽车企业向《环球时报》表示,其集团总部正在积极安排全球高层来华行程。
1900/1/1 0:00:00近日,中汽研CNCAP公布新车碰撞测试成绩,创维EV6520智能版综合得分率为399,仅获得一星评级,创中汽研CNCAP近来评测车型评分新低。
1900/1/1 0:00:00中国小康网01月11日讯老马日本汽车进口协会11日公布的2022年外国车商纯电动汽车新车销量为14341辆,较上年增长666,首次突破1万辆。
1900/1/1 0:00:00常年来,一汽集团自主“双子星”中,红旗依靠人尽皆知的品牌力始终坐拥“C位”,相较之下,奔腾虽未有如此影响力,但也依靠不断丰富的阵容和锐化的产品形象,逐渐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全面年轻化品牌基调。
1900/1/1 0:00:00作者丨叶碧华、杨璇图源丨图虫1月6日,美的威灵汽车部件安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基地一期正式投产,预计今年2月下旬完成产能爬坡后,
1900/1/1 0:00:00自主专利智能技术消除了车载充电系统,能够实现更长续航、更快充电和更低制造成本。日前,亿率动力公布其新的集成电机控制器系统从2023年开始将在中国知名汽车主机厂奇瑞汽车的纯电动畅销商用车型中应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