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新能源汽车第一大省,广东怎么做到的?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作者:宋豆豆

编辑|张明艳

产量超过410万辆,连续第六年位居全国第一。这是中国汽车生产和消费第一大省广东提交的2022年汽车行业成绩单。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预计接近130万辆,同比增长140%,约占中国总产量的18%。在此基础上,2022年广东汽车制造业产值将突破1.1万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成为广东第八个产值突破万亿元的产业集群。

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广东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突出制造业引领,高水平谋划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战略举措。放眼全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正风起云涌。环顾中国,许多省市都展示了建设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的雄心。面对激烈的强者竞争,广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加快换挡,形成了以广深双核和大湾区城市群产业链集聚为引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格局。一个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已经开始出现。

广州、深圳双核领导,区域带动效应明显

十年前,全国每售出10辆汽车,就有一辆产自广东;目前,全国每六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一辆是广东制造的,每分钟约有2.47辆新能源车下线。

在取得耀眼成绩的背后,广东省在探索汽车产业发展方面也经历了挫折和质疑。

上世纪末,由于广州标致汽车的衰落,广州汽车行业一度陷入困境。随着广州本田、东风日产、广州丰田落户广州,广州汽车产业的整体格局基本形成。与此同时,受钢铁行业稀缺、土地供应紧张、产业体系难以支撑整车生产等因素制约,深圳的汽车梦也在质疑声中扬帆起航,并逐渐发展壮大。

面对汹涌而来的新能源汽车浪潮,广东正在审时度势,抓住机遇。随着传统汽车产业基础的积累、一系列政策支持以及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比亚迪(002594)、广汽埃安等广东本土新能源汽车公司乘势而上,广州和深圳两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迅速崛起。

2022年12月,21世纪新汽车研究院与汽车之家研究院联合发布了“2022中国城市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数”。基于产业布局、汽车消费能力和城市影响力三个因素,选取广州、深圳等15个国内城市作为研究样本。衡量城市“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评价体系以工业指数和消费指数为中心。

研究发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数整体榜单中,深圳和广州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在产业布局和新能源汽车消费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榜单中,广州和深圳也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在政策规划、智能驾驶、城市吸引力等方面优势明显;

在新能源汽车消费指数榜单中,深圳以巨大的消费潜力和消费能力排名第一,广州排名第六。总体来看,广深双星在全国新能源(600617)汽车枢纽中处于上游和领先地位。

世纪,比亚迪,埃安,广汽集团,本田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广州新能源汽车产量呈现良好势头,实现产值和产量同比增长1.2倍。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综合与政策法规处处长王玉银透露,2022年1-11月,广州新能源汽车产量约28万辆,同比增长1.2倍,自主品牌表现尤为亮眼。

世纪,比亚迪,埃安,广汽集团,本田

同期,深圳新能源汽车和充电站产量分别增长202.7%和119.3%。据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秦伟忠介绍,截至2022年12月11日,深圳新增22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7%。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74万辆。

伴随着数据的脉动,正是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劲脉动在持续蓬勃发展。

在广州光启番禺汽车城西南部的光启爱安智能生态工厂,高度智能化、柔性化的生产线开足马力,庞大的机械臂不断完成各个加工环节。智能小型车载着材料箱来回穿梭,焊接、冲压、涂装、装配等车间的多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第二智能制造中心于去年10月投入运营,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生产了2万多辆汽车,生产线的一次通过率超过9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

在这一繁忙景象的背后,广汽埃安2022年累计销量超过27万辆,同比增长126%,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月销量一度突破3万辆,全年产销目标提前两个月实现。

爱安2023年的销售目标是保持50万辆和挑战60万辆,力争到2025年达到100万辆,到2030年达到150万辆。”广汽埃安总经理顾惠南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我认为150万辆的目标有点保守

比亚迪位于深圳坪山的生产车间也同样繁忙。2022年4月,一则通知让比亚迪成为全球第一家正式宣布停产燃油车的车企。对于比亚迪来说,购车困难和至少需要三到五个月的提车周期已成为常态,该公司在2022年一直在大力销售。2022年11月,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迎来了第300万辆下线。

已经退出燃油车市场的比亚迪,坚持DM混动和EV纯电动路线并行运营,在产业链垂直整合方面具有突出优势,2022年累计销量达到186.9万辆,同比增长152.5%,超过特斯拉54.7万辆,以及夺回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与此同时,比亚迪加快了乘用车进军欧洲和日本等市场的步伐。

广东依托在传统汽车产业的深厚基础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先进布局,走出了一条新能源汽车产业珠链高质量发展之路。目前,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覆盖整车、三电汽车、其他零部件和关键材料的生产,初步建立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广州、深圳、肇庆等地集聚了新能源汽车核心企业,东莞、中山、惠州等地纷纷实施关键零部件和新材料配套项目,产业规模和竞争力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也吸引了更多的新项目落地。近日,在广州车展开幕的第一天,一场集中签约仪式……

或广州汽车产业链重大项目举行,共涉及34个项目,总投资332亿元,其中包括广州南沙艾派克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和新晨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总部项目,为广东汽车产业增添了新的动力。

《广东省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培育世界级汽车制造业集群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省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超过1100亿元。

为推动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引导关键零部件产业集聚,打造全球先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广东多个城市制定了目标--

广州提出,到2024年,新能源汽车年产能将跻身全国前5名,约占全市汽车产能的20%。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能将突破200万辆,跻身中国城市前三;深圳明确,“十四五”期间,新能源汽车在全市新登记车辆(不含置换更新)中的比例将达到60%左右,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总量将达到100万辆左右;佛山以氢能为突破口,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计划到2025年建设521个充电站和2.9万个公共充电站,力争建设60个加氢站;同时拥有汽车制造和动力电池生产基地的肇庆,正在加快链条的建设、补充、延伸和强化。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将实现产值2000亿元

世纪,比亚迪,埃安,广汽集团,本田

进入智能驾驶下半场,自动驾驶继续领跑全国

从硬件芯片到软件操作系统开发,再到数据算力和信息安全建设,当前汽车行业传统的“链”供应关系正在向开放、集成的“网络”行业生态系统转变。广汽集团(601238)董事长曾庆红最近表示:“汽车行业的边界正在进一步突破和重组,生态整合和协作是大势所趋。

在汽车行业大变革的时代,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自动驾驶产业和车联网产业正在为广东开辟一条新的上升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和深圳在检测道路、检测里程、车牌号、相关立法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努力引领全国智能化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 7月,广州是中国第一个启动混合动力自动驾驶试点项目的城市。去年7月,它启动了自动驾驶汽车的首次大规模示范运营,并率先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应用系统和“1+1+2+7”自动驾驶汽车商业示范运营政策体系。

目前,广州市共开通试验道路433条,双向里程1668公里。共有13家企业、25款车型、308辆测试车进行了道路测试,测试总里程超过970万公里,位居全国前列。

自动驾驶的商业化也在加速——小马智行、文远智行等均已获得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资格;广汽集团自主驾驶运营登陆平台如意旅行在广州南沙实施了载人叫车和机器人出租车的混合运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实现机器人出租车混合运营的旅游平台;

小鹏G9已获得《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许可证》,具备在中国道路上进行自动驾驶测试的资格。它也成为中国在售的第一款通过自动驾驶封闭测试的量产车。

深圳还致力于打造全国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标杆,成为领先的示范城市。2022年6月发布的《深圳市培育和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指出,2021,深圳市智能网联车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066亿元,涉及自主驾驶的企业800家。根据规划,到2025年,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营业收入将达到2000亿元,形成10家以上营收超百亿企业和20家以上营收超过10亿元企业的战略梯队。

11月发布的《深圳市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到2022年底,将测试300辆示范车,开放道路里程达到300公里以上;到2023年底,建设全国首个面向全市智能网联汽车开放的示范城市;到2025年底,形成一流的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服务平台,支撑服务能力

根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的数据,截至目前,深圳共开通了201.37公里的测试示范道路,并向百度、小马、安图智家等13家企业发出了195份测试示范通知。

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作为国内首个智能网联车辆法规正式实施后,广东省也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加快推进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驾驶。2022年12月,《广东省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办法》提出,鼓励地级以上市政府签订智能网联车辆道路测试互认合作协议。通过制定统一的检测程序,简化或免除审核流程,允许检测主体携带原地级市核发的临时行驶号牌到另一地级检测区挂牌进行道路检测。

直面不足,努力增强链条稳定性,修复链条

从汽车大省到新能源汽车大省,广东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但高速增长下仍存在隐忧和挑战。

熟悉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的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广东省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基地和零部件配送中心。汽车芯片、零部件、操作系统、软件等都是下一阶段的重要创新方向。这些领域的突破将有力地支持汽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的新能源产业链源自广东,广东在全国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发展迅速。然而,与珠三角相比,长三角地区在新能源汽车的整体产能和零部件产值方面更为发达,这可能是广东省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的一个相对现实的问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永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与长三角地区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利润率高的核心零部件产业相比,珠三角地区零部件产业的竞争优势并不突出,行业的扎根性和贴近当地性不足,导致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动力总成、底盘控制、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等关键汽车芯片均由外国巨头垄断,对外依存度高。

发展和完善包括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在内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是广东汽车产业必须弥补的短板。公开信息显示,近年来,广东省整车制造业和零部件制造业的比例一直保持在1:0.9左右,而广州汽车行业的零比仅为1:0.35,而在成熟的国际汽车市场中的比例为1:1.7。

曾庆红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有500多家零部件公司,由主要汽车制造商驱动,但广州目前的汽车零部件产值相对较低。广州零部件供应商提供的1元车价值仅为0.33元,这是一个相对较低的比例。

为了实现整车及其零部件的协同发展,“链长”广汽将对关键子产业链进行投资。“十四五”期间,广汽将投资850亿至1000亿元,掌握一批智能网联和新能源关键技术。广汽集团将以引领大湾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为目标,制定中长期产业链供应链补强清单,通过自主研发、合资合作、,通过投资和并购,完善集团智能网联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布局。

在决定新能源汽车关键性能的三电系统和智能网联技术等领域,广汽集团已亲自下场。例如,通过投资21.6亿元成立电动驱动技术公司,爱安全面进入电动驱动自研自产的新阶段;

不甘成为“工人”的宁德时代(300750),投资109亿元成立印派电池公司,开展自主电池产业化建设

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全产业链建设不仅关系到社会发展水平,也关系到企业发展战略。广汽集团在产业链建设中选择了两条平行路径,即自主研发、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合资合作和辅助资本并购投资。有所为而不为,掌握核心带动朋友圈更广,这是我们的发展之路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条件来看,广东省需要迅速形成大产业、大产业思维,用新思维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体系重构,优化产业布局,留下芯片、自动驾驶、,以及珠江三角洲的研发。“张永伟认为,广东省应该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长的现代产业,必须解决制造成本高的问题——珠三角地区的制造成本相对较高,广州和深圳作为最重要的汽车基地,需要降低城市的商业和制造成本。以深圳和广州为代表的广东省汽车工业在保持其领先地位和发展下一代汽车工业方面面临着重大挑战。

此外,尽管深圳和广州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强大的新能源车消费能力,但在基础设施方面,这两个城市的新能源车桩数量都相对较少。由于充电基础设施不足,消费者的安全能力可能会进一步限制潜在的释放。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拥有浓厚的商业氛围、开放包容的政策和文化,在新能源保有量和销量方面均居全国前列。然而,在配套基础设施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据估计,2021深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54.4万辆,深圳的车桩比为5.6:1,与北京和上海相比存在差距。

广州也是如此。截至2022年8月底,广州市共建成各类充电设施11万个。以38万新能源储量计算,车桩比约为3.46:1,落后于北京和上海的车桩比水平。

为解决充电慢、换电池难的问题,为新能源汽车消费提供有力支撑,广东多个城市加快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广州明确,到2024年,基本建立“快、慢、有序收费”的充换电服务体系和“超收费城市”;“十四五”期间,深圳将建设约4.3万个公用和专用网络快充站,约7.9万个基础网络慢充站;珠海市提出布局“一公里”公共快速充电服务圈,到2025年底将建设4.67万个充电站。

根据《广东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十四五”发展规划》,到2025年底,广东省将累计建成4500多个集中充电站和约25万个公共充电站,助力广东打造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

世纪,比亚迪,埃安,广汽集团,本田

E N D公司

本期编辑:蒋佩佩实习生李瑞艳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标签:世纪比亚迪埃安广汽集团本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C-NCAP碰撞测试成绩 创维EV6仅达“一星级”标准

中国网汽车1月9日讯记者日前从中汽中心获悉,创维EV6520智能版车型已按照CNCAP2021版管理规则完成全部测评项目,经中汽中心汽车测评管理中心审核,公布了该车的评价结果。

1900/1/1 0:00:00
史上最便宜特斯拉来了!突然官宣减价,最高降4.8万!造车新势力集体跳水,陶琳微博回应:响应国家号召,释放消费潜力

1月6日,特斯拉Model3与ModelY迎来价格调整,最高降价48万元。其中,Model3起售价降至2299万元,成为历史最低售价的特斯拉车型;ModelY起售价降至2599万元。

1900/1/1 0:00:00
乘联会: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同比增90%

中新经纬1月10日电10日,乘联会发布2022年12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2022年112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5674万辆,同比增长90;预计2023年新能源渗透率将达36。

1900/1/1 0:00:00
官网官微关闭、产品停产停售 电动化转型浪潮下讴歌在华落幕仅差“一步之遥”

财联社1月9日讯入华16年,讴歌作为作为广汽本田子品牌在华独立发展的时代即将落下帷幕。“目前,讴歌的4S店基本都已经关停。

1900/1/1 0:00:00
首次百家造车新势力发明专利调查结果出炉:有的实至名归,有的盛名难副

2022年,是中国新能源600617汽车的高光时刻。比亚迪0025942022年首次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中国其他新能源车企销量也总体高于外国车企。

1900/1/1 0:00:00
合力泰:为吉利汽车配套的电子后视镜2023年下半年量产

证券时报网讯,由合力泰002217002217提供显示屏供应和技术支持的吉利路特斯“流媒体外后视镜”将在2023年下半年将实现量产。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