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A级车市场呈现出销量差距缩小、电动化加速的趋势。一方面,主流车型的销量均在3万辆以下,与前三名的“两仪一秦”车型仅相差约5000辆;另一方面,在电动化车型的帮助下,国产品牌不断争夺榜单上的位置。在业内人士看来,自主品牌能够在A级车市场上脱颖而出,首先是因为其对新能源的部署早,渗透率高于合资企业;其次,供应链更加灵活和完整,在供应端没有任何问题;最后,电动智能的转型升级增强了综合竞争力。“金九银十”之后,汽车市场表现不如预期,A级车出现了两位数甚至更多的下滑。数据显示,11月a级车共售出35.4万辆,同比下降21.4%。业内人士表示,汽车市场整体压力较大,消费潜力释放不及预期,这对a级车也有一定影响。
与此同时,A级车市场正呈现出缩小销量差距、加速电动化的趋势。一方面,主流车型的销量均在3万辆以下,与前三名的“两仪一秦”车型仅相差约5000辆;另一方面,在电动化车型的帮助下,国产品牌不断争夺榜单上的位置。具体来看,自从上个月被轩逸和秦PLUS淘汰后,朗逸在11月以2.89万辆的销量记录再次夺得冠军。业内人士表示,“双面”朗逸无疑增强了产品竞争力,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选择,现在它也开始展示自己的实力。作为上汽大众旗下的子公司,凌渡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蛰伏后,终于在11月迎来了爆发,总销量达到1.28万辆,成功跻身榜单第九位,成为榜单上唯一一款实现同月双增的车型。此外,作为大众汽车在A级车市场上唯一的纯电动“车型”,ID.3的销量触底,升至3542辆,也是今年销量第三高的车型。作为一汽-大众“价格价值”战略的第一次产品实践,全新速腾和宝来的命运截然不同。其中,速腾得以稳定局势,以1.74万辆的记录保持榜单第五位;另一方面,宝来与前一个月相比下降了约30%,已经跌出了榜单。速腾和宝来的衰落,是一汽-大众整体市场表现的一个缩影。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一汽-大众11月的零售量仅为11.66万辆,低于比亚迪(002594)和吉利汽车,市场份额降至7.1%。
Aian S图片来源:与官网截图相比,国产品牌在新能源和燃油车方面的表现都进一步提升,继续大放异彩。其中,秦PLUS销量2.55万辆,稳居第二,证明了纯电动和混合动力并驾齐驱的可行性。Aian S通过了所有测试并取得了成功,11月销量为1.53万辆,环比增长5.62%,排名第六。在燃油车方面,名爵5和吉利星瑞表现突出,分别售出1.47万辆和1.28万辆,分别位列榜单第七和第十位。这两家公司在这一年中的累计销量都超过了10万辆,帮助国产品牌抢占了A级汽车的市场份额。众所周知,A级车作为一款入门级轿车,由于价格低廉,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已成为各汽车制造商的必备品。因此,A级车的竞争需要考虑更全面的因素,包括外观、性价比、经济性等。在这种背景下,国产品牌为什么能不断征服A级车市场?在业内人士看来,自主品牌能够在A级车市场上脱颖而出,首先是因为其对新能源的部署早,渗透率高于合资企业;
其次,供应链更加灵活和完整,在供应端没有任何问题;最后,电动智能的转型升级增强了综合竞争力。就日本品牌而言,11月的表现很难说乐观。其中,轩逸虽然稳居第三,但销量仅为2.44万辆,创下全年第二低点,同比下降超过30%。尽管年内近40万台的累计销量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处于产品最后阶段的轩逸能否在明年继续保持强劲表现,已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此外,卡罗拉和雷凌分别售出2.16万辆和1.45万辆,分别位列榜单第四和第八位,前者与上月同期相比下降了20%以上。然而,丰田的电动攻势可能会带来一个转折点。据媒体报道,丰田可能会调整电动化战略,并在明年初向其核心供应商宣布和介绍其计划,目的是迅速缩小与行业领导者在产品价格和性能方面的差距。值得注意的是,第11代思域HATCHBACK即将上市,空间和动力性能都有所提升,有望在A级车市场掀起波澜。全新卡罗拉、雷凌、轩逸何时亮相,未来能否延续高光表现,无疑值得期待。
文和讯财经吴雨其凌晨5点,冬日的城市天空还被夜色笼罩,街边路灯麻木地发散出昏黄的光。
1900/1/1 0:00:00经济观察网记者濮振宇12月22日,江淮汽车600418发布公告称,江淮汽车拟收购蔚来汽车有限公司持有的在建工程设备安装工程相关项目资产。
1900/1/1 0:00:00每经记者黄辛旭每经编辑裴健如在我国“双碳”目标提出以后,各行各业都积极参与,推动全社会降碳减排。2022年,为了让汽车行业降碳减排工作更有序落地,相关部门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政策。
1900/1/1 0:00:00财联社上海12月23日讯由于投资者担忧市场对电动汽车需求疲软以及特斯拉CEO马斯克对推特过于专注,特斯拉股价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糟糕的一个月,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周四抛售潮继续加剧。
1900/1/1 0:00:00中新经纬12月22日电睿蓝汽车将于2023年1月1日起调整售价,上涨幅度50008000元不等。
1900/1/1 0:00:0012月25日消息,特斯拉最新的FSD因“虚假宣传”被车主提起集体诉讼,称特斯拉“涉嫌在其BAP、EAP和FSD技术上误导公众”。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