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比亚迪产能持续扩充 海外市场成新发力点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证券时报记者韩中南近日透露,福特汽车正在与比亚迪(002594)商谈出售德国工厂事宜。据报道,谈判仍处于初步阶段,福特正在评估大约15名潜在投资者的利益,其中包括比亚迪等制造商和与他们合作的金融投资者。消息传开后,立即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不久前,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可向媒体回应了上述传闻。她表示,比亚迪正在探索在欧洲建立自己的工厂。这意味着,与接管福特的德国工厂相比,比亚迪更有可能在欧洲建立自己的工厂。然而,李可强调,比亚迪正在对尚未建立生产设施的目标国家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希望在欧洲拥有稳定的销售和经销商网络以及服务中心,以确保消费者对比亚迪品牌的信心。尽管比亚迪在欧洲的工厂最终选址尚未确定,但这一回应直接暴露出比亚迪正在海外建设产能的信号。自2022年以来,比亚迪在国内市场迅速扩大产能,预计2023年将释放多项储备产能。据安信证券介绍,预计2023年比亚迪产能将突破400万辆,交付量有望再创新高,可带来更显著的规模经济。快速扩产满足市场需求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几款明星车型出现“一车难求”现象。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比亚迪累计销量186.85万辆,同比增长152.4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85.74万辆,增长212.82%。比亚迪也成功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2023年1月,尽管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公司的销量同比下降,但比亚迪的销量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当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5.13万辆,同比增长62.4%,市场份额接近40%。业内人士分析,比亚迪的“爆款”销售与其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动力电池和半导体领域的布局,为其带来了巨大优势。国信证券汽车分析师唐旭霞认为,比亚迪在上游产业链布局较深,在三电行业技术实力较强;对下游终端市场的把握能力明显提升,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实现了双轮驱动;

此外,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以结构创新的方式显著提高了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并通过针刺试验证明了电池组的安全性,技术实力领先,可以为比亚迪带来更大的业务增长。销量的激增也对比亚迪的产能构成了考验和挑战。对比比亚迪2022年全年和2023年1月的产销数据可以发现,该公司的产销几乎保持平稳,反映出比亚迪自去年以来产能仍然紧张。近日,《证券时报》记者从比亚迪北京地区经销商处获悉,比亚迪汉、海豹、海豚等热门车型的提车时间各不相同。比亚迪汉目前普遍有现车,少数车型外观为蓝色密封。其他颜色和配置型号从订购到提货预计需要等待约3个月。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比亚迪自2022年以来一直在扩大产能。据悉,2022年,比亚迪常州基地、江西福州基地、合肥长风一期、西安三期等多个新产能项目将投产。其中,西安是比亚迪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目前,比亚迪西安基地正忙于四期扩建工作,四期项目预计于今年6月完工。建成后,这将成为比亚迪第一家年产能超过100万辆的超级工厂。比亚迪西安总经理刘振宇介绍,位于西安高新区的比亚迪新能源生产基地平均每分钟生产一辆整车。随着新项目第三阶段的启动,预计将在一分钟内生产出两辆整车。除西安四期工厂外,预计比亚迪还将在2023年投产郑州基地、合肥长丰二期、深圳汕头项目、襄阳项目等项目。届时,比亚迪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西安、深圳平山、长沙、常州、福州、合肥长风、济南、郑州、襄阳、深汕合作区等10个生产基地,总体规划产能超过400万辆。不久前,有消息称,比亚迪将2023年的销售目标定为400万辆,基本符合总体规划产能。对于上述传言,比亚迪给出了相对谨慎的回应。该公司表示,由于市场、消费者需求和供应链系统的影响,很难确定2023年的销售目标,导致许多不确定性。值得一提的是,在整车产能快速扩张的同时,比亚迪动力电池和半导体的产能也在同步扩张。有数据显示,比亚迪2022年已投产和在建的动力电池产能约为286GWh,2023年计划总产能可达396GWh。如果按照每辆车50KWh的电池容量计算,1GWh的电池可以支持20000辆电动汽车。这意味着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产能计划可以满足近800万辆汽车的装载需求。在半导体方面,比亚迪自2022年以来一直在增加晶圆产能。不久前,有传言称比亚迪斥资15.9亿元收购紫光成都存储器制造基地,旨在扩大半导体产能。早在1998年,比亚迪就开始扩大海外产能,并在荷兰设立分公司,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包括电池、太阳能(000591)、储能、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电子等。2021,比亚迪正式宣布“乘用车出海”计划,加速新能源乘用车在全球市场的扩张。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逐步进入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巴西、新加坡、泰国等国家,累计出口5.59万辆,进一步加快了出海步伐。比亚迪内部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公司已在全球六大洲实现战略布局,目前海外市场订单正在逐步增加。比亚迪正在积极加快生产线供应。事实上,随着比亚迪海外版图的扩大,比亚迪在海外的生产基地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去年9月,比亚迪首个海外工厂正式落地泰国,预计2024年开始运营……

年生产能力15万辆。据悉,该工厂生产的电动乘用车将出口到东盟国家和欧洲。今年1月,知情人士透露,比亚迪计划在越南建厂生产汽车零部件,计划投资超过2.5亿美元。目前,关于工厂选址的谈判正在进行中,计划在2023年年中之前开工。此外,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还表示,“未来将启动巴西本地化生产,并将继续扩大美洲的战略布局。”根据比亚迪高管最近发布的将在欧洲自建工厂的消息,可以看出比亚迪的产能扩张已从国内市场扩大到海外市场。华西证券(002926)判断比亚迪海外市场持续推进,有望打开公司长期增长空间。产能扩张的隐忧在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尚未偏离汽车行业依靠规模经济的根本逻辑。只有当销量达到一定规模时,汽车公司才能解决生存问题。2023年,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正式退出,给新能源汽车公司的盈利能力带来了更多考验。大多数车企选择降价抢占市场,比亚迪则选择率先涨价。对于涨价的原因,比亚迪指出,一方面是因为补贴的退出,另一方面是由于电池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企业必须在保证利润和销售之间取得一定的平衡。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记者,比亚迪之所以敢于率先涨价,是因为它有一定的市场溢价能力。即使价格上涨,也不会损害销售。今年1月底,比亚迪披露了2022年的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营业收入将超过4200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亿元至170亿元,同比增长425.42%至458.26%,比亚迪2022年第四季度的单车利润已接近1万元。信达证券表示,比亚迪的规模效应已经显现出一些迹象。目前,该公司已形成王朝、海洋、腾势、扬王四大产品矩阵,各品牌车型的价格梯度明显,从百万级豪华车型到10万元车型都有。总体而言,单车收入和净利润预计将有所增长。随着产能的不断释放,比亚迪的生产成本也将下降,这不仅有利于产品供应,也有利于公司业绩的提升。崔东树指出,当前,新能源汽车生产的规模效益和生产成本正经历着有升有降,中国新能源(600617)汽车产业已进入加速增长阶段。但在行业加速“狂潮”的过程中,无论是企业自身还是行业整体,都需要警惕产能快速扩张带来的隐忧。2015年,大众、现代、福特和通用等汽车制造商都加快了在中国的产能扩张。在短短几年内,汽车行业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占据了主导地位,传统车型逐渐衰落。通用汽车、福特和其他公司都拆除了大量全球生产线,并进行了战略收缩。由此可见,在产能扩张过程中,车企不仅要关注市场机遇,还要不断观察行业变化,警惕扩张带来的隐忧。

标签:比亚迪福特海豹北京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崔东树:2023年1月新能源客车0.2万台 同比下降43%

智通财经APP获悉,2月18日,崔东树发文称,近5年来,我国城市公交客运行业的新能源车快速发展,城市内公交替代柴油车的需求持续大增,为具有零排放、适合中低速运行特点的客车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1900/1/1 0:00:00
终于定了?墨西哥外长:特斯拉将很快确认在当地建厂

财联社2月18日讯近几个月来,有关特斯拉下一家超级工厂的消息一直甚嚣尘上,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亚都被视为潜在选址。

1900/1/1 0:00:00
开放充电桩成“双刃剑”:特斯拉车主哀叹痛失充电特权

财联社2月18日讯近日,美国白宫公布的一项新计划称,电动汽车巨头特斯拉公司的部分充电桩将在明年年底前首次向所有美国电动汽车开放。对于美国电动汽车行业来说,这自然是一件好事。

1900/1/1 0:00:00
吉利新品牌引发热议 车企为何爱“斗图”?

证券时报记者韩忠楠1998年8月,吉利生产的第一辆车下线,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专门举办了“下线仪式”,发出700多张邀请函。

1900/1/1 0:00:00
欧美充电桩市场快速增长国内“桩企”出海需求旺盛

证券时报记者康殷海外充电桩毛利率水平高、需求增长快,“桩企”出海持续。在阿里国际站上连续三年火爆的新能源出口行业,今年保持高增长下,涌现出新商机新能源车充电桩。

1900/1/1 0:00:00
一周内国产Model Y两次涨价 特斯拉上海工厂产线升级忙

财联社2月17日讯“特斯拉上海工厂正在改造生产线。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