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转子引擎“绝唱” 马自达RX-8将停产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国际在线汽车频道消息:据外媒报道,日本马自达汽车公司日前宣布,由于销量下降和全球碳排放标准日益严格,马自达经典运动轿跑车车型马自达RX-8即将停产。这个市场上仅存的由转子发动机提供动力的车型可能会成为绝唱。据悉,位于日本广岛的马自达工厂已于今年7月停产马自达RX-8,全球市场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全面停止该车型的销售。

马自达RX-8和第三代马自达RX-7为马自达品牌确立了“驾驶乐趣”的核心品牌理念。该车使用的双转子高速1.3升发动机使车辆在8500转/分的转速下达到232马力,与1.3升的排气量相比,这是非常强大的。

但去年,马自达仅售出1134辆马自达RX-8轿车,比2009年下降了49%。直到今年7月底,销售额再次下降了21%。

马自达RX-8的基本零售价为27590美元(约合17.6万元人民币),2004年销量达到23690辆的峰值。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第一代马自达RX-7曾取得超过5万辆的出色销量。截至今年8月,马自达在美国的经销商仍有300辆马自达RX-8的库存。

马自达RX-8车型去年因车辆不符合欧洲当地碳排放标准而从欧洲市场退市。马自达的一位内部人士表示,如果没有庞大的欧洲市场,马自达RX-8的销量很难维持。

此外,从日本进口马自达车型变得越来越困难。日元兑美元升值已成为马自达北美市场利润大幅下降的重要原因。与上年相比,今年4月至6月,马自达北美市场的零售额减少了约9760万美元。

然而,这并不是马自达第一次将其转子发动机车型撤出美国市场。马自达RX-7车型也于1995年退出美国市场。直到2003年美国经销商推出马自达RX-8,转子发动机车型才再次出现在美国经销商的汽车展厅中。马自达RX-8的悬架并不是马自达转子发动机的终结。据报道,日本广岛的工程师仍在研究代号为16X的新一代1.6升转子发动机。据说这种发动机将具有更低的碳排放、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和更强的动力。

在200年的东京国际车展上,代号为16X的发动机首次亮相。它有一个更大的椭圆形发动机燃烧室和更大的转子离心冲程。马自达还计划首次在转子发动机上增加直接燃油喷射技术。然而,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16X计划被迫搁置。马自达已选择优先开发SkyActiv技术,以提高燃油经济性,使用该技术的车型将于今年晚些时候上市销售。

“马自达的转子发动机技术仍然领先,”马自达北美市场首席运营官Jim O'Sullivan表示。但他拒绝就16X项目的进展发表评论。该公司表示:“我们正在研究将转子发动机技术推向市场的最佳方式。”

众所周知,搭载转子发动机的马自达RX-8作为马自达品牌旗下的经典跑车,一度赢得了无数跑车爱好者的青睐。尽管转子发动机具有功率大、转速高、扭矩大的固有优势,但由于其实际排量大、油耗高、易磨损、维护昂贵等固有缺点,很难受到大众消费者的喜爱。如果未来的马自达转子发动机车型能够针对上述缺陷进行改进,相信一定会赢得更多消费者群体的青睐。

背景信息:

转子发动机:马自达是目前唯一一家继续开发和使用转子发动机的汽车制造商。转子发动机使用三角形转子旋转来控制压缩和排放,这与传统活塞往复式发动机的线性运动截然不同。另一方面,转子发动机将可燃气体的燃烧膨胀力直接转化为驱动扭矩,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振动和噪音低的特点。然而,也存在固有的缺陷,如容易磨损、维护困难和成本高。

转载自:国际在线汽车外国人看车

笔记

拼音 双语对照

标签:马自达大众理念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美国排第一专家解析润滑油包装趋势研究

今天的润滑油包装趋势背后成本节省和客户利益是驱动者,但它们常常发生冲突。

1900/1/1 0:00:00
浙江万国购嘉年华 贷款日付低至49元!

嘉年华零利率方案正式启动

1900/1/1 0:00:00
省心更省油 凯美瑞2.5豪华版品冠全球

秋风扫落叶,严寒飞雪花,时间的脚步匆匆,一眨眼,冬来了合肥昼夜最低温度只有3。尽管冬日阳光暖洋洋,大家也要注意添衣保暖。寒气袭人,伟世行依旧春意盎然。

1900/1/1 0:00:00
尾号轮换 京10月9日至10月15日出行提示

十一期间,我市总体的交通状况良好,除京承、京藏、京沪、京港澳高速公路出现了短时车流集中的情况之外,市区各条环路和联络线的平均行驶速度都较日常大幅提高。

1900/1/1 0:00:00
动力充沛更有型 MG6新春凌逸呼啸驶来

年关刚过,随着抢票热潮的结束,许多归家心切的车主已经买上了MG6,轻松踏上了回家之路。

1900/1/1 0:00:00
三年20万用户见证“威旺速度”——专访北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朝翔

2014年北京车展期间,身为东道主的北汽威旺邀请第二十万位车主亲临现场,一时成为微车行业的舆论焦点。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