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是中国知名的家电品牌。然而,最近有消息称海尔即将制造一辆汽车!据第一份财报显示,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海尔正计划造车,进军整车领域,推出自有品牌的汽车产品。”汽车生产将采用代工模式,但具体推出时间或是否实施尚不明确。
这一消息一出,海尔迅速出面否认造车传闻。尽管跨界造车的传闻已经被海尔辟谣,但事实上,早在2017年,海尔集团就通过投资智能网联汽车服务提供商,涉足汽车行业。随后,它还与上汽名爵、吉利汽车等汽车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
看来,跳过汽车领域的海尔加入汽车行业并不困难。如今,依托全球新能源发展的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也获得了发展势头。蔚来、小鹏、理想等国内造车新势力代表实现了快速增长,成功占据了国内新能源市场的重要份额。而跨境造车企业也很普遍。与同为家电行业成员的创维一样,2017年,创维集团与南京东宇汽车集团共同创立了凯沃集团,正式进军乘用车市场,并于2019年成立了天美汽车。2020年4月,天美ET5首款车型(参数|询价)发布。时隔一年,天美汽车正式更名为创维汽车。目前,其两款车型,创维EV6和创维HT-i尚未上市。
除了创维,还有其他跨界造车的例子,比如华为。华为与赛力斯合作创建了文杰汽车。目前,它有两款车型,分别是文杰M5(参数|查询)和M7。
看到这些成功的跨界造车案例,你可能会觉得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门槛很低。但事实并非如此。实现整车制造并成功推向市场只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是整车产品的市场销售业绩。以创维为例,创维汽车推出的EV6车型在今年1月至7月已售出7995辆,半年多的时间里,销量一直未突破1万辆。
无独有偶,在Celestis开始与华为合作之前,第一款机型Celestis SF5(参数|询价)的销量更是惨淡。今年1月和5月,销量分别为2辆和3辆的个位数,6月最多售出35辆。正是由于销量不尽如人意,我们随后与华为进行了合作。
也许,对于大企业来说,进入汽车行业并实现整车制造并不难,但最终我们需要赢得市场并占据市场份额,这是我们立足的基础,也是长期发展的有力保障。那么,你还觉得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门槛低吗?
笔记
拼音 双语对照
近日,有关东创紫联武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企业名称变更为东风汽车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的消息引发行业舆论风暴。
1900/1/1 0:00:00作者刘极昊责编刘极昊主编赵文华随着问界M5参数询价渐入佳境,以及问界M7“不出意外”的火爆订单,华为在车圈的影响力得到了空前认可。
1900/1/1 0:00:00从最早2014年游侠汽车与乐视汽车先后成立,到2016年“PPT”造车百家争鸣,再到2018年北京车展上各大新兴企业如雨后春笋般震撼登场。
1900/1/1 0:00:00在整体市场增速放缓或陷入停滞时,车企之间就需要在存量市场中更激烈的拼杀,此时一个车企的增长,势必意味着至少一个以上的其它车企丢失份额。
1900/1/1 0:00:00今年国内的大型车展,可谓“有人欢喜有人愁”。粤港澳大湾区车展的亮点较多,基本各大细分市场都有重磅车型亮相,重庆车展虽然有新车推出,但总体亮点偏少。
1900/1/1 0:00:00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渐普及,各大合资品牌都开始加速电动化转型,国内自主品牌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则开始在差异性的赛道上逐渐找准自己的节奏。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