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比亚迪赴美设电动大巴厂 美国市场乏力掘金不易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比亚迪比那些对电动汽车感到失望的美国公司更聪明还是更愚蠢?目前,美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可以用悲剧来形容。几家领先的制造商要么因为无法生存而被收购,要么濒临破产。然而,比亚迪选择在这个时候在美国投资建厂,生产充电电池和电动公交车。

本月初,该公司正式宣布将在加利福尼亚州兰开斯特市设立一家电动巴士工厂和配套的电池工厂。新工厂预计在2014年生产50-100辆电动公交车,设计产能超过1000辆。整个项目的投资规模约为5000万美元。

比亚迪的投资似乎有点仓促。因为该公司早在五年前就声称要进入美国市场,但一直在边缘修修补补,市场培育情况并不理想。

一组令人尴尬的数据是,截至目前,比亚迪电动公交车在美国的公开订单数量只有10辆,而且没有电动汽车的销售记录。

此外,比亚迪在美国的融资能力与中国相去甚远,投资者仍然不够信任。即使公司头上戴着“巴菲特投资”的神圣光环,也很难得到当地资本的支持。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比亚迪的发展。比亚迪美国业务负责人李可告诉腾讯财经,如果有资本支持的“翅膀”,比亚迪早就在美国起飞了。

但即使有资本支持其在美国的扩张,如果没有电动汽车的最终买家,起飞最终也需要落地。

[第页]

“美国制造”的难点

在兰开斯特建厂之前,比亚迪刚刚获得了美国市场的第一笔公共订单:加州长滩公共交通公司用联邦资金从其手中购买了10辆K9电动公交车,每辆公交车的续航里程为150英里,订单总价值约为1400万美元。根据合同,这些电动公交车将在明年5月之前交付。

尽管目前电动公交车的订单只有10辆,但比亚迪仍计划投资5000万美元在加州兰开斯特设立工厂。

根据美国联邦政府的规定,用联邦资金购买的车辆必须在美国组装,其60%的零部件也必须在美国生产。为了达到美国的采购标准,比亚迪做出了一些牺牲,并被要求在失业率高达15%的兰开斯特购买一家巴士工厂。

上述模式与比亚迪在中国开设工厂开拓市场的做法完全相同。李可向腾讯财经透露,美国生产电动公交车的成本比中国高出10万美元。

据悉,长滩市预订的K9电动公交车在核心技术方面与比亚迪在中国销售的同款车型没有区别,但该车在其他具体配置上仍有差异,安全标准符合美国标准。

即便如此,比亚迪要赢得10辆电动公交车的订单并不容易。李可透露,在与长滩市就这一订单进行谈判的过程中,甚至华盛顿的国会议员都打电话要求不能将订单交给比亚迪,比亚迪最终击败了其他美国竞争对手。

然而,其他问题也出现了,比亚迪的新工厂也面临着缺乏资金支持的问题。李可直言不讳地表示,比亚迪在国内融资相对容易,但在美国无法使用;在美国获得资本支持更加困难,因为投资者对该公司不够信任。据了解,此次投资的5000万美元中,1000万至2000万美元用于工厂投资,这些资金已全部到位;

剩余资金是否到位,比亚迪方面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有意思的是,尽管“股神”巴菲特长期投资比亚迪并一直持有,但似乎未能为比亚迪在美国带来资本支持。

关于新工厂的定位,李可表示,比亚迪未来将把加州作为北美市场的供应基地。对于海外工厂,她表示,这主要是基于订单,“基本上是基于工厂将建在市场所在的地方的原则”。

疲软的美国电动汽车市场

就在比亚迪在美国的工厂大楼着火之际,被称为加州电动汽车“三剑客”的三家新兴制造商之一提交了破产报告,其中一家面临注资或破产。

根据公开信息,美国加州的科达控股公司和菲斯克汽车公司正走向破产。其中,科达控股公司于5月1日提交了破产报告。一年前,该公司推出了五款电动汽车,由于安全气囊问题,这些汽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被召回。自上市以来,销量仅达到100辆。由于唯一的电池供应商A123系统公司去年宣布破产,菲斯克汽车公司停止了电动跑车的生产。

就在几年前,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前景还非常乐观。2011年,奥巴马政府在国情咨文中提出,到2015年,电动汽车的累计销量将超过100万辆。当时,菲斯克的电动轿跑车Karma被《时代》杂志评为当年50项最佳发明之一,该公司获得了5.3亿美元的政府支持贷款用于相关研究。近年来,它还从私人基金中筹集了10亿美元。Coda Holdings也获得了3亿美元的融资,许多投资者包括前美国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和其他名人。

然而,随着成本高昂和行驶里程有限,消费者对购买电动汽车犹豫不决,电动汽车市场逐渐降温。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Coda Holdings去年试图筹集1.5亿美元,但最终只获得了2200万美元。

与此同时,根据WardsAuto的统计,去年美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约为5.85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仅占美国新车总销量的0.3%,而纯电动电池汽车仅占0.1%。美国能源部最近表示,到2015年部署10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无法实现。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新能源计划的推进遇到了障碍,未来政府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将变得更加谨慎。然而,政府态度的改变使风险投资家在这一领域的投资越来越少。

没有资金支持,产品市场不容乐观。美国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纷纷陷入困境,中国市场成了这些企业的“淘金者”。

然而,比亚迪却反其道而行之。比亚迪发言人李云飞曾对腾讯财经表示,即使开放美国市场存在障碍,与中国相比也是杯水车薪。

李可介绍,比亚迪的海外战略仍将坚持“公交切入”的模式。也就是说,该公司的电动公交车或电动出租车将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大力推广,然后在积累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后,用于向私人推广电动汽车。

[第页]

特斯拉的领先和威胁

有四家电动巴士制造商与比亚迪竞标加州长滩巴士公司的订单。Proterra和Ebus是两个最强的竞争对手。

就在比亚迪最终赢得订单后,埃布斯公开反对这一结果。Ebus首席执行官Andy Eklov表示,长滩公司提出的第一个要求是电动公交车可以在白天行驶时充电,但最终这一要求被改为在白天行驶更多里程,但只能在晚上行驶,并且一些条款被改为有利于比亚迪。另一家竞标失败的制造商Proterra对结果并不满意。

比亚迪副总裁迈克尔·奥斯汀认为,依靠比亚迪的电池技术,比亚迪最终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事实上,公共交通只是比亚迪进入海外市场的切入点,通过公共交通建立品牌是目的……

向私人推广电动汽车的交通。据李可介绍,目前比亚迪已经在美国提供电动汽车租赁服务,已经有220多个私人订单,全部在中国生产并出口到美国。目前,比亚迪纯电动汽车在中国以出租车的形式进行推广。

尽管比亚迪雄心勃勃地进军美国市场,但其竞争对手却在看好中国市场。包括来到中国寻找接收者的菲斯克汽车公司,以及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汽车。前者吸引了东风和吉利参与竞标,后者在中国股市掀起了“特斯拉浪潮”,并计划今年在中国开设一家专卖店。

特斯拉汽车最近发布了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12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净亏损为900万美元。这也是特斯拉汽车10年历史上首次实现季度盈利。

特斯拉本财季的表现超出了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其Model s车型在该季度售出了近5000辆汽车。财务报告公布后,该公司的股价飙升。

特斯拉引人注目的表现吸引了中国许多投资者和研究机构的注意。A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所有股票都在沸腾,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多家公司的股价都上涨了。但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一家上市公司直接进入特斯拉的供应链,并从特斯拉的发展中直接受益。

尽管比亚迪受益于这场“特斯拉风波”,但也免不了与特斯拉同台竞技。

公开资料显示,自2010年以来,比亚迪纯电动汽车e6频繁出现在美国各大车展上,续航里程可达300公里,预计单价约为4万美元,但至今未在美国销售。

据了解,特斯拉最高时速208公里,单次充电续航里程480公里。它有一个流线型的机身和一个类似于iPad的触摸控制平台。尽管它的税前价格接近7万美元,但这仍然没有影响它在美国的受欢迎程度。特斯拉汽车表示,全球市场对Model S电动汽车的年需求量可能超过3万辆。

此外,特斯拉汽车公司最近推出了一项融资计划。该公司首席执行官Allen Musca表示,在融资协议推出之前,可能只有近100万人买得起,但在融资协议启动后,这辆车可以让1000万美国人买得起。

但显然,比亚迪苦苦挣扎的美国电动汽车计划与这位领导者创造的“特斯拉潮流”相去甚远。

第一电气网(www.d1ev.com)声明:以上消息转载自合作媒体,转载此消息是为了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此消息代表第一电气网的立场或同意其观点、立场或描述。比亚迪比那些对电动汽车感到失望的美国公司更聪明还是更愚蠢?目前,美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可以用悲剧来形容。几家领先的制造商要么因为无法生存而被收购,要么濒临破产。然而,比亚迪选择在这个时候在美国投资建厂,生产充电电池和电动公交车。

本月初,该公司正式宣布将在加利福尼亚州兰开斯特市设立一家电动巴士工厂和配套的电池工厂。新工厂预计在2014年生产50-100辆电动公交车,设计产能超过1000辆。整个项目的投资规模约为5000万美元。

比亚迪的投资似乎有点仓促。因为该公司早在五年前就声称要进入美国市场,但一直在边缘修修补补,市场培育情况并不理想。

一组令人尴尬的数据是,截至目前,比亚迪电动公交车在美国的公开订单数量只有10辆,而且没有电动汽车的销售记录。

此外,比亚迪在美国的融资能力与中国相去甚远,投资者仍然不够信任。即使公司头上戴着“巴菲特投资”的神圣光环,也很难得到当地资本的支持。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比亚迪的发展。比亚迪美国业务负责人李可告诉腾讯财经,如果有……

在资本的支持下,比亚迪已经在美国起飞了。

但即使有资本支持其在美国的扩张,如果没有电动汽车的最终买家,起飞最终也需要落地。

[第页]

“美国制造”的难点

在兰开斯特建厂之前,比亚迪刚刚获得了美国市场的第一笔公共订单:加州长滩公共交通公司用联邦资金从其手中购买了10辆K9电动公交车,每辆公交车的续航里程为150英里,订单总价值约为1400万美元。根据合同,这些电动公交车将在明年5月之前交付。

尽管目前电动公交车的订单只有10辆,但比亚迪仍计划投资5000万美元在加州兰开斯特设立工厂。

根据美国联邦政府的规定,用联邦资金购买的车辆必须在美国组装,其60%的零部件也必须在美国生产。为了达到美国的采购标准,比亚迪做出了一些牺牲,并被要求在失业率高达15%的兰开斯特购买一家巴士工厂。

上述模式与比亚迪在中国开设工厂开拓市场的做法完全相同。李可向腾讯财经透露,美国生产电动公交车的成本比中国高出10万美元。

据悉,长滩市预订的K9电动公交车在核心技术方面与比亚迪在中国销售的同款车型没有区别,但该车在其他具体配置上仍有差异,安全标准符合美国标准。

即便如此,比亚迪要赢得10辆电动公交车的订单并不容易。李可透露,在与长滩市就这一订单进行谈判的过程中,甚至华盛顿的国会议员都打电话要求不能将订单交给比亚迪,比亚迪最终击败了其他美国竞争对手。

然而,其他问题也出现了,比亚迪的新工厂也面临着缺乏资金支持的问题。李可直言不讳地表示,比亚迪在国内融资相对容易,但在美国无法使用;在美国获得资本支持更加困难,因为投资者对该公司不够信任。据了解,此次投资的5000万美元中,1000万至2000万美元用于工厂投资,这些资金已全部到位;

剩余资金是否到位,比亚迪方面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有意思的是,尽管“股神”巴菲特长期投资比亚迪并一直持有,但似乎未能为比亚迪在美国带来资本支持。

关于新工厂的定位,李可表示,比亚迪未来将把加州作为北美市场的供应基地。对于海外工厂,她表示,这主要是基于订单,“基本上是基于工厂将建在市场所在的地方的原则”。

疲软的美国电动汽车市场

就在比亚迪在美国的工厂大楼着火之际,被称为加州电动汽车“三剑客”的三家新兴制造商之一提交了破产报告,其中一家面临注资或破产。

根据公开信息,美国加州的科达控股公司和菲斯克汽车公司正走向破产。其中,科达控股公司于5月1日提交了破产报告。一年前,该公司推出了五款电动汽车,由于安全气囊问题,这些汽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被召回。自上市以来,销量仅达到100辆。由于唯一的电池供应商A123系统公司去年宣布破产,菲斯克汽车公司停止了电动跑车的生产。

就在几年前,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前景还非常乐观。2011年,奥巴马政府在国情咨文中提出,到2015年,电动汽车的累计销量将超过100万辆。当时,菲斯克的电动轿跑车Karma被《时代》杂志评为当年50项最佳发明之一,该公司获得了5.3亿美元的政府支持贷款用于相关研究。近年来,它还从私人基金中筹集了10亿美元。Coda Holdings也获得了3亿美元的融资,许多投资者包括前美国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和其他名人。

然而,随着成本高昂和行驶里程有限,消费者对购买电动汽车犹豫不决,电动汽车市场逐渐降温。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Coda Holdings去年试图筹集1.5亿美元,但最终只获得了2200万美元。

与此同时,根据WardsAuto的统计,去年美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约为5.85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仅占美国新车总销量的0.3%,而纯电动电池汽车仅占0.1%。美国能源部最近表示,到2015年部署10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无法实现。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新能源计划的推进遇到了障碍,未来政府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将变得更加谨慎。然而,政府态度的改变使风险投资家在这一领域的投资越来越少。

没有资金支持,产品市场不容乐观。美国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纷纷陷入困境,中国市场成了这些企业的“淘金者”。

然而,比亚迪却反其道而行之。比亚迪发言人李云飞曾对腾讯财经表示,即使开放美国市场存在障碍,与中国相比也是杯水车薪。

李可介绍,比亚迪的海外战略仍将坚持“公交切入”的模式。也就是说,该公司的电动公交车或电动出租车将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大力推广,然后在积累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后,用于向私人推广电动汽车。

[第页]

特斯拉的领先和威胁

有四家电动巴士制造商与比亚迪竞标加州长滩巴士公司的订单。Proterra和Ebus是两个最强的竞争对手。

就在比亚迪最终赢得订单后,埃布斯公开反对这一结果。Ebus首席执行官Andy Eklov表示,长滩公司提出的第一个要求是电动公交车可以在白天行驶时充电,但最终这一要求被改为在白天行驶更多里程,但只能在晚上行驶,并且一些条款被改为有利于比亚迪。另一家竞标失败的制造商Proterra对结果并不满意。

比亚迪副总裁迈克尔·奥斯汀认为,依靠比亚迪的电池技术,比亚迪最终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事实上,公共交通只是比亚迪进入海外市场的切入点,通过公共交通建立品牌是目的……

向私人推广电动汽车的交通。据李可介绍,目前比亚迪已经在美国提供电动汽车租赁服务,已经有220多个私人订单,全部在中国生产并出口到美国。目前,比亚迪纯电动汽车在中国以出租车的形式进行推广。

尽管比亚迪雄心勃勃地进军美国市场,但其竞争对手却在看好中国市场。包括来到中国寻找接收者的菲斯克汽车公司,以及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汽车。前者吸引了东风和吉利参与竞标,后者在中国股市掀起了“特斯拉浪潮”,并计划今年在中国开设一家专卖店。

特斯拉汽车最近发布了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12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净亏损为900万美元。这也是特斯拉汽车10年历史上首次实现季度盈利。

特斯拉本财季的表现超出了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其Model s车型在该季度售出了近5000辆汽车。财务报告公布后,该公司的股价飙升。

特斯拉引人注目的表现吸引了中国许多投资者和研究机构的注意。A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所有股票都在沸腾,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多家公司的股价都上涨了。但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一家上市公司直接进入特斯拉的供应链,并从特斯拉的发展中直接受益。

尽管比亚迪受益于这场“特斯拉风波”,但也免不了与特斯拉同台竞技。

公开资料显示,自2010年以来,比亚迪纯电动汽车e6频繁出现在美国各大车展上,续航里程可达300公里,预计单价约为4万美元,但至今未在美国销售。

据了解,特斯拉最高时速208公里,单次充电续航里程480公里。它有一个流线型的机身和一个类似于iPad的触摸控制平台。尽管它的税前价格接近7万美元,但这仍然没有影响它在美国的受欢迎程度。特斯拉汽车表示,全球市场对Model S电动汽车的年需求量可能超过3万辆。

此外,特斯拉汽车公司最近推出了一项融资计划。该公司首席执行官Allen Musca表示,在融资协议推出之前,可能只有近100万人买得起,但在融资协议启动后,这辆车可以让1000万美国人买得起。

但显然,比亚迪苦苦挣扎的美国电动汽车计划与这位领导者创造的“特斯拉潮流”相去甚远。

第一电气网(www.d1ev.com)声明:以上消息转载自合作媒体,转载此消息是为了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此消息代表第一电气网的立场或同意其观点、立场或描述。

标签:比亚迪特斯拉Model S东风仰望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西安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培育产业新增长点

尽管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但在近年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中,西安并不突出,甚至没有进入全国示范推广城市的行列,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落后,西安希望尽快改变这种局面。

1900/1/1 0:00:00
国信证券:特斯拉有望带动新能源车行业变革

近期由于美国电动车公司特斯拉(Tesla)的订单超预期及明年有可能在中国开电动汽车体验店的事件影响,美股Tesla股价连创新高,在Tesla带动下,

1900/1/1 0:00:00
锂-空气电池取得重大突破 电动车性能有望提升10倍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与桑迪亚国家实验室SandiaNationaalLaboratory的研究人员在锂空气电池领域取得了人们期盼已久的进展。

1900/1/1 0:00:00
外资零部件企业 集体进入新投资高峰期

车市进入平稳期,外资零部件企业却纷纷在华赚得钵满盆满。包括博世、法雷奥、TRW、采埃孚在内的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去年在华业务的增长率均实现了两位数以上增长。

1900/1/1 0:00:00
中融公司快速充电小巴获历史性突破

长期以来,因充电时间过长、电动客车续行里程受限,电动客车的市场化运营一直未能实现。

1900/1/1 0:00:00
北京试水纯电动车私人租赁 引入分时模式

尽管”十城千辆”示范工程黯然收场,不过,北京市政府仍然希望借纯电动汽车在租赁市场的推广,带动电动车私人消费市场破冰。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