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市场已经进入稳定期,但外资零部件公司在中国赚了很多钱。包括博世、法雷奥、TRW和采埃孚在内的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去年在中国的业务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据《21世纪商业先驱报》5月15日报道, “主要是新业务的增长。博世中国区总裁陈玉东分析称,在2012年的业务中,自主品牌业务占博世中国业务的66%。事实上,随着国内汽车行业的升级,自主品牌已经进入转型升级期。因为国内零部件公司没有跟上对自主品牌进行分级,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合资零部件公司正在逐渐吞噬原本属于自主零部件的势力范围。
1994年,中国TRW的增长率远高于预期。近日,美国TRW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hn Plant告诉笔者,由于中国业务的快速发展,TRW每年都需要额外的投资,以使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去年,中国业务占该公司全球业务的15%。
博世和法雷奥也集体进入扩张期。据笔者了解,过去十年,博世在中国实现了25%的年复合增长率。其中,仅2012年,博世在中国的合并销售额就达到417亿元,占其全球销售额的10%。目前,中国已成为博世第二大海外市场。
法雷奥的表现毫不逊色。去年,法雷奥中国的销售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占集团销售额的10%。该公司预计,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翻一番,届时中国将成为其最大的海外市场。
与高增长相对应的是,跨国零部件公司进入了新一轮的投资高峰。TRW计划今年在中国市场投资超过2亿美元,超过TRW在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投资。博世还计划继续增加在中国市场的投资。仅在2013年,该公司就计划增加约30亿元的汽车技术和售后市场投资。采埃孚计划今年在中国再投产两个生产基地。
“外资零部件企业普遍经历了两位数的增长,主要依靠中国自主品牌产品的升级,越来越多的车型与世界同步开发。格仕汽车网首席执行官陈文凯表示。例如,上汽荣威(微博)从一开始就将自己定位为中高端汽车,在零部件体系建设方面与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共享供应商;
旨在开拓高端公务用车市场的一汽红旗H7的内饰由johnson controls位于吉林长春的两家合资工厂设计和开发。
借助中国消费升级,外资零部件企业在保持原有高端产品市场的同时,积极开发低成本产品,并不断向低端市场扩张。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法雷奥去年在中国的订单占其总订单的18%,而其销售额仅占集团总销售额的10%。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它在中国“降价”,并开发出符合中国自主品牌需求的高成本产品。
正是外资零部件巨头的这种策略,使其在中国汽车行业的渗透率越来越高。据笔者了解,目前,外资零部件企业在汽车电子、发动机零部件等高新技术和核心技术领域控制了90%以上的股份,外资在汽车内饰、大灯等非核心零部件领域的占比在本轮增长中进一步提高。然而,中国的独立零部件企业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只能用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来争取市场份额。
事实上,由于外资零部件企业在中国率先实现了规模化,国内企业很难赶上。一位自主品牌企业的高管曾告诉笔者,如果某项技术被外资控制,外资零部件企业将在没有竞争对手之前保持高利润,而一旦竞争对手进入,获得高利润并具有规模效应的零部件供应商将通过大幅降价来应对挑战。
在笔者的采访中,大多数外国零部件供应商不得不承认,未来,中国本土零部件供应商将承担外国零部件企业在华二级供应商的角色。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董建平,评论:“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井喷,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并没有取得很大进展。关键原因是当地汽车零部件企业不重视技术力量的投入,许多企业认为汽车相关技术的开发过于简单和容易,这实际上是对当地汽车零部件公司的误解。“汽车市场已经进入稳定期,但外资零部件公司在中国赚了很多钱。包括博世、法雷奥、TRW和采埃孚在内的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去年在中国的业务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据《21世纪商业先驱报》5月15日报道, “主要是新业务的增长。博世中国区总裁陈玉东分析称,在2012年的业务中,自主品牌业务占博世中国业务的66%。事实上,随着国内汽车行业的升级,自主品牌已经进入转型升级期。因为国内零部件公司没有跟上对自主品牌进行分级,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合资零部件公司正在逐渐吞噬原本属于自主零部件的势力范围。
1994年,中国TRW的增长率远高于预期。近日,美国TRW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hn Plant告诉笔者,由于中国业务的快速发展,TRW每年都需要额外的投资,以使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去年,中国业务占该公司全球业务的15%。
博世和法雷奥也集体进入扩张期。据笔者了解,过去十年,博世在中国实现了25%的年复合增长率。其中,仅2012年,博世在中国的合并销售额就达到417亿元,占其全球销售额的10%。目前,中国已成为博世第二大海外市场。
法雷奥的表现毫不逊色。去年,法雷奥中国的销售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占集团销售额的10%。该公司预计,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翻一番,届时中国将成为其最大的海外市场。
与高增长相对应的是,跨国零部件公司进入了新一轮的投资高峰。TRW计划今年在中国市场投资超过2亿美元,超过TRW在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投资。博世还计划继续提高其i……
在中国市场的投资。仅在2013年,该公司就计划增加约30亿元的汽车技术和售后市场投资。采埃孚计划今年在中国再投产两个生产基地。
“外资零部件企业普遍经历了两位数的增长,主要依靠中国自主品牌产品的升级,越来越多的车型与世界同步开发。格仕汽车网首席执行官陈文凯表示。例如,上汽荣威(微博)从一开始就将自己定位为中高端汽车,在零部件体系建设方面与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共享供应商;旨在开拓高端公务用车市场的一汽红旗H7的内饰由johnson controls位于吉林长春的两家合资工厂设计和开发。
借助中国消费升级,外资零部件企业在保持原有高端产品市场的同时,积极开发低成本产品,并不断向低端市场扩张。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法雷奥去年在中国的订单占其总订单的18%,而其销售额仅占集团总销售额的10%。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它在中国“降价”,并开发出符合中国自主品牌需求的高成本产品。
正是外资零部件巨头的这种策略,使其在中国汽车行业的渗透率越来越高。据笔者了解,目前,外资零部件企业在汽车电子、发动机零部件等高新技术和核心技术领域控制了90%以上的股份,外资在汽车内饰、大灯等非核心零部件领域的占比在本轮增长中进一步提高。然而,中国的独立零部件企业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只能用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来争取市场份额。
事实上,由于外资零部件企业在中国率先实现了规模化,国内企业很难赶上。一位自主品牌企业的高管曾告诉笔者,如果某项技术被外资控制,外资零部件企业将在没有竞争对手之前保持高利润,而一旦竞争对手进入,获得高利润并具有规模效应的零部件供应商将通过大幅降价来应对挑战。
在笔者的采访中,大多数外国零部件供应商不得不承认,未来,中国本土零部件供应商将承担外国零部件企业在华二级供应商的角色。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董建平,评论:“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井喷,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并没有取得很大进展。关键原因是当地汽车零部件企业不重视技术力量的投入,许多企业认为汽车相关技术的开发过于简单和容易,这实际上是对当地汽车零部件公司的误解。 "
近期由于美国电动车公司特斯拉(Tesla)的订单超预期及明年有可能在中国开电动汽车体验店的事件影响,美股Tesla股价连创新高,在Tesla带动下,
1900/1/1 0:00:00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与桑迪亚国家实验室SandiaNationaalLaboratory的研究人员在锂空气电池领域取得了人们期盼已久的进展。
1900/1/1 0:00:00相比美国那些对电动汽车充满失望的公司,比亚迪更聪明还是更愚笨当下的美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可谓一片哀鸿,数家原本领先的厂商不是因无法生存而被收购,就是游走在破产边缘。
1900/1/1 0:00:00长期以来,因充电时间过长、电动客车续行里程受限,电动客车的市场化运营一直未能实现。
1900/1/1 0:00:00尽管”十城千辆”示范工程黯然收场,不过,北京市政府仍然希望借纯电动汽车在租赁市场的推广,带动电动车私人消费市场破冰。
1900/1/1 0:00:00新能源汽车产业历来是汽车行业乃至各国政府热衷投资的行业。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