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智能汽车大规模商用在即 如何抢占量产先机?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根据普华永道埃利奥特的预测,从2022年左右开始,在美国、欧洲和中国销售的所有新车都将是联网汽车,所有无人驾驶汽车最早或在2027年实现。2028年,L4和L5无人驾驶汽车将成为主流。到2030年,上述三地的L4和L5无人驾驶汽车数量预计将达到8000万辆左右。言下之意是,在短短十年内,自动驾驶汽车有望迎来大规模商业化,形成千亿甚至万亿的市场。作为该领域的“核心”玩家,车企和科技巨头显然很早就看到了这一点,因此在过去两年里,他们几乎竭尽全力争夺智能汽车量产的机会。甚至一些汽车公司为了应对智能汽车带来的出行变化,也在大幅调整现有的业务结构,为移动出行的新时代做准备。在2018年消费电子展上,丰田宣布转型为移动出行公司,与谷歌和苹果等科技巨头的直接竞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智能汽车商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汽车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这一现象将越来越明显。那么,在智能汽车发展的大潮中,哪类玩家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些玩家想要在智能汽车领域取得更大的发展,需要突破哪些困难?当智能汽车投入量产后,它将给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市场带来哪些变化?在智能汽车垂直领域,除了现有的业态,还有哪些新业态可以进一步深化。。。针对这些问题,近期不少行业巨头积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Toyota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智能汽车研究室和汽车软件评估中心的王宇认为,目前中国智能汽车的发展面临六大矛盾:一是自动驾驶技术水平的提高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之间的矛盾,因为自动驾驶汽车在中国无法在道路上进行测试,而自动驾驶汽车与道路的合作在过去只能长期停留在示范区。第二,道路测试需求的加速与法律标准体系的不完善之间的矛盾,特别是自动驾驶等级测试和道路测试准入测试,亟待提上议事日程。第三,社会资本日益强大与核心技术研发速度缓慢之间的矛盾,即技术突破跟不上资本增长的速度。第四,大规模生产速度加快与行业缺乏跨界融合之间的矛盾,例如在一些行业标准中,尚未形成统一。第五,日益增长的旅游市场需求与高科技创新能力的缺乏之间的矛盾。第六,产业发展速度的加快与智能汽车特别是优秀专业人才培养的缺乏仍有很大差距。正是这六大矛盾极大地阻碍了中国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而这正是中国汽车产业用智能汽车转型升级,甚至弯道超车的突破点。

Toyota

据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杨殿革介绍,尽管自动驾驶现在很火,但可能要到2020年,汽车公司才会专注于L1和L2自动驾驶,即先进的驾驶员辅助技术。更高水平的自动驾驶在汽车架构、计算平台、传感技术、自动驾驶地图、车辆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上仍面临困难,短时间内无法突破,有望在2030年实现。基于此,杨殿阁认为,许多企业可以专注于驾驶员辅助技术的应用来进行研发,使这些技术能够首先落地,尤其是对中国车企而言。“由于高水平自动驾驶的研发,L1和L2自动驾驶功能是基础,必须提前实现。如果这些技术不能工业化,就很难实现……

制造更高级的自动驾驶汽车。因此,车企现阶段的重点工作是尽快量产一些实用的智能汽车技术并推向市场。同时,大家要积极向互联网公司学习,加强顶层设计。"

Toyota

宗木科技首席执行官唐睿提出了一条不同的商业化道路。他认为,自动驾驶和共享出行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融入了一个概念,因此许多传统车企都表示,他们未来不会是汽车产品制造公司,而是将成为一家出行公司,甚至包括谷歌和优步。他们也在积极推广基于无人驾驶的共享汽车和出行服务。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所有出行公司的共享汽车业务都可能专注于降低司机成本,使“驾驶汽车”的操作无人化和自动化——这将是整个出行市场最重要的部分。共享出行中最关键的环节是自动停车,因为在传统的共享汽车模式中,消费者往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找到车并将车停在指定的地方,体验非常糟糕。然而,如果引入自动驾驶技术,共享汽车在服务用户后会自动停在停车位,这无疑将大大缓解最后一英里的调度问题。。。根据普华永道埃利奥特的预测,从2022年左右开始,在美国、欧洲和中国销售的所有新车都将是联网汽车,所有无人驾驶汽车最早或在2027年实现。2028年,L4和L5无人驾驶汽车将成为主流。到2030年,上述三地的L4和L5无人驾驶汽车数量预计将达到8000万辆左右。言下之意是,在短短十年内,自动驾驶汽车有望迎来大规模商业化,形成千亿甚至万亿的市场。作为该领域的“核心”玩家,车企和科技巨头显然很早就看到了这一点,因此在过去两年里,他们几乎竭尽全力争夺智能汽车量产的机会。甚至一些汽车公司为了应对智能汽车带来的出行变化,也在大幅调整现有的业务结构,为移动出行的新时代做准备。在2018年消费电子展上,丰田宣布转型为移动出行公司,与谷歌和苹果等科技巨头的直接竞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智能汽车商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汽车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这一现象将越来越明显。那么,在智能汽车发展的大潮中,哪类玩家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些玩家想要在智能汽车领域取得更大的发展,需要突破哪些困难?当智能汽车投入量产后,它将给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市场带来哪些变化?在智能汽车垂直领域,除了现有的业态,还有哪些新业态可以进一步深化。。。针对这些问题,近期不少行业巨头积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Toyota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智能汽车研究室和汽车软件评估中心的王宇认为,目前中国智能汽车的发展面临六大矛盾:一是自动驾驶技术水平的提高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之间的矛盾,因为自动驾驶汽车在中国无法在道路上进行测试,而自动驾驶汽车与道路的合作在过去只能长期停留在示范区。第二,道路测试需求的加速与法律标准体系的不完善之间的矛盾,特别是自动驾驶等级测试和道路测试准入测试,亟待提上议事日程。第三,社会资本日益强大与核心技术研发速度缓慢之间的矛盾,即技术突破跟不上资本增长的速度。第四,大规模生产速度加快与行业缺乏跨界融合之间的矛盾,例如在一些行业标准中,尚未形成统一。第五,日益增长的旅游市场需求与缺乏……之间的矛盾……

高技术创新能力。第六,产业发展速度的加快与智能汽车特别是优秀专业人才培养的缺乏仍有很大差距。正是这六大矛盾极大地阻碍了中国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而这正是中国汽车产业用智能汽车转型升级,甚至弯道超车的突破点。

Toyota

据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杨殿革介绍,尽管自动驾驶现在很火,但可能要到2020年,汽车公司才会专注于L1和L2自动驾驶,即先进的驾驶员辅助技术。更高水平的自动驾驶在汽车架构、计算平台、传感技术、自动驾驶地图、车辆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上仍面临困难,短时间内无法突破,有望在2030年实现。基于此,杨殿阁认为,许多企业可以专注于驾驶员辅助技术的应用来进行研发,使这些技术能够首先落地,尤其是对中国车企而言。“由于高级别自动驾驶的研发,L1和L2自动驾驶功能是基础,必须提前实现。如果这些技术不能工业化,就很难制造出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因此,车企现阶段的重点工作是尽快量产一些实用的智能汽车技术,并推广将它们推向市场。同时,大家要积极向互联网公司学习,加强顶层设计。"

Toyota

宗木科技首席执行官唐睿提出了一条不同的商业化道路。他认为,自动驾驶和共享出行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融入了一个概念,因此许多传统车企都表示,他们未来不会是汽车产品制造公司,而是将成为一家出行公司,甚至包括谷歌和优步。他们也在积极推广基于无人驾驶的共享汽车和出行服务。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所有出行公司的共享汽车业务都可能专注于降低司机成本,使“驾驶汽车”的操作无人化和自动化——这将是整个出行市场最重要的部分。共享出行中最关键的环节是自动停车,因为在传统的共享汽车模式中,消费者往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找到车并将车停在指定的地方,体验非常糟糕。然而,如果引入自动驾驶技术,共享汽车在服务用户后会自动停在停车位,这无疑将大大缓解最后一英里的调度问题。。。

标签:丰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坚瑞沃能或已陷入资金困局:债务出现逾期,战投引入不畅

坚瑞沃能2018年4月1日晚公告,公司第一大股东的一致行动人李金林股票质押合约发生违约,国泰君安拟对其股票进行减持处置。

1900/1/1 0:00:00
福特计划在德国生产电动车 嘉年华或将停产

据报道,福特德国业务负责人冈纳赫尔曼在接受德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福特汽车嘉年华车型的生命周期于2023年结束,在那之后福特汽车可能在德国生产电动汽车。

1900/1/1 0:00:00
美国移动中心正式开放,促进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及路测

据外媒报道,美国移动中心(AmericanCenterforMobility,ACM)于3月28日正式开放,位于底特律西部的威楼峦(WillowRun),占地335公顷,

1900/1/1 0:00:00
做自动驾驶测试,为什么用的都是林肯MKZ?

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么一个现象,无论是英伟达的BB8、百度的Apollo样车、瑞萨、Udacity、Voyage、Ponyai、JingChiai、Plusai、Roadstar

1900/1/1 0:00:00
EV晨报 | 中国公布对美关税反制措施;2018年第3批新能源推荐目录发布;宁德时代IPO成功过会

1、中国发布对美关税反制措施将重创美国进口车(阅读原文)4月4日,商务部公布对美国加征关税商品清单。

1900/1/1 0:00:00
安波福利用人工智能助力手势识别技术研发

安波福致力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驱动智能方案,如:为驾驶员提供终极车载(功能服务)体验(ultimateincarexperience)。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