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国保险协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召开的商业车险示范条款研究工作组第一次例会上,有消息称,新能源汽车专属条款将于今年8月底前敲定。业界期待的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终于看到了曙光,过去困扰新能源汽车保险的一系列问题能否由此得到解决,引发了业界的讨论。新能源车险市场将是一片新的“蓝海”。近日,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保信”)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分析报告。报告显示,过去五年,新能源汽车的年均保费增长率达到72%。由于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普遍高于同级别的传统燃油汽车,因此平均保费高出21%,而平均赔偿额与赔付率相差不大。因此,预测新能源车险将成为车险市场的“新蓝海”。分析报告的作者周娜告诉记者,现在新能源汽车的良好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补贴和积极的推广措施。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这将带来新能源车险规模的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达41.2万辆,同比增长111.5%。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将突破100万辆。销量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对新能源车险的高需求和市场尴尬的出现。分析报告显示,2013-2017年投保车辆年均增长率达到78.6%,保费年均增长率为72%。2017年,新能源汽车投保车辆达到171.7万辆,同比增长47%,保费规模101.6亿元,同比增长50.4%。新能源汽车保费的翻倍速度与新能源汽车在销售市场的翻倍速度一致。分析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的主流是价格在10万~30万元之间的中低档汽车。由于新能源汽车的自行车价格普遍高于同级别的传统燃油汽车,其保费和保险范围自然更高。以使用年限不到三年的家用汽车为例。2017年,10万~20万元的价格区间在新能源汽车中最高,约为49.2%,其次是20万~30万元,占比32.6%。非新能源汽车在10万-30万元价格区间的比例仅为54.1%,10万元以下的比例为37.2%,远高于新能源汽车。显然,新能源汽车的平均购买价格高于非新能源汽车。A6工作室创始人Weasion We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行业普遍看好新能源车险市场的发展。周娜告诉记者,国外甚至还有专门的新能源车险公司。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渐取代燃油车,车险市场的发展重点将逐渐转向新能源汽车,因此近年来市场规模应该会有很大的提升。市场需求催生了专属保险,加速了新能源车险的发展,看得见的“蓝海”的到来让各方越来越关注。日前,关于发布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业内有明确的时间表:5月底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承销和索赔调查;从6月底到7月初,形成了条款初稿;7月9日至13日征求专家意见,并对条款进行修改;7月23日至27日向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交条款;
7月底至8月初,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条款将向行业征求意见;8月13日至17日,根据行业意见对条款进行了修订;
8月底,新能源汽车条款最终确定并发布。从这个时间表来看,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条款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公开征求意见。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保险是基于传统燃油汽车保险的设计思路和成本确定方法,但新能源汽车与之不同的结构,不仅没有发动机,而且“三电”系统设计为高压大电流,需要特殊处理。根据这些特点制定专属保险,将对承保和理赔起到积极作用。新能源汽车的特殊性是独家保险在行业内话语权越来越大的根本原因。“尤其是今年,新能源车险领域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矛盾加剧,推出专属保险变得非常紧迫。”魏威表示, “除了新能源汽车继续使用燃油车的条款不适用外,投保时如何确定车价也成为争议焦点。如果按照补贴价格投保,车主会认为不划算,但如果按照补贴前的价格投保,保险公司担心其利益受损或甚至会赔钱。“目前,在新能源汽车理赔过程中,过度投保的现象非常严重。由于电池供应商出于安全考虑要求电池由原厂维修更换,成本太高,涉及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全损概率非常高。威视魏介绍:”今年南方的暴雨和台风等灾害,电动汽车的电池索赔金额大幅增加,总损失索赔增加了保险公司的负担。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保险公司很可能不会愿意承保新能源汽车。“周娜强调,目前,行业各方需要在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产品的设计思路和费率确定上齐心协力。中国保信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建议,行业应充分学习新能源汽车保险产品的国际经验,引入专项示范新能源汽车保险条款根据新能源汽车的故障和风险特点,规定了电池自燃、短路、碰撞损失等风险及其赔偿标准,规定了因电池等特殊部件自燃、爆炸造成的损失的赔偿责任,为第三方和车上人员提供电机和充电设备,并增加充电设备损失和纯电动汽车第三方责任等额外保险类型。新能源汽车保险的几个主要问题亟待解决。目前,昂贵的保险和不透明的理赔是困扰新能源车主的主要问题。就保险公司而言,新能源汽车电池等专利技术的局限性使其合同和索赔非常不确定,风险难以控制。分析报告显示,家用新能源汽车的事故率远高于非新能源汽车,高出11.7个百分点。从赔付率来看,新能源汽车比非新能源汽车高0.4个百分点。在家用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的赔付率比非新能源汽车高5.4个百分点。周娜认为,新能源汽车的溢价和补偿高于燃油汽车,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前期的开发和制造成本较高。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升级和普及,成本甚至汽车价格将逐渐下降,这将带来保费和赔付率下降的可能性。从新能源汽车保险的现状来看,以下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新能源汽车没有发动机,但增加了大量电气化部件,因此传统燃油汽车的保险范围,如水保险,应取消并增加新能源汽车独特零部件的保险范围;
第二,新能源汽车保险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如何计算;
第三,保险公司是应该单独承保电池还是承保新能源汽车。“传统意义上的汽车属于机械产品,而新能源汽车是高度电子化的。随着辅助驾驶等技术的发展,有望降低车辆的事故率,但与此同时,车辆的整体价格将进一步提高,因此保险定价将是一个重要问题。”然而,威视魏还表示,新能源汽车的独家条款尚未发布。从监管的角度来看,必须是稳定的,希望能逐步解决问题。因此,对于排他性条款能否一步到位,以及新能源车险的所有问题能否得到解决,业内不应抱有太大期望。此前,业内曾表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全面退出。尽管尚未得到权威部门的证实,但这无疑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届时,困扰新能源汽车保险的补贴如何计算的问题也将消失,是否会在这个问题上增加排他性条款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日前,在中国保险协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召开的商业车险示范条款研究工作组第一次例会上,有消息称,新能源汽车专属条款将于今年8月底前敲定。业界期待的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终于看到了曙光,过去困扰新能源汽车保险的一系列问题能否由此得到解决,引发了业界的讨论。新能源车险市场将是一片新的“蓝海”。近日,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保信”)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分析报告。报告显示,过去五年,新能源汽车的年均保费增长率达到72%。由于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普遍高于同级别的传统燃油汽车,因此平均保费高出21%,而平均赔偿额与赔付率相差不大。因此,预测新能源车险将成为车险市场的“新蓝海”。分析报告的作者周娜告诉记者,现在新能源汽车的良好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补贴和积极的推广措施。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这将带来新能源车险规模的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达41.2万辆,同比增长111.5%。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将突破100万辆。销量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对新能源车险的高需求和市场尴尬的出现。分析报告显示,2013-2017年投保车辆年均增长率达到78.6%,保费年均增长率为72%。2017年,新能源汽车投保车辆达到171.7万辆,同比增长47%,保费规模101.6亿元,同比增长50.4%。新能源汽车保费的翻倍速度与新能源汽车在销售市场的翻倍速度一致。分析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的主流是价格在10万~30万元之间的中低档汽车。由于新能源汽车的自行车价格普遍高于同级别的传统燃油汽车,其保费和保险范围自然更高。以使用年限不到三年的家用汽车为例。2017年,10万~20万元的价格区间在新能源汽车中最高,约为49.2%,其次是20万~30万元,占比32.6%。非新能源汽车在10万-30万元价格区间的比例仅为54.1%,10万元以下的比例为37.2%,远高于新能源汽车。显然,新能源的平均购买价格……
y汽车高于非新能源汽车。A6工作室创始人Weasion We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行业普遍看好新能源车险市场的发展。周娜告诉记者,国外甚至还有专门的新能源车险公司。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渐取代燃油车,车险市场的发展重点将逐渐转向新能源汽车,因此近年来市场规模应该会有很大的提升。市场需求催生了专属保险,加速了新能源车险的发展,看得见的“蓝海”的到来让各方越来越关注。日前,关于发布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业内有明确的时间表:5月底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承销和索赔调查;从6月底到7月初,形成了条款初稿;7月9日至13日征求专家意见,并对条款进行修改;7月23日至27日向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交条款;7月底至8月初,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条款将向行业征求意见;8月13日至17日,根据行业意见对条款进行了修订;
8月底,新能源汽车条款最终确定并发布。从这个时间表来看,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条款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公开征求意见。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保险是基于传统燃油汽车保险的设计思路和成本确定方法,但新能源汽车与之不同的结构,不仅没有发动机,而且“三电”系统设计为高压大电流,需要特殊处理。根据这些特点制定专属保险,将对承保和理赔起到积极作用。新能源汽车的特殊性是独家保险在行业内话语权越来越大的根本原因。“尤其是今年,新能源车险领域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矛盾加剧,推出专属保险变得非常紧迫。”魏威表示, “除了新能源汽车继续使用燃油车的条款不适用外,投保时如何确定车价也成为争议焦点。如果按照补贴价格投保,车主会认为不划算,但如果按照补贴前的价格投保,保险公司担心其利益受损或甚至会赔钱。“目前,在新能源汽车理赔过程中,过度投保的现象非常严重。由于电池供应商出于安全考虑要求电池由原厂维修更换,成本太高,涉及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全损概率非常高。威视魏介绍:”今年南方的暴雨和台风等灾害,电动汽车的电池索赔金额大幅增加,总损失索赔增加了保险公司的负担。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保险公司很可能不会愿意承保新能源汽车。“周娜强调,目前,行业各方需要在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产品的设计思路和费率确定上齐心协力。中国保信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建议,行业应充分学习新能源汽车保险产品的国际经验,引入专项示范新能源汽车保险条款根据新能源汽车的故障和风险特点,规定了电池自燃、短路、碰撞损失等风险及其赔偿标准,规定了因电池等特殊部件自燃、爆炸造成的损失的赔偿责任,为第三方和车上人员提供电机和充电设备,并增加充电设备损失和纯电动汽车第三方责任等额外保险类型。新能源汽车保险的几个主要问题亟待解决。目前,昂贵的保险和不透明的理赔是困扰新能源车主的主要问题。就保险公司而言,新能源汽车电池等专利技术的局限性使其合同和索赔非常不确定,风险难以控制。分析报告显示,家用新能源汽车的事故率远高于非新能源汽车,高出11.7个百分点。从赔付率来看,新能源汽车比非新能源汽车高0.4个百分点。在家用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的赔付率比非新能源汽车高5.4个百分点。周娜认为,新能源汽车的溢价和补偿高于燃油汽车,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前期的开发和制造成本较高。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升级和普及,成本甚至汽车价格将逐渐下降,这将带来保费和赔付率下降的可能性。从新能源汽车保险的现状来看,以下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新能源汽车没有发动机,但增加了大量电气化部件,因此传统燃油汽车的保险范围,如水保险,应取消并增加新能源汽车独特零部件的保险范围;
第二,新能源汽车保险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如何计算;第三,保险公司是应该单独承保电池还是承保新能源汽车。“传统意义上的汽车属于机械产品,而新能源汽车是高度电子化的。随着辅助驾驶等技术的发展,有望降低车辆的事故率,但与此同时,车辆的整体价格将进一步提高,因此保险定价将是一个重要问题。”然而,威视魏还表示,新能源汽车的独家条款尚未发布。从监管的角度来看,必须是稳定的,希望能逐步解决问题。因此,对于排他性条款能否一步到位,以及新能源车险的所有问题能否得到解决,业内不应抱有太大期望。此前,业内曾表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全面退出。尽管尚未得到权威部门的证实,但这无疑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届时,困扰新能源汽车保险的补贴如何计算的问题也将消失,是否会在这个问题上增加排他性条款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第一电动网从江苏省经信委获悉,2018年上半年,江苏省重点整车生产企业产销汽车952万辆和954万辆,同比增长34和65。
1900/1/1 0:00:00与5岁的儿子通过电话后,33岁的李娟已泣不成声。此时的她,或已做好将过去三年“冒充比亚迪上海进行市场投放”,导致31家供应商11亿元欠款的罪责独自包揽,换取“老板”、同伴与家人们的“平安”。
1900/1/1 0:00:00日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保协”召开的商业车险示范条款研究工作组2018年度第一次例会上传出新能源汽车专属条款将在今年8月底前定稿的消息。
1900/1/1 0:00:00日前,一位不愿具名的北汽集团内部人士向媒体透露,北汽新能源计划于8月8日完成借壳上市,目前该公司正在为此事进行紧锣密鼓的筹备。
1900/1/1 0:00:00继菏泽之后,济南拟“封杀”低速电动车。
1900/1/1 0:00:00今年,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持续支持,以及一众新势力车企由概念进入量产和交付阶段,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再度呈现激增状态。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268万辆,同比增长2104。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