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汽车电子市场并不平静,各种并购活动猖獗。参与者仍然是那些参与者,但由于权力重组,行业结构正在发生明显变化。近期,汽车电子行业产业链上游动荡,表明行业看好半导体行业巨头,前景光明。另一方面,它也提高了进入门槛,给后来的创新者留下的机会越来越少。7月底,高通收购行业龙头恩智浦的计划未获中国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半导体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合并案正式告吹。高通被迫实施300亿美元的股份回购计划,恩智浦获得20亿美元的“分手费”。然后,在8月初,外媒报道称,经过一年的谈判,英飞凌科技收购stmicroelectronics的努力即将取得成果。如果收购成功,英飞凌将超越恩智浦,成为汽车半导体行业的新霸主。
英飞凌希望成为汽车半导体的新霸主。早在2007年,英飞凌科技与斯特微电子合并的消息就有传闻,但当时的版本是斯特微电子想要收购英飞凌技术。2016年,英飞凌科技和斯特微电子学再次走到了一起,这一次的戏剧性事件变成了英飞凌技术收购斯特微电子学。2016年8月,市场研究公司IMS Research表示,有传言称,欧洲最大的两家芯片公司英飞凌科技公司和stmicroelectronics将合并。同时,有消息称,一旦stmicroelectronics和英飞凌科技合并,功率半导体行业将出现一个巨头,占欧洲功率分离器件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这一点受到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HS Markit于2018年6月发布的报告,在2017年全球十大工业半导体供应商中,德州仪器(TI)2017年全球工业半导体产值排名第一,雅迪诺(ADI)、英特尔(Intel)、英飞凌科技和斯特微电子学排名第二至第五。如果收购真的成功了,那么今年的排名可能会有很大的变化。合并后的公司年销售额也将达到150亿欧元(175亿美元)。英飞凌科技公司前身为西门子集团的半导体部门,于1999年4月1日在德国慕尼黑正式成为一家独立公司,并于2000年上市。2002年,该公司更名为英飞凌科技公司。英飞凌科技是世界领先的半导体公司之一,为能源效率、移动性和安全性提供半导体和系统解决方案。主营业务为汽车电子、工业电源设备、芯片卡等,在模拟和混合信号、射频、电源和嵌入式控制设备等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实力。英飞凌科技目前在功率半导体和智能卡芯片领域排名第一,在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排名第二。英飞凌科技在全球拥有约37500名员工、36个研发中心和18个生产基地。2017年,英飞凌科技的收入为70.63亿欧元(82.4亿美元),与去年相比增长了9%,利润率为17.1%,利润为12.08亿欧元(14.09亿美元)。英飞凌科技公司业务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来自电动汽车、驾驶员辅助系统、可再生能源和工业应用。英飞凌目前的市值约为252亿欧元(294亿美元),远远超过了半导体微电子的169亿欧元(197亿美元)。英飞凌科技非常重视汽车半导体市场。目前,其约60%的营业收入来自功率半导体,汽车电子部门是英飞凌科技的重中之重。英飞凌科技不仅为汽车电子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还通过建立汽车电子生态系统,使自己成为行业巨头。英飞凌科技汽车电子生态系统自2010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本土设计的产业化,帮助许多车企取得成功……
将他们的产品推向市场。2015年之前,英飞凌科技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半导体公司,恩智浦排名第二。然而,2015年英飞凌科技的市场份额被恩智浦超越后,恩智浦继续加大研发力度,扩大市场范围,但仍被恩智普压制。当时,恩智浦通过收购飞思卡尔超越了英飞凌科技。现在,英飞凌科技也想“像对待你一样对待一个男人”,并通过收购获得一等奖。如果英飞凌收购stmicroelectronics,其市场份额(19%)将超过恩智浦(14%),并将成功夺回行业领先地位。
Stmicroelectronics成立于1987年6月,由意大利的SGSMicroeletronica和法国的汤姆森半导体公司合并而成。1994年,它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泛欧巴黎证券交易所和意大利米兰证券交易所上市,1998年5月更名为stmicroelectronics。Stmicroelectronics是全球最大的专用模拟芯片和功率转换芯片制造商,也是最大的工业半导体和机顶盒芯片供应商。同时,在分立器件、手机摄像头模块、汽车集成电路等领域位居世界前列,实力雄厚。其收入占比为通信、消费、计算机、汽车、工业等。Stmicroelectronics 2017年的净收入为83.5亿美元,净利润为8.02亿美元。它在全球拥有约45500名员工,在35个国家拥有80个销售办事处,拥有超过10万名客户,在全球拥有11个主要制造基地。现有研发人员约7400人,专利约17000件,专利家族约9500个,新增专利申请约500件。2017年7月,让-马克·奇瑞出任副首席执行官,史特微努力将客户群从智能手机制造商扩大到汽车和工业等更多元化的领域,以应对市场波动的影响。st微电子可以在一些技术领域与英飞凌科技互补:st微电子是包括苹果在内的智能手机制造商的最大供应商之一,而英飞凌技术在汽车芯片方面具有优势。然而,收购英飞凌科技能否成功,目前还不得而知。据悉,英飞凌科技去年开始尝试收购,并聘请法国巴黎银行作为顾问,对收购事宜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研究。法国和意大利政府通过控股公司平均分享了斯特微电子27.5%的股份。如果合并能够为半导体行业带来更大、更直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法国和意大利政府可能会支持,但如果合并导致法国和意大利大规模失业,他们将反对合并计划。据知情人士透露,法国政府作为希望st微电子专注于大订单而非并购扩张的大股东,仍然反对英飞凌科技的合并。当这次收购的消息传出时,法国和意大利政府仍然发表了声明,沉默意味着消极的态度。然而,无论合并成功与否,汽车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势不可挡。汽车电子行业前景看好。随着汽车电子向电子化、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对汽车电子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未来,处理器和计算能力将成为评估汽车性能的重要指标。特别是自动驾驶和车联网的发展将使汽车芯片成为未来汽车电子行业的核心。未来,汽车半导体市场将为主要制造商提供一个快速增长的蓝海市场。据统计,2000年,汽车电子仅占整车成本的20%,目前已占30%以上,预计2030年将达到一半以上。根据相关数据,到2020年,汽车半导体的收入增长速度将是整个芯片市场的数倍,许多半导体公司将汽车电子视为最重要的主战场。国际汽车巨头已经将更多的电子信息技术设备投入到整车中,电子信息技术装备供应商也为下一个经济增长定位……
汽车电子行业的关键点。汽车电子专业制造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经营电子产品的跨国公司也涉足汽车电子行业,使汽车电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新兴行业。基本上,汽车半导体可以大致分为微控制器(MCU)、专用标准产品(ASSP)、专用集成电路(ASIC)、模拟和功率半导体、传感器等。随着汽车电子产品在整车中的比例越来越高,MCU(微控制单元)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将超过家用电器和通信领域的数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MCU应用领域。由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多样化,其所需传感器的类型和数量不断增加,高精度、高可靠性、低成本和智能化的新型传感器不断开发。以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开展车载电子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实现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产品的“3C”一体化。如:车辆定位、自动导航、无线通信、语音识别、出行信息通知、电子防撞产品、车路通信和多媒体车载终端。WSTS数据显示,2017年世界半导体市场为4086.91亿美元,同比增长20.6%,首次突破4000亿美元大关,创下七年来新高(2010年增长31.8%)。根据研究公司Gartner的数据,到2020年,汽车半导体的收入增长速度将是整个芯片市场的两倍。难怪各家半导体巨头都将其视为一个重要的战场。IC Insights在2017年麦克莱恩报告中指出,越来越多的并购导致主要IC制造商和供应商减少,这是供应基础的重大变化。合并和集成已成为巨头们发展的武器,如自动驾驶、电动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V2V/V2X)和车载娱乐服务系统等,这些都需要高性能的处理器和传感器,促使许多制造商转向汽车半导体的开发,这也是半导体制造商开始跨行业整合的主要动机。由于成本上升和客户群萎缩,半导体制造商进行了大规模收购,以增加收入;
此外,资本流动性也是推动半导体行业整合的重要力量,可以很容易地在市场上获得大量资金,大大降低融资成本,几乎所有盈利公司的收购都可以提高收购方的收入。因此,近年来,半导体行业巨头们一直在加快并购的整合频率,以增加各自的壁垒和竞争力。传统消费品的半导体制造商开始加速布局汽车半导体市场,英特尔、高通、三星等芯片巨头通过产业并购迅速切入相关市场,抢占市场入口。2015年3月2日,恩智浦宣布以112亿美元收购竞争对手飞思卡尔。合并后的公司将成为汽车半导体解决方案和通用微控制器(MCU)的绝对领导者,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半导体供应商。收购完成后,两家公司的总市值将超过400亿美元。2015年6月,英特尔宣布以约167亿美元收购FPGA巨头Altera。Altera从事可编程处理器芯片,主要用于电信和无线通信设备,涉及军事设备、汽车、网络、工业等行业。收购后,英特尔的盈利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015年11月,安半导体宣布以24亿美元现金收购飞兆半导体国际。合并后的公司将成为第二大功率半导体组件供应商,专注于汽车、工业和中端智能手机。2016年1月,美国芯片制造商MicrochipTechnology宣布以36亿美元收购Termel,这使芯片技术从MCU市场的第四名上升到了第三名。2016年7月,Analog Devices以现金和股票交易的方式收购了Linear Technology,合并后的公司总市值约为300亿美元。ADI的产品应用于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处理领域。Lingerlite致力于为世界各大公司设计、制造和销售各种高性能模拟集成电路。两家互补性很强的企业合并,造就了高性能模拟行业的全球领导者。2016年9月,日本瑞萨电子表示将以32.19亿美元收购美国芯片制造商Intersil Corp。Intersil的芯片用于工业、移动和基础设施应用。瑞萨希望通过收购Intersil来加强具有功率调节功能的芯片业务,并抢占自动驾驶需求持续火爆的汽车芯片市场。2018年3月,英特尔宣布以153亿美元的对价完成对Mobileye的全资收购,以加强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实力。2018年3月,微芯片技术。宣布将以83.5亿美元收购美国最大的军事和航空航天半导体设备商业供应商Microsemi。米高梅在航空航天、国防、通信、数据中心和工业领域提供高性能模拟和混合信号集成电路和半导体。近年来,汽车电子市场并不平静,各种并购活动猖獗。参与者仍然是那些参与者,但由于权力重组,行业结构正在发生明显变化。近期,汽车电子行业产业链上游动荡,表明行业看好半导体行业巨头,前景光明。另一方面,它也提高了进入门槛,给后来的创新者留下的机会越来越少。7月底,高通收购行业龙头恩智浦的计划未获中国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半导体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合并案正式告吹。高通被迫实施300亿美元的股份回购计划,恩智浦获得20亿美元的“分手费”。然后,在8月初,外媒报道称,经过一年的谈判,英飞凌科技收购stmicroelectronics的努力即将取得成果。如果收购成功,英飞凌将超越恩智浦,成为汽车半导体行业的新霸主。
85536/1.jpg“/>
英飞凌希望成为汽车半导体的新霸主。早在2007年,英飞凌科技与斯特微电子合并的消息就有传闻,但当时的版本是斯特微电子想要收购英飞凌技术。2016年,英飞凌科技和斯特微电子学再次走到了一起,这一次的戏剧性事件变成了英飞凌技术收购斯特微电子学。2016年8月,市场研究公司IMS Research表示,有传言称,欧洲最大的两家芯片公司英飞凌科技公司和stmicroelectronics将合并。同时,有消息称,一旦stmicroelectronics和英飞凌科技合并,功率半导体行业将出现一个巨头,占欧洲功率分离器件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这一点受到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HS Markit于2018年6月发布的报告,在2017年全球十大工业半导体供应商中,德州仪器(TI)2017年全球工业半导体产值排名第一,雅迪诺(ADI)、英特尔(Intel)、英飞凌科技和斯特微电子学排名第二至第五。如果收购真的成功了,那么今年的排名可能会有很大的变化。合并后的公司年销售额也将达到150亿欧元(175亿美元)。英飞凌科技公司前身为西门子集团的半导体部门,于1999年4月1日在德国慕尼黑正式成为一家独立公司,并于2000年上市。2002年,该公司更名为英飞凌科技公司。英飞凌科技是世界领先的半导体公司之一,为能源效率、移动性和安全性提供半导体和系统解决方案。主营业务为汽车电子、工业电源设备、芯片卡等,在模拟和混合信号、射频、电源和嵌入式控制设备等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实力。英飞凌科技目前在功率半导体和智能卡芯片领域排名第一,在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排名第二。英飞凌科技在全球拥有约37500名员工、36个研发中心和18个生产基地。2017年,英飞凌科技的收入为70.63亿欧元(82.4亿美元),与去年相比增长了9%,利润率为17.1%,利润为12.08亿欧元(14.09亿美元)。英飞凌科技公司业务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来自电动汽车、驾驶员辅助系统、可再生能源和工业应用。英飞凌目前的市值约为252亿欧元(294亿美元),远远超过了半导体微电子的169亿欧元(197亿美元)。英飞凌科技非常重视汽车半导体市场。目前,其约60%的营业收入来自功率半导体,汽车电子部门是英飞凌科技的重中之重。英飞凌科技不仅为汽车电子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还通过建立汽车电子生态系统,使自己成为行业巨头。英飞凌科技汽车电子生态系统自2010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当地设计的工业化,帮助许多汽车公司成功将其产品推向市场。2015年之前,英飞凌科技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半导体公司,恩智浦排名第二。然而,2015年英飞凌科技的市场份额被恩智浦超越后,恩智浦继续加大研发力度,扩大市场范围,但仍被恩智普压制。当时,恩智浦通过收购飞思卡尔超越了英飞凌科技。现在,英飞凌科技也想“像对待你一样对待一个男人”,并通过收购获得一等奖。如果英飞凌收购stmicroelectronics,其市场份额(19%)将超过恩智浦(14%),并将成功夺回行业领先地位。
Stmicroelectronics成立于1987年6月,由意大利的SGSMicroeletronica和法国的汤姆森半导体公司合并而成。1994年,它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泛欧巴黎证券交易所和意大利米兰证券交易所上市,1998年5月更名为stmicroelectronics。Stmicroelectronics是全球最大的专用模拟芯片和功率转换芯片制造商,也是最大的工业半导体和机顶盒芯片供应商……
同时,在分立器件、手机摄像头模块、汽车集成电路等领域位居世界前列,实力雄厚。其收入占比为通信、消费、计算机、汽车、工业等。Stmicroelectronics 2017年的净收入为83.5亿美元,净利润为8.02亿美元。它在全球拥有约45500名员工,在35个国家拥有80个销售办事处,拥有超过10万名客户,在全球拥有11个主要制造基地。现有研发人员约7400人,专利约17000件,专利家族约9500个,新增专利申请约500件。2017年7月,让-马克·奇瑞出任副首席执行官,史特微努力将客户群从智能手机制造商扩大到汽车和工业等更多元化的领域,以应对市场波动的影响。st微电子可以在一些技术领域与英飞凌科技互补:st微电子是包括苹果在内的智能手机制造商的最大供应商之一,而英飞凌技术在汽车芯片方面具有优势。然而,收购英飞凌科技能否成功,目前还不得而知。据悉,英飞凌科技去年开始尝试收购,并聘请法国巴黎银行作为顾问,对收购事宜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研究。法国和意大利政府通过控股公司平均分享了斯特微电子27.5%的股份。如果合并能够为半导体行业带来更大、更直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法国和意大利政府可能会支持,但如果合并导致法国和意大利大规模失业,他们将反对合并计划。据知情人士透露,法国政府作为希望st微电子专注于大订单而非并购扩张的大股东,仍然反对英飞凌科技的合并。当这次收购的消息传出时,法国和意大利政府仍然发表了声明,沉默意味着消极的态度。然而,无论合并成功与否,汽车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势不可挡。汽车电子行业前景看好。随着汽车电子向电子化、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对汽车电子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未来,处理器和计算能力将成为评估汽车性能的重要指标。特别是自动驾驶和车联网的发展将使汽车芯片成为未来汽车电子行业的核心。未来,汽车半导体市场将为主要制造商提供一个快速增长的蓝海市场。据统计,2000年,汽车电子仅占整车成本的20%,目前已占30%以上,预计2030年将达到一半以上。根据相关数据,到2020年,汽车半导体的收入增长速度将是整个芯片市场的数倍,许多半导体公司将汽车电子视为最重要的主战场。国际汽车巨头已经将更多的电子信息技术设备投入到整车中,电子信息技术装备供应商也定位了汽车电子行业的下一个经济增长点。汽车电子专业制造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经营电子产品的跨国公司也涉足汽车电子行业,使汽车电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新兴行业。基本上,汽车半导体可以大致分为微控制器(MCU)、专用标准产品(ASSP)、专用集成电路(ASIC)、模拟和功率半导体、传感器等。随着汽车电子产品在整车中的比例越来越高,MCU(微控制单元)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将超过家用电器和通信领域的数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MCU应用领域。由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多样化,其所需传感器的类型和数量不断增加,高精度、高可靠性、低成本和智能化的新型传感器不断开发。基于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开展车载电子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实现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产品的“3C”集成。……
如:车辆定位、自动导航、无线通信、语音识别、出行信息通知、电子防撞产品、车路通信、多媒体车载终端。WSTS数据显示,2017年世界半导体市场为4086.91亿美元,同比增长20.6%,首次突破4000亿美元大关,创下七年来新高(2010年增长31.8%)。根据研究公司Gartner的数据,到2020年,汽车半导体的收入增长速度将是整个芯片市场的两倍。难怪各家半导体巨头都将其视为一个重要的战场。IC Insights在2017年麦克莱恩报告中指出,越来越多的并购导致主要IC制造商和供应商减少,这是供应基础的重大变化。合并和集成已成为巨头们发展的武器,如自动驾驶、电动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V2V/V2X)和车载娱乐服务系统等,这些都需要高性能的处理器和传感器,促使许多制造商转向汽车半导体的开发,这也是半导体制造商开始跨行业整合的主要动机。由于成本上升和客户群萎缩,半导体制造商进行了大规模收购,以增加收入;
此外,资本流动性也是推动半导体行业整合的重要力量,可以很容易地在市场上获得大量资金,大大降低融资成本,几乎所有盈利公司的收购都可以提高收购方的收入。因此,近年来,半导体行业巨头们一直在加快并购的整合频率,以增加各自的壁垒和竞争力。传统消费品的半导体制造商开始加速布局汽车半导体市场,英特尔、高通、三星等芯片巨头通过产业并购迅速切入相关市场,抢占市场入口。2015年3月2日,恩智浦宣布以112亿美元收购竞争对手飞思卡尔。合并后的公司将成为汽车半导体解决方案和通用微控制器(MCU)的绝对领导者,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半导体供应商。收购完成后,两家公司的总市值将超过400亿美元。2015年6月,英特尔宣布以约167亿美元收购FPGA巨头Altera。Altera从事可编程处理器芯片,主要用于电信和无线通信设备,涉及军事设备、汽车、网络、工业等行业。收购后,英特尔的盈利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015年11月,安半导体宣布以24亿美元现金收购飞兆半导体国际。合并后的公司将成为第二大功率半导体组件供应商,专注于汽车、工业和中端智能手机。2016年1月,美国芯片制造商MicrochipTechnology宣布以36亿美元收购Termel,这使芯片技术从MCU市场的第四名上升到了第三名。2016年7月,Analog Devices以现金和股票交易的方式收购了Linear Technology,合并后的公司总市值约为300亿美元。ADI的产品应用于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处理领域。Lingerlite致力于为世界各大公司设计、制造和销售各种高性能模拟集成电路。两家互补性很强的企业合并,造就了高性能模拟行业的全球领导者。2016年9月,日本瑞萨电子表示将以32.19亿美元收购美国芯片制造商Intersil Corp。Intersil的芯片用于工业、移动和基础设施应用。瑞萨希望通过收购Intersil来加强具有功率调节功能的芯片业务,并抢占自动驾驶需求持续火爆的汽车芯片市场。2018年3月,英特尔宣布以153亿美元的对价完成对Mobileye的全资收购,以加强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实力。2018年3月,微芯片技术。宣布将以83.5亿美元收购美国最大的军事和航空航天半导体设备商业供应商Microsemi。米高梅在航空航天、国防、通信、数据中心和工业领域提供高性能模拟和混合信号集成电路和半导体。这笔交易将扩大Chipscreen在计算和通信领域的份额。作为最近这场大规模合并的主角,英飞凌科技近年来一直在不断地让大鱼吃小鱼。英飞凌科技首席执行官Reinhard Ploss于2016年8月上任,他一直在努力成为一名行业集成商。2016年10月,英飞凌收购了荷兰MEMS设计公司Innoluce,以补充其在蓬勃发展的自动驾驶技术传感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Innoluce是从飞利浦公司分拆出来的,主要销售基于谐振MEMS反射镜和相关信号处理集成电路的固态激光扫描模块。2017年,英飞凌科技试图收购克里的半导体部门,但克里最终表示无法满足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要求,合并流产。2018年2月,英飞凌还收购了Merus Audio,进一步巩固了英飞凌在人机交互(HMI)领域的技术专长。Reinhard Pross最近表示,大规模半导体并购变得更加困难,因为主要监管机构往往需要很长时间进行审查,导致审批一再拖延。IC Insights分析师认为……
而更多的并购将导致主要芯片制造商和供应商越来越少,这是供应链的一个重大变化,表明该行业已经成熟。在汽车电子行业,开发新芯片的成本很高,而且专利壁垒很厚,因此新企业很难在该行业获得领先优势。因此,近年来,该行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排名基本保持不变,而行业格局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现有几家大公司的不断兼并重组和对创新型公司的收购。附件:顶级汽车半导体企业
恩智浦半导体恩智浦Semiconductors前身为皇家飞利浦的一个部门,于2006年9月1日独立。致力于通过先进的安全链路和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为人们更智能、更安全、更轻松、更便捷的生活保驾护航。凭借其在射频、模拟、电源管理、接口、安全和数字处理方面的领先专业知识,恩智浦半导体提供高性能混合信号和标准产品解决方案。这些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汽车、智能识别、无线基础设施、照明、工业、移动、消费和计算。恩智浦2017年全年营业收入为92.6亿美元,由于年初剥离标准产品,同比下降3%。在对汽车MCU、先进模拟和信息娱乐产品需求的推动下,2017年汽车部门的年营业收入为37.6亿美元,同比增长11%。恩智浦拥有60多年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在全球30多个国家设有办事处,拥有30000名员工。
瑞萨电子瑞萨电子是目前日本半导体领域的主要制造商之一。2010年4月,瑞萨科技与NEC电子合并。瑞萨科技是一家半导体公司,由日立和三菱电气的半导体部门于2003年合并而成。作为全球领先的微控制器供应商和模拟电源设备和SoC产品的领导者,瑞萨电子为汽车、工业、家庭(HE)、办公自动化(OA)和信息通信技术(ICT)等各种应用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质量保证和综合解决方案,并为客户提供专业可靠的创新嵌入式设计和完整的半导体解决方案。2017年,瑞萨电子半导体的销售收入为7657亿日元(约合68.92亿美元),利润为1281亿日元(约11.53亿美元)。该公司在全球20个国家设有分公司,拥有20513名员工。
德州仪器公司成立于1951年,以开发、制造和销售半导体和计算机技术而闻名。它是全球最大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模拟半导体元件制造商,主要从事创新数字信号处理和模拟电路的研究、制造和销售,以及传感和控制、教育产品和数字光源处理解决方案,并且在基于移动反射数字光处理设备的MEMS销售中表现相当不错。2017年,德州仪器的营业额为149.61亿美元,增长率为12%,利润为36.82亿美元。德州仪器在35个国家拥有制造、设计或销售机构,拥有30000多名员工。博世集团(Robert Bosch)是世界领先的技术和服务提供商。博世的业务分为四个业务领域,涵盖汽车和智能交通技术、工业技术、消费品以及能源和建筑技术。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公司,博世为智能家居、智能城市、互联交通和互联产业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博世利用其在传感器技术、软件和服务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自己的云平台,为客户提供集成的跨领域互联解决方案。博世集团2017财年的营业额为781亿欧元(约合911亿美元),增长率为6.8%,息税前利润为49亿欧元……
约51亿美元)。其中,与移动解决方案相关的销售额占其总销售额的61%,达到474亿欧元(约合553亿美元),增长率为10.79%。博世集团在全球拥有125个研发基地,产品研发奖金为73亿欧元(约85亿美元)。该公司在近60个国家拥有约440家子公司和约402000名员工。
ONSemiconductor成立于1999年,致力于推动节能电子产品的创新,使客户能够减少全球能源使用。安信半导体引领基于半导体的解决方案的供应,提供全面的节能电源管理、模拟、传感器、逻辑、时序、互连、离散、片上系统(SoC)和定制设备。该公司的产品帮助工程师解决他们在汽车、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工业、医疗保健、航空和国防应用方面的独特设计挑战。该公司运营着敏锐、可靠和世界级的供应链和优质项目。2017年,安信半导体的总收入为55.43亿美元,息税前利润为7.18亿美元。安信半导体在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经营着一个包括制造厂、销售办事处和设计中心在内的商业网络,在全球拥有34000名员工。
微芯片科技成立于1989年,是美国的一家上市公司。其主要业务是生产各种类型的MCU微控制芯片,以及EEPROM、SRAM和其他类型的存储芯片、射频和电源管理芯片,以及包括USB、LoRa、ZigBee和以太网技术在内的通信接口芯片。两大主要产品是PIC8位MCU和高质量串行EEPROM。根据业内权威研究机构Gartner的数据,Microchip单片机在8位单片机(MCU)出货量方面排名世界第一。2017年,芯片屏的总营业收入为34.08亿美元,息税前利润为3.74亿美元。全球共有45个销售办事处、34个区域培训中心和工厂,员工总数为4500人。这笔交易将扩大Chipscreen在计算和通信领域的份额。作为最近这场大规模合并的主角,英飞凌科技近年来一直在不断地让大鱼吃小鱼。英飞凌科技首席执行官Reinhard Ploss于2016年8月上任,他一直在努力成为一名行业集成商。2016年10月,英飞凌收购了荷兰MEMS设计公司Innoluce,以补充其在蓬勃发展的自动驾驶技术传感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Innoluce是从飞利浦公司分拆出来的,主要销售基于谐振MEMS反射镜和相关信号处理集成电路的固态激光扫描模块。2017年,英飞凌科技试图收购克里的半导体部门,但克里最终表示无法满足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要求,合并流产。2018年2月,英飞凌还收购了Merus Audio,进一步巩固了英飞凌在人机交互(HMI)领域的技术专长。Reinhard Pross最近表示,大规模半导体并购变得更加困难,因为主要监管机构往往需要很长时间进行审查,导致审批一再拖延。IC Insights分析师认为,越来越多的并购将导致主要芯片制造商和供应商越来越少,这是供应链的一个重大变化,表明该行业已经成熟。在汽车电子行业,开发新芯片的成本很高,而且专利壁垒很厚,因此新企业很难在该行业获得领先优势。因此,近年来,该行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排名基本保持不变,而行业格局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现有几家大公司的不断兼并重组和对创新型公司的收购。附件:顶级汽车半导体企业
恩智浦半导体恩智浦Semiconductors前身为皇家飞利浦的一个部门,于2006年9月1日独立。致力于护送pe……
通过先进的安全链接和基础设施解决方案,让le的生活更智能、更安全、更轻松、更方便。凭借其在射频、模拟、电源管理、接口、安全和数字处理方面的领先专业知识,恩智浦半导体提供高性能混合信号和标准产品解决方案。这些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汽车、智能识别、无线基础设施、照明、工业、移动、消费和计算。恩智浦2017年全年营业收入为92.6亿美元,由于年初剥离标准产品,同比下降3%。在对汽车MCU、先进模拟和信息娱乐产品需求的推动下,2017年汽车部门的年营业收入为37.6亿美元,同比增长11%。恩智浦拥有60多年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在全球30多个国家设有办事处,拥有30000名员工。
瑞萨电子瑞萨电子是目前日本半导体领域的主要制造商之一。2010年4月,瑞萨科技与NEC电子合并。瑞萨科技是一家半导体公司,由日立和三菱电气的半导体部门于2003年合并而成。作为全球领先的微控制器供应商和模拟电源设备和SoC产品的领导者,瑞萨电子为汽车、工业、家庭(HE)、办公自动化(OA)和信息通信技术(ICT)等各种应用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质量保证和综合解决方案,并为客户提供专业可靠的创新嵌入式设计和完整的半导体解决方案。2017年,瑞萨电子半导体的销售收入为7657亿日元(约合68.92亿美元),利润为1281亿日元(约11.53亿美元)。该公司在全球20个国家设有分公司,拥有20513名员工。
德州仪器公司成立于1951年,以开发、制造和销售半导体和计算机技术而闻名。它是全球最大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模拟半导体元件制造商,主要从事创新数字信号处理和模拟电路的研究、制造和销售,以及传感和控制、教育产品和数字光源处理解决方案,并且在基于移动反射数字光处理设备的MEMS销售中表现相当不错。2017年,德州仪器的营业额为149.61亿美元,增长率为12%,利润为36.82亿美元。德州仪器在35个国家拥有制造、设计或销售机构,拥有30000多名员工。博世集团(Robert Bosch)是世界领先的技术和服务提供商。博世的业务分为四个业务领域,涵盖汽车和智能交通技术、工业技术、消费品以及能源和建筑技术。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公司,博世为智能家居、智能城市、互联交通和互联产业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博世利用其在传感器技术、软件和服务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自己的云平台,为客户提供集成的跨领域互联解决方案。博世集团2017财年的营业额为781亿欧元(约合911亿美元),增长率为6.8%,息税前利润为49亿欧元(约51亿美元)。其中,与移动解决方案相关的销售额占其总销售额的61%,达到474亿欧元(约合553亿美元),增长率为10.79%。博世集团在全球拥有125个研发基地,产品研发奖金为73亿欧元(约85亿美元)。该公司在近60个国家拥有约440家子公司和约402000名员工。
ONSemiconductor成立于1999年,致力于推动节能电子产品的创新,使客户能够减少全球能源使用。安信半导体引领基于半导体的解决方案的供应,提供全面的节能电源管理、模拟、传感器、逻辑、时序、互连、离散、片上系统(SoC)和定制设备。该公司的产品帮助工程师解决问题……
ir在汽车、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工业、医疗保健、航空和国防应用方面的独特设计挑战。该公司运营着敏锐、可靠和世界级的供应链和优质项目。2017年,安信半导体的总收入为55.43亿美元,息税前利润为7.18亿美元。安信半导体在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经营着一个包括制造厂、销售办事处和设计中心在内的商业网络,在全球拥有34000名员工。
微芯片科技成立于1989年,是美国的一家上市公司。其主要业务是生产各种类型的MCU微控制芯片,以及EEPROM、SRAM和其他类型的存储芯片、射频和电源管理芯片,以及包括USB、LoRa、ZigBee和以太网技术在内的通信接口芯片。两大主要产品是PIC8位MCU和高质量串行EEPROM。根据业内权威研究机构Gartner的数据,Microchip单片机在8位单片机(MCU)出货量方面排名世界第一。2017年,芯片屏的总营业收入为34.08亿美元,息税前利润为3.74亿美元。全球共有45个销售办事处、34个区域培训中心和工厂,员工总数为4500人。
之前,一款名为“猜画小歌“的小程序突然在朋友圈火了起来。AI通过超过5000万个手绘素描的数据群,对绘画者的灵魂画作进行比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1900/1/1 0:00:00特斯拉CEO马斯克ElonMusk日前在推特上表示,公司下一代Autopilot自动驾驶系统有望于明年年初正式亮相。
1900/1/1 0:00:00据福布斯网站报道,尽管最近有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于驾驶或者乘坐自动驾驶汽车的恐惧心理呈现上升之势,但一项最新研究预计称从2019到2026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市场价值增幅将近10倍。
1900/1/1 0:00:007月初举办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宣布对狮桥集团进行10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双方计划联合探索将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物流干线运输,并开发智能驾驶货车。这不是一个偶然事件。
1900/1/1 0:00:00北京时间8月14日,蔚来汽车向美国SEC提交IPO招股书,拟募资最多18亿美元。在招股书中,蔚来汽车陈列了数十条风险因素。
1900/1/1 0:00:00据国外媒体报道,随着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技术的兴起,汽车受到恶意攻击的风险增加。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