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追求伟大”。7月21日,广州汽车乘用车的一名员工在朋友圈发文。这句话是广州汽车乘用车传祺品牌的新口号。如此高调、气势恢宏的口号,足见广州汽车对自主品牌的信心。对于广州汽车集团来说,这是其乘用车传祺品牌发展的巅峰时刻。自2015年传祺GS4上市以来,这款车迅速在中国热销汽车中站稳脚跟,为广州汽车集团(601238.SH)创造了巨大成功。2016年,广汽乘用车的产销量持续高速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101.84%和90.66%,实现营收353.3亿元,同比增长100%,净利润30.43亿元,几乎占集团净利润总额的一半。2017年,广汽传祺的销量达到50.86万辆,同比增长36.7%,增速着实惊人,占广汽集团整体销量的25.4%。当年,广州汽车集团的净利润增长了70%以上。广州汽车集团虽然没有公布自主品牌的具体利润数字,但认为自主品牌的利润贡献是巨大的。这是一个除了吉利和长城之外,自主利润最大的自主品牌。三四年的快速增长,让传祺成为了自主品牌汽车中名副其实的“黑马”。2015年至2017年,传祺sturm und drang试图解释这一突然的成功,尽管这一成功后来被认为是广汽自我解码多年积累和系统能力定位的必然结果,但从外界来看,传祺的成功似乎更像是突然被运气击中。回顾广汽传祺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处于劣势的后来者从2008年成立到2010年仍处于产品开发期。2011年至2014年,它发布了几款轿车和SUV,并首次进入市场,但表现平平。直到2014年,它才刚刚突破了10万辆的大关。但此时,已经拥有大量产品的传祺,仅仅依靠产品销量的不断积累,却没有一款能称得上是成功的产品。经过2012年的跨越式发展,川汽的发展实际上在2013-2014年进入了低谷。当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汽车乘用车”)声称三年内扭亏为盈,2013年实现净利润约3亿元,但广汽传祺内部人士曾坦言,这是因为研发成本是在集团内部的广州汽车研究院计算的,该研究院分担了广汽乘用车的成本。只承担了制造和营销的费用,而当时的利润实际上是打了折扣的。事实上,在这段时间里,外界对传祺的发展一点也不乐观,甚至担心它会在短时间内陷入泥潭,最终倒闭。这种怀疑并非毫无根据。在国有大型汽车集团中,当时的一汽集团、长安汽车、上汽集团和东风集团都建立了自己的自主品牌,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只有长安汽车在自主乘用车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而东风、一汽和上汽的自主品牌则处境艰难。经过多年的发展,一汽集团的核心自主品牌奔腾和红旗并没有起色,与广汽几乎同时起步的东风乘用车也尚未突破年销量10万辆的水平。上汽集团完成了对南汽的重组,拥有MG和荣威两个品牌,但这两个品牌的总销量尚未超过20万辆。在一年一度的上汽股东大会上,自主品牌的流失已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国有汽车集团对自主品牌的发展在当时基本上是不成功的。这个原因似乎可以从集团的投资和自身的发展道路中找到。在国有汽车集团自主品牌的初步发展中,形成了三条路径:第一条是长安从一开始就进行的自主发展;二是类似上汽集团,通过国际收购起家,然后进入自主研发;
第三种方式是与集团内部的合资企业合作,包括借用旧平台进行开发,这是东风和一汽采用的方式。在完成初始阶段后,它也进入了自主研发的道路。广汽走的路与上汽走的路相似。其首款轿车传祺GA5采用广汽收购的上一代阿尔法·罗密欧166轿车的完整生产线技术生产,并通过国产化自主改进。从根本上说,广汽在掌握造车技术方面确实捉襟见肘。2013年,由于发展困难,广汽还与自主开发能力较强的奇瑞达成合作协议,试图收购后者的小型车平台,并在后者的帮助下进行开发。然而,随着传祺GS4的大甩卖,这一合作最终告吹。几乎没有人能想到,川汽品牌的后续发展能够使其迅速成为自主品牌的前沿。川汽真正火起来的是GS4汽车。但事实上,后来成为爆款的GS4一定不是传祺的第一款SUV。在传祺GS4之前,广州汽车乘用车于2012年推出了传祺GS5。运气还是力量?传祺GS5的尺寸略大于传祺GS4,价格略高。这辆车上市三年后就停产了。但在传祺的发展过程中,这款车才是传祺真正的英雄。我们按照时间线梳理了川汽近年来的产品,依次是:GA5、GS5、GA3、GA6、GS4、GA8、GS8和GM8。传祺的第一辆车上市后,销量十分惨淡,月销量只有三位数。当时,GS5的月销量接近六七千辆,这让广汽集团重拾了自主发展的信心。从整体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款车“拯救”了川汽。当时,GS5的销量基本上取决于中国蓬勃发展的SUV市场。2012年,中国SUV消费热潮刚刚开始,传祺正处于风口浪尖。此时,保定的私家车长城汽车刚刚迈出了自己崛起的第一步。从那时起,GA3基本上就是一个失败的产品。在GS4问世时,这款车并没有真正脱颖而出。严格来说,GS4的成功在于成功登上了紧凑型SUV的风口浪尖,当时整个细分市场只有H6是重磅车型,H6的月销量约为6万辆。GS4采用了更激进的车型,上市并成功地划分了一些市场。但就连传祺内部人士也坦言,这款车的设计才是最成功的地方。后面总结的高水平战略和系统能力并不是其成功的原因。一些负责研发的人认为,GS4在正确的时间推出了正确的汽车,但这是一个错误。传祺对GS4的内部评价并不高。恰恰相反,同一时间推出的GA6是一款内部评价较高的产品。然而,在GS4一炮而红之后,所有的资源都涌入了GS4,这个产品就这样被埋没了。然而,作为广州汽车乘用车水平的真正代表,GS8的出现是传祺首次依靠自身的嗅觉和市场创造出“爆款”产品。尽管受到变速器供应的限制,但这款车的销量从未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打造川汽品牌之初,广州汽车集团试图走一条不同的路线。川汽最初的战略是告别具有性价比的低端车,从一开始的中高端车开始。然而,结果并不理想。应该说,起初,宣气的方法进入了一条死胡同。从当时的环境来看,自主品牌当时正在进行首次高端突破,包括奇瑞、长安和上汽,都推出了自己的高端汽车,但都以惨败告终。当时的消费环境不利于自主品牌选择这种方式。然而,在其第一款产品上市后,这种环境仍然没有改变。而且,当时“汽车下乡”政策结束,汽车市场表现惨淡,川汽开局不佳。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传祺已经建立了50万辆的规模,并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当我们回顾川汽的发展之路时,它实际上更像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一路跌跌撞撞,但它非常幸运。发展……
这与中国自主品牌只能“领先三到五年”的原因是一样的。中国几乎所有的自主品牌都缺乏系统能力,它们的成功有太多的运气。例如,长城、长安、奇瑞、比亚迪,当潮流消退时,原本认为强大的东西实际上是强大的。就连吉利现在也面临着这样的现实。在中国的自主品牌中,用一辆车拯救一家公司的案例太多了,但能继续制造爆炸的案例并不多。吉利和上汽目前在这方面有潜力,广汽乘用车显然需要一些进展。十年时间,从0辆到50万辆,广州汽车乘用车显然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但对于这种成功,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偶然和不可避免的因素是什么。对于广汽传祺这个品牌来说,要想实现伟大,显然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毕竟,在世界上所有的汽车品牌中,几乎没有什么能称得上伟大的。但做一个梦毕竟是件好事。也许有一天它会实现。如果人们没有梦想,他们就是咸鱼。传祺看得见的风险就站在这个节点上,广汽传祺应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正如我们在文章开头所说,传祺巅峰背后的风险是可以预见的。首先,广汽传祺严重依赖SUV或一款产品的发展模式正在迅速给品牌积累压力。从宏观市场来看,今年上半年国内SUV市场实现了6.3%的同比增长。因此,广汽传祺GS4的性能不如以前。尽管该车在今年上半年共售出12.5万辆,但自今年2月以来一直在持续下降。5月和6月,销售额减半,分别下降53.43%和54.51%。与此同时,广汽传祺GS3、GS7和GS8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对此,广汽集团解释称:“传祺销量下降主要面临核心车型GS4的更换以及GS3和GE3转移到杭州工厂生产等问题。”然而,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广汽乘用车新任高层在转投以广汽本田为主体的原团队后,突然改变了产品发布策略,导致GS4的重新设计从未投放市场。这使得GS4的竞争力不如以前。今年上半年,广汽传祺共销售新车26.82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小幅增长6.9%,其中5月和6月分别下降13%和14.43%。然而,吉利和上汽在过去两年除了推出SUV之外,还一直在冲击汽车,这也成为了这两个品牌今年高增长的原因。另一方面,广州汽车集团已经成立了一个研究所,但其体系尚未理顺。从技术上讲,它试图打造独特的科技品牌,但最终失败了。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与国内一些大型集团的研究院相比,广州汽车研究院具有机构效率的优势,但缺点是积累较少,技术相对薄弱。简单来说,在设计上,吉利和上汽梳理了自己的一套逻辑和语言,成为抢占市场的有效补充。尽管广汽有自己的风格,但它缺乏品牌。十年不易,做起来珍惜。中国自主品牌的数量和规模已经远远超过历史,甚至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个市场上,崩盘并不罕见。这么多年来,韩系车、美系车甚至日系车都上演过这样的场景。对于自主品牌来说,这种情况更为普遍。今年的幻速、去年的北汽、前比亚迪都是一样的。站在十年发展的节点上,思考征服星辰大海的“伟大”目标,同时不忘脚踏实地地反思过去,这是决定川奇能否成为传奇的关键。我们将“追求伟大”。7月21日,广州汽车乘用车的一名员工在朋友圈发文。这句话是广州汽车乘用车传祺品牌的新口号。如此高调、气势恢宏的口号,足见广州汽车对自主品牌的信心。对于广州汽车集团来说,这是其乘用车传祺品牌发展的巅峰时刻。自2015年推出传祺GS4以来,这款车迅速在……
广汽乘用车2016年产销持续高速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01.84%和90.66%,实现营收353.3亿元,同比增长100%,净利润30.43亿元,占集团净利润总额的近一半。2017年,广汽传祺的销量达到50.86万辆,同比增长36.7%,增速着实惊人,占广汽集团整体销量的25.4%。当年,广州汽车集团的净利润增长了70%以上。广州汽车集团虽然没有公布自主品牌的具体利润数字,但认为自主品牌的利润贡献是巨大的。这是一个除了吉利和长城之外,自主利润最大的自主品牌。三四年的快速增长,让传祺成为了自主品牌汽车中名副其实的“黑马”。2015年至2017年,传祺sturm und drang试图解释这一突然的成功,尽管这一成功后来被认为是广汽自我解码多年积累和系统能力定位的必然结果,但从外界来看,传祺的成功似乎更像是突然被运气击中。回顾广汽传祺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处于劣势的后来者从2008年成立到2010年仍处于产品开发期。2011年至2014年,它发布了几款轿车和SUV,并首次进入市场,但表现平平。直到2014年,它才刚刚突破了10万辆的大关。但此时,已经拥有大量产品的传祺,仅仅依靠产品销量的不断积累,却没有一款能称得上是成功的产品。经过2012年的跨越式发展,川汽的发展实际上在2013-2014年进入了低谷。当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汽车乘用车”)声称三年内扭亏为盈,2013年实现净利润约3亿元,但广汽传祺内部人士曾坦言,这是因为研发成本是在集团内部的广州汽车研究院计算的,该研究院分担了广汽乘用车的成本。只承担了制造和营销的费用,而当时的利润实际上是打了折扣的。事实上,在这段时间里,外界对传祺的发展一点也不乐观,甚至担心它会在短时间内陷入泥潭,最终倒闭。这种怀疑并非毫无根据。在国有大型汽车集团中,当时的一汽集团、长安汽车、上汽集团和东风集团都建立了自己的自主品牌,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只有长安汽车在自主乘用车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而东风、一汽和上汽的自主品牌则处境艰难。经过多年的发展,一汽集团的核心自主品牌奔腾和红旗并没有起色,与广汽几乎同时起步的东风乘用车也尚未突破年销量10万辆的水平。上汽集团完成了对南汽的重组,拥有MG和荣威两个品牌,但这两个品牌的总销量尚未超过20万辆。在一年一度的上汽股东大会上,自主品牌的流失已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国有汽车集团对自主品牌的发展在当时基本上是不成功的。这个原因似乎可以从集团的投资和自身的发展道路中找到。在国有汽车集团自主品牌的初步发展中,形成了三条路径:第一条是长安从一开始就进行的自主发展;二是类似上汽集团,通过国际收购起家,然后进入自主研发;
第三种方式是与集团内部的合资企业合作,包括借用旧平台进行开发,这是东风和一汽采用的方式。在完成初始阶段后,它也进入了自主研发的道路。广汽走的路与上汽走的路相似。其首款轿车传祺GA5采用广汽收购的上一代阿尔法·罗密欧166轿车的完整生产线技术生产,并通过国产化自主改进。从根本上说,广汽在掌握造车技术方面确实捉襟见肘。2013年,由于发展困难,广汽还与自主开发能力较强的奇瑞达成合作协议,试图收购后者的小型车平台,并在后者的帮助下进行开发。然而,随着传祺GS4的大甩卖,这一合作最终告吹。几乎没有人能想到,川汽品牌的后续发展能够使其迅速成为自主品牌的前沿。川汽真正火起来的是GS4汽车。但事实上,后来成为爆款的GS4一定不是传祺的第一款SUV。在传祺GS4之前,广州汽车乘用车于2012年推出了传祺GS5。运气还是力量?传祺GS5的尺寸略大于传祺GS4,价格略高。这辆车上市三年后就停产了。但在传祺的发展过程中,这款车才是传祺真正的英雄。我们按照时间线梳理了川汽近年来的产品,依次是:GA5、GS5、GA3、GA6、GS4、GA8、GS8和GM8。传祺的第一辆车上市后,销量十分惨淡,月销量只有三位数。当时,GS5的月销量接近六七千辆,这让广汽集团重拾了自主发展的信心。从整体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款车“拯救”了川汽。当时,GS5的销量基本上取决于中国蓬勃发展的SUV市场。2012年,中国SUV消费热潮刚刚开始,传祺正处于风口浪尖。此时,保定的私家车长城汽车刚刚迈出了自己崛起的第一步。从那时起,GA3基本上就是一个失败的产品。在GS4问世时,这款车并没有真正脱颖而出。严格来说,GS4的成功在于成功登上了紧凑型SUV的风口浪尖,当时整个细分市场只有H6是重磅车型,H6的月销量约为6万辆。GS4采用了更激进的车型,上市并成功地划分了一些市场。但就连传祺内部人士也坦言,这款车的设计才是最成功的地方。后面总结的高水平战略和系统能力并不是其成功的原因。一些负责研发的人认为,GS4在正确的时间推出了正确的汽车,但这是一个错误。传祺对GS4的内部评价并不高。恰恰相反,同一时间推出的GA6是一款内部评价较高的产品。然而,在GS4一炮而红之后,所有的资源都涌入了GS4,这个产品就这样被埋没了。然而,作为广州汽车乘用车水平的真正代表,GS8的出现是传祺首次依靠自身的嗅觉和市场创造出“爆款”产品。尽管受到变速器供应的限制,但这款车的销量从未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打造川汽品牌之初,广州汽车集团试图走一条不同的路线。川汽最初的战略是告别具有性价比的低端车,从一开始的中高端车开始。然而,结果并不理想。应该说,起初,宣气的方法进入了一条死胡同。从当时的环境来看,自主品牌当时正在进行首次高端突破,包括奇瑞、长安和上汽,都推出了自己的高端汽车,但都以惨败告终。当时的消费环境不利于自主品牌选择这种方式。然而,在其第一款产品上市后,这种环境仍然没有改变。而且,当时“汽车下乡”政策结束,汽车市场表现惨淡,川汽开局不佳。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传祺已经建立了50万辆的规模,并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当我们回顾川汽的发展之路时,它实际上更像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一路跌跌撞撞,但它非常幸运。发展……
这与中国自主品牌只能“领先三到五年”的原因是一样的。中国几乎所有的自主品牌都缺乏系统能力,它们的成功有太多的运气。例如,长城、长安、奇瑞、比亚迪,当潮流消退时,原本认为强大的东西实际上是强大的。就连吉利现在也面临着这样的现实。在中国的自主品牌中,用一辆车拯救一家公司的案例太多了,但能继续制造爆炸的案例并不多。吉利和上汽目前在这方面有潜力,广汽乘用车显然需要一些进展。十年时间,从0辆到50万辆,广州汽车乘用车显然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但对于这种成功,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偶然和不可避免的因素是什么。对于广汽传祺这个品牌来说,要想实现伟大,显然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毕竟,在世界上所有的汽车品牌中,几乎没有什么能称得上伟大的。但做一个梦毕竟是件好事。也许有一天它会实现。如果人们没有梦想,他们就是咸鱼。传祺看得见的风险就站在这个节点上,广汽传祺应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正如我们在文章开头所说,传祺巅峰背后的风险是可以预见的。首先,广汽传祺严重依赖SUV或一款产品的发展模式正在迅速给品牌积累压力。从宏观市场来看,今年上半年国内SUV市场实现了6.3%的同比增长。因此,广汽传祺GS4的性能不如以前。尽管该车在今年上半年共售出12.5万辆,但自今年2月以来一直在持续下降。5月和6月,销售额减半,分别下降53.43%和54.51%。与此同时,广汽传祺GS3、GS7和GS8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对此,广汽集团解释称:“传祺销量下降主要面临核心车型GS4的更换以及GS3和GE3转移到杭州工厂生产等问题。”然而,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广汽乘用车新任高层在转投以广汽本田为主体的原团队后,突然改变了产品发布策略,导致GS4的重新设计从未投放市场。这使得GS4的竞争力不如以前。今年上半年,广汽传祺共销售新车26.82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小幅增长6.9%,其中5月和6月分别下降13%和14.43%。然而,吉利和上汽在过去两年除了推出SUV之外,还一直在冲击汽车,这也成为了这两个品牌今年高增长的原因。另一方面,广州汽车集团已经成立了一个研究所,但其体系尚未理顺。从技术上讲,它试图打造独特的科技品牌,但最终失败了。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与国内一些大型集团的研究院相比,广州汽车研究院具有机构效率的优势,但缺点是积累较少,技术相对薄弱。简单来说,在设计上,吉利和上汽梳理了自己的一套逻辑和语言,成为抢占市场的有效补充。尽管广汽有自己的风格,但它缺乏品牌。十年不易,做起来珍惜。中国自主品牌的数量和规模已经远远超过历史,甚至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个市场上,崩盘并不罕见。这么多年来,韩系车、美系车甚至日系车都上演过这样的场景。对于自主品牌来说,这种情况更为普遍。今年的幻速、去年的北汽、前比亚迪都是一样的。站在十年发展的节点上,思考征服星辰大海的“伟大”目标,同时不忘脚踏实地地反思过去,这是决定川奇能否成为传奇的关键。
新能源汽车企业对出行市场的争夺进一步加剧。第一电动网获悉:出行生态运营商时空电动已获滴滴出行战略投资。投资主体为滴滴旗下子公司小桔车服。小桔车服上周刚刚发布独立品牌,这一投资事件引人瞩目。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电动汽车将在未来五年内彻底改变汽车行业。根据数据及分析公司GlobalData的数据,电动汽车将为汽车行业带来重大转变。
1900/1/1 0:00:00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Musk)在Twitter上发布考虑以每股420美元的价格将特斯拉退市,且资金已经到位的消息触发了美国证监会(SEC)的质疑,
1900/1/1 0:00:00在干旱贫瘠的非洲大陆深处,人们正在全球最大的铜矿带“CopperBelt”上打破石块,寻找新时代的“石油”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稀有金属钴。
1900/1/1 0:00:00目前针对网约车市场乱象的监管趋严。自2016年七部委联合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来,全国已有200多个城市陆续出台网约车管理实施细则。
1900/1/1 0:00:00当谈到自动驾驶,已远远不是面向C端的自动驾驶汽车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