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17年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关键词是“盐湖提锂”,那么2018年的关键词就是“动力电池回收”。今年上半年,我国先后出台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回收可追溯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称《可追溯管理规定》),8月1日正式实施。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燕指出,《管理办法》强调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了制度和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明确了汽车生产、电池生产、,报废汽车的回收拆解和综合利用;《追溯管理规定》细化了动力电池生命周期各阶段主体追溯信息采集上传要求,构建了追溯管理体系。动力电池回收两项政策的实施背后,是我国动力电池回收的集中体现。据中国汽车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41.3万辆和41.2万辆,同比增长94.9%和111.6%。截至6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99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62万辆,新能源卡车24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催生了动力电池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根据中国化学和物理电力工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的数据,今年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容量约为2.87Gwh,同比增长33.58%。1-6月总装机容量为15.45Gwh,2017年动力电池装机容量为36.2GWh。
鉴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生命周期一般为3-5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动力电池无疑将进入大规模退役阶段。格仕汽车研究院分析称,2018-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将迎来“退役潮”,到2020年,动力电池将报废24.8万吨以上。可以想象,如果废旧动力电池处理不当,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环境和安全隐患,还会浪费宝贵的资源。众所周知,镍、钴和锂等稀有金属由于储存能力有限,近年来价格一直在上涨。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降低电池的原材料成本,还可以减少废电池中有物质对环境的污染。根据报废程度,动力电池回收可分为分步利用和回收利用。阶梯式利用属于轻度报废,可通过应用于储能设备和低速电动汽车进行再利用;
回收属于严重的废料。通过化学方法提取锂和钴等贵金属电极材料,以达到材料再制造的目的。综合分析电池本身的理化财产和稀有元素的价格,业界普遍认为磷酸铁锂电池更适合梯级利用,而三元锂电池适合直接回收。然而,无论是逐步利用还是回收利用,动力电池在发展初期的回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商业模式不成熟、废旧电池缺乏有效的回收渠道、电池拆装不匹配、剩余寿命难以预测等。
面对行业发展的困难,近年来专注于新能源产业的桑德集团希望通过构建新能源产业闭环,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利益共享。据了解,在新能源行业,桑德集团已形成涵盖电池材料、电池系统、梯级利用、电机、电机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电池云平台、储能市场投资运营、智慧出行、电池系统回收再生的闭环生态链。为了打通电池回收环节,桑德集团于2017年投资成立了湖南宏杰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杰新材),专门提供锂电池回收和综合利用解决方案,致力于废旧电池等有色金属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锂电池基本原材料生产关键技术研发、新能源技术推广和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据宏捷新材料总经理赵超介绍,宏捷新材拥有每年处理10万吨废旧电池的能力,纯电动乘用车规模约为15-20万辆。其中,湖南省邵阳经济开发区占地400亩、投资10亿元的废旧电池回收利用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现场正在调研北方基地(同等规模)落地情况,未来将形成覆盖南北的锂电池资源利用产业格局。
“通过独特的高产有价金属回收技术和多向绿色制造技术,宏捷新材料可以实现从废旧电池到高端动力电池材料的回收产业闭环。”赵超指出。此外,宏捷新材料可以充分发挥桑德新能源产业链的优势,打造高度协同的梯级利用和循环利用产业。服务目标包括车辆报废、电池退役等,努力构建梯级利用回收产业的生态布局。桑德集团表示,通过打通电池回收环节,将新能源产业链各环节连接成闭环,实现各环节利益共享,以开放的态度积极与新能源产业上下游合作,可以为新能源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机遇与挑战下的规划国内相关机构预测,2018年废动力电池创造的回收市场将达到50亿元,2020-2023年将达到65亿元至150亿元。电池联盟的另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数量已达400多家,仅今年一季度新增动力电池企业数量就相当于2016年的数量。目前,随着《管理办法》和《追溯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汽车制造商和动力电池制造商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布局势必会加快。面对巨大的市场机遇和挑战,桑德集团显然已经做出了一些计划。据了解,未来,桑德将打造电池回收行业的智能工厂,在生产中引入智能化和分布式生产系统,并结合切割……
ng物联网、立体仓库车间物流等前沿概念,力争在2019年至2020年打造行业首个智能工厂,实现生产智能化、产品智能化。同时,构建“互联网+”电池云平台。加大对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投入,打造更生态、更开放的电池云平台,更好地服务电池制造商、电动汽车制造商、电动车辆消费者、电池回收商、电网等产业链用户。如果说2017年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关键词是“盐湖提锂”,那么2018年的关键词就是“动力电池回收”。今年上半年,我国先后出台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回收可追溯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称《可追溯管理规定》),8月1日正式实施。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燕指出,《管理办法》强调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了制度和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明确了汽车生产、电池生产、,报废汽车的回收拆解和综合利用;《追溯管理规定》细化了动力电池生命周期各阶段主体追溯信息采集上传要求,构建了追溯管理体系。动力电池回收两项政策的实施背后,是我国动力电池回收的集中体现。据中国汽车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41.3万辆和41.2万辆,同比增长94.9%和111.6%。截至6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99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62万辆,新能源卡车24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催生了动力电池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根据中国化学和物理电力工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的数据,今年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容量约为2.87Gwh,同比增长33.58%。1-6月总装机容量为15.45Gwh,2017年动力电池装机容量为36.2GWh。
鉴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生命周期一般为3-5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动力电池无疑将进入大规模退役阶段。格仕汽车研究院分析称,2018-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将迎来“退役潮”,到2020年,动力电池将报废24.8万吨以上。可以想象,如果废旧动力电池处理不当,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环境和安全隐患,还会浪费宝贵的资源。众所周知,镍、钴和锂等稀有金属由于储存能力有限,近年来价格一直在上涨。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降低电池的原材料成本,还可以减少废电池中有物质对环境的污染。根据报废程度,动力电池回收可分为分步利用和回收利用。阶梯式利用属于轻度报废,可通过应用于储能设备和低速电动汽车进行再利用;
回收属于严重的废料。通过化学方法提取锂和钴等贵金属电极材料,以达到材料再制造的目的。综合分析电池本身的理化财产和稀有元素的价格,业界普遍认为磷酸铁锂电池更适合梯级利用,而三元锂电池适合直接回收。然而,无论是逐步利用还是回收利用,动力电池在发展初期的回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商业模式不成熟、废旧电池缺乏有效的回收渠道、电池拆装不匹配、剩余寿命难以预测等。
面对行业发展的困难,近年来专注于新能源产业的桑德集团希望通过构建新能源产业闭环,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利益共享。据了解,在新能源行业,桑德集团已形成涵盖电池材料、电池系统、梯级利用、电机、电机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电池云平台、储能市场投资运营、智慧出行、电池系统回收再生的闭环生态链。为了打通电池回收环节,桑德集团于2017年投资成立了湖南宏杰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杰新材),专门提供锂电池回收和综合利用解决方案,致力于废旧电池等有色金属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锂电池基本原材料生产关键技术研发、新能源技术推广和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据宏捷新材料总经理赵超介绍,宏捷新材拥有每年处理10万吨废旧电池的能力,纯电动乘用车规模约为15-20万辆。其中,湖南省邵阳经济开发区占地400亩、投资10亿元的废旧电池回收利用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现场正在调研北方基地(同等规模)落地情况,未来将形成覆盖南北的锂电池资源利用产业格局。
“通过独特的高产有价金属回收技术和多向绿色制造技术,宏捷新材料可以实现从废旧电池到高端动力电池材料的回收产业闭环。”赵超指出。此外,宏捷新材料可以充分发挥桑德新能源产业链的优势,打造高度协同的梯级利用和循环利用产业。服务目标包括车辆报废、电池退役等,努力构建梯级利用回收产业的生态布局。桑德集团表示,通过打通电池回收环节,将新能源产业链各环节连接成闭环,实现各环节利益共享,以开放的态度积极与新能源产业上下游合作,可以为新能源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机遇与挑战下的规划国内相关机构预测,2018年废动力电池创造的回收市场将达到50亿元,2020-2023年将达到65亿元至150亿元。电池联盟的另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数量已达400多家,仅今年一季度新增动力电池企业数量就相当于2016年的数量。目前,随着《管理办法》和《追溯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汽车制造商和动力电池制造商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布局势必会加快。面对巨大的市场机遇和挑战,桑德集团显然已经做出了一些计划。据了解,未来,桑德将打造电池回收行业的智能工厂,在生产中引入智能化和分布式生产系统,并结合切割……
ng物联网、立体仓库车间物流等前沿概念,力争在2019年至2020年打造行业首个智能工厂,实现生产智能化、产品智能化。同时,构建“互联网+”电池云平台。加大对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投入,打造更生态、更开放的电池云平台,更好地服务电池制造商、电动汽车制造商、电动车辆消费者、电池回收商、电网等产业链用户。
标签:理念
8月17日,据知情人士透露,联邦监管人员正在迫使特斯拉董事会提供马斯克在上周发推文表示考虑将特斯拉私有化之前,曾告知他们多少信息。
1900/1/1 0:00:00在8月8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通过推特表示考虑将特斯拉私有化之后,受到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质询。此外,其资金问题也加剧了外界质疑。
1900/1/1 0:00:00为了在2021年实现自动驾驶商业化的目标,当地时间8月16日,福特向美国交通部提交了一份长达44页名为“AMatterofTrust”的自动驾驶安全报告,
1900/1/1 0:00:00世界越喧嚣,你就越孤独。在这场浩大的变革时空里,所有人都兴奋,所有人都焦虑。可能性如此之多,有穿透力的洞察却如此稀少。第一电动很快就要8岁了。
1900/1/1 0:00:008月16日,英伟达公布了2019财年第二季度财报。
1900/1/1 0:00:00激光雷达元器件的专用芯片化设计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同时,高分辨率、长探测距离、车规级适配及隐藏式设计都在成为各家厂商力争要素。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