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建立在节能环保的基础上的。但是,如果不做好新能源汽车的报废回收和动力电池的再利用,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近日,随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管理暂行办法》和《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回收追溯管理暂行规定》的正式实施,我国建立了动力电池产品“源头可追溯、目的地可追溯、节点可控、责任可追溯”的管控体系,实现了每一块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管理。与此同时,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汽车中心”)也开始为报废电动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制定技术标准。但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报废回收仍存在许多问题,该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未来,动力电池的回收将制定哪些规范?新能源汽车报废拆解标准的制定情况如何?对此,《中国汽车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汽车中心数据资源中心动力电池回收管理政策研究团队的相关负责人。回收企业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对于目前中国动力电池回收的产业现状,中国汽车中心数据资源中心副主任陈平表示,说:“目前,我国退役动力电池数量仍然较少,回收行业处于发展初期。我国新能源汽车早期组装的电池多为磷酸铁锂电池,其次为三元电池。目前市场上退役电池主要为磷酸铁铁锂电池贵金属元素较少,因此回收价值不高,但由于其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适合分步利用。三元电池在中国含有镍和钴等稀有金属,其回收价值很高。“2009年,中国在10个城市启动了1000个新能源汽车推广项目,从2009年到2012年,共推广了1.7万辆新能源汽车。2013年后,新能源汽车进入了大规模推广应用阶段。截至2018年6月,累计产量已达220万辆,占世界总产量的近50%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的配套能力也在逐年提升。截至2018年6月,累计组装动力电池超过103GWh。根据企业保修期、电池循环寿命和车辆使用条件的综合计算,到2020年,这些电池将进入大规模退役阶段,预计到2020年累计数量将超过20万吨(24.6GWh)。如果70%可以用于梯次利用,大约需要报废6万吨电池。通常,当新能源汽车上的动力电池剩余容量降至初始容量的70%~80%时,就无法满足汽车的要求,就会进入退役阶段。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包括两个方面:梯级利用和资源回收。目前,动力电池的分步利用在储能领域普遍乐观。然而,如果动力电池的性能不能用于梯级利用,它们将被拆除以回收资源,并回收宝贵的可再生资源,如钴和锂。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陈平认为,回收企业发展迅速。创业板、凹凸棒、华友钴业、广东光华、赣州豪鹏等一批典型企业,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技术相对成熟,形成批量回收处置能力;
梯级利用作为一种新兴事物,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中国铁塔公司已经在通信基站储能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实际应用,国家电网、比亚迪等一些企业已经在储能领域开展了一些实验项目。后续管理的方向已经明确。目前,动力电池回收管理制度已陆续出台,对行业规范的制定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然而,目前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规范。陈平认为,目前需要正视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是退役动力电池的快速整理重组、性能评估、残值评估等阶梯式利用技术在行业内不足,缺乏标准化支撑;二是退役动力电池的储存、运输、拆解等成本较高,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没有激励政策的支持和成熟的市场化机制的保障,动力电池的循环经济性不高;三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等企业尚未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回收服务网点建设中产业链资源共享程度不高,回收渠道建设相对缓慢。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框架已基本建立并取得初步成效。关于下一步的管理方向,陈平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政府主管部门将进一步研究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激励政策措施,切实推动解决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问题;建立可追溯性信息比对验证机制;发布梯次利用产品标识和规范管理办法,规范退役电池梯次利用市场;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或设立产业基金,探索动力电池残值交易等市场化模式。二是扎实做好试点工作。试点地区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开展废旧动力电池集中回收和规范综合利用工作。三是加强技术研究和标准体系建设。引导汽车生产企业、电池生产企业和综合利用企业深度合作,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动力电池高效拆解、残值评估、,级联利用和有效提取有价值的金属。同时,加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相关标准的研究和立项,引领行业加快技术升级。四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各相关主体政策法规的宣传,促进企业责任意识的提升;充分发挥媒体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规范动力电池转让。新能源汽车回收拆解企业亟待规范。除了动力电池领域的发展规范外,汽车报废拆解企业也需要规范。据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不同于传统发动机。轻率地拆除退役电池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问题。此外,如果在回收、拆卸和处理过程中操作不当,可能会出现火灾爆炸、电解液泄漏、有机废气排放等问题。那么,从事新能源汽车回收拆解工作需要具备哪些资质?从事传统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的企业能否直接获得电动汽车拆解资质?中国汽车中心数据资源中心回收部部长李龙辉表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应符合《报废汽车回收拆卸企业技术规范》(GB22128)和《报废汽车再生利用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07号)等相关要求,标准和政策的替代和新汇编,并且应符合最新发布的政策和标准。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拆解有很大的技术差异。因此,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求,目前有关部门正在修订《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和《报废汽车再生利用管理办法》,进一步研究报废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要求等相关标准,进一步明确新能源汽车回收拆解企业的准入和运营要求。此外,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企业应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使用行业标准条件》的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通过公布企业名单来加强对综合利用企业的监管。后期将实施电池产品标识等标准化管理。”李龙辉补充道。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建立在节能环保的基础上的。但是,如果不做好新能源汽车的报废回收和动力电池的再利用,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近日,随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管理暂行办法》和《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回收追溯管理暂行规定》的正式实施,我国建立了动力电池产品“源头可追溯、目的地可追溯、节点可控、责任可追溯”的管控体系,实现了每一块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管理。与此同时,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汽车中心”)也开始为报废电动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制定技术标准。但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报废回收仍存在许多问题,该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未来,动力电池的回收将制定哪些规范?新能源汽车报废拆解标准的制定情况如何?对此,《中国汽车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汽车中心数据资源中心动力电池回收管理政策研究团队的相关负责人。回收企业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对于目前中国动力电池回收的产业现状,中国汽车中心数据资源中心副主任陈平表示,说:“目前,我国退役动力电池数量仍然较少,回收行业处于发展初期。我国新能源汽车早期组装的电池多为磷酸铁锂电池,其次为三元电池。目前市场上退役电池主要为磷酸铁铁锂电池我……
s贵金属元素,因此回收价值不高,但由于其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适合分步利用。三元电池在中国含有镍和钴等稀有金属,其回收价值很高。“2009年,中国在10个城市启动了1000个新能源汽车推广项目,从2009年到2012年,共推广了1.7万辆新能源汽车。2013年后,新能源汽车进入了大规模推广应用阶段。截至2018年6月,累计产量已达220万辆,占世界总产量的近50%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的配套能力也在逐年提升。截至2018年6月,累计组装动力电池超过103GWh。根据企业保修期、电池循环寿命和车辆使用条件的综合计算,到2020年,这些电池将进入大规模退役阶段,预计到2020年累计数量将超过20万吨(24.6GWh)。如果70%可以用于梯次利用,大约需要报废6万吨电池。通常,当新能源汽车上的动力电池剩余容量降至初始容量的70%~80%时,就无法满足汽车的要求,就会进入退役阶段。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包括两个方面:梯级利用和资源回收。目前,动力电池的分步利用在储能领域普遍乐观。然而,如果动力电池的性能不能用于梯级利用,它们将被拆除以回收资源,并回收宝贵的可再生资源,如钴和锂。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陈平认为,回收企业发展迅速。创业板、凹凸棒、华友钴业、广东光华、赣州豪鹏等一批典型企业,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技术相对成熟,形成批量回收处置能力;梯级利用作为一种新兴事物,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中国铁塔公司已经在通信基站储能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实际应用,国家电网、比亚迪等一些企业已经在储能领域开展了一些实验项目。后续管理的方向已经明确。目前,动力电池回收管理制度已陆续出台,对行业规范的制定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然而,目前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规范。陈平认为,目前需要正视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是退役动力电池的快速整理重组、性能评估、残值评估等阶梯式利用技术在行业内不足,缺乏标准化支撑;二是退役动力电池的储存、运输、拆解等成本较高,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没有激励政策的支持和成熟的市场化机制的保障,动力电池的循环经济性不高;三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等企业尚未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回收服务网点建设中产业链资源共享程度不高,回收渠道建设相对缓慢。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框架已基本建立并取得初步成效。关于下一步的管理方向,陈平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政府主管部门将进一步研究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激励政策措施,切实推动解决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问题;建立可追溯性信息比对验证机制;发布梯次利用产品标识和规范管理办法,规范退役电池梯次利用市场;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或设立产业基金,探索动力电池残值交易等市场化模式。二是扎实做好试点工作。试点地区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开展废旧动力电池集中回收和规范综合利用工作。三是加强技术研究和标准体系建设。引导汽车生产企业、电池生产企业和综合利用企业深度合作,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动力电池高效拆解、残值评估、,级联利用和有效提取有价值的金属。同时,加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相关标准的研究和立项,引领行业加快技术升级。四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各相关主体政策法规的宣传,促进企业责任意识的提升;充分发挥媒体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规范动力电池转让。新能源汽车回收拆解企业亟待规范。除了动力电池领域的发展规范外,汽车报废拆解企业也需要规范。据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不同于传统发动机。轻率地拆除退役电池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问题。此外,如果在回收、拆卸和处理过程中操作不当,可能会出现火灾爆炸、电解液泄漏、有机废气排放等问题。那么,从事新能源汽车回收拆解工作需要具备哪些资质?从事传统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的企业能否直接获得电动汽车拆解资质?中国汽车中心数据资源中心回收部部长李龙辉表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应符合《报废汽车回收拆卸企业技术规范》(GB22128)和《报废汽车再生利用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07号)等相关要求,标准和政策的替代和新汇编,并且应符合最新发布的政策和标准。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拆解有很大的技术差异。因此,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求,目前有关部门正在修订《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和《报废汽车再生利用管理办法》,进一步研究报废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要求等相关标准,进一步明确新能源汽车回收拆解企业的准入和运营要求。此外,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企业应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使用行业标准条件》的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通过公布企业名单来加强对综合利用企业的监管。后期将实施电池产品标识等标准化管理。”李龙辉补充道。
在美造车的乐视创始人贾跃亭虽遭遇恒大喜提FF,但其在国内背负的债务一直未能解决。8月21日,乐视网宣布其与非上市体系的债务规模最终确定为67亿元左右。
1900/1/1 0:00:00短短一周,汽车制造圈的舆论冲突并没有平静,喧嚣声中裹杂着传统造车主机厂精英对造车新势力的长幼训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语重心长提示业界沉下心,打造运营生态的呼声,
1900/1/1 0:00:00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基于节能和环保两方面考虑。但是,如果做不好新能源汽车的报废回收和动力蓄电池的再利用,反而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1900/1/1 0:00:008月28日,美国旧金山一名联邦法官周一驳回了一起针对特斯拉的证券欺诈诉讼。在这起诉讼中,特斯拉股东指控该公司及其CEO埃隆马斯克(ElonMusk)就Model3车型生产进展发布误导性信息。
1900/1/1 0:00:00日前,科力远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收购资产事项,拟收购吉利集团持有的99股权和华普汽车持有的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HS公司”)2707股权。
1900/1/1 0:00:00下个月即将大规模交付的新势力造车头部企业代表威马汽车,再一次引发关注。8月25日,在成都威马汽车研究院,一辆威马EX5试装车发生起火自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