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豆汽车在拖欠工资和裁员的情况下还能走多远?知豆汽车作为第一批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公司,最近遇到了一些麻烦。由于撤销通知,其智斗智信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出现了员工危机。据网络报道,知豆知信的80多名员工已经三个月没有拿到工资了。8月初,他们还被临时通知,北京的办公室将被取消,员工要么向浙江宁海总部报到,要么自愿离职。8月27日,《新京报》记者走访北京办事处发现,知豆知信的办公室里只有10人左右,该办公室已有近80人。此外,知豆在宁波和兰州等生产基地的员工也要求支付工资。另据报道,知豆将吉利视为“救命稻草”,正在寻求吉利增资。业内质疑,即使吉利是“后盾”,知豆汽车在新能源汽车的道路上还能走多远。
知豆知信的员工表示,半个月前,该公开信息被暂停。智斗智信于2014年12月29日注册成立,是新能源汽车企业智斗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负责智斗在汽车联网等技术领域的研发。8月23日,网传知豆知信80多名员工三个月未领工资的消息。8月初,员工被临时告知,由于月底房租到期,北京办事处被取消,公司领导和员工要么向总部报到,要么自愿离职,只有自愿离职的员工才能获得三个月的未付工资,该公司也不会给予任何额外的补偿。8月27日,新京报记者走访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附近的知豆知信办公室,当时只有大约10人还在车站。知豆知信的一名员工表示,“半个月前,公司的所有工作都暂停了,员工开始寻找新的工作。目前办公室的人也在找工作,几乎没有人会去总部。”该员工表示,大多数员工已经在北京扎根,只能选择另找工作。一位在五道口办事处工作的知豆汽车销售公司员工告诉新京报记者,“大多数员工都理解公司的决定。毕竟,公司目前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裁撤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据了解,根据知豆汽车此前在员工中发布的退出通知,废除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的北京智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的员工将迁至公司注册地北京市东城区金宝街。知豆知信的所有员工将被转移到知豆总部所在的浙江宁海。事实上,知豆拖欠的工资不仅限于本案,在其他地方的其他工厂也存在。新京报记者在近日的《人民日报》“地方领导留言板”上注意到,知豆汽车宁波、兰州等生产基地的员工也要求领取工资。知豆汽车宁波基地的员工表示,他们已经四个月没有拿到工资了,工厂也出现了大规模裁员,也没有任何补偿。知豆汽车兰州基地的员工也在留言中表示,该公司存在拖欠工资的情况。知豆汽车连续多年曝光的欠薪和裁员情况,反映了知豆汽车发展的困境。销售数据显示,知豆汽车2015年销量为2.53万辆,2016年约2.4万辆,2017年约4.3万辆。尽管销量不断增长,但知豆汽车仍处于亏损状态。2017年,时任知豆汽车总裁包文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知豆自成立以来已连续12年亏损。只有当年销量达到5万至6万辆时,公司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今年,知豆汽车的问题爆发了。随着北汽新能源、奇瑞、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等相继推出微型和小型纯电动汽车,知豆的市场空间不断被压缩。根据……
联合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1-7月,知豆汽车累计销量为1.31万辆,同比下降42%。其中,7月份的销量仅为345辆,同比下降91%。今年6月,创始人鲍文光不再担任总裁一职,原汉腾汽车总经理李学明被任命为总裁。业务调整和人事变动表明,知豆汽车正试图扭转局面。原本处于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沿的知豆汽车,为何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汽车分析师钟实认为,知豆在迷你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并受到2018年新能源补贴大幅下降的影响。此外,目前全社会处于消费升级状态,微型车市场在出行和私人消费领域的前景不容乐观,未来面临转型压力。想把吉利当“救命稻草”在废薪危机爆发后,知豆汽车寻求吉利增资的消息也随之传出。据报道,吉利汽车或吉利控股有限公司可能再次增资直斗汽车,成为直斗汽车的主要股东,并将直斗汽车纳入吉利体系。据内部工作人员透露,知豆不断与吉利讨论“再婚”的细节,吉利给出的条件是降低成本,裁员数千人。对此,新京报记者8月28日分别向知豆汽车和吉利汽车的公关部门询问。截至记者发稿时,知豆汽车未给予任何回复。吉利汽车表示,目前还没有关于此事的官方声明,具体情况不便透露。早在2014年,智斗与吉利汽车(Geely Automobile)合资成立智斗电动汽车有限公司(Zhidou Electric Vehicle Co.,Ltd.),持有45%股份的吉利是当时最大的股东,这帮助智斗成功生产了D1和D2两款重型车型。2016年7月25日,吉利汽车宣布以6.21亿元人民币将其持有的知豆部分股份转让给第三方,使知豆能够独立申请纯电动乘用车的资格。2017年10月,知豆正式获得独立资格。创始人鲍文广的新海机电集团为第一大股东,吉利集团为第二大股东,深圳致远富海为新引入的股东。股权转让后,吉利对知豆的关注度和投资都大不如前。对于知豆汽车来说,除了吉利汽车之外,大部分大股东都没有深度涉足汽车行业。没有吉利汽车的支持,知豆汽车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动力。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吉利汽车的发展势头,它有能力改变甚至将知豆从泥潭中拯救出来。如果实现,吉利将成为知豆汽车的“救命稻草”。新能源汽车公司面临盈利问题。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不少新能源汽车出现了盈利问题。南京银隆工业园被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查封三天,暴露出快速扩张和盲目追求发展导致资金链断裂。珠海银隆发布的销售数据显示,2017年珠海银隆新能源客车销量为3353辆,较2016年的5285辆大幅下降。世界各地的工厂变相停产、补发工资、解雇,随着销售额的下降,呼声也在不断高涨。对于那些通过补贴获得可观利润的汽车公司来说,利润危机开始明显显现。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相对较好的比亚迪,今年不仅出现“广告门”资金纠纷,还面临利润大幅下降的问题。比亚迪发布的财报显示,2018年一季度营收247.38亿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1.0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3%。比亚迪表示,包括电动公交车和新能源乘用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整体利润与去年相比大幅下降。对于知豆汽车来说,欠薪和退出只是销售危机和财务压力的连锁反应,而其背后的企业发展才是问题的关键。一些消息来源指出……
如果我们不能从这场危机中找到真正的发展道路,即使吉利是“靠山”,未来的知豆汽车也很难摆脱困境。知豆汽车在拖欠工资和裁员的情况下还能走多远?知豆汽车作为第一批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公司,最近遇到了一些麻烦。由于撤销通知,其智斗智信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出现了员工危机。据网络报道,知豆知信的80多名员工已经三个月没有拿到工资了。8月初,他们还被临时通知,北京的办公室将被取消,员工要么向浙江宁海总部报到,要么自愿离职。8月27日,《新京报》记者走访北京办事处发现,知豆知信的办公室里只有10人左右,该办公室已有近80人。此外,知豆在宁波和兰州等生产基地的员工也要求支付工资。另据报道,知豆将吉利视为“救命稻草”,正在寻求吉利增资。业内质疑,即使吉利是“后盾”,知豆汽车在新能源汽车的道路上还能走多远。
知豆知信的员工表示,半个月前,该公开信息被暂停。智斗智信于2014年12月29日注册成立,是新能源汽车企业智斗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负责智斗在汽车联网等技术领域的研发。8月23日,网传知豆知信80多名员工三个月未领工资的消息。8月初,员工被临时告知,由于月底房租到期,北京办事处被取消,公司领导和员工要么向总部报到,要么自愿离职,只有自愿离职的员工才能获得三个月的未付工资,该公司也不会给予任何额外的补偿。8月27日,新京报记者走访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附近的知豆知信办公室,当时只有大约10人还在车站。知豆知信的一名员工表示,“半个月前,公司的所有工作都暂停了,员工开始寻找新的工作。目前办公室的人也在找工作,几乎没有人会去总部。”该员工表示,大多数员工已经在北京扎根,只能选择另找工作。一位在五道口办事处工作的知豆汽车销售公司员工告诉新京报记者,“大多数员工都理解公司的决定。毕竟,公司目前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裁撤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据了解,根据知豆汽车此前在员工中发布的退出通知,废除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的北京智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的员工将迁至公司注册地北京市东城区金宝街。知豆知信的所有员工将被转移到知豆总部所在的浙江宁海。事实上,知豆拖欠的工资不仅限于本案,在其他地方的其他工厂也存在。新京报记者在近日的《人民日报》“地方领导留言板”上注意到,知豆汽车宁波、兰州等生产基地的员工也要求领取工资。知豆汽车宁波基地的员工表示,他们已经四个月没有拿到工资了,工厂也出现了大规模裁员,也没有任何补偿。知豆汽车兰州基地的员工也在留言中表示,该公司存在拖欠工资的情况。知豆汽车连续多年曝光的欠薪和裁员情况,反映了知豆汽车发展的困境。销售数据显示,知豆汽车2015年销量为2.53万辆,2016年约2.4万辆,2017年约4.3万辆。尽管销量不断增长,但知豆汽车仍处于亏损状态。2017年,时任知豆汽车总裁包文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知豆自成立以来已连续12年亏损。只有当年销量达到5万至6万辆时,公司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今年,知豆汽车的问题爆发了。与北汽新能源……
、奇瑞、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等相继推出微型和小型纯电动汽车,知豆的市场空间不断被压缩。联合会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1-7月,知豆汽车累计销量为1.31万辆,同比下降42%。其中,7月份的销量仅为345辆,同比下降91%。今年6月,创始人鲍文光不再担任总裁一职,原汉腾汽车总经理李学明被任命为总裁。业务调整和人事变动表明,知豆汽车正试图扭转局面。原本处于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沿的知豆汽车,为何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汽车分析师钟实认为,知豆在迷你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并受到2018年新能源补贴大幅下降的影响。此外,目前全社会处于消费升级状态,微型车市场在出行和私人消费领域的前景不容乐观,未来面临转型压力。想把吉利当“救命稻草”在废薪危机爆发后,知豆汽车寻求吉利增资的消息也随之传出。据报道,吉利汽车或吉利控股有限公司可能再次增资直斗汽车,成为直斗汽车的主要股东,并将直斗汽车纳入吉利体系。据内部工作人员透露,知豆不断与吉利讨论“再婚”的细节,吉利给出的条件是降低成本,裁员数千人。对此,新京报记者8月28日分别向知豆汽车和吉利汽车的公关部门询问。截至记者发稿时,知豆汽车未给予任何回复。吉利汽车表示,目前还没有关于此事的官方声明,具体情况不便透露。早在2014年,智斗与吉利汽车(Geely Automobile)合资成立智斗电动汽车有限公司(Zhidou Electric Vehicle Co.,Ltd.),持有45%股份的吉利是当时最大的股东,这帮助智斗成功生产了D1和D2两款重型车型。2016年7月25日,吉利汽车宣布以6.21亿元人民币将其持有的知豆部分股份转让给第三方,使知豆能够独立申请纯电动乘用车的资格。2017年10月,知豆正式获得独立资格。创始人鲍文广的新海机电集团为第一大股东,吉利集团为第二大股东,深圳致远富海为新引入的股东。股权转让后,吉利对知豆的关注度和投资都大不如前。对于知豆汽车来说,除了吉利汽车之外,大部分大股东都没有深度涉足汽车行业。没有吉利汽车的支持,知豆汽车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动力。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吉利汽车的发展势头,它有能力改变甚至将知豆从泥潭中拯救出来。如果实现,吉利将成为知豆汽车的“救命稻草”。新能源汽车公司面临盈利问题。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不少新能源汽车出现了盈利问题。南京银隆工业园被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查封三天,暴露出快速扩张和盲目追求发展导致资金链断裂。珠海银隆发布的销售数据显示,2017年珠海银隆新能源客车销量为3353辆,较2016年的5285辆大幅下降。世界各地的工厂变相停产、补发工资、解雇,随着销售额的下降,呼声也在不断高涨。对于那些通过补贴获得可观利润的汽车公司来说,利润危机开始明显显现。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相对较好的比亚迪,今年不仅出现“广告门”资金纠纷,还面临利润大幅下降的问题。比亚迪发布的财报显示,2018年一季度营收247.38亿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1.0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3%。比亚迪表示,包括电动公交车和新能源乘用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整体利润与去年相比大幅下降。对于知豆汽车,未付款w……
es和退出只是销售危机和财务压力的连锁反应,其背后的企业发展是问题的关键。有消息人士指出,如果不能从这场危机中找到真正的发展路径,即使吉利是“靠山”,未来的知豆汽车也很难走出困境。
8月30日,《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日本软银集团已经决定不在蔚来汽车的首次公开募股(IPO)中进行投资。
1900/1/1 0:00:00作为国内四大车展,也是下半年最重要的车展之一,成都车展对于中国车市的意义非同小可。
1900/1/1 0:00:00在法国研究机构与澳大利亚研究机构签署了一项国际合作协议之后,目前,澳大利亚正计划在昆士兰州(Queensland)测试产自法国的自动驾驶汽车。
1900/1/1 0:00:00据德国《商报》近日报道,大众汽车公司高层很可能在“排放门”事件曝光前即已知情,涉嫌欺诈消费者。德国布伦瑞克检察院宣布已向涉案人员寄去相关案卷,接下来将会提起诉讼。
1900/1/1 0:00:00美国底特律国际新型电池、电动车科技及储备电源展TheBatteryShow是美国最大的专业电池展览会。
1900/1/1 0:00:001、上海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实施意见提七大重点任务8月3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本市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