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巨头都在密集开发智能汽车,智能化已经成为市场上新车的标准。毫无疑问,智能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的方向和趋势。智能汽车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比如与之密切相关的半导体行业。
随着信息技术和汽车的不断变化,汽车电子技术在汽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半导体作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应用广泛,不仅是常见的多媒体娱乐系统、自动泊车系统、电视系统,还广泛应用于发动机和变速器、主被动安全、动力转向等控制系统,堪称汽车的神经系统。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汽车半导体行业正在迅速发展。2017年,半导体行业发展迅速,繁荣程度飙升。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的统计,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首次突破4000亿美元,达到4122.21亿美元,同比增长21.6%,增长率创七年新高(2010年增长31.8%)。2018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巨头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从业绩来看,只有少数公司上半年出现同比小幅下滑,超过20家公司二季度实现同比增长。其中,英特尔2018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英特尔第二季度营收169.6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47.63亿美元增长15%;净利润为50.0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8.08亿美元相比增长了78%?
汽车半导体行业已经进入扩张的第二阶段,那么扩张的动力主要来自哪里?智能化已经成为其扩张的主要动力工具。智能化势在必行,并已开始加速其落地。汽车智能的终极状态是无人驾驶。各种原始设备制造商、零部件工厂、芯片工厂和科技公司加大了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研发力度,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政府正在不断为其工业化扫清政策障碍。从需求端来看,L2级新车越来越多。从L2级智能驾驶开始,汽车半导体的自行车价值将大幅提升。根据英飞凌的数据,智能零部件作为一种纯粹的增长,在L2级别,在不涉及执行器的情况下,每辆车可以带来150美元的总增长成本,感知和算法分别占87%和13%。L3级成本突然增加到580美元,执行器开始出现,感知和算法分别占5%、76%和19%。到L4/L5级别,智能化带来的汽车半导体需求进一步攀升至860美元,其中感知、算法和执行分别占72%、22%和6%。
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068万辆和8967万辆。按照每辆车10万元的平均价格计算,2015年全球汽车市场约为9万亿元。预计2020年,全球汽车市场将销售约1亿辆汽车,自动驾驶市场渗透率为10%,每辆汽车的平均价格为16万元,因此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市场约为1万亿。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的计算,无人驾驶汽车创造的市值将达到420亿美元;到2035年,全球将有1800万辆具有部分无人驾驶功能的汽车和1200万辆完全无人驾驶的汽车,中国将成为最大的智能汽车市场。2015年,中国汽车市场总销量约2456万辆,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规模超过7000亿元;
2016年至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进入稳定发展期,预计2020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将达到2915万辆。电气化也有助于其扩张。随着许多国家宣布全面禁止销售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机动车发展的下一个风向标。作为一种新能源汽车,“三电”将取代传统汽车的动力系统,使电动汽车更加电子化。电动汽车中的DC-DC模块、电机控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和高压电路等新部件导致电动汽车中半导体的数量显著增加。在电动化的趋势下,功率半导体自行车的价值增长最快。用于预组装的功率半导体的价格从几美元到十几美元不等,消耗量约为几十片。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传统燃料汽车中功率半导体的消耗量约占汽车半导体总量的21%,成本约为71美元。混合动力汽车的功率半导体成本将攀升至425美元,是传统石油汽车的六倍;
纯电动汽车的功率半导体成本可达387美元,是传统燃油汽车的5.5倍。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中IC和传感器的价值分别是传统汽车的1.2/1.0和1.3/1.1倍,且增长率低于功率半导体。
在政府政策和一线城市限购的刺激下,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趋势。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77.7万辆,同比增长53.3%。预计2020年将达到200万辆,新能源汽车将为半导体提供大量刚性需求。在大变革的趋势下,汽车半导体市场的扩张周期将非常长。Strategy Analytics预测,随着智能化和电动化的逐步渗透,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将从2015年的31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420亿美元,增长35%。2020年,只有低端乘用车才能实现L2级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只有个位数(预计为4%-5%)。2020年后,汽车行业的全面智能化和电动化也将为汽车半导体市场带来更持久的增长。扩张带来的行业转型和汽车半导体需求的二次增长也推动了行业格局的变化。传统上,汽车领域的半导体公司是恩智浦、瑞萨、飞思卡尔和英飞凌,而消费领域是高通、英特尔和英伟达。然而,自2015年以来,汽车半导体行业的并购案件频繁发生。
2015年底,荷兰恩智浦公司完成了对美国飞思卡尔公司的收购,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半导体公司。2017年3月,英特尔宣布以153亿美元收购无人驾驶公司Mobileye。收购完成后,英特尔将能够在无人驾驶汽车领域与NVIDIA和高通等竞争对手竞争,同时巩固英特尔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领先技术供应商的地位。2017年11月,博通宣布已完成对网络设备制造商博科通信系统的收购。随着收购的完成,博通在数据中心产品方面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博通在2018年7月宣布,将以189亿美元收购软件公司CA Technologies(CA)。2016年10月,高通宣布收购仍处于消化整合阶段的行业领导者恩智浦,进军汽车半导体市场。如果合并能够顺利完成,高通将成为仅次于英特尔和三星的全球第三大半导体公司。然而,2018年7月底,高通收购恩智浦的计划未获中国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半导体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合并案正式告吹。高通被迫实施300亿美元的股份回购计划,恩智浦获得20亿美元的“分手费”?高通公司刚刚宣布收购恩智浦失败,8月初,外媒重磅报道称,经过一年的谈判,英飞凌收购stmicroelectronics的努力即将实现。如果收购成功,英飞凌将超越恩智浦,成为汽车半导体行业的新霸主。目前,全球巨头都在密集开发智能汽车,智能化已经成为市场上新车的标准。毫无疑问,智能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的方向和趋势。智能汽车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比如与之密切相关的半导体行业。
随着信息技术和汽车的不断变化,汽车电子技术在汽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半导体作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应用广泛,不仅是常见的多媒体娱乐系统、自动泊车系统、电视系统,还广泛应用于发动机和变速器、主被动安全、动力转向等控制系统,可以……
称为汽车的神经系统。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汽车半导体行业正在迅速发展。2017年,半导体行业发展迅速,繁荣程度飙升。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的统计,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首次突破4000亿美元,达到4122.21亿美元,同比增长21.6%,增长率创七年新高(2010年增长31.8%)。2018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巨头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从业绩来看,只有少数公司上半年出现同比小幅下滑,超过20家公司二季度实现同比增长。其中,英特尔2018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英特尔第二季度营收169.6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47.63亿美元增长15%;净利润为50.0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8.08亿美元相比增长了78%?
汽车半导体行业已经进入扩张的第二阶段,那么扩张的动力主要来自哪里?智能化已经成为其扩张的主要动力工具。智能化势在必行,并已开始加速其落地。汽车智能的终极状态是无人驾驶。各种原始设备制造商、零部件工厂、芯片工厂和科技公司加大了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研发力度,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政府正在不断为其工业化扫清政策障碍。从需求端来看,L2级新车越来越多。从L2级智能驾驶开始,汽车半导体的自行车价值将大幅提升。根据英飞凌的数据,智能零部件作为一种纯粹的增长,在L2级别,在不涉及执行器的情况下,每辆车可以带来150美元的总增长成本,感知和算法分别占87%和13%。L3级成本突然增加到580美元,执行器开始出现,感知和算法分别占5%、76%和19%。到L4/L5级别,智能化带来的汽车半导体需求进一步攀升至860美元,其中感知、算法和执行分别占72%、22%和6%。
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068万辆和8967万辆。按照每辆车10万元的平均价格计算,2015年全球汽车市场约为9万亿元。预计2020年,全球汽车市场将销售约1亿辆汽车,自动驾驶市场渗透率为10%,每辆汽车的平均价格为16万元,因此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市场约为1万亿。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的计算,无人驾驶汽车创造的市值将达到420亿美元;到2035年,全球将有1800万辆具有部分无人驾驶功能的汽车和1200万辆完全无人驾驶的汽车,中国将成为最大的智能汽车市场。2015年,中国汽车市场总销量约2456万辆,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规模超过7000亿元;
2016年至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进入稳定发展期,预计2020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将达到2915万辆。电气化也有助于其扩张。随着许多国家宣布全面禁止销售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机动车发展的下一个风向标。作为一种新能源汽车,“三电”将取代传统汽车的动力系统,使电动汽车更加电子化。电动汽车中的DC-DC模块、电机控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和高压电路等新部件导致电动汽车中半导体的数量显著增加。在电动化的趋势下,功率半导体自行车的价值增长最快。用于预组装的功率半导体的价格从几美元到十几美元不等,消耗量约为几十片。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传统燃料汽车中功率半导体的消耗量约占汽车半导体总量的21%,成本约为71美元。混合动力汽车的功率半导体成本将攀升至425美元,是传统石油汽车的六倍;
纯电动汽车的功率半导体成本可达387美元,是传统燃油汽车的5.5倍。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中IC和传感器的价值分别是传统汽车的1.2/1.0和1.3/1.1倍,且增长率低于功率半导体。
在政府政策和一线城市限购的刺激下,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趋势。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77.7万辆,同比增长53.3%。预计2020年将达到200万辆,新能源汽车将为半导体提供大量刚性需求。在大变革的趋势下,汽车半导体市场的扩张周期将非常长。Strategy Analytics预测,随着智能化和电动化的逐步渗透,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将从2015年的31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420亿美元,增长35%。2020年,只有低端乘用车才能实现L2级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只有个位数(预计为4%-5%)。2020年后,汽车行业的全面智能化和电动化也将为汽车半导体市场带来更持久的增长。扩张带来的行业转型和汽车半导体需求的二次增长也推动了行业格局的变化。传统上,汽车领域的半导体公司是恩智浦、瑞萨、飞思卡尔和英飞凌,而消费领域是高通、英特尔和英伟达。然而,自2015年以来,汽车半导体行业的并购案件频繁发生。
2015年底,荷兰恩智浦公司完成了对美国飞思卡尔公司的收购,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半导体公司。2017年3月,英特尔宣布以153亿美元收购无人驾驶公司Mobileye。收购完成后,英特尔将能够在无人驾驶汽车领域与NVIDIA和高通等竞争对手竞争,同时巩固英特尔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领先技术供应商的地位。2017年11月,博通宣布已完成对网络设备制造商博科通信系统的收购。随着收购的完成,博通在数据中心产品方面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博通在2018年7月宣布,将以189亿美元收购软件公司CA Technologies(CA)。2016年10月,高通宣布收购仍处于消化整合阶段的行业领导者恩智浦,进军汽车半导体市场。如果合并能够顺利完成,高通将成为仅次于英特尔和三星的全球第三大半导体公司。然而,2018年7月底,高通收购恩智浦的计划未获中国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半导体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合并案正式告吹。高通被迫实施300亿美元的股份回购计划,恩智浦获得20亿美元的“分手费”?高通公司刚刚宣布收购恩智浦失败,8月初,外媒重磅报道称,经过一年的谈判,英飞凌收购stmicroelectronics的努力即将实现。如果收购成功,英飞凌将超越恩智浦,成为汽车半导体行业的新霸主。
标签:
大众集团近期投资了一家德国专做无人驾驶研究的高科技公司FDTech。FDTech总经理卡斯滕舒尔茨大众集团已经获得了技术服务供应商FDTech的少数股权。
1900/1/1 0:00:00今天,上汽集团与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交科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车联网应用、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测试和交通安全研究应用等多个领域开展战略合作。
1900/1/1 0:00:00特斯拉传播副总裁莎拉奥布赖恩女士已于近日离职。特斯拉已从公司内部确定了传播副总裁继任者人选。特斯拉正在经历多事之秋:Model3车型的爬产问题始终得不到妥善解决。
1900/1/1 0:00:00日前,据知情人士透露,吉利正在建设一座新工厂,计划生产25万辆大型汽车,预计这将推动未来业务增长,并有助于实现其到2020年销售200多万辆汽车的目标。
1900/1/1 0:00:00全自动驾驶的汽车来了去年11月,Waymo搞了一个大新闻。公司宣布自己成为世界上第一家没有给汽车安排安全员的自动驾驶公司,而这些汽车正跑在真正的公开道路上。
1900/1/1 0:00:00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传感器、高端芯片等技术的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渐渐走近人们的日常生活。预计2018年全球汽车销量将超过8000万辆,对于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容小觑。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