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品牌,特别是长城WEY和吉利领克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品牌“高端”的呼声再次高涨,一些原本专注于低端市场的品牌,如宝骏,开始表现出向高端转型的意愿,但也有许多像捷途这样的品牌仍愿意继续在低端市场掘金。
诚然,高端品牌是中国汽车品牌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然而,在汽车行业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产业环境下,过度关注中高端市场,减少对低端市场的关注,是否是一种恰当的策略?然后,通过汽车之家大数据平台给出的一些数据,我们将讨论这个问题。5-10万元的市场仍然是中国汽车市场的核心舞台。通过汽车之家的大数据平台,我们对2009-2018年中国市场的细分价格进行了统计。纵观2009年至2017年的年度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自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开始井喷以来,5-10万元的细分市场占据了中国整体汽车市场的最大份额。截至2017年,5-10万元价格区间的细分市场占比仍达到44.3%。
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环境的突然变化,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在下半年开始呈现增速下降的趋势。但从月度销售数据来看,截至2018年10月,5-10万元价格区间的细分市场占比仍达到41.5%。
可以说,尽管近十年来低端市场确实有所萎缩,但其规模仍能占到中国整体汽车市场的一半,中国汽车市场“核心战区”的局面并没有太大变化。10万元以下的市场是中国品牌的销售中心。在总结了5-10万元价格区间的细分市场情况后,我们通过数据分析,10-10万元的细分市场仍然是中国汽车品牌的销售中心。利用汽车之家大数据平台,以“品牌”为统计对象(非集团销量),统计了2009-2018年各大汽车品牌的累计终端数量。其中,不分合资品牌和进口品牌,截至2018年10月,中国汽车品牌前十名分别为吉利汽车、长安、哈弗、比亚迪、宝骏、奇瑞、荣威、广汽传祺、江淮和东风风行。
在中国十大汽车品牌中,0-100000元的相关产品占据了这些中国品牌的大部分销售额,如宝骏、长安、百分之九十七等。也就是说,对于中国汽车品牌来说,10-10000元的细分市场是重要的销售来源之一。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汽车品牌没有必要高端化。我们可以看到,随着WEY和LECK等高端品牌的出现,“中国品牌”在终端用户中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截至目前,WEY品牌累计销量已突破20万辆规模,勒克特拉品牌累计销量达到11.46万辆。这些成就值得肯定。然而,考虑到中国汽车市场的整体情况和中国汽车品牌的销量,10万元以下的市场仍然是中国汽车品牌最引人注目的市场。回到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从低端市场着眼于“高端品牌”建设真的合适吗?低端市场的用户需求是否发生了质的变化?有人说,低端市场已经饱和,终端用户的消费意愿开始倾向于购买高端产品。实际情况是什么?利用汽车之家的大数据平台,我们统计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终端用户的销售线索。从数据点……
当然,虽然10-15万元价位的产品与10-10万元价位产品的销售领先优势差距正在缩小,但10-10万的产品仍占据不小的优势。此外,两者在单月整体销售线索中的比例变化不大,间接证明了终端用户倾向于购买低端产品的比例仍然较高。
由此可见,中国汽车市场以低端车型为主体的整体特征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中国汽车品牌以低端车型为主的销售来源的特征也没有发生变化,终端用户的真实需求也没有发生改变。因此,聚焦低端市场,努力满足终端用户的需求,可能仍是中国汽车品牌未来的重点。那些仍然想专注于低端市场的品牌会怎么做?正如文章开头所说,中国高端汽车品牌的进程正在加快,但也有一些汽车品牌仍然愿意在低端市场给予更多关注。那么,如果这些汽车品牌还想专注于低端市场,该怎么办呢?我们只是在这里做一些发散性的思考。1.渠道持续下沉首先,我们来看一组车之家大数据给出的2017年和2018年1-9月中国城市车险保费数量的同比数据。以三线城市为分界点,一二线城市汽车销量分别增长5.2%和4.6%,四、五、六线城市汽车销量则分别下降3.4%、3.3%和2.6%。换句话说,4、5、6线城市终端用户的购车需求受到抑制,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不断提高性价比。我们使用汽车之家大数据来统计影响最终用户购车的关键购买因素的排名。在微型车、小型车和紧凑型车这三个细分市场中(这三个市场中的车型大多是低端产品),产品和价格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这一数据表明,当终端用户倾向于选择低端产品时,品牌和服务因素并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随着级别的提高,产品和价格这两个关键因素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也就是说,性价比越高的产品,从最终用户那里获得订单的机会就越大。
3.注意产品细节。我们使用汽车之家大数据来统计最终用户对产品配置的期望。对于微型车来说,操控性、座椅舒适性和内饰已经成为终端用户关注的焦点;对于小型汽车来说,照明系统、空间和座椅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对于紧凑型汽车来说,座椅、车灯和操控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此外,我们还统计了终端用户对产品配置的投诉,数据显示,对内饰、外观和操控的投诉占据了终端用户投诉的前三位。总的来说,如果你想让一个产品卖得好,了解最终用户的需求和投诉将发挥重要作用。
编辑观点:这是中国汽车品牌向高端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现在把太多精力放在高端品牌上似乎不是一个特别明智的举动。如何平衡“高端品牌”和“坚守低端市场”,可能是许多想要走高端路线的中国汽车品牌应该思考的问题。对于那些仍想在低端市场有所作为的汽车品牌来说,如何从终端市场获得更多关注成为对其成功的考验。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品牌,特别是长城WEY和吉利领克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品牌“高端”的呼声再次高涨,一些原本专注于低端市场的品牌,如宝骏,开始表现出向高端转型的意愿,但也有许多像捷途这样的品牌仍愿意继续在低端市场掘金。
诚然,高端品牌是中国汽车品牌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然而,在汽车行业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产业环境下,过度关注中高端市场,减少对低端市场的关注,是否是一种恰当的策略?然后,通过汽车之家大数据平台给出的一些数据,我们将讨论这个问题。5-10万元的市场仍然是中国汽车市场的核心舞台。通过汽车之家的大数据平台,我们对2009-2018年中国市场的细分价格进行了统计。纵观2009年至2017年的年度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自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开始井喷以来,5-10万元的细分市场占据了中国整体汽车市场的最大份额。截至2017年,5-10万元价格区间的细分市场占比仍达到44.3%。
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环境的突然变化,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在下半年开始呈现增速下降的趋势。但从月度销售数据来看,截至2018年10月,5-10万元价格区间的细分市场占比仍达到41.5%。
可以说,尽管近十年来低端市场确实有所萎缩,但其规模仍能占到中国整体汽车市场的一半,中国汽车市场“核心战区”的局面并没有太大变化。10万元以下的市场是中国品牌的销售中心。在总结了5-10万元价格区间的细分市场情况后,我们通过数据分析,10-10万元的细分市场仍然是中国汽车品牌的销售中心。利用汽车之家大数据平台,以“品牌”为统计对象(非集团销量),统计了2009-2018年各大汽车品牌的累计终端数量。其中,不分合资品牌和进口品牌,截至2018年10月,中国汽车品牌前十名分别为吉利汽车、长安、哈弗、比亚迪、宝骏、奇瑞、荣威、广汽传祺、江淮和东风风行。
在中国十大汽车品牌中,0-100000元的相关产品占据了这些中国品牌的大部分销售额,如宝骏、长安、百分之九十七等。也就是说,对于中国汽车品牌来说,5-10万元的细分市场是其中之一……
重要的销售来源。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汽车品牌没有必要高端化。我们可以看到,随着WEY和LECK等高端品牌的出现,“中国品牌”在终端用户中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截至目前,WEY品牌累计销量已突破20万辆规模,勒克特拉品牌累计销量达到11.46万辆。这些成就值得肯定。然而,考虑到中国汽车市场的整体情况和中国汽车品牌的销量,10万元以下的市场仍然是中国汽车品牌最引人注目的市场。回到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从低端市场着眼于“高端品牌”建设真的合适吗?低端市场的用户需求是否发生了质的变化?有人说,低端市场已经饱和,终端用户的消费意愿开始倾向于购买高端产品。实际情况是什么?利用汽车之家的大数据平台,我们统计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终端用户的销售线索。从数据上看,虽然10-15万元价位段的产品与10-10万元价位的产品销售领先优势差距正在缩小,但10-10万价位段的销售领先优势仍然不小。此外,两者在单月整体销售线索中的比例变化不大,间接证明了终端用户倾向于购买低端产品的比例仍然较高。
由此可见,中国汽车市场以低端车型为主体的整体特征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中国汽车品牌以低端车型为主的销售来源的特征也没有发生变化,终端用户的真实需求也没有发生改变。因此,聚焦低端市场,努力满足终端用户的需求,可能仍是中国汽车品牌未来的重点。那些仍然想专注于低端市场的品牌会怎么做?正如文章开头所说,中国高端汽车品牌的进程正在加快,但也有一些汽车品牌仍然愿意在低端市场给予更多关注。那么,如果这些汽车品牌还想专注于低端市场,该怎么办呢?我们只是在这里做一些发散性的思考。1.渠道持续下沉首先,我们来看一组车之家大数据给出的2017年和2018年1-9月中国城市车险保费数量的同比数据。以三线城市为分界点,一二线城市汽车销量分别增长5.2%和4.6%,四、五、六线城市汽车销量则分别下降3.4%、3.3%和2.6%。换句话说,4、5、6线城市终端用户的购车需求受到抑制,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不断提高性价比。我们使用汽车之家大数据来统计影响最终用户购车的关键购买因素的排名。在微型车、小型车和紧凑型车这三个细分市场中(这三个市场中的车型大多是低端产品),产品和价格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这一数据表明,当终端用户倾向于选择低端产品时,品牌和服务因素并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随着级别的提高,产品和价格这两个关键因素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也就是说,性价比越高的产品,从最终用户那里获得订单的机会就越大。
3.注意产品细节。我们使用汽车之家大数据来统计最终用户对产品配置的期望。对于微型车来说,操控性、座椅舒适性和内饰已经成为终端用户关注的焦点;对于小型汽车来说,照明系统、空间和座椅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对于紧凑型汽车来说,座椅、车灯和操控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此外,我们还统计了终端用户对产品配置的投诉,数据显示,对内饰、外观和操控的投诉占据了终端用户投诉的前三位。总的来说,如果你想让一个产品卖得好,了解最终用户的需求和投诉将发挥重要作用。
编辑观点:这是中国汽车品牌向高端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现在把太多精力放在高端品牌上似乎不是一个特别明智的举动。如何平衡“高端品牌”和“坚守低端市场”,可能是许多想要走高端路线的中国汽车品牌应该思考的问题。对于那些仍想在低端市场有所作为的汽车品牌来说,如何从终端市场获得更多关注成为对其成功的考验。
听说过SidecarTechnologiesInc吗?它是按需打车服务的先锋,现在已经死亡。最近,Sidecar将Uber告上法庭,它认为Uber借助低价格与反竞争行为将自己逼上绝路。
1900/1/1 0:00:00国内汽车界中,“一芯难求”的现状被打破了。IGBT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能源变换与传输的核心器件。
1900/1/1 0:00:00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随着我国政府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沟通磋商,推动与沿线国家的务实合作。
1900/1/1 0:00:00小鹏G3于12月12日正式上市,并同期启动交付。作为小鹏汽车旗下首款上市车型,小鹏G3定位于互联网基因纯电SUV,补贴前官方售价22782578万元。
1900/1/1 0:00:001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宝马集团正在其慕尼黑工厂投资约2亿欧元,以为宝马i4电动汽车的批量生产做准备,该款电动车将于2021年在慕尼黑工厂投产。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