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由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主办的“2018国际能源高峰论坛暨第八届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峰会”在人民日报举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主席王志选在致辞中,从“能源转型的逻辑”、“电力在能源转型中的作用”和“转型的前景”等方面,全面阐述了电力转型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主席王志选发表了以下讲话:能源转型的基本逻辑如何实现能源转型?这必须经历能源革命。你为什么要转型?我认为我们可以提出1000个理由和10000个理由,但首先,这主要是为了满足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要求,这是由我们共同命运的规律决定的。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受经济社会发展价值规律的支配。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在二三十年前就已经存在,但当时由于技术和经济原因,还无法大规模改造。今天,可以说基本条件已经具备,转型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第三,人类总是在探索未知的世界,创新是人类独特的规律。我们受到化石能源的制约,煤炭和石油将耗尽,这是转型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因素。石器时代的结束并不是因为没有石头,今天的转变不仅仅是因为化石能源不可持续。中国能源经济转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十九大明确了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的方向。中国能源转型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首先,在价值体系中,从能源转型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首先确保能源安全,包括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但必须有一些制约因素,第一是绿色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清洁、低碳和环境保护,第二是经济制约。此外,在方法体系上,要坚持生产多样化、消费节约,同时要进行制度革命和科技革命。价值体系和方法体系是能源消耗的一个整体内容。电力在能源转型中的作用本文基于国家能源统计的相关数据,分析了1978年至2016年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总量和构成,发现中国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明显放缓。煤炭仍然是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要来源。清洁能源发展迅速,但所占比例仍然很低。能源消耗总量大于生产总量,对外依存度增加。同时,一次能源转电比例稳步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基本没有下降,这是一个趋势。有专家表示,中国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与发达国家基本相同,均在25%左右。这是否意味着电力没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那么,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天然气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基本在25%左右,而中国在7%左右。也就是说,中国终端能源清洁很大一部分需要天然气,但同时也需要提高用电量在终端能源中的比重。电力和天然气在中国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总比例比发达国家低约10%。注:电能转换能在一次能源中所占比例根据中国电力联合会《2016年电力行业统计汇总》和国家统计局《2016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采用发电煤耗计算方法计算;
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出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中国目前的能源平衡定义、方法和指标设置与国际公认的标准不同,但趋势判断不受影响。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的新能源发展迅速,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但总体而言,新能源仍占比较小的比例,占比最大的仍是煤炭。即使在电力方面,水电也占比较高的比例,而其他都是新能源。2017年底,中国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包括生物质发电)占比38.6%,发电量占比30.4%。在电力系统中,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发达国家,非化石能源的比例仍然很高。这也反映了我国能源转型的发展和任务。在2017年的发电量中,燃煤发电约占65%,这一比例此前较高。因此,清洁发展不应放弃燃煤发电。我们在发展燃煤发电方面做了很多工作。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占比从1995年的27.8%提高到2017年的80%以上,60万千瓦及以下火电机组容量达到44.7%,百万千瓦火电机组数量达到103台。这是非常了不起的,燃煤发电本身也在发生变化。同时,在煤电发展过程中,污染控制的效果非常明显。在过去的40年里,当污染严重时,仅二氧化硫的年排放量就达到了1350万吨。但目前,中国煤电发展过程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年排放量加起来不超过400万吨。这是由于煤炭和电力的清洁发展。电力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在电力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煤电、风电还是太阳能,成本都在急剧下降,成本也在下降。从最终用户的电价来看,它与美国的电价基本相同。当然,在税收和补贴方面也存在差异。此外,工业用电量高于民用用电量,这也是中国的一个特点。当前,煤电是支撑电力转型和能源转型的重要主力军。相对而言,65%的燃煤电价仍然相对较低。当然,非化石能源的成本一直在下降。展望转型,电力是否需要发展?新的电气化时代即将到来,未来电力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澄清一个概念。能源开发的频繁高峰并不意味着电力的高峰。我们应该通过发展清洁电力尽快减少能源和碳排放总量。要解决不平衡不足的问题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中国的电力需求仍然很高,电力行业应该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工业负荷用电仍占比较高的比例,但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比例有所提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应进一步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中的比重。电力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经济需要发展,电力仍然需要发展。电力在能源中的作用在未来也可能发生巨大变化。还有多少发展空间?2013年,我预测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7.5万亿千瓦时,2030年将达到11万亿千瓦时。当时,很多人说这个数字太高了。最后,既然这是一次转型,那么从电力的角度来看,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从能源、电力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出发,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下,系统背景是计划经济,技术背景发展到自动化水平。当能源短缺时,一方面是增加供应,另一方面是通过需求侧管理来减少需求。改造后,能源侧和电力供应相结合,形成了风电和太阳能新能源发电。同时,由于储电技术的发展,如……
s抽水蓄能,电力的需求侧和供应侧也重叠,大部分非化石能源发电将进入电力系统。能源侧、电力需求侧和电力供应侧重叠的中间部分是综合能源管理。从制度上讲,这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从技术背景来看,智能电网正在逐步向能源互联网转变。能量的转换是这三个方面越来越一致。如何支持能源发展,应该做些什么?首先,重构指标体系,重构指标系统,形成价值导向的指标体系。第二,整合现行法律和政策。在推进能源革命的总要求下,重点是统一、合并、简化和加强现有的各种针对能源发展的制度法规,并将其纳入法律管理渠道。第三,必须加快能源(电力)规划改革,引导转型。要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能源电力转型特点,重新界定规划的作用和定位,建立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规划,减少政府能源规划的种类。第四,继续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12月12日,由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主办的“2018国际能源高峰论坛暨第八届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峰会”在人民日报举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主席王志选在致辞中,从“能源转型的逻辑”、“电力在能源转型中的作用”和“转型的前景”等方面,全面阐述了电力转型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主席王志选发表了以下讲话:能源转型的基本逻辑如何实现能源转型?这必须经历能源革命。你为什么要转型?我认为我们可以提出1000个理由和10000个理由,但首先,这主要是为了满足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要求,这是由我们共同命运的规律决定的。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受经济社会发展价值规律的支配。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在二三十年前就已经存在,但当时由于技术和经济原因,还无法大规模改造。今天,可以说基本条件已经具备,转型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第三,人类总是在探索未知的世界,创新是人类独特的规律。我们受到化石能源的制约,煤炭和石油将耗尽,这是转型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因素。石器时代的结束并不是因为没有石头,今天的转变不仅仅是因为化石能源不可持续。中国能源经济转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十九大明确了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的方向。中国能源转型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首先,在价值体系中,从能源转型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首先确保能源安全,包括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但必须有一些制约因素,第一是绿色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清洁、低碳和环境保护,第二是经济制约。此外,在方法体系上,要坚持生产多样化、消费节约,同时要进行制度革命和科技革命。价值体系和方法体系是能源消耗的一个整体内容。电力在能源转型中的作用本文基于国家能源统计的相关数据,分析了1978年至2016年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总量和构成,发现中国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明显放缓。煤炭仍然是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要来源。清洁能源发展迅速,但所占比例仍然很低。总能源消耗大于总产量,对……的依赖性……
外国增加。同时,一次能源转电比例稳步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基本没有下降,这是一个趋势。有专家表示,中国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与发达国家基本相同,均在25%左右。这是否意味着电力没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那么,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天然气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基本在25%左右,而中国在7%左右。也就是说,中国终端能源清洁很大一部分需要天然气,但同时也需要提高用电量在终端能源中的比重。电力和天然气在中国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总比例比发达国家低约10%。注:电能转换能在一次能源中所占比例根据中国电力联合会《2016年电力行业统计汇总》和国家统计局《2016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采用发电煤耗计算方法计算;
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出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中国目前的能源平衡定义、方法和指标设置与国际公认的标准不同,但趋势判断不受影响。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的新能源发展迅速,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但总体而言,新能源仍占比较小的比例,占比最大的仍是煤炭。即使在电力方面,水电也占比较高的比例,而其他都是新能源。2017年底,中国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包括生物质发电)占比38.6%,发电量占比30.4%。在电力系统中,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发达国家,非化石能源的比例仍然很高。这也反映了我国能源转型的发展和任务。在2017年的发电量中,燃煤发电约占65%,这一比例此前较高。因此,清洁发展不应放弃燃煤发电。我们在发展燃煤发电方面做了很多工作。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占比从1995年的27.8%提高到2017年的80%以上,60万千瓦及以下火电机组容量达到44.7%,百万千瓦火电机组数量达到103台。这是非常了不起的,燃煤发电本身也在发生变化。同时,在煤电发展过程中,污染控制的效果非常明显。在过去的40年里,当污染严重时,仅二氧化硫的年排放量就达到了1350万吨。但目前,中国煤电发展过程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年排放量加起来不超过400万吨。这是由于煤炭和电力的清洁发展。电力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在电力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煤电、风电还是太阳能,成本都在急剧下降,成本也在下降。从最终用户的电价来看,它与美国的电价基本相同。当然,在税收和补贴方面也存在差异。此外,工业用电量高于民用用电量,这也是中国的一个特点。当前,煤电是支撑电力转型和能源转型的重要主力军。相对而言,65%的燃煤电价仍然相对较低。当然,非化石能源的成本一直在下降。展望转型,电力是否需要发展?新的电气化时代即将到来,未来电力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澄清一个概念。能源开发的频繁高峰并不意味着电力的高峰。我们应该通过发展清洁电力尽快减少能源和碳排放总量。要解决不平衡不足的问题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中国的电力需求仍然很高,电力行业应该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工业负荷用电仍占比较高的比例,但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比例有所提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应进一步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中的比重。电力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经济需要发展,电力仍然需要发展。电力在能源中的作用在未来也可能发生巨大变化。还有多少发展空间?2013年,我预测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7.5万亿千瓦时,2030年将达到11万亿千瓦时。当时,很多人说这个数字太高了。最后,既然这是一次转型,那么从电力的角度来看,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从能源、电力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出发,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下,系统背景是计划经济,技术背景发展到自动化水平。当能源短缺时,一方面是增加供应,另一方面是通过需求侧管理来减少需求。改造后,能源侧和电力供应相结合,形成了风电和太阳能新能源发电。同时,由于储电技术的发展,如……
s抽水蓄能,电力的需求侧和供应侧也重叠,大部分非化石能源发电将进入电力系统。能源侧、电力需求侧和电力供应侧重叠的中间部分是综合能源管理。从制度上讲,这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从技术背景来看,智能电网正在逐步向能源互联网转变。能量的转换是这三个方面越来越一致。如何支持能源发展,应该做些什么?首先,重构指标体系,重构指标系统,形成价值导向的指标体系。第二,整合现行法律和政策。在推进能源革命的总要求下,重点是统一、合并、简化和加强现有的各种针对能源发展的制度法规,并将其纳入法律管理渠道。第三,必须加快能源(电力)规划改革,引导转型。要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能源电力转型特点,重新界定规划的作用和定位,建立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规划,减少政府能源规划的种类。第四,继续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计划2022年前将公司旗下汽车电池业务分拆上市,但目前尚未决定上市的地点。
1900/1/1 0:00:00每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都带来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即将到来的5G时代也是如此。
1900/1/1 0:00:00相比目前还无法大规模应用的无人驾驶,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是一种把汽车变的更智能的实用技术。目前的车辆都带有驾驶辅助系统,广泛应用的倒车雷达,比较高端的远程召唤,都属于辅助驾驶。
1900/1/1 0:00:0012月12日,现代汽车再次对管理层进行了大规模重组,涉及17位高层的变动。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任命了首位外籍研发主管。
1900/1/1 0:00:00继西安动力电池二期工程重启之后,三星在华的动力电池投资再掀“风浪”。
1900/1/1 0:00:0012月11日,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发文表示,该省已正式明确升级国标准车用汽柴油时间表,其中供应、销售的汽油全年蒸气压限值不大于60千帕,这一要求与香港标准接轨,严于国标。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