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短暂的休眠期后,韩国动力电池公司加速了在中国市场的反击。几天前,有媒体报道,11月29日,三星SDI已悄悄重启Xi的三星环新动力电池二期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形成5条60Ah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线,年产能达到6000万片。预计投产后新增销售收入120亿元。这是该项目时隔20个月后首次启动。对此,经与三星环新(Xi的)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星环新”)核实的知情人士以及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其他安全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答复说,“目前,公司尚未举行与项目二期相关的奠基仪式,官方也未发布正式开工的消息。”在三星环鑫Xi的工厂二期项目启动的“疑云”背后,是各方对韩国动力电池企业重返中国市场的担忧。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最近两年的倒计时,包括三星SDI、LG化学和SKI在内的韩国三大电池公司动作频频,被认为正在加速启动对中国的新一轮投资。2016年,受中韩关系和市场准入双重因素影响,韩国前三大电池公司被挡在中国动力电池市场之外,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遭遇惨败。然而,上述优势为中国动力电池行业赢得了宝贵的喘息空间。在此期间,以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首的“独角兽”在国内汽车市场占据了外国品牌无与伦比的市场份额。“日本和韩国公司瞄准了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的时候,希望两年后在动力电池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凭借低成本和精细化制造的优势,这将对中国现有的动力电池市场产生巨大影响。”于清教分析,中关村新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在其看来,韩国电池巨头高调回归中国市场,有利有弊。一方面,与国际巨头相比,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动力电池行业新一轮的自我创新;
另一方面,脱离“照顾”的独立动力电池品牌势必面临更加残酷的国际竞争。韩国动力电池“杀熟”成立合资公司,重拾对中国的信心,并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前20-30个月提前布局,成为近期韩国前三大公司的一致选择。早在5月22日,“白名单”的发布就给在华发展一度停滞的韩国电池制造商带来了很多信心。由中国汽车协会和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联合发布的“汽车动力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第一批)”名单涵盖了16家国内外动力电池企业,但比亚迪和力神、三星环芯、南京乐进化工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等本土企业除外。,LG化工旗下的有限公司和SKI旗下的北京电气控制爱思开科技有限公司上市情况喜人。对此,北京大学齐路教授认为,虽然“白名单”本身与补贴没有直接联系,但这是对韩国电池制造商技术的肯定,这些制造商在技术和产能利用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进入“白名单”后,韩国动力电池巨头纷纷增资扩军,以期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蓝海中分一杯羹。据《天津日报》12月12日消息,三星SDI正在加大对天津的投资,计划建设全球最尖端的动力电池生产线和MLCC汽车工厂,额外投资高达24亿美元。报道称,SDI二期主厂房已经建成,一条生产线已经安装完毕,设备调试已经开始。配套建筑将于12月30日完工,并按计划于2019年初投产。手机行业的萧条是三星转向投资动力电池生产线的另一个现实因素。12月12日,中信经纬报道称,三星银河在天津的手机制造厂,即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将于12月31日正式停产。除了天津工厂,今年4月,三星率先关闭了深圳工厂。三星手机在中国持续遇冷,这使得三星电子2018年第三季度在中国的手机交付量仅为60万部,三星媒体声明中提到的“提高竞争力和效率行动”也明确表示,三星未来在中国的业务将主要投资于动力电池生产线。此次备受关注的三星焕新的持股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今年8月9日,股东方Xi的高新在Xi的产权交易所上市,转让其持有的三星环鑫15%的股权。根据此次股权交易的最终结果,三星SDI已经收购了这笔股权。至此,三星SDI在三星环的新持股比例已升至65%。“一旦补贴退坡,所有企业都将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独资将成为可能。三星SDI此举不排除有望成为三星环的新唯一股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分析道。此前在华营收惨淡的LG化学,本轮也以20亿美元重返“南京大本营”。10月23日,总投资20亿美元的LG化学动力电池项目在南京江宁滨江开发区开工。这是继南京栖霞区建成第一家电池工厂后,LG化学在南京开设的第二家电池工厂。据悉,该工厂计划建设23条电极和电池生产线,包括16个动力电池、3个储能电池和4个小型电池。预计该项目第一阶段将于2019年10月投产。同时,为了深耕三元锂电池阳极材料市场,LG化学还与华友钴业的全资子公司华友新能源成立了华锦和乐友两家合资公司(华锦由华友新能量持股51%,乐友由LG化学持股51%),分别于7月5日和6月29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分别为1.59亿美元和28536万美元。SK集团最近也宣布批准控股公司SK Hol……
英国国家电网公司(ngs)将收购灵宝华新铜箔有限公司(Lingbao Huaxin Co.,Ltd.)的股份,投资规模约为2700亿韩元(约16.6亿元人民币),因此SK有望成为灵宝华鑫的第二大股东。通过此次收购,SK还将从动力电池上游材料端获得更多铜箔市场份额。此外,早些时候,SKI还宣布将投资864亿韩元,于2016年在中国重启合资项目北京电控爱思开科技有限公司(“BESK”),生产电池材料。BESK是SKI于2013年与北汽集团和有限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SKI持有40%的股份。自2014年6月起,为北汽新能源汽车提供电池支持。由于电池订单减少,BESK于2016年底停产,北汽新能源也更换了电池供应商。新韩投资证券的分析显示,随着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后补贴”时代的到来,市场对韩国电池公司业绩的预期仍在上升。三星SDI和LG化学的电池销售额都将达到10万亿韩元。预计到2020年底,LG化学电池部门的销售额将超过16万亿韩元,比2017年增长近一倍。中国企业正在为战争做准备。2020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将很快与日本和韩国的动力电池企业联手。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快速下降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市场最终将成为检验企业实力的试金石。根据GGII的数据,2017年全国动力电池产能达到180Gwh,产能利用率仅为40%,2018年产能利用率将进一步降低。根据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股书,其产能利用率也逐年下降:2017年,锂离子电池产能为17.09GWh,产量为12.91GWh,产能利用率为75.54%,而2015年和2016年的利用率分别为96.92%和92.37%。有专家预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可能面临市场过剩和竞争加剧的风险。在研发投入方面,2017年LG化学、三星SDI和松下的研发投入分别为35亿元、28亿元和20亿元,而同期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支出仅为约10亿元,与当地其他企业的差距更大。12月11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2018年11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月度数据显示,今年前11月,中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达到61.2GWh,产量排名前三的企业合计产量39.3GWh,占比64.2%;
排名前十的企业共生产54.4GWh,占比88.8%。动力电池行业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行业趋势进一步集中。越来越多的国内动力电池公司正在进一步加强与汽车公司的合作。其中,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以64家合作企业排名第一,国轩高新和北京国能以38家排名第二。从配套车型来看,大多数企业都参与了乘用车电池的生产,只有沃特玛从事乘用车电池生产。但对比国内企业和海外企业的布局可以发现,国内电池企业合作车企基本都是国产品牌,市场规划集中,整体封闭。松下、三星SDI、LG化学等日韩动力电池公司布局更广,各具特色。松下作为最早开发动力电池的公司,在日本、欧洲和美国基本上都有领先的客户,其中日本有6家,欧洲有4家,美国有2家。LG化学仅次于松下,其客户覆盖了雪佛兰和雷诺等欧美主流汽车工厂。三星SDI产品以方形电池为主,客户多在中国、日本和韩国。“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竞争国际化已成为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面对中韩等强敌的冲击,日本公司应保持高度警惕和高度意识,提前做好准备。 “于清教主义暗示。经过短暂的休眠期,韩国动力电池公司加快了在中国市场的反击。几天前,有媒体报道称,11月29日,三星SDI已悄悄重启Xi的三星环新动力电池二期项目。项目建成后,五条60Ah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线将投入使用年生产能力6000万件。预计投产后新增销售收入120亿元。这是该项目时隔20个月后首次启动。对此,经与三星环新(Xi的)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星环新”)核实的知情人士以及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其他安全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答复说,“目前,公司尚未举行与项目二期相关的奠基仪式,官方也未发布正式开工的消息。”在三星环鑫Xi的工厂二期项目启动的“疑云”背后,是各方对韩国动力电池企业重返中国市场的担忧。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最近两年的倒计时,包括三星SDI、LG化学和SKI在内的韩国三大电池公司动作频频,被认为正在加速启动对中国的新一轮投资。2016年,受中韩关系和市场准入双重因素影响,韩国前三大电池公司被挡在中国动力电池市场之外,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遭遇惨败。然而,上述优势为中国动力电池行业赢得了宝贵的喘息空间。在此期间,以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首的“独角兽”在国内汽车市场占据了外国品牌无与伦比的市场份额。“日本和韩国公司瞄准了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的时候,希望两年后在动力电池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凭借低成本和精细化制造的优势,这将对中国现有的动力电池市场产生巨大影响。”于清教分析,中关村新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在其看来,韩国电池巨头高调回归中国市场,有利有弊。一方面,与国际巨头相比,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动力电池行业新一轮的自我创新;
另一方面,脱离“照顾”的独立动力电池品牌势必面临更加残酷的国际竞争。韩国动力电池“杀熟”成立合资公司,重拾对中国的信心,并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前20-30个月提前布局,成为近期韩国前三大公司的一致选择。早在5月22日,“白名单”的发布就给在华发展一度停滞的韩国电池制造商带来了很多信心。由中国汽车协会和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联合发布的“汽车动力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第一批)”名单涵盖了16家国内外动力电池企业,但比亚迪和力神、三星环芯、南京乐进化工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等本土企业除外。,LG化工旗下的有限公司和SKI旗下的北京电气控制爱思开科技有限公司上市情况喜人。对此,北京大学齐路教授认为,虽然“白名单”本身与补贴没有直接联系,但这是对韩国电池制造商技术的肯定,这些制造商在技术和产能利用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进入“白名单”后,韩国动力电池巨头纷纷增资扩军,以期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蓝海中分一杯羹。据《天津日报》12月12日消息,三星SDI正在加大对天津的投资,计划建设全球最尖端的动力电池生产线和MLCC汽车工厂,额外投资高达24亿美元。报道称,SDI二期主厂房已经建成,一条生产线已经安装完毕,设备调试已经开始。配套建筑将于12月30日完工,并按计划于2019年初投产。手机行业的萧条是三星转向投资动力电池生产线的另一个现实因素。12月12日,中信经纬报道称,三星银河在天津的手机制造厂,即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将于12月31日正式停产。除了天津工厂,今年4月,三星率先关闭了深圳工厂。三星手机在中国持续遇冷,这使得三星电子2018年第三季度在中国的手机交付量仅为60万部,三星媒体声明中提到的“提高竞争力和效率行动”也明确表示,三星未来在中国的业务将主要投资于动力电池生产线。此次备受关注的三星焕新的持股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今年8月9日,股东方Xi的高新在Xi的产权交易所上市,转让其持有的三星环鑫15%的股权。根据此次股权交易的最终结果,三星SDI已经收购了这笔股权。至此,三星SDI在三星环的新持股比例已升至65%。“一旦补贴退坡,所有企业都将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独资将成为可能。三星SDI此举不排除有望成为三星环的新唯一股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分析道。此前在华营收惨淡的LG化学,本轮也以20亿美元重返“南京大本营”。10月23日,总投资20亿美元的LG化学动力电池项目在南京江宁滨江开发区开工。这是继南京栖霞区建成第一家电池工厂后,LG化学在南京开设的第二家电池工厂。据悉,该工厂计划建设23条电极和电池生产线,包括16个动力电池、3个储能电池和4个小型电池。预计该项目第一阶段将于2019年10月投产。同时,为了深耕三元锂电池阳极材料市场,LG化学还与华友钴业的全资子公司华友新能源成立了华锦和乐友两家合资公司(华锦由华友新能量持股51%,乐友由LG化学持股51%),分别于7月5日和6月29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分别为1.59亿美元和28536万美元。SK集团最近也宣布批准控股公司SK Hol……
英国国家电网公司(ngs)将收购灵宝华新铜箔有限公司(Lingbao Huaxin Co.,Ltd.)的股份,投资规模约为2700亿韩元(约16.6亿元人民币),因此SK有望成为灵宝华鑫的第二大股东。通过此次收购,SK还将从动力电池上游材料端获得更多铜箔市场份额。此外,早些时候,SKI还宣布将投资864亿韩元,于2016年在中国重启合资项目北京电控爱思开科技有限公司(“BESK”),生产电池材料。BESK是SKI于2013年与北汽集团和有限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SKI持有40%的股份。自2014年6月起,为北汽新能源汽车提供电池支持。由于电池订单减少,BESK于2016年底停产,北汽新能源也更换了电池供应商。新韩投资证券的分析显示,随着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后补贴”时代的到来,市场对韩国电池公司业绩的预期仍在上升。三星SDI和LG化学的电池销售额都将达到10万亿韩元。预计到2020年底,LG化学电池部门的销售额将超过16万亿韩元,比2017年增长近一倍。中国企业正在为战争做准备。2020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将很快与日本和韩国的动力电池企业联手。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快速下降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市场最终将成为检验企业实力的试金石。根据GGII的数据,2017年全国动力电池产能达到180Gwh,产能利用率仅为40%,2018年产能利用率将进一步降低。根据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股书,其产能利用率也逐年下降:2017年,锂离子电池产能为17.09GWh,产量为12.91GWh,产能利用率为75.54%,而2015年和2016年的利用率分别为96.92%和92.37%。有专家预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可能面临市场过剩和竞争加剧的风险。在研发投入方面,2017年LG化学、三星SDI和松下的研发投入分别为35亿元、28亿元和20亿元,而同期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支出仅为约10亿元,与当地其他企业的差距更大。12月11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2018年11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月度数据显示,今年前11月,中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达到61.2GWh,产量排名前三的企业合计产量39.3GWh,占比64.2%;
排名前十的企业共生产54.4GWh,占比88.8%。动力电池行业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行业趋势进一步集中。越来越多的国内动力电池公司正在进一步加强与汽车公司的合作。其中,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以64家合作企业排名第一,国轩高新和北京国能以38家排名第二。从配套车型来看,大多数企业都参与了乘用车电池的生产,只有沃特玛从事乘用车电池生产。但对比国内企业和海外企业的布局可以发现,国内电池企业合作车企基本都是国产品牌,市场规划集中,整体封闭。松下、三星SDI、LG化学等日韩动力电池公司布局更广,各具特色。松下作为最早开发动力电池的公司,在日本、欧洲和美国基本上都有领先的客户,其中日本有6家,欧洲有4家,美国有2家。LG化学仅次于松下,其客户覆盖了雪佛兰和雷诺等欧美主流汽车工厂。三星SDI产品以方形电池为主,客户多在中国、日本和韩国。“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竞争国际化已成为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面对中韩等强敌的冲击,日本公司应保持高度警惕和高度意识,提前做好准备。”余清教主义提出。
12月16日,第九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GNEV9)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特来电新能源董事长于德翔在开幕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指出,中国经济的下一个风口是电动汽车行业,
1900/1/1 0:00:00近日,据外媒报道,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Bfin已经结束对“吉利收购戴姆勒969股份”一事的调查,并决定不对吉利进行任何罚款。
1900/1/1 0:00:00总书记曾指出,汽车行业是市场很大、技术含量和管理精细化程度很高的行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发力度,认真研究市场,用好用活政策,
1900/1/1 0:00:00日前,宝马和保时捷合作研发充电站,已在德国作为实验充电站开始运营,据悉,该充电站能够在3分钟之内将电动车续航里程充至100公里,15分钟即可为电动车充满80电量(特斯拉需要30分钟)。
1900/1/1 0:00:00据外媒消息,除了电动车研发制造之外,特斯拉也拥有汽车租赁业务。特斯拉公司最近出售了837亿美元的汽车租赁债券,利用投资者对该公司的信心反弹,为快速增长的租赁业务提供进一步资金支持。
1900/1/1 0:00:00近日,大众汽车集团向外媒透露,奥迪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推出一款两厢紧凑型电动车。这款电动车与大众ID概念车量产版同样来自于MEB平台,续航里程接近600公里(约370英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