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苹果的造车梦还能圆吗?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苹果的自动驾驶项目会结束吗?近日,外媒报道称,苹果公司的“泰坦”自动驾驶项目正在进行重组,200人将被解雇。其他受该计划影响的员工仍留在苹果公司,但他们已被分配到其他不同部门。投资公司Lynx Equity Strategies的分析师Jahara Nisa和Rajkuma也发布了一份报告,称苹果正在缩小自动驾驶汽车项目的规模,甚至考虑彻底结束该项目。

Tesla, Mercedes-Benz, BMW, Volkswagen, Audi

基于此,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苹果可能正在逐步放弃自动驾驶市场,其造车梦将真正终结。这是真的吗/不会吧在车云看来,情况并非如此。从大背景来看,苹果正处于历史上最困难的时刻。2018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收入同比下降4.5%,大中华区下降26%,均为10年来首次。正是因为如此,苹果在任何时候都不需要像现在这样果断地实施商业赛道的衍生,而汽车无疑是最好的赛道。就泰坦项目而言,与其近5000人的研发团队相比,将裁员200人,这不会影响其核心研发团队。在最新的声明中,苹果公司还表示,它“仍然相信自动驾驶系统有很大的机会”。苹果不仅不会放弃自动驾驶市场,而且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推出自主研发的i-car。苹果制造汽车的梦想已经布局了汽车行业,可以追溯到史蒂夫·乔布斯时代。数据显示,2007年,有外媒报道称,乔布斯曾与大众汽车集团前首席执行官温迪恩(2015年辞职)会面,并讨论了i-car的相关内容。一年后,有媒体曝光了一辆旁边有iPhone的汽车,这是关于i-car的最早传言。这位《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还写了一篇文章说,“请乔布斯拯救底特律(象征着美国汽车业)”。此外,一位熟悉苹果计划的前工程师透露了这一消息。2006年,乔布斯向苹果员工暗示,他想成立一家汽车公司。苹果公司前董事会成员Mickey Drexler也表示,乔布斯的愿望之一是设计一辆i-car。但直到现在,i-car仍然存在于传说中。然而,苹果在汽车行业的探索从未停止。2007年,第一代iPhone大放异彩。之后,乔布斯将公司名称从“苹果电脑”改为“苹果”,这也意味着从这一刻起,苹果将自己定位为一家涵盖硬件、软件、数字出版等领域的高科技公司。2013年,苹果公司正式启动了“车载iOS”计划,并以CarPlay的名义成立了一家空壳公司CarPlay Enterprises。其主要目的是提交Carplay的商标申请,主要包括计算机(手持设备、外围设备和软件)、GPS导航和计算机程序。第二年年初,苹果公司正式将iOS更名为CarPlay。在同年的日内瓦车展上,苹果及其合作伙伴梅赛德斯-奔驰、宝马、本田、法拉利等众多制造商相继展示了与CarPlay的集成接口。同样在2014年,库克批准了一个代号为“泰坦计划”的神秘项目,该项目由时任苹果公司产品设计副总裁的史蒂夫·扎德斯基亲自领导。此后,苹果迅速在苹果位于库比蒂诺的总部附近建立了一个汽车实验室,并通过招聘大量经验丰富的汽车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甚至火箭科学家,以及谷歌、梅赛德斯-奔驰、特斯拉和福特等公司的高薪员工,组建了一支汽车研发团队。据不完全统计,该团队成立一年内召集了1000多名工程师。2015年年中,领英泰坦计划的成员名单中包括来自汽车制造商和一流零部件供应商的数十名工程师。例如,前梅赛德斯-奔驰高管Johann Jungwirth、前奥托立夫高管Robert Gough、前特斯拉高管David Nelson、Pete Augenbergs和John Ireland,以及前EMCO Gears(变速器和车桥系统供应商)高管Hugh Jay等。就连苹果公司也聘请了首席设计官Jonathan Ive参与其中,并负责车辆的设计。在成立之初,泰坦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制造一款颠覆行业的汽车,而苹果希望像Mac和i的原始设计一样从头开始……

第一,使其能够在产品设计、使用和技术方面实现全方位的领先。然而,这一事实给了苹果一个打击。首先,从外部环境来看,一家公司从零开始开发和制造汽车通常并不困难,尤其是对于苹果这样一家没有任何造车经验的科技公司来说。与此同时,苹果还寻求与宝马、梅赛德斯-奔驰、日产、迈凯轮、麦格纳-斯泰尔、比亚迪等汽车制造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但没有结果。其次,泰坦计划内部存在严重差异。苹果汽车项目前负责人Steve Zadesky领导的团队希望Titan开发一款半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而Jonathan Ive的团队则强烈希望打造一个全自动驾驶平台。一个想做整车,一个关注软件平台,所以差异越来越大。苹果公司对泰坦项目的“野心”似乎正在逐渐下降,该项目一度接近搁浅,大多数工程师被解雇。从外界看来,苹果似乎已经放弃了泰坦项目。甚至,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许多媒体都报道了苹果泰坦项目将被完全终止的事实。事实是,2016年年中,为了解决上述分歧,苹果公司重新聘请了苹果公司前高管鲍勃·曼斯菲尔德负责泰坦项目的工作。鲍勃·曼斯菲尔德接手该项目后,他开始减少项目团队,重新专注于开发软件和支持解决方案。换句话说,苹果并没有放弃泰坦项目,而是调整研发方向,暂时放弃汽车制造,转而从事软件研发。2017年6月,在一次采访中,库克罕见地透露了苹果汽车行业的布局,并首次承认苹果正在独立开发自动驾驶系统。他说:“我认为软件在未来将成为汽车中越来越重要的组件。自动驾驶也将变得更加重要。苹果专注于自动驾驶系统,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核心技术,可能是苹果承担的最困难的人工智能项目之一。”2018年7月,美国的一起商业间谍案迫使苹果公司披露了更多关于泰坦项目的信息。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起诉书,一名张姓男子于2015年12月加入苹果公司的计算机团队,负责设计和测试电路板以分析传感器数据,主要从事“泰坦计划”项目的自动驾驶硬件工程开发。2017年4月,在结束探亲假后,他从苹果公司辞职,希望回国发展。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频繁登录苹果的虚拟网络,从几个机密数据库中下载“大量数据”到妻子的个人电脑上。根据苹果公司数字调查取证小组发布的信息,张某下载并转移到其妻子电脑上的数据包括苹果公司自动驾驶项目的工程原理图、技术参考手册和技术报告等机密文件。值得注意的是,在这起事件发生后,有人根据苹果公司调查取证小组发布的信息发现了“苹果内部安全协议”。该协议表明,如果苹果员工想要访问机密项目,他们必须登录苹果的虚拟专用网络,并获得“披露”级别的权限。目前,苹果公司有5000名员工可以访问苹果无人驾驶项目的数据,而前员工张某可以访问的数据库“核心员工”只有2700人。也就是说,目前至少有2700名核心员工参与了苹果的自动驾驶项目。从现有消息来看,苹果的泰坦项目似乎已经放弃了整车制造,转而进行全新的软件开发。但事实上,苹果在汽车行业的布局包括软件和硬件,并努力从软件切入硬件,打造自己的汽车。软件+硬件,苹果打造汽车生态场景。乔布斯生前曾发表过讲话。手机和汽车是他认为设计非常糟糕的两种产品。苹果,用iPhone换了手机,那么,汽车呢?乔布斯想造一辆汽车,但每个人都知道这有多难。为此,在过去的几年里,苹果通过汽车系统carplay、苹果地图、auto……构建了一个智能出行生态系统……

从其专利技术和研发团队成员的角度来看,苹果在硬件层面的布局从未中断。(1) 通过苹果发布的车载系统carplay进入车联网,可以无缝集成用户的iOS设备、iOS体验和仪表盘系统。如前所述,2014年初,苹果在CarPlay中正式更名为iOS。3月,苹果发布了iOS 7.1的官方版本,这是iOS 7正式发布后的第一次重大版本更新。其中一个亮点是支持手机连接车载播放系统。有了这个系统,用户只需将iPhone连接到启用CarPlay的汽车上,就可以在汽车屏幕上使用手机上的第三方应用程序。2016年6月13日,苹果在WWDC开发者大会上表示,苹果发布了CarPlay的最新重大更新版本,新系统更新为iOS 10,第三方应用程序支持Siri语音控制。2018年,苹果carplay全面开放了第三方地图界面,这意味着使用carplay的用户现在不仅可以看到苹果地图,还可以看到高德、百度甚至腾讯的地图。此外,用户可以在手机上设置导航目的地和路径,并插入屏幕启动。对苹果来说,carplay是其进入汽车领域的切入点。然而,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他们不想由一家强大的科技公司来控制汽车的安全主导地位。然而,随着科技互联网的发展,公众对移动互联网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种需求自然而然地延伸到了驾驶领域。因此,无论是汽车工厂还是科技公司,都在慢慢看到汽车行业的巨大机遇。然而,与不断变化的科技公司相比,一些汽车制造商可以开发自己的车载系统,但他们做得不太好。此外,一些客观因素也制约了汽车工厂在这方面的改进。例如,汽车的开发周期和生命周期太长,以至于汽车工厂没有太多精力独立开发车载系统,这给了科技公司机会。所以,在carplay问世之后,它仍然引起了相当大的震动。据苹果公司称,截至去年5月,即CarPlay推出三年后,已有400多辆汽车配备了这一功能。在这个市场上,苹果面临的最大竞争对手不是汽车公司,而是谷歌。据外媒报道,谷歌已与沃尔沃和奥迪达成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三方将于2020年推出新的安卓车载系统,这将为用户带来新的互动模式。据业内人士透露,谷歌此举是为了对抗苹果CarPlay系统的垄断。(2) 苹果地图和自动驾驶系统对于自动驾驶汽车来说,除了车身部件、雷达和摄像头之外,高精度地图和驾驶系统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苹果在这两个领域都在不断深入探索。2012年,在WWDC大会上,苹果公司正式推出了苹果地图服务。最初,苹果地图的主要数据来源是荷兰导航系统制造商TomTom,而国内地图是高德。近年来,苹果公司一直在从头开始构建其地图技术。据悉,苹果的地图数据采集是在不依赖第三方数据提供商的情况下,选择派遣配备传感器的数据采集车从多个城市采集地图。这也是苹果地图自2012年推出以来最大的一次“改革”。对此,苹果公司高级副总裁Eddy Cue也表示,与之前相比,公司将从几个方面改进苹果的地图:首先,提高准确性;

二是提高及时性,而不是等待用户通知更新信息。此外,尽管Carplay已经开放了更多的第三方地图和应用程序,但苹果也将推出其重新创建的苹果地图服务。也正是苹果在车载系统和地图领域的布局,为其自动驾驶汽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使其能够进行更准确的测试。与深耕该领域十年的Waymo相比,苹果在自动驾驶领域仍是“新兵”。苹果公司的项目首次出现在公众视线中是在2016年底,当时苹果公司向美国交通管理部门提交了一封信,试图说服管理部门放宽对自动驾驶测试的限制。这封信首次公开承认,该公司正在开发自动驾驶汽车。2017年,苹果公司获得了在加州测试自动驾驶汽车的许可,并发布了第一个自动驾驶汽车研究结果,这是一个可以更容易地检测道路上行人的软件系统。截至2018年9月,DMV文件显示,苹果在加州有70辆自动驾驶测试车,有139名司机可以测试自动驾驶汽车。目前,苹果公司在加州测试了60多辆测试车,仅次于通用汽车无人驾驶子公司Cruise,后者拥有104辆无人测试车。与此同时,一些分析人士表示,苹果的自动驾驶系统最快将在三到五年内完成。苹果的自动驾驶项目会结束吗?近日,外媒报道称,苹果公司的“泰坦”自动驾驶项目正在进行重组,200人将被解雇。其他受该计划影响的员工仍留在苹果公司,但他们已被分配到其他不同部门。投资公司Lynx Equity Strategies的分析师Jahara Nisa和Rajkuma也发布了一份报告,称苹果正在缩小自动驾驶汽车项目的规模,甚至考虑彻底结束该项目。

Tesla, Mercedes-Benz, BMW, Volkswagen, Audi

基于此,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苹果可能正在逐步放弃自动驾驶市场,其造车梦将真正终结。这是真的吗/不会吧在车云看来,情况并非如此。从大背景来看,苹果正处于历史上最困难的时刻。2018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收入同比下降4.5%,大中华区下降26%,均为10年来首次。正是因为如此,苹果在任何时候都不需要像现在这样果断地实施商业赛道的衍生,而汽车无疑是最好的赛道。就泰坦项目而言,与其近5000人的研发团队相比,将裁员200人,这不会影响其核心研发团队。在最新的声明中,苹果公司还表示,它“仍然相信自动驾驶系统有很大的机会”。苹果不仅不会放弃自动驾驶市场,而且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推出自主研发的i-car。苹果制造汽车的梦想已经布局了汽车行业,可以追溯到史蒂夫·乔布斯时代。数据显示,2007年,有外媒报道称,乔布斯曾与大众汽车集团前首席执行官温迪恩(2015年辞职)会面,并讨论了i-car的相关内容。一年后,有媒体曝光了一辆旁边有iPhone的汽车,这是关于i-car的最早传言。这位《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还写了一篇文章说,“请乔布斯拯救底特律(象征着美国汽车业)”。此外,一位熟悉苹果计划的前工程师透露了这一消息。2006年,乔布斯向苹果员工暗示,他想成立一家汽车公司。苹果公司前董事会成员Mickey Drexler也表示,乔布斯的愿望之一是设计一辆i-car。但直到现在,i-car仍然存在于传说中。然而,苹果在汽车行业的探索从未停止。2007年,第一代iPhone大放异彩。之后,乔布斯将公司名称从“苹果电脑”改为“苹果”,这也意味着从这一刻起,苹果将自己定位为一家涵盖硬件、软件、数字出版等领域的高科技公司。2013年,苹果公司正式启动了“车载iOS”计划,并以CarPlay的名义成立了一家空壳公司CarPlay Enterprises。其主要目的是提交Carplay的商标申请,主要包括计算机(手持设备、外围设备和软件)、GPS导航和计算机程序。在下面的开头,你……

,苹果公司在CarPlay中正式更名为iOS。在同年的日内瓦车展上,苹果及其合作伙伴梅赛德斯-奔驰、宝马、本田、法拉利等众多制造商相继展示了与CarPlay的集成接口。同样在2014年,库克批准了一个代号为“泰坦计划”的神秘项目,该项目由时任苹果公司产品设计副总裁的史蒂夫·扎德斯基亲自领导。此后,苹果迅速在苹果位于库比蒂诺的总部附近建立了一个汽车实验室,并通过招聘大量经验丰富的汽车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甚至火箭科学家,以及谷歌、梅赛德斯-奔驰、特斯拉和福特等公司的高薪员工,组建了一支汽车研发团队。据不完全统计,该团队成立一年内召集了1000多名工程师。2015年年中,领英泰坦计划的成员名单中包括来自汽车制造商和一流零部件供应商的数十名工程师。例如,前梅赛德斯-奔驰高管Johann Jungwirth、前奥托立夫高管Robert Gough、前特斯拉高管David Nelson、Pete Augenbergs和John Ireland,以及前EMCO Gears(变速器和车桥系统供应商)高管Hugh Jay等。就连苹果公司也聘请了首席设计官Jonathan Ive参与其中,并负责车辆的设计。在成立之初,泰坦计划的主要目标是打造一款颠覆行业的汽车,而苹果希望像Mac和iPhone的原始设计一样从头开始,从而在产品设计、使用和技术方面实现全方位的领先。然而,这一事实给了苹果一个打击。首先,从外部环境来看,一家公司从零开始开发和制造汽车通常并不困难,尤其是对于苹果这样一家没有任何造车经验的科技公司来说。与此同时,苹果还寻求与宝马、梅赛德斯-奔驰、日产、迈凯轮、麦格纳-斯泰尔、比亚迪等汽车制造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但没有结果。其次,泰坦计划内部存在严重差异。苹果汽车项目前负责人Steve Zadesky领导的团队希望Titan开发一款半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而Jonathan Ive的团队则强烈希望打造一个全自动驾驶平台。一个想做整车,一个关注软件平台,所以差异越来越大。苹果公司对泰坦项目的“野心”似乎正在逐渐下降,该项目一度接近搁浅,大多数工程师被解雇。从外界看来,苹果似乎已经放弃了泰坦项目。甚至,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许多媒体都报道了苹果泰坦项目将被完全终止的事实。事实是,2016年年中,为了解决上述分歧,苹果公司重新聘请了苹果公司前高管鲍勃·曼斯菲尔德负责泰坦项目的工作。鲍勃·曼斯菲尔德接手该项目后,他开始减少项目团队,重新专注于开发软件和支持解决方案。换句话说,苹果并没有放弃泰坦项目,而是调整研发方向,暂时放弃汽车制造,转而从事软件研发。2017年6月,在一次采访中,库克罕见地透露了苹果汽车行业的布局,并首次承认苹果正在独立开发自动驾驶系统。他说:“我认为软件在未来将成为汽车中越来越重要的组件。自动驾驶也将变得更加重要。苹果专注于自动驾驶系统,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核心技术,可能是苹果承担的最困难的人工智能项目之一。”2018年7月,美国的一起商业间谍案迫使苹果公司披露了更多关于泰坦项目的信息。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起诉书,一名张姓男子于2015年12月加入苹果公司的计算机团队,负责设计和测试电路板以分析传感器数据,主要从事“泰坦计划”项目的自动驾驶硬件工程开发。2017年4月,在结束探亲假后,他从苹果公司辞职,希望回国发展。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频繁登录苹果的虚拟网络,从几个机密数据库中下载“大量数据”到妻子的个人电脑上。根据苹果公司数字调查取证小组发布的信息,张某下载并传输到其妻子电脑上的数据……

包括苹果自动驾驶项目的机密文件,如工程原理图、技术参考手册和技术报告。值得注意的是,在这起事件发生后,有人根据苹果公司调查取证小组发布的信息发现了“苹果内部安全协议”。该协议表明,如果苹果员工想要访问机密项目,他们必须登录苹果的虚拟专用网络,并获得“披露”级别的权限。目前,苹果公司有5000名员工可以访问苹果无人驾驶项目的数据,而前员工张某可以访问的数据库“核心员工”只有2700人。也就是说,目前至少有2700名核心员工参与了苹果的自动驾驶项目。从现有消息来看,苹果的泰坦项目似乎已经放弃了整车制造,转而进行全新的软件开发。但事实上,苹果在汽车行业的布局包括软件和硬件,并努力从软件切入硬件,打造自己的汽车。软件+硬件,苹果打造汽车生态场景。乔布斯生前曾发表过讲话。手机和汽车是他认为设计非常糟糕的两种产品。苹果,用iPhone换了手机,那么,汽车呢?乔布斯想造一辆汽车,但每个人都知道这有多难。为此,在过去几年里,苹果通过汽车系统carplay、苹果地图、自动驾驶系统等构建了一个智能出行生态系统。从其专利技术和研发团队成员来看,苹果在硬件层面的布局从未中断。(1) 通过苹果发布的车载系统carplay进入车联网,可以无缝集成用户的iOS设备、iOS体验和仪表盘系统。如前所述,2014年初,苹果在CarPlay中正式更名为iOS。3月,苹果发布了iOS 7.1的官方版本,这是iOS 7正式发布后的第一次重大版本更新。其中一个亮点是支持手机连接车载播放系统。有了这个系统,用户只需将iPhone连接到启用CarPlay的汽车上,就可以在汽车屏幕上使用手机上的第三方应用程序。2016年6月13日,苹果在WWDC开发者大会上表示,苹果发布了CarPlay的最新重大更新版本,新系统更新为iOS 10,第三方应用程序支持Siri语音控制。2018年,苹果carplay全面开放了第三方地图界面,这意味着使用carplay的用户现在不仅可以看到苹果地图,还可以看到高德、百度甚至腾讯的地图。此外,用户可以在手机上设置导航目的地和路径,并插入屏幕启动。对苹果来说,carplay是其进入汽车领域的切入点。然而,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他们不想由一家强大的科技公司来控制汽车的安全主导地位。然而,随着科技互联网的发展,公众对移动互联网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种需求自然而然地延伸到了驾驶领域。因此,无论是汽车工厂还是科技公司,都在慢慢看到汽车行业的巨大机遇。然而,与不断变化的科技公司相比,一些汽车制造商可以开发自己的车载系统,但他们做得不太好。此外,一些客观因素也制约了汽车工厂在这方面的改进。例如,汽车的开发周期和生命周期太长,以至于汽车工厂没有太多精力独立开发车载系统,这给了科技公司机会。所以,在carplay问世之后,它仍然引起了相当大的震动。据苹果公司称,截至去年5月,即CarPlay推出三年后,已有400多辆汽车配备了这一功能。在这个市场上,苹果面临的最大竞争对手不是汽车公司,而是谷歌。据外媒报道,谷歌已与沃尔沃和奥迪达成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三方将于2020年推出新的安卓车载系统,这将为用户带来新的互动模式。据业内人士透露,谷歌此举是为了对抗苹果CarPlay系统的垄断。(2) 苹果地图和自动驾驶系统对于自动驾驶汽车来说,除了车身部件、雷达和摄像头之外,高精度地图和驾驶系统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苹果在这两个领域都在不断深入探索。2012年,在WWDC大会上,苹果公司正式推出了苹果地图服务。最初,主要数据……

苹果地图的来源是荷兰导航系统制造商TomTom,而国内地图则是高德。近年来,苹果公司一直在从头开始构建其地图技术。据悉,苹果的地图数据采集是在不依赖第三方数据提供商的情况下,选择派遣配备传感器的数据采集车从多个城市采集地图。这也是苹果地图自2012年推出以来最大的一次“改革”。对此,苹果公司高级副总裁Eddy Cue也表示,与之前相比,公司将从几个方面改进苹果的地图:首先,提高准确性;

二是提高及时性,而不是等待用户通知更新信息。此外,尽管Carplay已经开放了更多的第三方地图和应用程序,但苹果也将推出其重新创建的苹果地图服务。也正是苹果在车载系统和地图领域的布局,为其自动驾驶汽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使其能够进行更准确的测试。与深耕该领域十年的Waymo相比,苹果在自动驾驶领域仍是“新兵”。苹果公司的项目首次出现在公众视线中是在2016年底,当时苹果公司向美国交通管理部门提交了一封信,试图说服管理部门放宽对自动驾驶测试的限制。这封信首次公开承认,该公司正在开发自动驾驶汽车。2017年,苹果公司获得了在加州测试自动驾驶汽车的许可,并发布了第一个自动驾驶汽车研究结果,这是一个可以更容易地检测道路上行人的软件系统。截至2018年9月,DMV文件显示,苹果在加州有70辆自动驾驶测试车,有139名司机可以测试自动驾驶汽车。目前,苹果公司在加州测试了60多辆测试车,仅次于通用汽车无人驾驶子公司Cruise,后者拥有104辆无人测试车。与此同时,一些分析人士表示,苹果的自动驾驶系统最快将在三到五年内完成。(3) 挖掘人才+专利,苹果在硬件层面不断进步。去年8月,苹果圈的咖啡大咖约翰·格鲁伯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被特斯拉挖了五年的苹果Mac硬件工程副总裁道格·菲尔德再次回到苹果,加入了泰坦项目。公司发言人Tom Neumayr也证实了这一消息。事实上,除了Doug Field,苹果还从特斯拉聘请了前汽车工程副总裁Chris Porritt、机械工程经理david nielsen和高级动力总成测试工程师john ireland,以及自动驾驶、QA、传动系统、机械设计和固件领域的工程师。在动力电池的核心领域,苹果也表现活跃。据报道,早在2015年初,美国电池制造商A123 Systems就起诉苹果公司大肆挖走公司员工。2016年8月,有消息称,苹果公司与一家韩国电池公司签署了保密协议,致力于动力电池的研发。苹果公司开发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采用了专利中空技术,中空尺寸为2英寸(约5厘米),可以串联或并联,无需焊接。所谓空心电池,就是利用空心特性改善电池内部的空气流通,从而解决内部散热问题。2017年,有消息称,苹果公司和当代安培技术有限公司正在动力电池领域进行合作。关于动力电池的新闻不断,也是外界猜测苹果正在造车的原因之一。此外,在专利方面,也可以证明苹果在汽车行业不同领域的布局。去年,苹果公司获得了两项汽车专利,其中一项被命名为“非线性滑轨活动板”,其中天窗可以通过多个滑轨在车顶上滑动活动板。另一项专利被称为“动态座椅触觉反馈系统”,可以通过座椅提醒乘客发生了什么。这表明,苹果将使用座椅提醒用户防止车辆偏离车道,而不寻常的嘟嘟声或视觉信息将警告用户。在电池方面,苹果公司获得了一项名为“转换器架构”的专利。据悉,该专利的主要功能是将驱动电池的高压电源的功率转换为低电压,并通过使用多个直流转换器来调节总线的电压,从而延长电池的寿命。它可以用于汽车空调、座椅加热和中央控制系统等电子设备。在自动驾驶方面,苹果公司还获得了电池专利,可以通过“连接臂”连接自动驾驶汽车,使这些汽车组成车队并共享电池组。此外,苹果还在自动驾驶领域获得了AR/VR的专利。其中,VR专利使用VR技术来防止乘客晕车,而AR专利使用AR技术来显示路标、兴趣点和其他数据……

这可能对预先生成的3D模型上的驱动程序有用,并将它们投影在屏幕上。虽然这些只是专利,但苹果什么时候可以将其应用到汽车上还不清楚,但从这些专利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苹果不仅限于汽车领域的软件研发,而且在众多高端硬件人才的参与下,苹果真的只是在研究自动驾驶系统吗?在苹果i-car经历了苹果汽车业务的多次挫折之后,i-car还会再来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此前,英特尔曾与一家研究公司联合发布报告,预测2050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市场将达到7万亿美元。波士顿咨询集团表示,到2035年,自动驾驶汽车的全球销量将达到1200万辆。面对这样一片蓝海,苹果怎么能坐不住呢?另一方面,根据最新的财务报告,2018年第四季度,苹果的销售额同比下降5%,至843.1亿美元。主要产品iPhone在中国的销量下降幅度超过预期,九个季度以来首次下降。预计2019年第一季度营收也将同比下降,业绩疲软或将长期化。此外,从市值来看,自2018年苹果成功突破万亿美元以来,开始呈现悬崖式下跌。据报道,美国时间2019年1月3日,苹果股价暴跌近10%,至每股142.19美元。以47.45亿股计算,与最高价格相比,苹果的市值在三个月内缩水了4292亿美元。截至1月30日,苹果股价报162.76美元,市值7698.23亿美元,但与最高值相比,仍蒸发了近4000亿美元。目前,硬件产品销售疲软和市值下降正在迫使苹果创造新的增长点。因此,对苹果来说,进军智能汽车行业不仅是为了开辟新的领域,也是为了成为其生态的新入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如上所述,苹果公司具备自主研发汽车的实力只是时间问题,它将正式进入整车制造。然而,库克在制造汽车方面更加谨慎。当被问及是否有重启整车制造的计划时,他说:不确定,也许,也许没有。尽管库克没有表示肯定,但许多业内人士相信苹果会来。对此,但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认为,苹果不会只停留在“技术”层面。根据其报告,从硬件起家的苹果公司最终将在无人车战略中从软件转向车辆设计,并为第三方服务和内容搭建平台。与此同时,知名供应链分析师郭明曾表示,苹果只是想先做“软件”,然后克服“硬件”,最后形成“服务”,将iPhone的成功延伸到苹果熟悉的汽车行业。至于上市时间,郭明认为苹果制造的汽车将在2023-2025年上市。甚至在2018年8月10日,特斯拉的一家中国供应商透露,“苹果可能很快就会推出新能源汽车。原型车现在应该已经出来了,小批量的样品将在本月底寄出。但保密的是,内部主管看不到。”结论:苹果的汽车之路还远未结束。从2007年到2018年,苹果在汽车行业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泰坦项目已经运营了4年多。如上所述,泰坦项目团队有5000多名员工和近2700名核心员工,只有200人被解雇。这真的能影响整个团队吗?而且,在当今的汽车市场上,自动驾驶无疑是一片蓝海,许多科技巨头都在抢占这个市场。有团队、有资金、有实力的苹果怎么会缺席?因此,在车云看来,苹果的汽车之路才刚刚开始,远远没有结束。此外,一辆汽车的完整研发周期需要四年以上,而泰坦计划仍处于这一时期之间。距离郭明给出的时间还有4-5年。在此期间,苹果和库克思考未来的汽车产业和汽车研发方向就足够了。我们需要做的是期待苹果i-car能像当年的iPhone一样颠覆整个汽车行业。(3) 挖掘人才+专利,苹果在硬件层面不断进步。去年8月,约翰·格鲁伯,一个大c……

苹果圈的收费者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被特斯拉挖了五年的苹果Mac硬件工程副总裁Doug Field再次回到苹果,加入了Titan项目。公司发言人Tom Neumayr也证实了这一消息。事实上,除了Doug Field,苹果还从特斯拉聘请了前汽车工程副总裁Chris Porritt、机械工程经理david nielsen和高级动力总成测试工程师john ireland,以及自动驾驶、QA、传动系统、机械设计和固件领域的工程师。在动力电池的核心领域,苹果也表现活跃。据报道,早在2015年初,美国电池制造商A123 Systems就起诉苹果公司大肆挖走公司员工。2016年8月,有消息称,苹果公司与一家韩国电池公司签署了保密协议,致力于动力电池的研发。苹果公司开发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采用了专利中空技术,中空尺寸为2英寸(约5厘米),可以串联或并联,无需焊接。所谓空心电池,就是利用空心特性改善电池内部的空气流通,从而解决内部散热问题。2017年,有消息称,苹果公司和当代安培技术有限公司正在动力电池领域进行合作。关于动力电池的新闻不断,也是外界猜测苹果正在造车的原因之一。此外,在专利方面,也可以证明苹果在汽车行业不同领域的布局。去年,苹果公司获得了两项汽车专利,其中一项被命名为“非线性滑轨活动板”,其中天窗可以通过多个滑轨在车顶上滑动活动板。另一项专利被称为“动态座椅触觉反馈系统”,可以通过座椅提醒乘客发生了什么。这表明,苹果将使用座椅提醒用户防止车辆偏离车道,而不寻常的嘟嘟声或视觉信息将警告用户。在电池方面,苹果公司获得了一项名为“转换器架构”的专利。据悉,该专利的主要功能是将驱动电池的高压电源的功率转换为低电压,并通过使用多个直流转换器来调节总线的电压,从而延长电池的寿命。它可以用于汽车空调、座椅加热和中央控制系统等电子设备。在自动驾驶方面,苹果公司还获得了电池专利,可以通过“连接臂”连接自动驾驶汽车,使这些汽车组成车队并共享电池组。此外,苹果还在自动驾驶领域获得了AR/VR的专利。其中,VR专利使用VR技术防止乘客晕车,而AR专利使用AR技术在预先生成的3D模型上显示路标、兴趣点和其他可能对驾驶员有用的数据,并将其投影在屏幕上。虽然这些只是专利,但苹果什么时候可以将其应用到汽车上还不清楚,但从这些专利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苹果不仅限于汽车领域的软件研发,而且在众多高端硬件人才的参与下,苹果真的只是在研究自动驾驶系统吗?在苹果i-car经历了苹果汽车业务的多次挫折之后,i-car还会再来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此前,英特尔曾与一家研究公司联合发布报告,预测2050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市场将达到7万亿美元。波士顿咨询集团表示,到2035年,自动驾驶汽车的全球销量将达到1200万辆。面对这样一片蓝海,苹果怎么能坐不住呢?另一方面,根据最新的财务报告,2018年第四季度,苹果的销售额同比下降5%,至843.1亿美元。主要产品iPhone在中国的销量下降幅度超过预期,九个季度以来首次下降。预计2019年第一季度营收也将同比下降,业绩疲软或将长期化。此外,从市值来看,自2018年苹果成功突破万亿美元以来,开始呈现悬崖式下跌。据报道,美国时间2019年1月3日,苹果股价暴跌近10%,至每股142.19美元。以47.45亿股计算,与最高价格相比,苹果的市值已经……

三个月内增加了4292亿美元。截至1月30日,苹果股价报162.76美元,市值7698.23亿美元,但与最高值相比,仍蒸发了近4000亿美元。目前,硬件产品销售疲软和市值下降正在迫使苹果创造新的增长点。因此,对苹果来说,进军智能汽车行业不仅是为了开辟新的领域,也是为了成为其生态的新入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如上所述,苹果公司具备自主研发汽车的实力只是时间问题,它将正式进入整车制造。然而,库克在制造汽车方面更加谨慎。当被问及是否有重启整车制造的计划时,他说:不确定,也许,也许没有。尽管库克没有表示肯定,但许多业内人士相信苹果会来。对此,但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认为,苹果不会只停留在“技术”层面。根据其报告,从硬件起家的苹果公司最终将在无人车战略中从软件转向车辆设计,并为第三方服务和内容搭建平台。与此同时,知名供应链分析师郭明曾表示,苹果只是想先做“软件”,然后克服“硬件”,最后形成“服务”,将iPhone的成功延伸到苹果熟悉的汽车行业。至于上市时间,郭明认为苹果制造的汽车将在2023-2025年上市。甚至在2018年8月10日,特斯拉的一家中国供应商透露,“苹果可能很快就会推出新能源汽车。原型车现在应该已经出来了,小批量的样品将在本月底寄出。但保密的是,内部主管看不到。”结论:苹果的汽车之路还远未结束。从2007年到2018年,苹果在汽车行业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泰坦项目已经运营了4年多。如上所述,泰坦项目团队有5000多名员工和近2700名核心员工,只有200人被解雇。这真的能影响整个团队吗?而且,在当今的汽车市场上,自动驾驶无疑是一片蓝海,许多科技巨头都在抢占这个市场。有团队、有资金、有实力的苹果怎么会缺席?因此,在车云看来,苹果的汽车之路才刚刚开始,远远没有结束。此外,一辆汽车的完整研发周期需要四年以上,而泰坦计划仍处于这一时期之间。距离郭明给出的时间还有4-5年。在此期间,苹果和库克思考未来的汽车产业和汽车研发方向就足够了。我们需要做的是期待苹果i-car能像当年的iPhone一样颠覆整个汽车行业。

标签:特斯拉奔驰宝马大众奥迪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继资产冻结之后,途歌名下财产再遭查封

在经济下行、投融资热度下降的背景下,倚重资本投资的共享出行领域的企业频频被曝陷入资金、经营困境。继共享汽车品牌途歌出行在2018年底被申请资产冻结之后,近日,途歌出行名下的财产再次遭到司法冻结。

1900/1/1 0:00:00
马仿列接棒 郑刚卸任北汽新能源总经理

临近春节,北汽新能源传出重大人事变动消息。汽车之家从北汽新能源内部获悉,郑刚确定卸任北汽新能源总经理一职,他的继任者将是北汽集团新能源管理部部长马仿列。

1900/1/1 0:00:00
广汽集团:全面实施智能网联新能源

1月31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南方(韶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中心项目的议案》,同意南方(韶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中心项目的实施。

1900/1/1 0:00:00
威马牵手美团,布局移动出行另有深意?

1月30日,威马汽车与美团打车达成战略合作。威马表示,此次合作意在构建完善的新零售体系,覆盖购车、用车、租车在内的多个消费场景。

1900/1/1 0:00:00
博世公布2018财年业绩:总销售额779亿欧元,投资自动驾驶40亿欧元

亿欧汽车1月31日消息,博世公布的财报初步数据显示,2018年,博世共计销售5200万件互联产品,较上年增长37。

1900/1/1 0:00:00
小鹏汽车G3调补贴后售价 增幅2.0-3.4万元

日前小鹏汽车官方发布消息,小鹏汽车G3自2月1日起全系调整补贴后售价,补贴后统一售价由13581658万元调整至15581998万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