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A股市场出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氛围。只要将其与“锂”这个词联系起来,似乎就能引发资本市场的集体高潮。这一切可以说都要归功于新能源汽车。现在,只要提到新能源汽车,投资者自然会与锂电池画上等号。过去,锂电池一直被用作手机和电脑等数字设备的主要电池材料。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兴起,锂电池逐渐大规模取代铅酸电池。特斯拉是第一家采用锂电池作为动力电池的汽车公司。从那时起,上游地区的锂价格在两年内上涨了两倍。不,一些汽车公司甚至没有放弃锂矿。车企瞄准锂矿产地,各大车企争相“官宣”动力电池公司,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当代安培技术有限公司、松下和LG等电池巨头不乏合作汽车公司。一些汽车公司甚至将其影响力扩大到了锂矿的来源。在此之前,长城汽车旗下一心发展有限公司收购了皮尔巴拉矿业不超过3.5%的股份。根据长城汽车的个性,他们不仅喜欢提前计划,而且更喜欢自己生产和销售。目前,长城的传统发动机变速箱都是自主研发的。
尽管长城魏建军此前曾公开表示不会生产新能源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但其行动实际上是非常诚实的。如果真的不生产纯电动汽车,像长城这样以传统燃油车为主的车企无疑将面临双积分政策的巨大压力。去年,长城发布了首款新能源产品WEY P8,并带来了自主研发的新能源平台Pi4。WEY品牌的Pi4平台可以独立协同驱动驱动轮,实现前驱、后驱和四轮驱动三种驱动模式。
丰田也很积极主动。其商业公司Toyota Tsusho去年收购了澳大利亚锂矿公司OrocobreLtd 15%的股份,并额外投资2.8亿澳元(约2.32亿美元)扩建工厂,以期将产能翻一番,并计划将产能从2017年的17.5万吨增加到每年4.25万吨。根据丰田的计划,他们将在2020年正式推出一款全新的纯电动汽车。
比亚迪作为拥有第二大电池装机容量的新能源巨头,自然拥有自己的矿产。“亚洲锂王”融捷拥有亚洲最大的锂辉石矿,其控股股东也是比亚迪的董事会成员。另一方面,北汽还派遣高级管理人员前往智利,开始矿产资源谈判。瞄准采矿业的汽车公司不在少数。由此可见,新能源的竞争并不局限于产品层面。也可以看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因素与电池材料有关(毕竟很少听说有车企进入化石能源公司,对吧?)
被抢的锂矿不一定是“稀有”的,锂电池也不是绝对环保的。根据事实,锂应该是稀有的吗?看,锂电池通常使用锂离子作为阳极。目前,新能源汽车中的电池阳极主要包括钴酸锂、镍酸锂、三元材料等。世界上的锂矿可分为卤水型和硬岩型(均为锂盐),其中66%在卤水中,34%在矿石中。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16年的最新统计,全球已查明的锂资源量约为4099万吨,储量约为1400万吨。从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和亚洲(约70%)。然而,根据目前的技术,锂盐的开采和提取很困难。
事实上,锂矿石在地球上广泛存在,未来十年只开采总锂矿石的1%。世界上一半以上的锂矿位于南美洲的智利,锂矿分布在六大洲。据统计,即使市场需求扩大30倍,现有储备也将持续185年。此外,锂的价格对新能源汽车的影响很小。当锂的价格上涨300%时,电池的价格上涨2%。
新能源的最大标志是“清洁能源”。当我们认为电池能源可以取代化石燃料时,锂和钴的提取似乎会带来环境问题。在大多数电池方案中,锂作为一种活性碱金属,在开采时消耗大量的水,这意味着它需要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开采,而开采锂矿引起的有化学物质很可能从锂矿的蒸发池泄漏到供水系统中。研究表明,开采锂矿可以影响下游150英里(约240公里)的鱼类。锂的提取过程会污染土壤和农作物的灌溉。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大多数已投入使用的电动汽车尚未达到其周期的终点。当第一代电动汽车的电池在未来结束使用寿命时,这些锂电池的处理仍然是一个大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除了制定未来的电池回收计划外,还需要控制锂电池制造的资源效率。国内锂电池生产标准化,对低端电池产能进行严格控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动力电池的需求逐渐扩大,这无可厚非,近年来相关生产市场有逐步扩大的趋势。然而,高质量动力电池的生产能力仍然稀缺。1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修订了《锂离子电池行业标准与条件》和《锂离子蓄电池行业标准公告管理暂行办法》。新修订的条例和办法将于2019年2月15日起实施。
据悉,在动力电池领域,前十名以外的动力电池公司市场总需求约为13%,但约占行业总产能的55%,且大多属于低端产能,产能利用率仅为10%左右,拉低了行业的整体产能利用指数。修订版的《规范和条件》对锂电池的产能利用率和研发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意味着低端电池的产能将在一定程度上被禁止。这些要求不仅可以优化行业环境,还可以提高产能利用率,防止生产线闲置造成的资源浪费,还可以大大降低未来处理电池污染的成本。燃料电池也可能赶上其他电池。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趋势下,锂电池纯电动汽车越来越轻……
在重量上,能量密度比以前的铅酸电池更高,并且可以在没有记忆效应的情况下充电和放电。然而,充电时间长、电池寿命短等固有缺陷仍然存在,燃料电池汽车有望进一步弥补锂电池的诸多不足。
在这方面,韩国汽车公司现代起亚汽车集团应该走在前列。其于去年年初推出的现代NEXO氢燃料电池汽车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也是历史上第三款离开开发平台和PPT为媒体提供试驾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丰田Mirai于2016年开启媒体试驾,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销售;
本田Clarity已在北美部分地区销售),这与现代汽车自1998年以来的长期研发密不可分。顾名思义,氢燃料以氢气和氧气为主要原料,被称为100%清洁能源。
因此,日本应该走在前列。除了重视环境保护外,其自身化石燃料等资源储量的稀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以日本经济产业省为代表的日本政府高度重视并继续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和氢能。在过去的30年里,它在燃料电池汽车和氢能的基础科学研究、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方面投入了数千亿日元,以丰田的Mirai和本田的Clarity为代表。
车企规模庞大,提前布局并不奇怪,但向上游能源层面的布局却是前所未有的。这场由新能源发起的军备竞赛似乎更像是一场资本游戏,有多少成果可以落实到消费者身上,还是这只是为了让我们吃瓜,看一场资本大战?无论是未来的新能源,还是化石燃料汽车时代,造车的方向始终倾向于最有利的资本。世界各地的政策正在逐渐让每个人远离化石燃料,但这并不能说明纯电力是未来。例如,也有车企在很早以前就布局了燃料电池汽车,未来谁的世界真的不确定。前段时间,A股市场出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氛围。只要将其与“锂”这个词联系起来,似乎就能引发资本市场的集体高潮。这一切可以说都要归功于新能源汽车。现在,只要提到新能源汽车,投资者自然会与锂电池画上等号。过去,锂电池一直被用作手机和电脑等数字设备的主要电池材料。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兴起,锂电池逐渐大规模取代铅酸电池。特斯拉是第一家采用锂电池作为动力电池的汽车公司。从那时起,上游地区的锂价格在两年内上涨了两倍。不,一些汽车公司甚至没有放弃锂矿。车企瞄准锂矿产地,各大车企争相“官宣”动力电池公司,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当代安培技术有限公司、松下和LG等电池巨头不乏合作汽车公司。一些汽车公司甚至将其影响力扩大到了锂矿的来源。在此之前,长城汽车旗下一心发展有限公司收购了皮尔巴拉矿业不超过3.5%的股份。根据长城汽车的个性,他们不仅喜欢提前计划,而且更喜欢自己生产和销售。目前,长城的传统发动机变速箱都是自主研发的。
尽管长城魏建军此前曾公开表示不会生产新能源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但其行动实际上是非常诚实的。如果真的不生产纯电动汽车,像长城这样以传统燃油车为主的车企无疑将面临双积分政策的巨大压力。去年,长城发布了首款新能源产品WEY P8,并带来了自主研发的新能源平台Pi4。WEY品牌的Pi4平台可以独立协同驱动驱动轮,实现前驱、后驱和四轮驱动三种驱动模式。
丰田也很积极主动。其商业公司Toyota Tsusho去年收购了澳大利亚锂矿公司OrocobreLtd 15%的股份,并额外投资2.8亿澳元(约2.32亿美元)扩建工厂,以期将产能翻一番,并计划将产能从2017年的17.5万吨增加到每年4.25万吨。根据丰田的计划,他们将正式推出一款全新的纯电动汽车……
2020年电动汽车。
比亚迪作为拥有第二大电池装机容量的新能源巨头,自然拥有自己的矿产。“亚洲锂王”融捷拥有亚洲最大的锂辉石矿,其控股股东也是比亚迪的董事会成员。另一方面,北汽还派遣高级管理人员前往智利,开始矿产资源谈判。瞄准采矿业的汽车公司不在少数。由此可见,新能源的竞争并不局限于产品层面。也可以看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因素与电池材料有关(毕竟很少听说有车企进入化石能源公司,对吧?)
被抢的锂矿不一定是“稀有”的,锂电池也不是绝对环保的。根据事实,锂应该是稀有的吗?看,锂电池通常使用锂离子作为阳极。目前,新能源汽车中的电池阳极主要包括钴酸锂、镍酸锂、三元材料等。世界上的锂矿可分为卤水型和硬岩型(均为锂盐),其中66%在卤水中,34%在矿石中。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16年的最新统计,全球已查明的锂资源量约为4099万吨,储量约为1400万吨。从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和亚洲(约70%)。然而,根据目前的技术,锂盐的开采和提取很困难。
事实上,锂矿石在地球上广泛存在,未来十年只开采总锂矿石的1%。世界上一半以上的锂矿位于南美洲的智利,锂矿分布在六大洲。据统计,即使市场需求扩大30倍,现有储备也将持续185年。此外,锂的价格对新能源汽车的影响很小。当锂的价格上涨300%时,电池的价格上涨2%。
新能源的最大标志是“清洁能源”。当我们认为电池能源可以取代化石燃料时,锂和钴的提取似乎会带来环境问题。在大多数电池方案中,锂作为一种活性碱金属,在开采时消耗大量的水,这意味着它需要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开采,而开采锂矿引起的有化学物质很可能从锂矿的蒸发池泄漏到供水系统中。研究表明,开采锂矿可以影响下游150英里(约240公里)的鱼类。锂的提取过程会污染土壤和农作物的灌溉。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大多数已投入使用的电动汽车尚未达到其周期的终点。当第一代电动汽车的电池在未来结束使用寿命时,这些锂电池的处理仍然是一个大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除了制定未来的电池回收计划外,还需要控制锂电池制造的资源效率。国内锂电池生产标准化,对低端电池产能进行严格控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动力电池的需求逐渐扩大,这无可厚非,近年来相关生产市场有逐步扩大的趋势。然而,高质量动力电池的生产能力仍然稀缺。1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修订了《锂离子电池行业标准与条件》和《锂离子蓄电池行业标准公告管理暂行办法》。新修订的条例和办法将于2019年2月15日起实施。
据悉,在动力电池领域,前十名以外的动力电池公司市场总需求约为13%,但约占行业总产能的55%,且大多属于低端产能,产能利用率仅为10%左右,拉低了行业的整体产能利用指数。修订版的《规范和条件》对锂电池的产能利用率和研发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意味着低端电池的产能将在一定程度上被禁止。这些要求不仅可以优化行业环境,还可以提高产能利用率,防止生产线闲置造成的资源浪费,还可以大大降低未来处理电池污染的成本。燃料电池也可能赶上其他电池。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趋势下,锂电池纯电动汽车越来越轻……
在重量上,能量密度比以前的铅酸电池更高,并且可以在没有记忆效应的情况下充电和放电。然而,充电时间长、电池寿命短等固有缺陷仍然存在,燃料电池汽车有望进一步弥补锂电池的诸多不足。
在这方面,韩国汽车公司现代起亚汽车集团应该走在前列。其于去年年初推出的现代NEXO氢燃料电池汽车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也是历史上第三款离开开发平台和PPT为媒体提供试驾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丰田Mirai于2016年开启媒体试驾,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本田Clarity已在北美部分地区销售),这与现代汽车自1998年以来的长期研发密不可分。顾名思义,氢燃料以氢气和氧气为主要原料,被称为100%清洁能源。
因此,日本应该走在前列。除了重视环境保护外,其自身化石燃料等资源储量的稀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以日本经济产业省为代表的日本政府高度重视并继续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和氢能。在过去的30年里,它在燃料电池汽车和氢能的基础科学研究、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方面投入了数千亿日元,以丰田的Mirai和本田的Clarity为代表。
车企规模庞大,提前布局并不奇怪,但向上游能源层面的布局却是前所未有的。这场由新能源发起的军备竞赛似乎更像是一场资本游戏,有多少成果可以落实到消费者身上,还是这只是为了让我们吃瓜,看一场资本大战?无论是未来的新能源,还是化石燃料汽车时代,造车的方向始终倾向于最有利的资本。世界各地的政策正在逐渐让每个人远离化石燃料,但这并不能说明纯电力是未来。例如,也有车企在很早以前就布局了燃料电池汽车,未来谁的世界真的不确定。
奔驰、宝马真的在一起了,奥迪不哭。
1900/1/1 0:00:001、全球首个针对纯电动汽车能耗指标提出要求的技术标准出台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1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批准发布了646项国家标准,涉及道路交通、养老服务等多个领域,
1900/1/1 0:00:00在南方基本上没有布局的北方车企长城汽车,这次是实实在在地大跨步走出了河北。
1900/1/1 0:00:00“烧钱”,向来是造车新势力无法摆脱的命运。本周,蔚来和恒大接连发布公告,宣布亏损。
1900/1/1 0:00:003月8日,小鹏汽车宣布,曾任职东风标致销售部部长、市场部副部长的资深汽车营销经理人刘培近日正式加盟小鹏汽车,出任销售副总经理,负责小鹏汽车各城市端的市场运营和销售管理工作。
1900/1/1 0:00:00日前,中航锂电董事长刘静瑜带队拜访广汽新能源,副总经理席忠民及其项目团队负责接待。中航锂电称,双方团队在技术、产品规划、商务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双方技术人员对合作项目在细节上进行了讨论确认。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