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临近“3·15”,去年大众途锐因发动机进水熄火被点名曝光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今年,谁来花钱?在过去的一年里,汽车产品的质量提高了吗?目前,哪些质量问题或新问题困扰着消费者?
在格施汽车进行的“3.15”专项调查中,46%的参与者认为,过去一年汽车产品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新能源汽车问题的集中爆发。毫无疑问,2018年是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的一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正式达到108万辆,同比增长88.5%。然而,销售额的快速增长也导致了相关投诉和召回的急剧增加。有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共召回13.57万辆新能源汽车,约占全年汽车召回总数的1%。如果与同年108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总销量相比,新能源汽车召回比例高达13.46%。如此惊人的召回率也从侧面反映了新能源汽车问题的集中爆发。除了新能源汽车问题的集中爆发,新车产品质量的严重下降已成为参与者的第二大选择,38%的参与者参与了这一项目。正如J.D.Power发布的《2018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报告》所述,经过多年的持续改进,2018年中国汽车行业的新车整体质量有所下降。然而,该研究指出,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设计问题的增加,如导航不准确和语音识别能力差。值得一提的是,《2018中国新车质量研究》首次新增了新能源汽车。结果表明,新能源汽车的质量问题远高于传统燃油汽车。主要问题是打开空调后的电源、空调、座椅材料等。
因此,在调查问题3中,当被问及“哪种类型的故障问题影响最严重?”时,28%的参与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热失控”。据了解,当电池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排出时,高温会影响动力电池的寿命,甚至导致热失控,从而导致火灾。在2018年召回的新能源汽车中,由于热失控电池故障,江淮汽车启动了4248款iEV5车型的召回。此外,制动辅助性能不足、纯电动汽车专用变速器故障以及部件和机械结构部件存在潜在安全隐患是召回的重要原因。需要指出的是,除了产品质量问题外,新能源汽车在消费领域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用户报告了动力电池问题,例如由于错误的电池充电导致续航里程不足,以及无法在低温下快速充电,这些都是真正困扰新能源汽车用户的问题。日前,“3.15”晚会的一名工作人员向媒体透露,“今年我们收到了特别多的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质量投诉,晚会准备了一堆关于新能源车质量问题的材料。很有可能在今年的315晚会上,一些质量不好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会被杀。”此外,“发动机停机”、“机油增多”、“车内空气的气味”已成为第二个最严重的方面。
由于产品故障频发,高达70%的参与者认为,今年的“3.15”晚会将是汽车行业上市的大概率事件,来自德国、自主品牌和美国品牌的参与者预测,上市概率最高的三大汽车系统将上市。众所周知,汽车作为一种大宗消费品,在“3.15”期间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多年来。从2009年国道乱收费到2018年大众途锐发动机可能进水,汽车行业在“3.15”晚会上被曝光的大小问题多达13个。笔者想说,作为一个强大的媒体平台,“3.15”晚会对这些行为进行了极大的曝光和打击,但这些被曝光的事件只是汽车市场巨大问题的冰山一角。汽车行业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高田安全气囊事件、通用汽车召回事件和其他活动,这也需要相关机构采取进一步的监管措施。当涉及到重罚时,你仍然需要支付重罚。当然,与其在“3·15”之后如此忙碌,不如在“3?15”之前开始。看到了“3·5”派对力量的车企现在已经学会了“提前计划”。可以看出,在“3·15”临近之前,许多汽车制造商会主动采取“灭火”措施——提前启动召回,这也被业内人士视为中国“3·5”的功能之一是引爆一批可选的主动召回。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的公告,在今年“3·15”到来的前一周,梅赛德斯-奔驰、大众、丰田、保时捷等品牌已经启动召回。我们知道,召回产品缺陷是企业责任的体现。然而,由于担心品牌形象受到影响、用户声誉下降等各种原因,汽车制造商往往相对被动地处理质量问题,直到最后一刻才考虑召回。今年汽车行业会上榜吗?哪些品牌和问题将被曝光?我们将拭目以待。
财联社3月19日讯,特斯拉通过推特表示,汽车售价上调的时间推迟到周三午夜。特斯拉表示,由于订单规模异常庞大,无法在周一午夜完成所有订单的处理。
1900/1/1 0:00:00当地时间3月13日,日产汽车公司表示,该公司将在本周四(3月14日)向日产股东发出了由日产总裁西川广人签署的公告,要求他们在4月8日的股东大会上解除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的董事职务。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解决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即电池积累过多热量)的方法。
1900/1/1 0:00:00日前,《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中称,从各自动驾驶企业提交给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报告可以看出,在自动驾驶的技术开发竞争中,谷歌旗下的Waymo一路领跑,
1900/1/1 0:00:00于特斯拉史无前例的大降价,刚提车的中国车主大喊维权,降价幅度在1133411万元之间,提车不到十天车辆贬值了二三十万,让他们十分憋屈,也非常愤怒。
1900/1/1 0:00:00如果现在有人问你汽车行业的“新造车势力”企业有谁?稍微关注点车市的人可能会不假思索的告诉你蔚来、小鹏、威马、前途或者车和家等。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