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车企加速布局氢燃料电池车:技术多路并进防踏空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氢燃料电池汽车在2019年变得越来越热。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上,多位汽车及相关行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了一批关于氢能的议案和建议,再次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和讨论。从技术路线上看,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未来的重点发展领域,而氢燃料电池也被视为新能源汽车最理想的解决方案之一。另一方面,随着纯电、混动技术等新能源汽车补贴逐年下降,燃料电池的政策优势凸显。基于行业的良好预期,国内多家车企纷纷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传统能源公司、汽车零部件公司和产业资本也纷纷加快在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的布局。两会的集中关注也反映了行业对氢能支持政策的渴望。与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相比,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相对缓慢且不平衡,与日本、韩国等国家存在明显差距。然而,氢能本身的应用还不成熟。多位业内人士也在《21世纪商业导报》上对记者表示,氢燃料电池汽车从研发到落地仍需要不可预测的资源。对于广大从业者来说,更多新能源汽车技术路径的研发是基于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大多数车企的布局往往涵盖多条技术路径,包括纯电、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等。由于没有人能说哪种技术最终会主导市场,因此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多点开花”。上周,许多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代表和委员加入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提案。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建议加大对燃料电池产业链的研发支持力度,设立国家专项支持基金或制定财税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增加投资。他还建议对加氢站的建设和成本进行补贴,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氢站建设,鼓励运营企业购买燃料电池汽车并投入运营。此前,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也对氢能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他指出,在国家层面,要统筹规划将氢能从国家发展的重点方向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做好顶层设计,促进氢能产业健康发展。此外,在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期间,提及氢能发展的代表和成员包括中国一汽集团总经理Xi、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毅、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红、长城汽车副董事长兼总裁王凤英等。除了整车厂负责人,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凌文、中国石化副总经理马永生等。从提案和提案的内容来看,支持氢能和氢燃料电池的发展涉及多个层面:宏观层面,有代表建议,将氢能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明确氢能产业主管部门,制定行业标准;

微观上,我们希望完善制氢、储氢、加氢站、燃料电池等全产业链建设,鼓励市场化运作。在一系列提案和提案的背后,中国多个领域的企业早已布局氢能,氢燃料电池也是其落地的理想场景。目前,上汽、比亚迪、宇通客车等多家车企已涉足氢燃料技术领域,小规模商业化主要落在商用车领域。近年来,许多乘用车公司也开始布局。21世纪经济导报记者从奇瑞汽车了解到,虽然尚未大规模商业化,但奇瑞已经掌握了乘用车、物流车和公交车三种规格燃料电池系统的整车集成技术。奇瑞还与国内拥有核心技术的大学和零部件公司合作,研究和开发电反应堆和空气压缩机等核心部件,并与Xi的交通大学等大学合作开发储氢系统,与当地能源和化工企业合作建设加氢站。奇瑞对乘用车有明确的规划:下一步要开发全功率氢燃料电池汽车(大型SUV),计划在2025年左右上市。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和产业公司的热情布局下,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加氢站基础设施不完善、氢燃料成本高、核心技术难以突破等。据统计,去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仅1500多辆,仅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千分之一。多种技术路线并存。事实上,氢燃料电池只是布局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径之一。即使从长远来看,许多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商业先驱报》,燃料电池和纯电力并不是相互替代的角色,而是共同发展的。“在长途和大型商用车领域,氢能具有更多优势,但在短途和小型汽车领域,电动汽车有望成为主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黄鹤表示。,告诉《21世纪商业先驱报》,汽车中使用的氢能属于二次能源,其效率在理论上并不是最高的。成本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一个是电池的成本,另一个是氢能本身的成本。氢燃料电池汽车将在中短期内主要用于商用车,这在行业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提出了“加快新能源物流车的普及和应用”的主要建议,因为他认为新能源汽车将首先在物流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氢燃料汽车来说,他表示,北汽正在全力加大商用车领域氢能产品的开发力度。对于许多乘用车制造商来说,尽管可以布局氢能领域进行研发,但短期内很难形成产业规模。黄河认为,未来五年,乘用车市场预计将以纯电和插电产品为主。十年后,人们相信氢燃料电池将达到一定规模,但预计将主要用于大型汽车。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前景看好,但今年申报的燃料电池汽车数量几乎为零。据悉,在最新发布的2019年第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辆目录》中,燃料电池汽车申报数量为零;

在1月份公布的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中,也没有燃料电池车型。这从侧面反映出,车企在燃料电池汽车等技术路径上的研发力度和速度仍有较大差距。在新能源汽车的布局上,各家车企主要集中在纯电和混合动力领域。以奇瑞为例。事实上,在新能源布局方面,除了氢燃料电池,它还布局了覆盖全尺寸、全续航里程乘用车的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平台。从长远来看,奇瑞将坚持“纯电动增程燃料电池”的技术研发路线。在自主品牌中,奇瑞分布广泛,另一个典型代表就是吉利汽车。据了解,吉利在燃料电池、油电混合动力、替代燃料和纯电力等领域均有布局。去年,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胡正南在一次沙龙上坦言,“技术路线太多了。实际上,我们看不清楚哪条路是真的,任何投资都可能存在一定风险。”氢燃料电池汽车在2019年变得越来越热。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上,多位汽车及相关行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了一批关于氢能的议案和建议,再次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和讨论。从技术路线上看,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未来的重点发展领域,而氢燃料电池也被视为新能源汽车最理想的解决方案之一。另一方面,随着纯电、混动技术等新能源汽车补贴逐年下降,燃料电池的政策优势凸显。基于行业的良好预期,国内多家车企纷纷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传统能源公司、汽车零部件公司和产业资本也纷纷加快在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的布局。两会的集中关注也反映了行业对氢能支持政策的渴望。与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相比,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相对缓慢且不平衡,与日本、韩国等国家存在明显差距。然而,氢能本身的应用还不成熟。多位业内人士也在《21世纪商业导报》上对记者表示,氢燃料电池汽车从研发到落地仍需要不可预测的资源。对于广大从业者来说,更多新能源汽车技术路径的研发是基于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大多数车企的布局往往涵盖多条技术路径,包括纯电、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等。由于没有人能说哪种技术最终会主导市场,因此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多点开花”。上周,许多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代表和委员加入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提案。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建议加大对燃料电池产业链的研发支持力度,设立国家专项支持基金或制定财税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增加投资。他还建议对加氢站的建设和成本进行补贴,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氢站建设,鼓励运营企业购买燃料电池汽车并投入运营。此前,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也对氢能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他指出,在国家层面,要统筹规划将氢能从国家发展的重点方向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做好顶层设计,促进氢能产业健康发展。此外,在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期间,提及氢能发展的代表和成员包括中国一汽集团总经理Xi、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毅、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红、长城汽车副董事长兼总裁王凤英等……

除了整车厂负责人,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凌文、中国石化副总经理马永生等。从提案和提案的内容来看,支持氢能和氢燃料电池的发展涉及多个层面:宏观层面,有代表建议,将氢能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明确氢能产业主管部门,制定行业标准;

微观上,我们希望完善制氢、储氢、加氢站、燃料电池等全产业链建设,鼓励市场化运作。在一系列提案和提案的背后,中国多个领域的企业早已布局氢能,氢燃料电池也是其落地的理想场景。目前,上汽、比亚迪、宇通客车等多家车企已涉足氢燃料技术领域,小规模商业化主要落在商用车领域。近年来,许多乘用车公司也开始布局。21世纪经济导报记者从奇瑞汽车了解到,虽然尚未大规模商业化,但奇瑞已经掌握了乘用车、物流车和公交车三种规格燃料电池系统的整车集成技术。奇瑞还与国内拥有核心技术的大学和零部件公司合作,研究和开发电反应堆和空气压缩机等核心部件,并与Xi的交通大学等大学合作开发储氢系统,与当地能源和化工企业合作建设加氢站。奇瑞对乘用车有明确的规划:下一步要开发全功率氢燃料电池汽车(大型SUV),计划在2025年左右上市。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和产业公司的热情布局下,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加氢站基础设施不完善、氢燃料成本高、核心技术难以突破等。据统计,去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仅1500多辆,仅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千分之一。多种技术路线并存。事实上,氢燃料电池只是布局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径之一。即使从长远来看,许多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商业先驱报》,燃料电池和纯电力并不是相互替代的角色,而是共同发展的。“在长途和大型商用车领域,氢能具有更多优势,但在短途和小型汽车领域,电动汽车有望成为主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黄鹤表示。,告诉《21世纪商业先驱报》,汽车中使用的氢能属于二次能源,其效率在理论上并不是最高的。成本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一个是电池的成本,另一个是氢能本身的成本。氢燃料电池汽车将在中短期内主要用于商用车,这在行业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提出了“加快新能源物流车的普及和应用”的主要建议,因为他认为新能源汽车将首先在物流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氢燃料汽车来说,他表示,北汽正在全力加大商用车领域氢能产品的开发力度。对于许多乘用车制造商来说,尽管可以布局氢能领域进行研发,但短期内很难形成产业规模。黄河认为,未来五年,乘用车市场预计将以纯电和插电产品为主。十年后,人们相信氢燃料电池将达到一定规模,但预计将主要用于大型汽车。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前景看好,但今年申报的燃料电池汽车数量几乎为零。据悉,在最新发布的2019年第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辆目录》中,燃料电池汽车申报数量为零;

在1月份公布的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中,也没有燃料电池车型。这从侧面反映出,车企在燃料电池汽车等技术路径上的研发力度和速度仍有较大差距。在新能源汽车的布局上,各家车企主要集中在纯电和混合动力领域。以奇瑞为例。事实上,在新能源布局方面,除了氢燃料电池,它还布局了覆盖全尺寸、全续航里程乘用车的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平台。从长远来看,奇瑞将坚持“纯电动增程燃料电池”的技术研发路线。在自主品牌中,奇瑞分布广泛,另一个典型代表就是吉利汽车。据了解,吉利在燃料电池、油电混合动力、替代燃料和纯电力等领域均有布局。去年,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胡正南在一次沙龙上坦言,“技术路线太多了。实际上,我们看不清楚哪条路是真正的,任何投资都可能存在一定风险。”

标签:奇瑞世纪吉利汽车比亚迪广汽集团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中汽协:特斯拉国产化对中国品牌汽车冲击很大

3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表示,特斯拉降价及在中国建厂,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1900/1/1 0:00:00
最后期限已近:马斯克仍未回应SEC“藐视法庭”指控

北京时间3月12日早间消息,路透社报道称,截止到本周一,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Musk)仍未向美国证券监管机构解释,为何在近期发布的推文中,

1900/1/1 0:00:00
乘联会:2月销量同比增长74.2% 帝豪EV摘得销冠

根据厂家批发销量初步数据,2月新能源狭义乘用车批发销售5万台,同比增长7成,2月的纯电和插混表现均强;相对于传统乘用车的负增长来看,新能源车表现较强。

1900/1/1 0:00:00
大众共享电动车平台背后: 开放与结盟席卷全球汽车?

在电动化、移动出行和自动驾驶等关乎汽车未来命运的领域,开放与结盟正在成为一种趋势,这也是3月5日开幕的日内瓦车展,传递的强烈信号。

1900/1/1 0:00:00
EV晨报 | 2月新能源车销售5.3万辆;广汽将与蔚来生产汽车;恒大新能源汽车落户郑州

1、中汽协:2月新能源汽车销售53万辆,同比增长536阅读原文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9万辆和53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09和536。

1900/1/1 0:00:00
特斯拉电动汽车售价将平均上调3% 不包括3.5万美元版Model 3

据国外媒体报道,电动汽车厂商特斯拉在官网宣布,旗下电动汽车在全球的售价将平均上调约3,但不包括即将开始交付的售价35万美元的标准续航版Model3。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