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基础环境准备和技术积累,自动驾驶在2019年加速发展,进入了从辅助驾驶到更先进的智能驾驶的过渡期。随着5G等新技术的应用,联网汽车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智能驾驶的实现。但总的来说,政策相对开放、资本充足、产业基础完善的国家会更先进,或者欧洲、美国、日本、中国和新加坡正在发挥作用。无人驾驶的应用背后必然有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社会体系,因此政府的支持尤为重要。此外,作为一项具有短期利润挑战的先进技术,其发展也需要资本的推动,这也是一些发达国家进步相对较快的原因之一。经过多年的基础环境准备和技术积累,2019年自动驾驶将进入从辅助驾驶到更先进的智能驾驶的过渡期。随着5G等新技术的应用,联网汽车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智能驾驶的实现。3月13日,行业研究机构Navigant Research对自动驾驶领域的20家公司进行了研究。目前,只有Waymo、福特和通用汽车的Cruise三家美国公司被列为“领导者”(第一象限)。2018年初,Navigant将“领导者”确定为戴姆勒-博世联盟、大众汽车、宝马-英特尔-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联盟、Aptiv等“欧洲元素”,但现在他们都成为了“竞争对手”(第二象限)。此外,中国自动驾驶领域的代表企业百度也从2017年的挑战者(第三象限)变成了2018年的竞争对手,并在2019年进一步缩小了与领先者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美国制造商在自动驾驶方面的优势,以及中国制造商近年来在该领域的进步。然而,欧洲已经开始采取行动。年初,欧洲议会以585票赞成、85票反对、26票弃权通过了一项不具约束力的决议,呼吁尽快在自动驾驶领域做出进一步努力。谁处于领先地位?高度依赖大环境的欧洲议会1月表示,全球许多国家在联网汽车和自动驾驶的商业化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欧盟需要尽快做出回应,加快发展。欧洲议会最大党团欧洲人民党发言人维姆·范德坎普甚至直言不讳地表示:“欧洲必须创新和加速。中国和美国不会原地踏步。”地平线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于凯认为,从技术角度来看,目前中美的道路并不完全相同。“美国主要是在实现L4级无人驾驶的商业落地。”他在1月份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告诉《21世纪商业导报》记者,由于路况复杂等因素,中国更喜欢汽车联网、人机交互和ADAS(高级辅助驾驶)。从综合发展环境来看,罗兰贝格在2018年9月指出,中国已经开始在自动驾驶和汽车共享等新型“颠覆性”出行服务方面取得领先地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在罗兰贝格第四期《汽车行业颠覆性数据检测》中获得75分,领先第二期新加坡5分。该报告计算了26个行业指标并对其进行评分,以预测哪些国家将率先引入自动驾驶。在2017年4月的第一份报告中,中国仍排在第三位,仅次于荷兰和新加坡。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得分的大幅上升主要是由于其在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其销量占全球70万辆电动汽车销量的一半以上。此外,中国的政策环境相对开放。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方银良认为,该地区的敏感性主要是因为除了技术本身,无人驾驶的发展对整体环境基础也有很高的要求。“总的来说,政策相对开放、资本充足、产业基础雄厚的国家会更先进。说白了……
是欧洲、美国、日本、中国、新加坡和其他市场。“他告诉《21世纪商业先驱报》记者。除了道路权利和法律责任,无人驾驶的应用还可能涉及与工会和其他机构的谈判,而且背后肯定有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社会系统,因此政府的支持尤为重要。此外,作为一种具有短期利润的先进技术尽管如此,其发展也需要资本的推动,这也是一些发达国家取得相对较快进步的原因之一。此外,工业基础同样重要。“许多传统的大型原始设备制造商的总部都在欧洲,一些新产品和技术的推出不可避免地会在当地市场,这就是为什么欧洲有更多的试点。”方银良说,“在中国和美国,除了原始设备制造商外,还有许多创新企业专注于这一领域,在政府的支持下,正在进行大量尝试。”2019年,自动驾驶加速发展,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主要技术展览会。无论是今年1月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还是2月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1世纪商业导报》记者在现场都明显感受到了“汽车元素”的扩张。“2019年将是一个跨越期,甚至是一个冲刺期。”方银良说,“过去几年,基础环境已经成熟,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从感知层面到决策层面和实施层面,整个生态的合作已经越来越成熟。”因此,2019年的一个重要趋势将是从高级辅助驾驶(ADAS)向L3甚至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过渡。另一个趋势是商用车领域的突破。“过去,从L0到L2,乘用车往往受到更多关注。”他说,但由于乘用车的多功能性,要实现一定程度的全自动驾驶将更加困难。“尤其是在L4等特定领域和场合的自动驾驶方面,商用车的应用场景将更加符合。”过去几年,包括沃尔沃和戴姆勒在内的一批制造商在商用车领域进行了多次尝试。方银亮认为,2019年该领域将有进一步的里程碑式突破。3月14日,沃尔沃巴士总裁H?kan Agnevall告诉《21世纪商业先驱报》,沃尔沃卡车将于2019年推出首个商业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沃尔沃建筑设备正在采石场环境中测试其全电动自载汽车。高通公司营销总监Maged Zaki表示,沃尔沃集团坚持“安全第一”,是基于自动驾驶技术的逐步实现。2019年,沃尔沃集团将在有限的环境下继续开发这项技术,并推动未来将自动驾驶应用于公共道路的目标。2019年自动驾驶面临的挑战是,全球经济环境“不是特别理想”,资本等因素的推动可能会减弱。方银良认为,这需要企业在大经济环境的基础上,对资金利用和发展结构进行更加审慎的布局。不过,英飞凌科技电力管理和多元化市场部总裁Andreas Urschitz认为,尽管当前全球经济低迷,但包括电动汽车和物联网在内的汽车行业应用的发展仍将使相关企业具有结构性增长势头。例如,汽车电动化的趋势意味着对功率半导体的需求增加,而智能化的趋势则意味着对传感器的需求增加。“作为该领域的领先供应商,我们可以从这种结构性需求增长中受益,即使经济环境可能不是很好。”Urschitz在《21世纪商业先驱报》上告诉记者。在消费电子展期间,许多相关制造商发布了一系列重要的产品。例如,戴姆勒宣布扩大与英伟达的合作,开发整车人工智能架构,构建下一代汽车计算系统;福特宣布了一个明确的移动汽车网络应用时间表(C-V2X);
英伟达推出了首款商用L2+自动驾驶系统Drive autopilot。当被问及为什么不直接瞄准L3或更高级别时,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CES期间对包括《21世纪商业先驱报》在内的媒体表示,L3的实现需要基于L2+,我们需要通过辅助驾驶来确认驾驶员的专注度。黄仁勋说:“L2+基本上具备了你认为自动驾驶应该具备的所有功能。唯一的区别是仍然需要方向盘,驾驶员仍然负责。”在MWC,5G成为主导,C-V2X再次成为焦点。例如,在MWC期间,高通公司发布了Snapdragon Auto的4G和5G平台,该平台集成了C-V2X直接通信、多频导航卫星系统和射频前端功能。为了便于展示,该公司甚至将“原型”放在了展台上。埃森哲董事总经理兼网络业务5G服务负责人Tejas Rao在MWC期间告诉《21世纪商业先驱报》记者,未来,车身将配备大量传感器,5G将在车对车和车对路边设施中发挥关键作用。此外,5G可以以低延迟将更多计算推送到云端。“你越想让设备便宜、电池寿命长,就越需要将更多的计算推向云端。”他说,“5G是一种赋能工具,它将为交通带来更多创新服务。”H?kan Agnevall还表示,5G在推动自动驾驶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说:“本周早些时候,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位于埃斯基尔斯图纳的工厂启动了瑞典首个5G工业网络,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家使用5G技术测试远程控制设备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公司。”然而,也有观点认为,5G的赋能实际上是有限的。黄仁勋曾在CES期间表示,很难保证所有地方都能完美覆盖,因此混合方式仍然是必要的。于凯还认为,尽管5G已经到来,但考虑到自动驾驶将面临意想不到的情况,终端仍将进行大量实时计算;
然而,边缘计算和云计算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他们将是一种合作关系,未来将有巨大的空间。”对此,扎基在MWC期间告诉《21世纪商业先驱报》记者,许多人认为自动驾驶需要基于5G网络实现,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动驾驶需要一直依赖5G网络。“我们开发了一个从4G进化到5G的连接平台,以实现更快、更方便的云访问。”他说,“另一项重要技术是C-V2X,它可以在不依赖蜂窝网络的情况下,以直接通信模式实现车辆、基础设施和行人之间的直接‘对话’,也就是说,它不会因为网络覆盖而影响自动驾驶。“Zaki表示,目前基于3GPP Release 14,C-V2X已经能够实现碰撞预警等基本安全功能。未来,符合Release 15规范和新5G空中接口的平台将支持更先进的应用,包括传感器信息的相互共享、路径规划共享和驾驶意图共享。“驾驶意图的共享可以带来更高效、更安全的驾驶体验,也可以满足未来高效交通和节能的需求。”Tejas Rao进一步指出,3GPP标准化的推进将促进自动驾驶生态的发展。“标准化后,包括传感器在内的许多设备的价格肯定会进一步降低。”经过多年的基础环境准备和技术积累,自动驾驶在2019年加速发展,进入了从辅助驾驶到更先进的智能驾驶的过渡期。随着5G等新技术的应用,联网汽车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智能驾驶的实现。但总的来说,政策相对开放、资本充足、产业基础完善的国家会更先进,或者欧洲、美国、日本、中国和新加坡正在发挥作用。无人驾驶的应用背后必然有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社会体系,因此政府的支持尤为重要。此外,作为一项具有短期利润挑战的先进技术,其发展也需要资本的推动,这也是一些发达国家进步相对较快的原因之一。经过多年的基础环境准备和技术积累,2019年自动驾驶将进入从辅助驾驶到更先进的智能驾驶的过渡期。随着5G等新技术的应用,联网汽车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智能驾驶的实现。3月13日,行业研究机构Navigant Research对自动驾驶领域的20家公司进行了研究。目前,只有Waymo、福特和通用汽车的Cruise三家美国公司被列为“领导者”(第一象限)。2018年初,Navigant将“领导者”确定为戴姆勒-博世联盟、大众汽车、宝马-英特尔-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联盟、Aptiv等“欧洲元素”,但现在他们都成为了“竞争对手”(第二象限)。此外,中国自动驾驶领域的代表企业百度也从2017年的挑战者(第三象限)变成了2018年的竞争对手,并在2019年进一步缩小了与领先者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美国制造商在自动驾驶方面的优势,以及中国制造商近年来在该领域的进步。然而,欧洲已经开始采取行动。年初,欧洲议会以585票赞成、85票反对、26票弃权通过了一项不具约束力的决议,呼吁尽快在自动驾驶领域做出进一步努力。谁处于领先地位?高度依赖大环境的欧洲议会1月表示,全球许多国家在联网汽车和自动驾驶的商业化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欧盟需要尽快做出回应,加快发展。欧洲议会最大党团欧洲人民党发言人维姆·范德坎普甚至直言不讳地表示:“欧洲必须创新和加速。中国和美国不会原地踏步。”地平线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于凯认为,从技术角度来看,目前中美的道路并不完全相同。“美国主要是在实现L4无人驾驶的商业落地。”他在I……
1月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显示,由于复杂的路况和其他因素,中国更喜欢汽车联网、人机交互和ADAS(高级辅助驾驶)。从综合发展环境来看,罗兰贝格在2018年9月指出,中国已经开始在自动驾驶和汽车共享等新型“颠覆性”出行服务方面取得领先地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在罗兰贝格第四期《汽车行业颠覆性数据检测》中获得75分,领先第二期新加坡5分。该报告计算了26个行业指标并对其进行评分,以预测哪些国家将率先引入自动驾驶。在2017年4月的第一份报告中,中国仍排在第三位,仅次于荷兰和新加坡。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得分的大幅上升主要是由于其在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其销量占全球70万辆电动汽车销量的一半以上。此外,中国的政策环境相对开放。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方银良认为,该地区的敏感性主要是因为除了技术本身,无人驾驶的发展对整体环境基础也有很高的要求。“总的来说,政策相对开放、资本和产业基础比较丰富的国家会更先进。说白了,就是欧洲、美国、日本、中国、新加坡等市场。”他对《21世纪经济导报》记者说。除了道路权利和法律责任,无人驾驶的应用还可能涉及与工会和其他机构的谈判,而且背后必然有复杂而庞大的社会体系,因此政府的支持尤为重要。此外,作为一项具有短期利润挑战的先进技术,其发展也需要资本的推动,这也是一些发达国家进步相对较快的原因之一。此外,工业基础同样重要。“许多传统的大型原始设备制造商的总部都在欧洲,一些新产品和技术的推出不可避免地会在当地市场,这就是为什么欧洲有更多的试点。”方银良说,“在中国和美国,除了原始设备制造商外,还有许多创新企业专注于这一领域,在政府的支持下,正在进行大量尝试。”2019年,自动驾驶加速发展,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主要技术展览会。无论是今年1月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还是2月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1世纪商业导报》记者在现场都明显感受到了“汽车元素”的扩张。“2019年将是一个跨越期,甚至是一个冲刺期。”方银良说,“过去几年,基础环境已经成熟,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从感知层面到决策层面和实施层面,整个生态的合作已经越来越成熟。”因此,2019年的一个重要趋势将是从高级辅助驾驶(ADAS)向L3甚至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过渡。另一个趋势是商用车领域的突破。“过去,从L0到L2,乘用车往往受到更多关注。”他说,但由于乘用车的多功能性,要实现一定程度的全自动驾驶将更加困难。“尤其是在L4等特定领域和场合的自动驾驶方面,商用车的应用场景将更加符合。”过去几年,包括沃尔沃和戴姆勒在内的一批制造商在商用车领域进行了多次尝试。方银亮认为,2019年该领域将有进一步的里程碑式突破。3月14日,沃尔沃巴士总裁H?kan Agnevall告诉《21世纪商业先驱报》,沃尔沃卡车将于2019年推出首个商业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沃尔沃建筑设备正在采石场环境中测试其全电动自载汽车。高通公司营销总监Maged Zaki表示,沃尔沃集团坚持“安全第一”,是基于自动驾驶技术的逐步实现。2019年,沃尔沃集团将在有限的环境下继续开发这项技术,并推动未来将自动驾驶应用于公共道路的目标。2019年自动驾驶面临的挑战是,全球经济环境……
是“不是特别理想”,资本等因素的推动可能会减弱。方银良认为,这需要企业在大经济环境的基础上,对资金利用和发展结构进行更加审慎的布局。不过,英飞凌科技电力管理和多元化市场部总裁Andreas Urschitz认为,尽管当前全球经济低迷,但包括电动汽车和物联网在内的汽车行业应用的发展仍将使相关企业具有结构性增长势头。例如,汽车电动化的趋势意味着对功率半导体的需求增加,而智能化的趋势则意味着对传感器的需求增加。“作为该领域的领先供应商,我们可以从这种结构性需求增长中受益,即使经济环境可能不是很好。”Urschitz在《21世纪商业先驱报》上告诉记者。在消费电子展期间,许多相关制造商发布了一系列重要的产品。例如,戴姆勒宣布扩大与英伟达的合作,开发整车人工智能架构,构建下一代汽车计算系统;福特宣布了一个明确的移动汽车网络应用时间表(C-V2X);英伟达推出了首款商用L2+自动驾驶系统Drive autopilot。当被问及为什么不直接瞄准L3或更高级别时,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CES期间对包括《21世纪商业先驱报》在内的媒体表示,L3的实现需要基于L2+,我们需要通过辅助驾驶来确认驾驶员的专注度。黄仁勋说:“L2+基本上具备了你认为自动驾驶应该具备的所有功能。唯一的区别是仍然需要方向盘,驾驶员仍然负责。”在MWC,5G成为主导,C-V2X再次成为焦点。例如,在MWC期间,高通公司发布了Snapdragon Auto的4G和5G平台,该平台集成了C-V2X直接通信、多频导航卫星系统和射频前端功能。为了便于展示,该公司甚至将“原型”放在了展台上。埃森哲董事总经理兼网络业务5G服务负责人Tejas Rao在MWC期间告诉《21世纪商业先驱报》记者,未来,车身将配备大量传感器,5G将在车对车和车对路边设施中发挥关键作用。此外,5G可以以低延迟将更多计算推送到云端。“你越想让设备便宜、电池寿命长,就越需要将更多的计算推向云端。”他说,“5G是一种赋能工具,它将为交通带来更多创新服务。”H?kan Agnevall还表示,5G在推动自动驾驶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说:“本周早些时候,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位于埃斯基尔斯图纳的工厂启动了瑞典首个5G工业网络,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家使用5G技术测试远程控制设备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公司。”然而,也有观点认为,5G的赋能实际上是有限的。黄仁勋曾在CES期间表示,很难保证所有地方都能完美覆盖,因此混合方式仍然是必要的。于凯还认为,尽管5G已经到来,但考虑到自动驾驶将面临意想不到的情况,终端仍将进行大量实时计算;
然而,边缘计算和云计算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他们将是一种合作关系,未来将有巨大的空间。”对此,扎基在MWC期间告诉《21世纪商业先驱报》记者,许多人认为自动驾驶需要基于5G网络实现,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动驾驶需要一直依赖5G网络。“我们开发了一个从4G进化到5G的连接平台,以实现更快、更方便的云访问。”他说,“另一项重要技术是C-V2X,它可以在不依赖蜂窝网络的情况下,以直接通信模式实现车辆、基础设施和行人之间的直接‘对话’,也就是说,它不会因为网络覆盖而影响自动驾驶。“Zaki表示,目前基于3GPP Release 14,C-V2X已经能够实现碰撞预警等基本安全功能。未来,符合Release 15规范和新5G空中接口的平台将支持更先进的应用,包括传感器信息的相互共享、路径规划共享和驾驶意图共享。“驾驶意图的共享可以带来更高效、更安全的驾驶体验,也可以满足未来高效交通和节能的需求。”Tejas Rao进一步指出,3GPP标准化的推进将促进自动驾驶生态的发展。“标准化之后,包括传感器在内的许多设备的价格肯定会进一步降低。”
还有人记得曾经昙花一现过的共享单车吗?相信绝大多数人能够想起来的只有摩拜和小黄车这两家行业巨头。如今,共享单车这一字眼仍旧频繁地出没于各大媒体当中,但此一时非彼一时。
1900/1/1 0:00:00这台名爵EZS,我们和它的首次深入“交流”是在英国(传送门),没错,这是一台还要进军欧洲市场的纯电动SUV。
1900/1/1 0:00:00近日据外媒报道,保时捷有推出Boxster纯电动版车型的想法,但具体情况还要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官方表示如果该车型投入生产,新车或将出自专用的纯电动平台,并不会采用现有平台的改进版本。
1900/1/1 0:00:00近日,从合众汽车官方获悉,合众汽车北京设计中心即将于3月21日隆重揭幕,当天,合众汽车第二款量产车的相关信息也会向外界公布。
1900/1/1 0:00:001、恒大首款电动汽车6月投产最近将全球发售3月16日,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集团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在天津举行,造车最新进展得以曝光。
1900/1/1 0:00:00近年来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迅猛,不过要实现大规模收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