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中国下一代新能源汽车》报告显示,未来五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行业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40%左右,到2022年市场保有量将达到317万辆,比2017年增长5倍。同时,报告还深度解读了中国下一代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画像、购车需求和兴趣偏好,着眼于通过对消费者的洞察,为中国广大新能源汽车行业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启发。消费需求风向标消费升级下的《市场驱动力》报告,深刻洞察了过去“政策期”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以及未来的消费升级环境。报告指出,现有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源于一二线城市避免限牌的措施,在政策的支持下,还可以获得更多的购车优惠。在消费升级和国家政策调整的双重推动下,未来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选择将不仅仅停留在“一个车牌”和“一个补贴”的层面,更注重产品的科技配置,带来更丰富的应用。随着越来越多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市场增长的驱动力从“政策驱动”向“产品驱动”转变是大势所趋。需求决定风向,消费者的期望会让他们成为市场上产品开发的主导者。新能源汽车机会消费者更愿意承担溢价。事实上,新能源汽车只有纯电动高端品牌进入市场才被消费者所知。从这个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原有的消费群体画像投射,剔除政策和牌照的影响因素,有一定经济实力、观念新颖的消费者才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消费群体。而这样的消费者往往关注的是车辆本身的产品价值,即买车不单纯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所以未来消费者更愿意接受由此带来的品牌溢价。中高端车型,进口或者合资品牌是他们的主要选择。报告还详细指出,新能源汽车核心消费者的主要价格偏好在20-40万之间(仅购车成本),而根据消费者对纯电动汽车续航能力的担忧,以及中国消费者历年来“车一定要大”的硬核指标,混动、SUV、合资或进口新能源汽车“恰好”在这个价格区间,与市场上同类型中档进口或合资汽油SUV车型的整体消费群体相吻合。从这个角度来说,很多有购买力的新能源车主都是从中转型的。追求一车多消费者的新能源汽车,不能仅仅基于消费者的社会属性、消费观、生活方式来“通勤”。报告认为,中产家庭、先锋人群、稳定富裕人群和新奇玩家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消费群体。通勤、家庭出行、城际出行、商务出行仍然是这些人群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场景。其中通勤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使用场景,这与新能源汽车在一二线城市高峰时段交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能源成本较低有很大关系。同时,新能源SUV车型占比高主要是因为这类车型既能满足日常通勤需求,又能满足一个家庭节假日购物、旅游的出行需求。品质需求更高的消费者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内涵。报告还指出,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选择更加全面和理性,这将对新能源汽车的内涵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体验,驾驶舒适性和智能功能(如远程信息处理和自动驾驶)也是购车的重要衡量因素。作为互联网环境下的新生事物,消费者已经习惯的新能源汽车……转向网络,通过互联网媒体与消费者建立联系,已经成为营销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手段。报告数据显示,社交平台、专业网络媒体和新型线下营销模式将成为消费者关注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渠道。当然不仅限于新能源汽车。目前,大多数80后和90后主要消费群体在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决策中,几乎总是会参考专业的汽车论坛或知名的社交媒体报道。微信凭借其强大的社交基因,也成为获取品牌和产品口碑的重要渠道和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突破口。在线下部分,4S店仍然受到大多数消费群体的青睐。毕竟消费者在网上了解后,还需要去实体店看车,测试,才能做出最终的选择。从上面可以看出,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的需求正在逐渐影响市场,影响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战略方向,这与每一个关心新能源汽车的从业者和消费者息息相关。在腾讯广告《中国下一代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洞察》的报道中,我们将为您揭示更多关于未来消费趋势的内容和思路。未来,凭借强大的数据能力,腾讯广告将继续助力新能源汽车品牌,通过高效的全链路营销,加速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洞察中国下一代新能源汽车》报告显示,未来五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行业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40%左右,到2022年市场保有量将达到317万辆,比2017年增长5倍。同时,报告还深度解读了中国下一代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画像、购车需求和兴趣偏好,着眼于通过对消费者的洞察,为中国广大新能源汽车行业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启发。消费需求风向标消费升级下的《市场驱动力》报告,深刻洞察了过去“政策期”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以及未来的消费升级环境。报告指出,现有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源于一二线城市避免限牌的措施,在政策的支持下,还可以获得更多的购车优惠。在消费升级和国家政策调整的双重推动下,未来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选择将不仅仅停留在“一个车牌”和“一个补贴”的层面,更注重产品的科技配置,带来更丰富的应用。随着越来越多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市场增长的驱动力从“政策驱动”向“产品驱动”转变是大势所趋。需求决定风向,消费者的期望会让他们成为市场上产品开发的主导者。新能源汽车机会消费者更愿意承担溢价。事实上,新能源汽车只有纯电动高端品牌进入市场才被消费者所知。从这个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原有的消费群体画像投射,剔除政策和牌照的影响因素,有一定经济实力、观念新颖的消费者才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消费群体。而这样的消费者往往关注的是车辆本身的产品价值,即买车不单纯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所以未来消费者更愿意接受由此带来的品牌溢价。中高端车型,进口或者合资品牌是他们的主要选择。报告还详细指出,新能源汽车核心消费者的主要价格偏好在20-40万之间(仅购车成本),而根据消费者对纯电动汽车续航能力的担忧,以及中国消费者历年来“车一定要大”的硬核指标,混动、SUV、合资或进口新能源汽车“恰好”在这个价格区间,与进口同类型中档整体消费群体重合……市场上的合资汽油SUV车型。从这个角度来说,很多有购买力的新能源车主都是从中转型的。追求一车多消费者的新能源汽车,不能仅仅基于消费者的社会属性、消费观、生活方式来“通勤”。报告认为,中产家庭、先锋人群、稳定富裕人群和新奇玩家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消费群体。通勤、家庭出行、城际出行、商务出行仍然是这些人群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场景。其中通勤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使用场景,这与新能源汽车在一二线城市高峰时段交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能源成本较低有很大关系。同时,新能源SUV车型占比高主要是因为这类车型既能满足日常通勤需求,又能满足一个家庭节假日购物、旅游的出行需求。品质需求更高的消费者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内涵。报告还指出,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选择更加全面和理性,这将对新能源汽车的内涵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体验,驾驶舒适性和智能功能(如远程信息处理和自动驾驶)也是购车的重要衡量因素。新能源汽车作为互联网环境下的新生事物,消费者习惯转向网络,通过互联网媒体与消费者建立联系,成为新能源汽车营销的关键手段。报告数据显示,社交平台、专业网络媒体和新型线下营销模式将成为消费者关注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渠道。当然不仅限于新能源汽车。目前,大多数80后和90后主要消费群体在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决策中,几乎总是会参考专业的汽车论坛或知名的社交媒体报道。微信凭借其强大的社交基因,也成为获取品牌和产品口碑的重要渠道和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突破口。线下部分,4S店依然受到大多数消费群体的青睐。毕竟消费者在网上了解后,还需要去实体店看车,测试,才能做出最终的选择。从上面可以看出,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的需求正在逐渐影响市场,影响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战略方向,这与每一个关心新能源汽车的从业者和消费者息息相关。在腾讯广告《中国下一代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洞察》的报道中,我们将为您揭示更多关于未来消费趋势的内容和思路。未来,凭借强大的数据能力,腾讯广告将继续助力新能源汽车品牌,通过高效的全链路营销,加速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标签:远程
根据4月的上险数据,造车新势力品牌小鹏汽车风头尽显,超越长期霸屏的蔚来ES8和威马EX5,一举夺得当月新势力销冠。
1900/1/1 0:00:005月23日《南阳日报》头版刊发的一则报道《水氢发动机在南阳下线,市委书记点赞》,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报道称,水氢发动机在该市正式下线,这意味着车载水可以实时制取氢气,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
1900/1/1 0:00:00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在三年前自信满满地表示“北汽要成为戴姆勒数得上的大股东”时,可能没料到,这个心愿的实现会如此艰难。
1900/1/1 0:00:00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3日发布的最新研究表明,如果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在短期内,将使全球经济增速下降03。
1900/1/1 0:00:005月24日,绿驰汽车与长安汽车战略合作暨绿驰汽车与长安铃木联合制造签约仪式在重庆举行,双方将联合制造一款紧凑型纯电动SUV,内部代号绿驰M500,
1900/1/1 0:00:00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当下,众多车企纷纷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