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123rf.com.cn”[编者注]当汽车摆脱交通工具的标签,成为第三移动空间,车联网成为与制造业并行的重要部门。无论是传统主机厂还是造车新势力,在不久的将来都会在车联网方面下大力气,拼个你死我活。文章转载了亿欧编辑的《杨思雨自建汽车评论》,供业内人士参考。车联网系统越来越成为新生力量占领市场的杀手锏。很多人会质疑汽车只是一种交通工具。为什么需要这么多花哨的功能?那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有体验过真正的“智能汽车”。而且经历过后,很难再回到“古代”。例如,我们过去用现金支付。网上银行刚出现的时候,我们甚至认为这是一种冒险的行为。微信和支付宝普及的时候,没有人想回到过去,从钱包里掏钱。《造车点评》的一个同学,曾经开了一个月带语音功能的“智能车”。当他开回他的“传统汽车”时,他完全无法适应。因为你的传统汽车连语音控制系统都不能导航,也不能简单的动动嘴调出你想听的音乐。这位同学只好再次拿出手机,放在支架上,启动车辆前设置好导航和音乐,行驶中不能再随意选歌。只是这两个简单而基本的智能功能还是让人“欲罢不能”,更何况智能汽车带给我们的新体验是无限丰富的。传统汽车与智能汽车的战争已经打响,车联网系统是最重要的战场。1.传统燃油车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衰退。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结束了近20年的高速增长,首次迎来令人沮丧的结果。当时间进入2019年,这一趋势仍未逆转。刚刚过去的4月,中国市场共销售198.05万辆,同比下降14%;1-4月累计销售835.3万辆,同比下降12%。传统车企利润大幅下滑,裁员消息不绝于耳。各大汽车厂商不仅开始抱团取暖,就连雷诺和菲亚特克莱斯勒甚至直接合并,共同御寒。即使是突飞猛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大众、奔驰、宝马、丰田等国际巨头全力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自主品牌纷纷发布新车,准备拼死一战;特斯拉国产在即,Model 3价格刚刚定在32.8万。以马斯克的性格,会有几轮让人应接不暇的降价吗?车企的发布会几乎每周都在上演,无数新车投放市场,但最终的命运会是怎样?恐怕很多新车型只会消失在茫茫车海中,甚至连名字都被无情遗忘。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2019年,几乎已经到了一战生死的时刻,在这个寒冬里,他们需要拿到更多的钱给自己“补血”,需要向投资人证明,自己的车不仅仅是在PPT上。为了证明这一点,他们必须拼命卖出更多的车,被更多的用户接受,被市场证明,甚至像特斯拉一样束手无策。然而,如何在如此残酷的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这个时候如果推出一款没有亮点的传统电动车,恐怕很难在这个时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刚刚过去的上海车展上,造车点评问了很多参加车展的人。印象最深的车型有哪些?不出所料,答案几乎总是集中在造车的新势力上。人们还记得蔚来的Nomi,小鹏的“新物种”和自动泊车,以及车与家的四屏互动...真正的智能汽车,会与其他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在激烈的厮杀中脱颖而出。汽车行业的“局外人”大多携带着强大的科技互联网基因,他们深知“智”字对用户的力量,这将成为与传统汽车博弈中最有力的武器。2.传统汽车曾经是一个被忽视的生活空间。在智能时代,这个四五平米的小世界,能带给人们出行体验的改变,以及随之而来的快乐,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如果说传统汽车是“榆木疙瘩”,那么智能汽车就成了“贴心暖男”。从被动的等待你的指示,到主动的时时刻刻为你着想,甚至时不时的给你带来一些惊喜。这样的改变,让走过百年的传统汽车行业焕发出“性感”的光芒。看似“老掉牙”的汽车,正在前所未有地与科技紧密结合,被注入新的活力,迎来它的新生。使汽车发生这种变化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车联网系统。在传统汽车的世界里,这是一个几乎完全交给供应商的部分。汽车厂商用更多的精力把汽车打造成了“钢铁直男”,却不在乎是否足够“温暖”。当智能之风猛烈袭来,汽车的属性正在这场风暴中发生巨变。汽车正从简单的交通工具逐渐成为一个可移动的生活空间。当你来到车上,系统会通过人脸识别识别出你认识的人,自动调节你喜欢的座椅状态和空调温度,并开始播放你喜欢的音频。随着音乐,系统会通过改变车内氛围灯与你互动,随着你的心情释放香味。整个驾驶过程会变得不再无聊,而是像举办一个小型聚会。当发现车外PM2.5有点高时,它会自动开启车内空气净化功能,为你扫除车内的雾霾。当车辆检测到你疲劳时,会通过提高音响音量和自动打开车窗的方式让你保持清醒,避免事故发生。当你想寻找沿途的餐厅时,不再需要停下来用手机搜索,而是通过语音提出自己的需求。这时候系统已经知道你最喜欢什么,给你推荐附近的餐厅,然后直接导航到目的地。快到家的时候,可以通过车内的家居互联功能提前调节好室内空调,打开房间的灯,让迎接你回家的不再是黑暗。而当你想一个人休息一下,释放一下压力的时候,车也会变成私人的歌厅和娱乐室。没有人会在意你是不是五音不全,也没有人会打扰你在这个小小的世界里静静地看一场电影或者玩几个游戏。2月14日情人节,特斯拉的车联网系统推出了暖狗模式。当主人需要离开汽车并且不得不留下他的宠物时,只要选择此模式……车辆会自动设定车内温度。即使在车辆没有启动的情况下,狗狗也能享受到车内适宜的温度,同时播放音频来缓解它们。此外,特斯拉的系统还推出了派对露营模式,可以在车辆停放时保持驾驶舱恒定,通风系统、灯光、音乐和电器设备可以保持48小时或更长时间的运行,人们可以利用灯光和音响彻夜狂欢。所有这些功能在今天的智能汽车上都可以实现。未来,汽车会带给人们更多无尽的想象。有了这些超级贴心有趣的体验,谁还想回到“古董”传统车上呢?3.传统汽车人很难想象,造车新势力会在曾经最不受重视的车联网上投入多达几百人。在很多传统车企,这一般是一个极其“精干”的团队,人员规模牢牢维持在两位数的水平。不出意外,对这样一个团队的关注也是非常“感人”的。很多车企会把它放在车辆系统的电子电气部门下。一位业内人士回忆,几年前,车联网负责几个人的合资车企“小团队”甚至被安排在售后部门。当一批新军进入汽车行业,一度被视为鸡肋的车联网系统终于开出了一朵极其诱人的花。车联网部门的地位已经提升到与车辆R&D和制造业相同的水平。是否真的智能,已经成为一款新车杀出重围,打动人心的关键因素之一。蔚来让人工智能助手NOMI的形象刻在了每个人的脑海里;车和家推出了四屏互动的新体验;Xpeng Motors给自己牢牢贴上了智能的标签,不断通过OTA给用户带来惊喜;巴顿的48英寸屏幕令人难忘...虽然百家争鸣,各有特色,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自己投入重要资源,组建大规模团队,深度定制操作系统。但是,组建一个好的车联网团队并不是分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一位负责人感觉这方面的人才非常缺乏。对于绝大多数传统车企来说,从互联网招聘人才似乎又多了一道屏障,很多人无法适应传统车企的管理制度和文化氛围。一位目前就职于某造车新势力的信息安全专家曾向造车点评坦言,这一领域的很多人才是“天然免费”的。他说,他可能很难适应传统车企的工作环境。目前,很多想要快速向智能化靠拢的车企已经开始选择与科技公司深度合作。科技公司也在汽车向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找到了进入这个庞大产业链的最佳时机。腾讯推出AI in Car的解决方案,主要优势体现在腾讯强大的应用生态。尤其是5月22日,腾讯推出汽车微信,被视为腾讯车联祭出的重磅炸弹。2018年10月19日,长安汽车与腾讯成立合资公司吴彤车联,共同开发智能网联系统。此外,腾讯车联还与宝马、广汽、一汽、吉利、东风等15家车企达成战略合作,为汽车用户提供腾讯的人机交互、地图、音频、小程序和社交服务。2018年,百度在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了小规模的车载OS。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语音交互功能。此外,还包括汽车小程序、主动推荐、内容和服务生态、智能地图、汽车聚合支付、汽车信息安全功能。目前,福特、长城、BAIC、奇瑞、现代、起亚等车企都推出了搭载小型车OS的车型。但是,腾讯和百度都不提供底层操作系统。如果说他们的解决方案很“轻”,那么阿里的解决方案更“重”。Alios基于Linux内核重新构建,完全独立于Android操作系统。除了与SAIC的深度合作,斑马也在不断扩大自己的朋友圈。目前,斑马已经与东风雪铁龙、福特、SAIC大通、名轿、东风标致等品牌展开合作。与互联网公司的深度绑定,迅速弥补了传统车企在车联网方面的短板,使其车载系统拥有更丰富的应用生态。当然,这样的合作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位业内人士直言,一些互联网公司更喜欢将自己的应用生态系统以“家族桶”的形式提供给车企,而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说,车企更喜欢有更多的选择,而不是囊括一家所有的应用生态系统或者某家的“专属”套餐。另一位在车联网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抱怨,BTA的很多应用一直在手机上重复“故事”,对车联网的理解还停留在改变手机上app的界面安装到车上。一些造车新势力已经开始将其优化成更适合车内使用场景的版本,以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从业者表示,希望互联网公司开放的步伐更大,包括开放数据、开放借口、开放能力。另一个从业者觉得,互联网公司有时候甚至比车企还要“封闭”。多家车企的车联网团队负责人都向《造车点评》表示,车内的智能体验必须车企深度参与,才能真正做到,因为系统需要与车深度融合,没有人比车企更懂车。如今的车联网系统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屏幕。你可以拿现成的系统和应用,随意修改,堆砌。省事的后果就是用户不买账,车还是传统车,不是真正的智能。这也是为什么主打“智能卡”的造车新势力会不惜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组建团队,g……亲自投入战斗。毕竟谁比自己更了解自己呢?而要构建一个好的车联网系统,车载OS,就成了最关键的一环。4.造车新势力都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安卓系统。在这一轮竞争中,一直主导车载娱乐系统的QNX和Linux逐渐走向边缘,而Android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它比Linux和QNX有更大的扩展性和更好的生态支持。Android系统基于庞大的手机终端,形成了无比丰富的应用生态。如果想在车内享受地图、音乐、支付等服务,必须依赖安卓系统。
在国际上,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完全抛弃了旧的操作系统,宣布与谷歌建立技术合作关系,为数百万辆汽车提供基于Android的信息娱乐系统。该合作计划将于2021年启动。目前谷歌已经打造了Android Automotive OS,这是一款专门为汽车开发的操作系统。在此之前,一直是提供手机地图的解决方案。沃尔沃的Polestar 2将是全球首款搭载Android Automotive OS的汽车。新车于今年2月在中国上市,将于明年交付。图片来自“123rf.com.cn”[编者注]当汽车摆脱交通工具的标签,成为第三移动空间,车联网成为与制造业并行的重要部门。无论是传统主机厂还是造车新势力,在不久的将来都会在车联网上下大力气,拼个你死我活。文章转载了亿欧编辑的《杨思雨自建汽车评论》,供业内人士参考。车联网系统越来越成为新生力量占领市场的杀手锏。很多人会质疑汽车只是一种交通工具。为什么需要这么多花哨的功能?那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有体验过真正的“智能汽车”。而且经历过后,很难再回到“古代”。例如,我们过去用现金支付。网上银行刚出现的时候,我们甚至认为这是一种冒险的行为。微信和支付宝普及的时候,没有人想回到过去,从钱包里掏钱。《造车点评》的一个同学,曾经开了一个月带语音功能的“智能车”。当他开回他的“传统汽车”时,他完全无法适应。因为你的传统汽车连语音控制系统都不能导航,也不能简单的动动嘴调出你想听的音乐。这位同学只好再次拿出手机,放在支架上,启动车辆前设置好导航和音乐,行驶中不能再随意选歌。只是这两个简单而基本的智能功能还是让人“欲罢不能”,更何况智能汽车带给我们的新体验是无限丰富的。传统汽车与智能汽车的战争已经打响,车联网系统是最重要的战场。1.传统燃油车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衰退。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结束了近20年的高速增长,首次迎来令人沮丧的结果。当时间进入2019年,这一趋势仍未逆转。刚刚过去的4月,中国市场共销售198.05万辆,同比下降14%;1-4月累计销售835.3万辆,同比下降12%。传统车企利润大幅下滑,裁员消息不绝于耳。各大汽车厂商不仅开始抱团取暖,就连雷诺和菲亚特克莱斯勒甚至直接合并,共同御寒。即使是突飞猛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大众、奔驰、宝马、丰田等国际巨头全力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自主品牌纷纷发布新车,准备拼死一战;特斯拉国产在即,Model 3价格刚刚定在32.8万。以马斯克的性格,会有几轮让人应接不暇的降价吗?车企的发布会几乎每周都在上演,无数新车投放市场,但最终的命运会是怎样?恐怕很多新车型只会消失在茫茫车海中,甚至连名字都被无情遗忘。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2019年,几乎已经到了一战生死的时刻,在这个寒冬里,他们需要拿到更多的钱给自己“补血”,需要向投资人证明,自己的车不仅仅是在PPT上。为了证明这一点,他们必须拼命卖出更多的车,被更多的用户接受,被市场证明,甚至像特斯拉一样束手无策。然而,如何在如此残酷的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这个时候如果推出一款没有亮点的传统电动车,恐怕很难在这个时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刚刚过去的上海车展上,造车点评问了很多参加车展的人。印象最深的车型有哪些?不出所料,答案几乎总是集中在造车的新势力上。人们还记得蔚来的Nomi,小鹏的“新物种”和自动泊车,以及车与家的四屏互动...真正的智能汽车,会与其他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在激烈的厮杀中脱颖而出。汽车行业的“局外人”大多携带着强大的科技互联网基因,他们深知“智”字对用户的力量,这将成为与传统汽车博弈中最有力的武器。2.传统汽车曾经是一个被忽视的生活空间。在智能时代,这个四五平米的小世界,能带给人们出行体验的改变,以及随之而来的快乐,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如果说传统汽车是“榆木疙瘩”,那么智能汽车就成了“贴心暖男”。从被动的等待你的指示,到主动的时时刻刻为你着想,甚至时不时的给你带来一些惊喜。这样的改变,让走过百年的传统汽车行业焕发出“性感”的光芒。看似“老掉牙”的汽车,正在前所未有地与科技紧密结合,被注入新的活力,迎来它的新生。使汽车发生这种变化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车联网系统。在传统汽车的世界里,这是一个几乎完全交给供应商的部分。汽车厂商用更多的精力把汽车打造成了“钢铁直男”,却不在乎是否足够“温暖”。当智能之风猛烈袭来,汽车的属性正在这场风暴中发生巨变。汽车正从简单的交通工具逐渐成为一个可移动的生活空间。当你来到车上,系统会通过人脸识别识别出你认识的人,自动调节你喜欢的座椅状态和空调温度,并开始播放你喜欢的音频。随着音乐,系统会通过改变车内氛围灯与你互动,随着你的心情释放香味。整个驾驶过程会变得不再无聊,而是像举办一个小型聚会。当发现车外PM2.5有点高时,它会自动开启车内空气净化功能,为你扫除车内的雾霾。当车辆检测到你疲劳时,会通过提高音响音量和自动打开车窗的方式让你保持清醒,避免事故发生。当你想寻找沿途的餐厅时,不再需要停下来用手机搜索,而是通过语音提出自己的需求。这时候系统已经知道你最喜欢什么,给你推荐附近的餐厅,然后直接导航到目的地。快到家的时候,可以通过车内的家居互联功能提前调节好室内空调,打开房间的灯,让迎接你回家的不再是黑暗。而当你想一个人休息一下,释放一下压力的时候,车也会变成私人的歌厅和娱乐室。没有人会在意你是不是五音不全,也没有人会打扰你在这个小小的世界里静静地看一场电影或者玩几个游戏。2月14日情人节,特斯拉的车联网系统推出了暖狗模式。当主人需要离开汽车并且不得不留下他的宠物时,只要选择此模式……车辆会自动设定车内温度。即使在车辆没有启动的情况下,狗狗也能享受到车内适宜的温度,同时播放音频来缓解它们。此外,特斯拉的系统还推出了派对露营模式,可以在车辆停放时保持驾驶舱恒定,通风系统、灯光、音乐和电器设备可以保持48小时或更长时间的运行,人们可以使用灯光和音响彻夜狂欢。所有这些功能在今天的智能汽车上都可以实现。未来,汽车会带给人们更多无尽的想象。有了这些超级贴心有趣的体验,谁还想回到“古董”传统车上呢?3.传统汽车人很难想象,造车新势力会在曾经最不受重视的车联网上投入多达几百人。在很多传统车企,这一般是一个极其“精干”的团队,人员规模牢牢维持在两位数的水平。不出意外,对这样一个团队的关注也是非常“感人”的。很多车企会把它放在车辆系统的电子电气部门下。一位业内人士回忆,几年前,车联网负责几个人的合资车企“小团队”甚至被安排在售后部门。当一批新军进入汽车行业,一度被视为鸡肋的车联网系统终于开出了一朵极其诱人的花。车联网部门的地位已经提升到与车辆R&D和制造业相同的水平。是否真的智能,已经成为一款新车杀出重围,打动人心的关键因素之一。蔚来让人工智能助手NOMI的形象刻在了每个人的脑海里;车和家推出了四屏互动的新体验;Xpeng Motors给自己牢牢贴上了智能的标签,不断通过OTA给用户带来惊喜;巴顿的48英寸屏幕令人难忘...虽然百家争鸣,各有特色,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自己投入重要资源,组建大规模团队,深度定制操作系统。但是,组建一个好的车联网团队并不是分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一位负责人感觉这方面的人才非常缺乏。对于绝大多数传统车企来说,从互联网招聘人才似乎又多了一道屏障,很多人无法适应传统车企的管理制度和文化氛围。一位目前就职于某造车新势力的信息安全专家曾向造车点评坦言,这一领域的很多人才是“天然免费”的。他说,他可能很难适应传统车企的工作环境。目前,很多想要快速向智能化靠拢的车企已经开始选择与科技公司深度合作。科技公司也在汽车向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找到了进入这个庞大产业链的最佳时机。腾讯推出AI in Car的解决方案,主要优势体现在腾讯强大的应用生态。尤其是5月22日,腾讯推出汽车微信,被视为腾讯车联祭出的重磅炸弹。2018年10月19日,长安汽车与腾讯成立合资公司吴彤车联,共同开发智能网联系统。此外,腾讯车联还与宝马、广汽、一汽、吉利、东风等15家车企达成战略合作,为汽车用户提供腾讯的人机交互、地图、音频、小程序和社交服务。2018年,百度在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了小规模的车载OS。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语音交互功能。此外,还包括汽车小程序、主动推荐、内容和服务生态、智能地图、汽车聚合支付、汽车信息安全功能。目前,福特、长城、BAIC、奇瑞、现代、起亚等车企都推出了搭载小型车OS的车型。但是,腾讯和百度都不提供底层操作系统。如果说他们的解决方案很“轻”,那么阿里的解决方案更“重”。Alios基于Linux内核重新构建,完全独立于Android操作系统。除了与SAIC的深度合作,斑马也在不断扩大自己的朋友圈。目前,斑马已经与东风雪铁龙、福特、SAIC大通、名轿、东风标致等品牌展开合作。与互联网公司的深度绑定,迅速弥补了传统车企在车联网方面的短板,使其车载系统拥有更丰富的应用生态。当然,这样的合作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位业内人士直言,一些互联网公司更愿意将自己的应用生态系统以“家族桶”的形式提供给车企,而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车企更希望有更多的选择,而不是囊括一家所有的应用生态系统或者某家的“专属”套餐。另一位在车联网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抱怨,BTA的很多应用一直在手机上重复“故事”,对车联网的理解还停留在改变手机上app的界面安装到车上。一些造车新势力已经开始将其优化成更适合车内使用场景的版本,以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从业者表示,希望互联网公司开放的步伐更大,包括开放数据、开放借口、开放能力。另一个从业者觉得,互联网公司有时候甚至比车企还要“封闭”。多家车企的车联网团队负责人都向《造车点评》表示,车内的智能体验必须车企深度参与,才能真正做到,因为系统需要与车深度融合,没有人比车企更懂车。如今的车联网系统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屏幕。你可以拿现成的系统和应用,随意修改,堆砌。省事的后果就是用户不买账,车还是传统车,不是真正的智能。这也是为什么主打“智能卡”的造车新势力会不惜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组建团队,g……亲自投入战斗。毕竟谁比自己更了解自己呢?而要构建一个好的车联网系统,车载OS,就成了最关键的一环。4.造车新势力都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安卓系统。在这一轮竞争中,一直主导车载娱乐系统的QNX和Linux逐渐走向边缘,而Android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它比Linux和QNX有更大的扩展性和更好的生态支持。Android系统基于庞大的手机终端,形成了无比丰富的应用生态。如果想在车内享受地图、音乐、支付等服务,必须依赖安卓系统。
在国际上,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完全抛弃了旧的操作系统,宣布与谷歌建立技术合作关系,为数百万辆汽车提供基于Android的信息娱乐系统。该合作计划将于2021年启动。目前谷歌已经打造了Android Automotive OS,这是一款专门为汽车开发的操作系统。在此之前,一直是提供手机地图的解决方案。沃尔沃的Polestar 2将是全球首款搭载Android Automotive OS的汽车。新车于今年2月在中国上市,将于明年交付。值得注意的是,Polestar 2的中控面板和仪表盘都运行的是Android Automotive OS。目前国内大部分车企采用的操作方案是中控面板采用Android系统,仪表和车控部分采用QNX或Linux系统,这也导致了两块屏幕之间的互动很少。5月1日,谷歌还宣布,数百万开发者可以为Android汽车操作系统开发应用。但是,目前更多的欧美车企还是选择使用QNX和Linux作为娱乐的操作系统。很多车联网从业者都表示,这和欧美文化有很大关系。他们更注重汽车的性能、操控性和实用性,而不在乎娱乐功能和智能,而这也不是他们擅长的领域。比特斯拉好,目前还没有给人们带来更贴心的车联网体验。虽然特斯拉不断向车主推送一些温暖的车型,但据很多特斯拉车主反映,大屏有时甚至连蓝牙都接不上,语音交互体验更差。娱乐方面,特斯拉前两天刚升级有QQ音乐的功能。在这些方面,造车新势力明显领先了很多圈。目前,蔚来、小鹏、车和家、威马等造车新势力都选择在Android系统上做深度定制。虽然都是安卓系统,但是各有特色,导致差异化明显,会给用户带来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另外,安卓是手机的操作系统,不适合车内的环境。为了更好地与汽车融合,需要在人机交互、灯光、温度、气味、摄像头、座椅、门窗,甚至车辆控制等更底层进行二次开发,也就是所谓的“深度定制”。如上所述,车联网系统不仅仅是一个屏幕,也不是安装几个应用那么简单。它逐渐承担起将整个驾驶舱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功能,将软件与硬件和深度结合起来,让软件驱动越来越多的硬件,让曾经“死”的硬件“活”起来。但是,深度定制并不容易。何肖鹏曾经觉得,要把系统和汽车结合起来,难度很大,需要一个几百人的团队来做。5.目前,如何利用好现有条件做好车联网系统,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是车企面临的最大挑战。首先,我们需要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智能汽车可以给用户带来无限的惊喜,可以添加的功能也是无限的。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毕竟车企面临着成本的问题和计算平台计算能力的限制。他们需要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出取舍,根据自己的产品定位来规划需要和放弃哪些功能,而不是addin……他们无限期。比如一些针对家用市场开发的机型,会在系统中加入一些与儿童互动的功能,而针对年轻一代开发的机型,会更多考虑系统中年轻人的个性化需求,比如派对模式。第二,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实现极致的用户体验。当被问及开发车联网系统最难的地方是什么时,令人惊讶的是,很多负责人表示技术层面不是目前最大的挑战,最难的是如何做好用户体验。如果用户体验没有做到极致,很容易让一个功能成为鸡肋。比如宝马7系的手势识别功能,看起来很酷,但并没有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过去,用户习惯旋转一个实际的按钮,但他们只是用手势旋转一个悬浮的按钮,这实际上并没有简化操作。所以真正找到用户的痛点,解决痛点,让整个体验酣畅淋漓,并不容易。比如目前车与家的车联网系统,主要是把重点放在用户高频刚需的功能上,让用户体验极其流畅,而不是在车内增加很多新功能。每一项技术都有其局限性,但良好的用户体验可以弥补或掩盖这些局限性,而对于用户来说,最好的体验就是无感。当用户进入驾驶舱,整个与汽车的交流过程自然流畅,一切技术都围绕人,主动为其提供服务。一位负责人表示,用户不需要在几分钟内听我们介绍一辆车有多强大,而是置身其中就能自然地感受到一切,让汽车了解自己,理解自己。这是很好的用户体验。第三,需要持续作战能力。车联网系统与曾经简单的汽车系统更大的区别在于,旧系统安装在汽车上后,车企完全可以与之“说再见”。今天,智能汽车一定是成长中的汽车,需要通过OTA进化,给用户带来新的功能和体验。这也是传统汽车和智能汽车最大的区别之一。OTA的实现需要背后庞大团队的持续支持。卖车只是第一步,卖了之后会更好的照顾它的成长。在整个团队需要用户顺利升级之前,整个团队有很多工作要完成,比如制定产品开发和运营计划,设计交互界面,制定新服务的开发计划,根据用户的体验、痛点和槽点完成开发和反复测试等等。比如Xpeng Motors每个月都在不断的通过OTA给用户带来一些新的有趣的功能,包括整车的智能化和服务能力。其中智能包括提高语音交互能力、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自动驾驶能力。另一方面,在服务方面,通过OTA不断增加一些与用户需求相关的内容,如充电、洗车、出险、保养等。这在传统汽车公司是不可想象的工作。第四,电子电气架构改革。目前车联网系统的一个问题就是多种操作系统并存。一般来说,娱乐系统使用Android,仪表或车辆控制部分使用Linux或QNX。另外,一辆普通汽车大概有70个ecu,有的汽车甚至有100多个ECU,每个ECU对应不同的操作系统和不同的应用软件。难以顺利打通操作系统,进行统一控制,限制了系统控制硬件发挥更多功能。而且也给后续的整车OTA带来了更多的麻烦。目前,特斯拉创造性地采用Linux操作系统来管理这些计算硬件,现在通过这些计算平台来控制每个具体的硬件。也是特斯拉能够顺利进行大范围车辆OTA的重要原因。这种电子电气架构的革命性变化,让所有传统车企的人都感到绝望。当然,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这也是未来巨大的挑战。结语:这些挑战是所有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必须“解决”的难题。为了……为了区别于传统汽车,新的汽车制造力量在车联网系统上投入了更多资源。这些百年汽车工业的“入侵者”,带着智能之风,正在改变汽车的属性,试图让传统汽车的世界不再沉闷,而充满无限可能。对于大家来说,人们的出行体验将被彻底颠覆。还是那句老话。真正体验智能之后,就再也回不去了。情报将是新生力量生存并可能获胜的唯一机会。值得注意的是,Polestar 2的中控面板和仪表盘都运行的是Android Automotive OS。目前国内大部分车企采用的操作方案是中控面板采用Android系统,仪表和车控部分采用QNX或Linux系统,这也导致了两块屏幕之间的互动很少。5月1日,谷歌还宣布,数百万开发者可以为Android汽车操作系统开发应用。但是,目前更多的欧美车企还是选择使用QNX和Linux作为娱乐的操作系统。很多车联网从业者都表示,这和欧美文化有很大关系。他们更注重汽车的性能、操控性和实用性,而不在乎娱乐功能和智能,而这也不是他们擅长的领域。比特斯拉好,目前还没有给人们带来更贴心的车联网体验。虽然特斯拉不断向车主推送一些温暖的车型,但据很多特斯拉车主反映,大屏有时甚至连蓝牙都接不上,语音交互体验更差。娱乐方面,特斯拉前两天刚升级有QQ音乐的功能。在这些方面,造车新势力明显领先了很多圈。目前,蔚来、小鹏、车和家、威马等造车新势力都选择在Android系统上做深度定制。虽然都是安卓系统,但是各有特色,导致差异化明显,会给用户带来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另外,安卓是手机的操作系统,不适合车内的环境。为了更好地与汽车融合,需要在人机交互、灯光、温度、气味、摄像头、座椅、门窗,甚至车辆控制等更底层进行二次开发,也就是所谓的“深度定制”。如上所述,车联网系统不仅仅是一个屏幕,也不是安装几个应用那么简单。它逐渐承担起将整个驾驶舱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功能,将软件与硬件和深度结合起来,让软件驱动越来越多的硬件,让曾经“死”的硬件“活”起来。但是,深度定制并不容易。何肖鹏曾经觉得,要把系统和汽车结合起来,难度很大,需要一个几百人的团队来做。5.目前,如何利用好现有条件做好车联网系统,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是车企面临的最大挑战。首先,我们需要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智能汽车可以给用户带来无限的惊喜,可以添加的功能也是无限的。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毕竟车企面临着成本的问题和计算平台计算能力的限制。他们需要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出取舍,根据自己的产品定位来规划需要哪些功能,放弃哪些功能,而不是无限增加。比如一些针对家用市场开发的机型,会在系统中加入一些与儿童互动的功能,而针对年轻一代开发的机型,会更多考虑系统中年轻人的个性化需求,比如派对模式。第二,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实现极致的用户体验。当被问及开发车联网系统最难的地方是什么时,令人惊讶的是,很多负责人表示技术层面不是目前最大的挑战,最难的是如何做好用户体验。如果用户体验没有做到极致,很容易让一个功能成为鸡肋。比如宝马7系的手势识别功能,看起来很酷,但并没有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过去,用户我们……来旋转一个实际的按钮,但他们只是用手势来旋转一个悬浮的按钮,这实际上并没有简化操作。所以真正找到用户的痛点,解决痛点,让整个体验酣畅淋漓,并不容易。比如目前车与家的车联网系统,主要是把重点放在用户高频刚需的功能上,让用户体验极其流畅,而不是在车内增加很多新功能。每一项技术都有其局限性,但良好的用户体验可以弥补或掩盖这些局限性,而对于用户来说,最好的体验就是无感。当用户进入驾驶舱,整个与汽车的交流过程自然流畅,一切技术都围绕人,主动为其提供服务。一位负责人表示,用户不需要在几分钟内听我们介绍一辆车有多强大,而是置身其中就能自然地感受到一切,让汽车了解自己,理解自己。这是很好的用户体验。第三,需要持续作战能力。车联网系统与曾经简单的汽车系统更大的区别在于,旧系统安装在汽车上后,车企完全可以与之“说再见”。今天,智能汽车一定是成长中的汽车,需要通过OTA进化,给用户带来新的功能和体验。这也是传统汽车和智能汽车最大的区别之一。OTA的实现需要背后庞大团队的持续支持。卖车只是第一步,卖了之后会更好的照顾它的成长。在整个团队需要用户顺利升级之前,整个团队有很多工作要完成,比如制定产品开发和运营计划,设计交互界面,制定新服务的开发计划,根据用户的体验、痛点和槽点完成开发和反复测试等等。比如Xpeng Motors每个月都在不断的通过OTA给用户带来一些新的有趣的功能,包括整车的智能化和服务能力。其中智能包括提高语音交互能力、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自动驾驶能力。另一方面,在服务方面,通过OTA不断增加一些与用户需求相关的内容,如充电、洗车、出险、保养等。这在传统汽车公司是不可想象的工作。第四,电子电气架构改革。目前车联网系统的一个问题就是多种操作系统并存。一般来说,娱乐系统使用Android,仪表或车辆控制部分使用Linux或QNX。另外,一辆普通汽车大概有70个ecu,有的汽车甚至有100多个ECU,每个ECU对应不同的操作系统和不同的应用软件。难以顺利打通操作系统,进行统一控制,限制了系统控制硬件发挥更多功能。而且也给后续的整车OTA带来了更多的麻烦。目前,特斯拉创造性地采用Linux操作系统来管理这些计算硬件,现在通过这些计算平台来控制每个具体的硬件。也是特斯拉能够顺利进行大范围车辆OTA的重要原因。这种电子电气架构的革命性变化,让所有传统车企的人都感到绝望。当然,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这也是未来巨大的挑战。结语:这些挑战是所有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必须“解决”的难题。为了区别于传统汽车,造车新势力在车联网系统上投入了更多的资源。这些百年汽车工业的“入侵者”,带着智能之风,正在改变汽车的属性,试图让传统汽车的世界不再沉闷,而充满无限可能。对于大家来说,人们的出行体验将被彻底颠覆。还是那句老话。真正体验智能之后,就再也回不去了。情报将是新生力量生存并可能获胜的唯一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电池无处不在。现在每个人都离不开智能手机,但经常会对电池的续航能力发出抱怨。
1900/1/1 0:00:005月29日,据媒体报道,美国最大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GMUS将与美国最大建筑工程公司Bechtel合作,在全美建设数千个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站。
1900/1/1 0:00:00“现在价格压力不大,急着要产能,车企的采购人员整天在厂里住着。”鹏辉能源董秘鲁宏力近期透露,公司新能源动力电池的市场需求大,当下主要存在产能瓶颈问题,正在抓紧扩产。
1900/1/1 0:00:00众所周知,Uber正在开发无人驾驶汽车,领导Uber研究的是一位女天才,
1900/1/1 0:00:005月28日,蔚来汽车公布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总收入16312亿元,环比下降525;净亏损26236亿元,环比减少251,较2018年同期增加714。
1900/1/1 0:00:00保时捷在中国开启新篇章:将其中国总部迁往上海著名的陆家嘴金融广场。保时捷中国及其多家子公司于2019年5月正式入驻新总部,其现代化的工作空间和技术标杆使自动化和互通互联的工作环境成为可能。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