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至13日,CES Asia 2019将在中国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它不是CES的“亚洲分展”,而是把目标群体聚焦在亚洲客户身上。过去两年表明,亚洲消费电子领域的价值链与任何地区市场一样深且广,而中国是其中的领导者。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巨大的市场,还因为中国已经从一个长期的追随者变成了消费技术的引领者。针对亚洲市场,中国市场庞大而复杂,以至于一些科技应用只有在中国才能取得明显的市场效果。在AI引领的快递物流领域,CES专注于长距离无人配送和复杂室内场景对接,而CESA对智能配送调度系统情有独钟。世界上最复杂和最大的调度系统可以处理2400万个每日订单,并将最佳指令分配给60万名快递员。只有在中国才能达到设计效率。从2015年1月汽车厂商大举进军CES开始,汽车厂商不再是CES上可有可无的合作伙伴。今年发生了什么?AR/VR技术,人工智能下的智能驾驶舱,车联网概念,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作为消费电子和科技设备的载体,两者的结合首次变得有前景。然而,在过去的四年中,这些技术中的大部分都没有得到普及。只要留在展厅而不是进几百万的车,商业价值就没有大规模实现,汽车厂商也没有受到收入的鼓舞,立场就变得现实而保守。无数人类科技的例子表明,我们往往高估了短期的发展,忽视了长期的影响。我们常常处于伟大的历史进程中而不自知。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过分关注眼前利益,可能会让我们的眼睛变得近视。今年的CESA,一线汽车厂商的热情逐渐消退,是一个巨头缺席的展会。宝马、丰田、福特、PSA、日产等企业缺席,通用、戴姆勒参展,但规模不大。相比之下,造车新势力和有资本孵化的初创企业热情持续高涨,占据了大部分舞台,吸引了更多关注。5G帮助CESA首当其冲,华为走在了最前沿。5月29日,华为宣布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任提出了未来的三大突破:车联网、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前两者都在这个分部的业务范围内。边缘计算是5G第二阶段的关键基础技术,与自动驾驶场景应用密切相关。这部分ToB业务的聚集反映了华为对汽车领域价值链的新看法。华为与29家汽车制造商签署了一系列不同层次、不同侧重点的合作协议。许多协议是在产品开发开始之前签署的。用不了多久,华为的产品就会被纳入参展汽车厂商携带的科技装备中。虽然华为的消费者业务与CESA直接相关,消费者业务总裁余承东将在CESA首日发表主题演讲,但真正让华为走得远的还是ToB业务。这也是华为在供应链受到打击和阻断后,重返中国,进入汽车供应商序列的新举措。6月6日,CESA开幕前,工信部一口气发放了4张5G商用牌照。按照4G的“惯例”,先发“试商用”。说明国家已经放弃了一步到位的既定战略,“技术优先”的选择已经被“时间优先”的战略所取代。现在发牌意味着5G (NSA)第一阶段技术储备成熟,这一阶段将持续到2020年,相关应用将陆续推出。第二阶段(SA)可能在2020年推出标准,商用进度尚不明朗。按照国际电信联盟(ITU)的5G标准,500 km/h时延小于1毫秒,峰值速率高达20 Gbps。到那时,c……云平台的能力将允许包括汽车在内的数百万设备同时访问。这可能就是我们想象中梦幻般的5G标准场景。这要等到5G的第二阶段才能看到。VR/AR的爆发是可以预期的,但目前只是第一阶段,只有大带宽场景(eMMB)能先在本地落地。正如4G时代短视频应用行业爆发一样,短期内,看得见的科技进步有望首先在VR/AR应用上取得突破。之前的三年,VR和AR都是原理上的工作,只是停留在“客厅娱乐”的阶段。看起来内容很差,但实际上因为数据传输量大,很难在移动互联网上应用。在汽车电子座舱中,AR的信息引导早已进入量产阶段,首先呈现在少数高端品牌上。但无法从云平台获取大量信息,HUD只能从导航和车载数字电台获取少量信息,导致显示的信息很少,成为花瓶。一旦带宽上升到10G左右,运营商的服务价格就会降低,AR在机舱内的应用也会很快丰富起来。那时,主要发动机制造商考虑的是防止过多的信息流涌入驾驶舱,干扰驾驶员的视线。后者不需要像战斗机那样混乱复杂。但是,如果实现了自动驾驶,无论多少信息都不再是问题。在手势控制的帮助下,全息图像可以“来的快,去的也快”。“新势力”不同于传统的主机制造商,敏感的技术供应商将在今年的CESA上展示各种新的应用程序,以增强用户体验和改变感知。这些应用目前正被整合到许多新的领域中。其中,出行将是一个新的热点,这意味着技术正在离开“客厅”,进入移动出行。一直对CESA充满热情的奥迪将首次展示一个VR系统,该系统将收集各种路况和车辆驾驶信息,使驾驶和骑行更加有趣。因此,我们将看到38家AI技术参展商、22家AR/VR参展商和37家移动/连接参展商,他们都将在5G服务中找到应用落地的新机会。在今年的CESA上,新能源技术不再令人惊叹。初创企业已经过了展示原型就足以吸引注意力的阶段,它们已经专注于客户体验。而且驾驶体验一直是传统主机厂商的特长。新生力量必须另辟蹊径。在CESA,我们将看到智能网络连接和人工智能的具体应用。天际线ME7将展示5+X屏联动、人脸识别、智能个性化设置等联网技术,在统一的数字架构上实现智能互联、智能驾驶、AI应用;何忠汽车展出智能驾驶舱、云平台、域控制器等行业科技新成果;爱知将呈现AI虚拟助手形象、个性化语音定制、AR故事平台、多模式主动交互、DMS系统以及具有AI智能开发功能的APP。爱知还将宣布合作计划。他们致力于让移动生活更加有趣和实用。但是这些应用程序必须简洁明了。再有趣的旅程,粘性也不会延伸到旅行时间之外。此外,娱乐内容必须让位于与旅行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本田在人类的感官体验中使用数字技术。他们通过“数字嗅觉”,针对不同的驾驶场景和不同的身心需求,打造不同的香味空间。理念是以普通人为本,但利剑的实现有偏差,注定是小众技术。本田注重人的舒适性,同时公布的智能引导互联系统也注重驾驶场景的实用性,并已落地量产车,体现出传统主机厂的价值趋势一直偏向于商业应用。即使在以撤退为主的CESA,也不例外。
6月11日至13日,CES Asia 2019将在中国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它不是CES的“亚洲分展”,而是把目标群体聚焦在亚洲客户身上。过去两年表明,亚洲消费电子领域的价值链与任何地区市场一样深且广,而中国是其中的领导者。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巨大的市场,还因为中国已经从一个长期的追随者变成了消费技术的引领者。针对亚洲市场,中国市场庞大而复杂,以至于一些科技应用只有在中国才能取得明显的市场效果。在AI引领的快递物流领域,CES专注于长距离无人配送和复杂室内场景对接,而CESA对智能配送调度系统情有独钟。世界上最复杂和最大的调度系统可以处理2400万个每日订单,并将最佳指令分配给60万名快递员。只有在中国才能达到设计效率。从2015年1月汽车厂商大举进军CES开始,汽车厂商不再是CES上可有可无的合作伙伴。今年发生了什么?AR/VR技术,人工智能下的智能驾驶舱,车联网概念,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作为消费电子和科技设备的载体,两者的结合首次变得有前景。然而,在过去的四年中,这些技术中的大部分都没有得到普及。只要留在展厅而不是进几百万的车,商业价值就没有大规模实现,汽车厂商也没有受到收入的鼓舞,立场就变得现实而保守。无数人类科技的例子表明,我们往往高估了短期的发展,忽视了长期的影响。我们常常处于伟大的历史进程中而不自知。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过分关注眼前利益,可能会让我们的眼睛变得近视。今年的CESA,一线汽车厂商的热情逐渐消退,是一个巨头缺席的展会。宝马、丰田、福特、PSA、日产等企业缺席,通用、戴姆勒参展,但规模不大。相比之下,造车新势力和有资本孵化的初创企业热情持续高涨,占据了大部分舞台,吸引了更多关注。5G帮助CESA首当其冲,华为走在了最前沿。5月29日,华为宣布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任提出了未来的三大突破:车联网、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前两者都在这个分部的业务范围内。边缘计算是5G第二阶段的关键基础技术,与自动驾驶场景应用密切相关。这部分ToB业务的聚集反映了华为对汽车领域价值链的新看法。华为与29家汽车制造商签署了一系列不同层次、不同侧重点的合作协议。许多协议是在产品开发开始之前签署的。用不了多久,华为的产品将被列入科技……参与汽车制造商携带的cal设备。虽然华为的消费者业务与CESA直接相关,消费者业务总裁余承东将在CESA首日发表主题演讲,但真正让华为走得远的还是ToB业务。这也是华为在供应链受到打击和阻断后,重返中国,进入汽车供应商序列的新举措。6月6日,CESA开幕前,工信部一口气发放了4张5G商用牌照。按照4G的“惯例”,先发“试商用”。说明国家已经放弃了一步到位的既定战略,“技术优先”的选择已经被“时间优先”的战略所取代。现在发牌意味着5G (NSA)第一阶段技术储备成熟,这一阶段将持续到2020年,相关应用将陆续推出。第二阶段(SA)可能在2020年推出标准,商用进度尚不明朗。按照国际电信联盟(ITU)的5G标准,500 km/h时延小于1毫秒,峰值速率高达20 Gbps。届时,云平台的能力将允许包括汽车在内的数百万设备同时访问。这可能就是我们想象中梦幻般的5G标准场景。这要等到5G的第二阶段才能看到。VR/AR的爆发是可以预期的,但目前只是第一阶段,只有大带宽场景(eMMB)能先在本地落地。正如4G时代短视频应用行业爆发一样,短期内,看得见的科技进步有望首先在VR/AR应用上取得突破。之前的三年,VR和AR都是原理上的工作,只是停留在“客厅娱乐”的阶段。看起来内容很差,但实际上因为数据传输量大,很难在移动互联网上应用。在汽车电子座舱中,AR的信息引导早已进入量产阶段,首先呈现在少数高端品牌上。但无法从云平台获取大量信息,HUD只能从导航和车载数字电台获取少量信息,导致显示的信息很少,成为花瓶。一旦带宽上升到10G左右,运营商的服务价格就会降低,AR在机舱内的应用也会很快丰富起来。那时,主要发动机制造商考虑的是防止过多的信息流涌入驾驶舱,干扰驾驶员的视线。后者不需要像战斗机那样混乱复杂。但是,如果实现了自动驾驶,再多的信息也不再是问题。在手势控制的帮助下,全息图像可以“来的快,去的也快”。“新势力”不同于传统的主机制造商,敏感的技术供应商将在今年的CESA上展示各种新的应用程序,以增强用户体验和改变感知。这些应用目前正被整合到许多新的领域中。其中,出行将是一个新的热点,这意味着技术正在离开“客厅”,进入移动出行。一直对CESA充满热情的奥迪将首次展示一个VR系统,该系统将收集各种路况和车辆驾驶信息,使驾驶和骑行更加有趣。因此,我们将看到38家AI技术参展商、22家AR/VR参展商和37家移动/连接参展商,他们都将在5G服务中找到应用落地的新机会。在今年的CESA上,新能源技术不再令人惊叹。初创企业已经过了展示原型就足以吸引注意力的阶段,它们已经专注于客户体验。而且驾驶体验一直是传统主机厂商的特长。新生力量必须另辟蹊径。在CESA,我们将看到智能网络连接和人工智能的具体应用。天际线ME7将展示5+X屏联动、人脸识别、智能个性化设置等联网技术,在统一的数字架构上实现智能互联、智能驾驶、AI应用;何忠汽车展出智能驾驶舱、云平台、域控制器等行业科技新成果;爱知将呈现AI虚拟助手形象、个性化语音定制、AR故事平台、多模式主动交互、DMS系统以及具有AI智能开发功能的APP。爱知还将宣布合作计划。他们致力于让移动生活更加有趣和实用。但是这些应用程序必须简洁明了。再有趣的旅程,粘性也不会延伸到旅行时间之外。此外,娱乐内容必须让位于与旅行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本田在人类的感官体验中使用数字技术。他们通过“数字嗅觉”,针对不同的驾驶场景和不同的身心需求,打造不同的香味空间。理念是以普通人为本,但利剑的实现有偏差,注定是小众技术。本田注重人的舒适性,同时公布的智能引导互联系统也注重驾驶场景的实用性,并已落地量产车,体现出传统主机厂的价值趋势一直偏向于商业应用。即使在以撤退为主的CESA,也不例外。
日前,捷豹路虎宣布正在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联合研发一款适用于交互式车载导航系统的温控感应式方向盘SensorySteeringWheel。
1900/1/1 0:00:00“战斗战斗”6月5日早间,2019重庆车展一家自主品牌车企的展台上,一排排身着白衣的销售人员整装待发。他们很快就要迎来流量密度最高的潜在客户,宣誓的声音格外响亮。
1900/1/1 0:00:00日产汽车首席执行长西川广人(HirotoSaikawa)少有地批评该公司的法国合作伙伴,称雷诺公司拒绝支持他所提出的公司治理调整计划“最令人遗憾”。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丰田与斯巴鲁于6月6日宣布,将联手共同研发中型大型电动SUV车型平台,此举将大幅降低研发成本,而基于此平台诞生的车型都将以双品牌形式进行售卖。
1900/1/1 0:00:00拜腾宣布夏安德博士(DrAndreasSchaaf)正式出任公司首席客户官(ChiefCustomerOfficer)。
1900/1/1 0:00:00黑屏幕背后,我们听见了一系列新闻在播报有关大众2015年排放事件的消息,消费者的怀疑、巨额的罚款、法律的处罚等等。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