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123 RF . com . cn”5G技术因其高速、低时延、海量连接等优势,将弥补自动驾驶、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等新兴领域的不足。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5G商业化步伐的加快可能会引爆这些领域。随着5G的崛起,车联网领域的各种力量都开始更加频繁地移动,未来汽车将成为最复杂的智能硬件载体之一。那么在这个领域复杂的竞争与合作中,谁能说了算呢?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ICT服务商、BAT、车企大战升级国内较早知道车联网的百度,推出的Apollo系统已经升级到3.5版本。不管Apollo能否成为无人驾驶领域的安卓,百度确实在以AI为切入点,不断增加领域。为了抢占车联网语音系统的入口,奇瑞、福特、长城、现代等车企也出现了小型车载OS。公开资料显示,腾讯今年已经连续申请了多项旅游商标。在C端,腾讯不再局限于投资公司,而是想通过“四横两纵”打造自己的智慧出行生态。在B端,腾讯通过投资蔚来汽车进入市场,另一方面借助汽车微信迁移社交资源。预计年内将有车辆搭载车载微信。同时,腾讯还通过腾讯云与宝马、一汽、长安等车企达成合作。早在2015年3月,阿里就与SAIC成立了10亿元的“互联网汽车基金”。2017年,YunOS升级为AliOS,现在基于AliOS的斑马智行即将推出3.0版本。阿里的车联网解决方案是把连贯的场景服务放在首位,努力打通阿里内部的服务,帮助汽车成为AI引擎。根据彭博的最新报道,阿里将与奥迪、雷诺和本田合作,在中国实施智能出行计划。搭载天猫精灵车载系统的车主将可以使用语音控制功能,最终实现兼容设备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华为虽然正式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但一直在车联网领域。2017年至今,华为已与十余家车企达成生态合作。就在上个月,华为刚刚在深圳华为总部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协议。5月27日,任发布华为组织变革文件,批准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据悉,BU是华为组织架构中与BG并列的一级部门。到目前为止,华为目前有三个BG:运营商BG、企业BG和消费者BG,两个BUs:Cloud & amp;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部门以及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部门。
有业内人士认为,华为进入智能汽车领域,将填补该领域国内一线供应商阵营的空白。以BAT为首的互联网公司和传统车企也在一步步紧跟汽车行业的转型机遇,车联网领域正在升级。5G是车联网发展的重要机遇,但在复杂的竞争关系中谁也不占优势。4G时代催生了电子商务和社交应用的繁荣。相比之下,5G的应用场景更加广泛。根据未来移动通信论坛发布的《5G白皮书》,未来5G应用将覆盖三大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海量机器通信(mMTC)和超可靠低延迟(uRLLC)。5G的特性将帮助更多的科技创意,走出电脑和手机,走进我们的生活。最有前景的应该是巨头和基金扎堆的车联网领域。1.虽然5G技术的商用步伐正在加快,但通信企业在车联网发展中并不具有决定性意义。车联网是指通过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语音交互、无人驾驶等新一代技术,协调人、车、路的动态信息,实现人、车、路的协调。意味着车联网的实现不是单一部门的事情。它需要多方的合作。汽车不同于手机,是复杂的硬件,不是简单的硬件罗列和拼接。互联网公司和ICT玩家必须和传统车企有密切的关系。5G技术只是车联网发展的一个条件,5G还是会有延迟和中断,所以5G并不是车联网发展质量的决定性因素。2.车路协调需要软硬件和基础设施的深度配合,离不开政府的主导。未来,在车联网的设想下,汽车在路上行驶,将可以通过5G信号了解周围的车辆环境。依托云计算、大数据、AI智能、高精地图深度学习,与道路上的基础设施、雷达、传感设备产生信息交互。并且与道路交通信息的交互可以保证更高的驾驶安全性,优于简单车载系统的智能驾驶,出行效率也会大大提高。但这些事情的实施不是一个小工程,不仅涉及技术、企业合作还涉及社会层面。3.生态玩法是互联网玩家的优势,但尽管有安全等核心因素,仍然没有竞争力。从智能汽车的发展历程来看,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进入这一领域。并根据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虽然生态的玩法会对用户有一定的吸引力。比如在手机上订电影票,上车就推送影院的导航,还可以控制车内家电的开关,提高驾驶娱乐和生活效率。但是,车辆行驶最重要的是安全。一辆车能不能开好,其他的都是锦上添花。如果最基本的功能都不能保证质量,生态玩还是没有竞争力的。服务商不会一夜转正,可能更有地位积累造车经验。就目前发展情况来看,车联网领域各类型玩家以合作为主,但同类型玩家之间的竞争风起云涌。虽然现阶段车企、互联网公司、通讯公司都在积极尝试合作,但在万亿美元的市场中,只有能提供核心价值的人才说了算。随着这个领域的不断发展,这里的关系可能会更加复杂。就华为而言,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由ICT管理委员会管理。华为将其部门定位为端到端业务资源……智能汽车领域的nsibility body,为智能汽车提供ICT组件和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打造好车。换句话说,汽车领域只是华为ICT技术的一个应用场景,ICT产业才是华为整体产业的发展基础。短期内,它可能无意深挖汽车硬件,但长期战略目标的达成,也可能需要它越来越深入汽车产业链。毕竟保护软件最好的方法就是有硬件。某个领域的新品牌,一开始是靠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从过去的基础技术转向新技术,来弥补产品基础能力的不足。就像智能音箱一样,相似的产品功能加上噱头附加值,再加上低廉的价格,足以打开局面。如果单纯比较音质,新品牌肯定需要时间积累,但现在普遍的短平快玩法让企业很难有工匠精神升级基础体验。但是音响的制造工艺明显比汽车简单。汽车零部件复杂多样,底盘、发动机、变速箱每一项都经历了漫长的打磨和迭代,才有今天的整车质量和技术,所以大部分知名汽车公司都有百年历史。初级阶段,车联网的交互体验是基于互联网迁移的。如果初创品牌没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在基础驾驶体验上没有优势,但在车辆数据和隐私信息上可能充满隐患。所以互联网公司或者技术提供商很难有独立的声音。互联网造车新势力也是靠与传统车企合作拿票实现弯道超车。虽然客观来说,大部分愿意开放权限拥抱互联网的车企也是缺乏品牌知识,缺乏行业竞争力。但在与新玩家的合作中,他们最有实力将互联网技术迁移到传统行业,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发展机会。智能领域的发展与智能硬件息息相关。所以,口口声声说不会造手机和电视的华为,一再食言,开始做这些硬件。资金充足的公司最终可能会去硬件方面。BAT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已经看到了这个趋势。虽然不是自己造车,但都是大举投资互联网汽车公司,百度投资威马,腾讯投资蔚来,阿里投资小鹏。除了在系统和语音交互方面积极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大家都希望在汽车领域有自己的前排座位。汽车行业整个产业链很长,一方面说明这里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个背景也让这个领域具备了百花齐放的条件。但过多的协作环节必然存在利益博弈,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难以形成单一品牌的独立生态。虽然拥有独立的生态是商业玩家的梦想,但这是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参与者要在各自领域优化优势,在战略合作的基础上补齐自己的经验,真正深入产业链,提升自己在商用车领域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图片来自“123 RF . com . cn”5G技术因其高速、低时延、海量连接等优势,将弥补自动驾驶、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等新兴领域的不足。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5G商业化步伐的加快可能会引爆这些领域。随着5G的崛起,车联网领域的各种力量都开始更加频繁地移动,未来汽车将成为最复杂的智能硬件载体之一。那么在这个领域复杂的竞争与合作中,谁能说了算呢?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ICT服务提供商、BAT、车企争相升级国内较早了解车联网的百度,a……发射的阿波罗系统已经升级到3.5版本。不管Apollo能否成为无人驾驶领域的安卓,百度确实在以AI为切入点,不断增加领域。为了抢占车联网语音系统的入口,奇瑞、福特、长城、现代等车企也出现了小型车载OS。公开资料显示,腾讯今年已经连续申请了多项旅游商标。在C端,腾讯不再局限于投资公司,而是想通过“四横两纵”打造自己的智慧出行生态。在B端,腾讯通过投资蔚来汽车进入市场,另一方面借助汽车微信迁移社交资源。预计年内将有车辆搭载车载微信。同时,腾讯还通过腾讯云与宝马、一汽、长安等车企达成合作。早在2015年3月,阿里就与SAIC成立了10亿元的“互联网汽车基金”。2017年,YunOS升级为AliOS,现在基于AliOS的斑马智行即将推出3.0版本。阿里的车联网解决方案是把连贯的场景服务放在首位,努力打通阿里内部的服务,帮助汽车成为AI引擎。根据彭博的最新报道,阿里将与奥迪、雷诺和本田合作,在中国实施智能出行计划。搭载天猫精灵车载系统的车主将可以使用语音控制功能,最终实现兼容设备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华为虽然正式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但一直在车联网领域。2017年至今,华为已与十余家车企达成生态合作。就在上个月,华为刚刚在深圳华为总部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协议。5月27日,任发布华为组织变革文件,批准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据悉,BU是华为组织架构中与BG并列的一级部门。到目前为止,华为目前有三个BG:运营商BG、企业BG和消费者BG,两个BUs:Cloud & amp;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部门以及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部门。
有业内人士认为,华为进入智能汽车领域,将填补该领域国内一线供应商阵营的空白。以BAT为首的互联网公司和传统车企也在一步步紧跟汽车行业的转型机遇,车联网领域正在升级。5G是车联网发展的重要机遇,但在复杂的竞争关系中谁也不占优势。4G时代催生了电子商务和社交应用的繁荣。相比之下,5G的应用场景更加广泛。根据未来移动通信论坛发布的《5G白皮书》,未来5G应用将覆盖三大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海量机器通信(mMTC)和超可靠低延迟(uRLLC)。5G的特性将帮助更多的科技创意,走出电脑和手机,走进我们的生活。最有前景的应该是巨头和基金扎堆的车联网领域。1.虽然5G技术的商用步伐正在加快,但通信企业在车联网发展中并不具有决定性意义。车联网是指通过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语音交互、无人驾驶等新一代技术,协调人、车、路的动态信息,实现人、车、路的协调。意味着车联网的实现不是单一部门的事情。它需要多方的合作。汽车不同于手机,是复杂的硬件,不是简单的硬件罗列和拼接。互联网公司和ICT玩家必须和传统车企有密切的关系。5G技术只是车联网发展的一个条件,5G还是会有延迟和中断,所以5G并不是车联网发展质量的决定性因素。2.车路协调需要软硬件和基础设施的深度配合,离不开政府的主导。未来,在车联网的设想下,汽车在路上行驶,将可以通过5G信号了解周围的车辆环境。依托云计算、大数据、AI智能、高精地图深度学习,与道路上的基础设施、雷达、传感设备产生信息交互。并且与道路交通信息的交互可以保证更高的驾驶安全性,优于简单车载系统的智能驾驶,出行效率也会大大提高。但这些事情的实施不是一个小工程,不仅涉及技术、企业合作还涉及社会层面。3.生态玩法是互联网玩家的优势,但尽管有安全等核心因素,仍然没有竞争力。从智能汽车的发展历程来看,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进入这一领域。并根据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虽然生态的玩法会对用户有一定的吸引力。比如在手机上订电影票,上车就推送影院的导航,还可以控制车内家电的开关,提高驾驶娱乐和生活效率。但是,车辆行驶最重要的是安全。一辆车能不能开好,其他的都是锦上添花。如果最基本的功能都不能保证质量,生态玩还是没有竞争力的。服务商不会一夜转正,可能更有地位积累造车经验。就目前发展情况来看,车联网领域各类型玩家以合作为主,但同类型玩家之间的竞争风起云涌。虽然现阶段车企、互联网公司、通讯公司都在积极尝试合作,但在万亿美元的市场中,只有能提供核心价值的人才说了算。随着这个领域的不断发展,这里的关系可能会更加复杂。就华为而言,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由ICT管理委员会管理。华为将其部门定位为端到端业务资源……智能汽车领域的nsibility body,为智能汽车提供ICT组件和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打造好车。换句话说,汽车领域只是华为ICT技术的一个应用场景,ICT产业才是华为整体产业的发展基础。短期内,它可能无意深挖汽车硬件,但长期战略目标的达成,也可能需要它越来越深入汽车产业链。毕竟保护软件最好的方法就是有硬件。某个领域的新品牌,一开始是靠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从过去的基础技术转向新技术,来弥补产品基础能力的不足。就像智能音箱一样,相似的产品功能加上噱头附加值,再加上低廉的价格,足以打开局面。如果单纯比较音质,新品牌肯定需要时间积累,但现在普遍的短平快玩法让企业很难有工匠精神升级基础体验。但是音响的制造工艺明显比汽车简单。汽车零部件复杂多样,底盘、发动机、变速箱每一项都经历了漫长的打磨和迭代,才有今天的整车质量和技术,所以大部分知名汽车公司都有百年历史。初级阶段,车联网的交互体验是基于互联网迁移的。如果初创品牌没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在基础驾驶体验上没有优势,但在车辆数据和隐私信息上可能充满隐患。所以互联网公司或者技术提供商很难有独立的声音。互联网造车新势力也是靠与传统车企合作拿票实现弯道超车。虽然客观来说,大部分愿意开放权限拥抱互联网的车企也是缺乏品牌知识,缺乏行业竞争力。但在与新玩家的合作中,他们最有实力将互联网技术迁移到传统行业,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发展机会。智能领域的发展与智能硬件息息相关。所以,口口声声说不会造手机和电视的华为,一再食言,开始做这些硬件。资金充足的公司最终可能会去硬件方面。BAT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已经看到了这个趋势。虽然不是自己造车,但都是大举投资互联网汽车公司,百度投资威马,腾讯投资蔚来,阿里投资小鹏。除了在系统和语音交互方面积极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大家都希望在汽车领域有自己的前排座位。汽车行业整个产业链很长,一方面说明这里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个背景也让这个领域具备了百花齐放的条件。但过多的协作环节必然存在利益博弈,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难以形成单一品牌的独立生态。虽然拥有独立的生态是商业玩家的梦想,但这是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参与者要优化各自领域的优势,在战略合作的基础上补齐自己的经验,真正深入产业链,提升自己在商用车领域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据美国《汽车新闻》6月13日报道,丰田汽车公司将在其2020年款新车中逐步加入两项安全功能。其中一项将有助于防止驾驶员下车后汽车发生溜车,另一项为自动刹车。
1900/1/1 0:00:00尚未实现量产交付的理想(原名“车和家”),正试图通过新一轮融资跻身新能源独角兽车企行列。6月17日,有消息称,造车新势力理想将开启总额超过5亿美元的C轮融资。
1900/1/1 0:00:00在沃尔沃汽车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裁这个职位做满三年后,陈立哲即将返回任职。6月18日,沃尔沃汽车集团宣布任命钦培吉为沃尔沃汽车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裁,上述任命自2019年7月1日起生效。
1900/1/1 0:00:00随着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和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即将公布根据计划下调的燃油经济性标准,汽车公司的主要投资者成为最新一批公开对这一提案表示担忧的群体。
1900/1/1 0:00:00据汽车新闻网站Autoblog报道,佛罗里达州州长日前已经签署了相关法案,允许在佛罗里达州进行完全自动驾驶测试,而无需备用司机,新法案将从7月1日起生效。
1900/1/1 0:00:00特斯拉ModelS横空出世后,将车联网发展带往大屏方向。尤其是随着自动驾驶越来越热,车联网为主要内容的智能座舱,也往着车内大屏、甚至的多屏方向发展,这似乎成为了行业不可逆的趋势。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