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里程焦虑解决?如何看待电动车续航纷纷官宣突破600公里?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买电动车的用户最担心什么?续航无疑是其中之一,也是很多电动车用户的痛点。电爸、充电难等段子就是真实写照。不过随着电池技术的革新和更多新产品的出现,这个问题似乎有了解决的办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今年上半年,很多厂商都推出了新车型,在官方宣传中,都表示NEDC续航里程超过600公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官方已经突破600公里的有广汽新能源的Aion LX,小鹏的P7,博骏的iV6,都宣称NEDC可以突破600公里。其中博骏iV6的长续航版数据最为可观,达到610公里。此外还包括一些概念车,比如威马EVOLVE Concept,也宣布量产后续航将超过600公里。

Tesla, Tucki, found, model x

博骏iV6

Tesla, Tucki, found, model x

广汽新能源Aion LX

Tesla, Tucki, found, model x

小鹏P7为什么这么多厂家都把目光放在600km上?因为这是纯续航的“大标”。突破600公里续航,意味着纯电动汽车在这一关键领域可以与传统燃油汽车并驾齐驱。但有人会怀疑,纯电领域的标杆特斯拉,无论是Model X还是即将上市的Model Y,都没有喊出过NEDC续航已经超过600公里。这是否意味着国产纯电动技术真的成功实现了“弯道超车”?同时,是否意味着纯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问题将得到解决?理论上,NEDC突破600公里确实是“时候”了。“弯道超车”这个话题太大了,我们在这里讨论不下去。毕竟这些官方宣布突破600公里的国产新车还没有正式上市。等它们上市,特斯拉的续航也可能超过600公里。那么接下来可能大家会有一个疑问:这些“600 km续航能力”都是官方公布的。到时候实际表现会打折扣吗?的确,要想获得真实的续航里程,实测是最有效的方法。但现阶段,并不是我们除了等待别无选择。通过对技术发展的了解和对行业发展的分析,其实是可以预测的。事实上,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车云与一些行业相关人士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一个共识是,现阶段NEDC确实是“到了”超过600公里的时候了。如何提高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最直观的理解当然是电池技术的进步,或者更直接的说是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比如广汽新能源的Aion S,采用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型811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70WH/KG。虽然Aion LX没有相关数据,但可以预测它应该会使用能量密度更高的电池。事实上,目前已经不止一家厂商宣布将采用811电池。可能有人会说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矛盾。是的,但是这个问题正在解决,正在向前发展。以811为例,技术早就有了,只是没有普及,就是为了解决安全问题。现在敢量产,说明在安全检测等方面已经达到了整车标准。这本身就是电池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除了在电池技术上“激进”,通过平台的创新和三电管理的完善来解决续航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比如博骏iV6就很受关注。除了博县创业团队的“技校”背景,也和他们的产品在这方面的一些出色表现有关。博骏iV6是博骏自主研发的原生纯电动i-MP平台。博骏在整车轻量化设计、电池管理系统、能量回收等很多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研发。最终目标是减少……尽可能降低功耗,以达到电池容量和电池寿命之间的平衡。因此,博骏iV6的NEDC续航时间可以达到610公里。600公里时代,高速续航应该更值得关注。当纯电动汽车的NEDC超过600公里时,有一个观念需要调整:那就是更要重视高速续航。在纯电动车续航时间短的时代,比如300公里、400公里,大部分纯电动车车主一般会把纯电动车定位为“城市通勤专属”,不会轻易带着它跑长途。但是当NEDC的续航里程超过600公里时,情况就不同了。大家可以逐渐把这种车当成燃油车,长途旅行自然少不了。之前大家都有“纯电怕高速”的印象。这与燃油车的性能正好相反。有的城市用续航好的车,一上高速就没命了。夸张一点,甚至打五折续航。为什么会这样?直接原因当然是纯电本身的特性。电动机的工作方式与燃油发动机有着本质的区别。例如,它在低速时的效率高于高速时的效率。更重要的是,高速工况下的能耗其实比低速工况下更高,因为要克服更多的空气阻力。燃油车之所以“高速省油”,完全是因为燃油车低速效率太低,体现了高速效率,造成了高速低能耗的假象。另外,纯电动车的设计差异也很重要。一些纯电动汽车不是为高速使用而设计的,所以没有投入大量的研发来改善空气动力学。日常驾驶没有问题。一上了高速公路,自然就“死”了。然后我们注意到,所有声称NEDC已经超过600公里的新车在车身设计上都非常注重空气动力学。目的自然是降低高速时的空气阻力。其中,很多都是汽车,比如小鹏的P7,蔚来的ET等。,以提高高速续航能力。

Tesla, Tucki, found, model x

那么,SUV肯定不行吗?不完全是。我们会发现很多厂商会通过“巧妙”的设计来解决空气阻力的问题。和Aion LX一样,采用了运动的造型。博县的iV6简直就是纯轿跑SUV。尾部也有明显的空气动力学造型。这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提高高速续航。据了解,作为一款SUV,博骏iV6的风阻系数低至0.27,相当可观。为此,博君还特意给出了iV6的高速续航里程——不低于500公里。这是什么意思?周边游,一个日常的城市,完全没有“里程焦虑”。即使是“长途”,比如北京到上海,中间充两次电也可以。说到充电,这也是保证高速续航里程的关键。如果充电像加油一样方便,高速续航就没有问题。这其实是很多纯电动厂商的方向。比如特斯拉正在大张旗鼓的研发超级充电。在国内,对这方面比较重视的博县也是一个。根据车展的宣传资料,iV6每10分钟可充100公里,半小时可充300公里。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数据。想象一下。跑长途的时候,无论是否充电,都要在服务区休息300公里左右。以博骏iV6这样的充电速度,基本可以实现“休息时间充电”。虽然速度还是没有加油快,但总体上已经算是“解决主要矛盾”了。更何况你真的需要一次几千公里的单程,不常见也不推荐。所以对于大部分车主来说,里程焦虑基本解决了。结论:纯电确实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不要认为它遥不可及。纯电动技术的进步速度确实比得上非燃油车。“NEDC官方宣布600公里”可以视为纯电续航里程的适度突破。虽然这些“o……icial公告“不一定靠谱,实际使用可能确实达不到600公里,但趋势是肯定的,在“非冬季、非暴力驾驶”的情况下,也有望接近燃油车的续航里程。最新消息显示,博骏iV6白车身已经下线,产品已经定型。预计今年在博骏汽车与一汽李霞合资公司的工厂生产,2020年交付,可以说指日可待。

Tesla, Tucki, found, model x

博骏iV7的关键点是这种趋势还在继续。比如博县的iV7号称NEDC可以突破700公里。威马的EVOLVE概念还宣称WLTP续航超过600公里(WLTP比NEDC更严格,也就是说NEDC超过600公里)。当然,除了这些数字,我们希望的是背后真正的研发,包括底盘基础,性能,安全。只有把这些事情做好,而不是只玩营销或者融资,所谓的“弯道超车”才不是一句空话。买电动车的用户最担心什么?续航无疑是其中之一,也是很多电动车用户的痛点。电爸、充电难等段子就是真实写照。不过随着电池技术的革新和更多新产品的出现,这个问题似乎有了解决的办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今年上半年,很多厂商都推出了新车型,在官方宣传中,都表示NEDC续航里程超过600公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官方已经突破600公里的有广汽新能源的Aion LX,小鹏的P7,博骏的iV6,都宣称NEDC可以突破600公里。其中博骏iV6的长续航版数据最为可观,达到610公里。此外还包括一些概念车,比如威马EVOLVE Concept,也宣布量产后续航将超过600公里。

Tesla, Tucki, found, model x

博骏iV6

Tesla, Tucki, found, model x

广汽新能源Aion LX

Tesla, Tucki, found, model x

小鹏P7为什么这么多厂家都把目光放在600km上?因为这是纯续航的“大标”。突破600公里续航,意味着纯电动汽车在这一关键领域可以与传统燃油汽车并驾齐驱。但有人会怀疑,纯电领域的标杆特斯拉,无论是Model X还是即将上市的Model Y,都没有喊出过NEDC续航已经超过600公里。这是否意味着国产纯电动技术真的成功实现了“弯道超车”?同时,是否意味着纯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问题将得到解决?理论上,NEDC突破600公里确实是“时候”了。“弯道超车”这个话题太大了,我们在这里讨论不下去。毕竟这些官方宣布突破600公里的国产新车还没有正式上市。等它们上市,特斯拉的续航也可能超过600公里。那么接下来可能大家会有一个疑问:这些“600 km续航能力”都是官方公布的。到时候实际表现会打折扣吗?的确,要想获得真实的续航里程,实测是最有效的方法。但现阶段,并不是我们除了等待别无选择。通过对技术发展的了解和对行业发展的分析,其实是可以预测的。事实上,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车云与一些行业相关人士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一个共识是,现阶段NEDC确实是“到了”超过600公里的时候了。如何提高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最直观的理解当然是电池技术的进步,或者更直接的说是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比如广汽新能源的Aion S,采用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型811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70WH/KG。虽然Aion LX没有相关数据,但可以预测它应该用更高的电池……能量密度。事实上,目前已经不止一家厂商宣布将采用811电池。可能有人会说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矛盾。是的,但是这个问题正在解决,正在向前发展。以811为例,技术早就有了,只是没有普及,就是为了解决安全问题。现在敢量产,说明在安全检测等方面已经达到了整车标准。这本身就是电池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除了在电池技术上“激进”,通过平台的创新和三电管理的完善来解决续航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比如博骏iV6就很受关注。除了博县创业团队的“技校”背景,也和他们的产品在这方面的一些出色表现有关。博骏iV6是博骏自主研发的原生纯电动i-MP平台。博骏在整车轻量化设计、电池管理系统、能量回收等很多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研发。最终目的是尽可能降低功耗,从而达到电池容量和电池寿命的平衡。因此,博骏iV6的NEDC续航时间可以达到610公里。600公里时代,高速续航应该更值得关注。当纯电动汽车的NEDC超过600公里时,有一个观念需要调整:那就是更要重视高速续航。在纯电动车续航时间短的时代,比如300公里、400公里,大部分纯电动车车主一般会把纯电动车定位为“城市通勤专属”,不会轻易带着它跑长途。但是当NEDC的续航里程超过600公里时,情况就不同了。大家可以逐渐把这种车当成燃油车,长途旅行自然少不了。之前大家都有“纯电怕高速”的印象。这与燃油车的性能正好相反。有的城市用续航好的车,一上高速就没命了。夸张一点,甚至打五折续航。为什么会这样?直接原因当然是纯电本身的特性。电动机的工作方式与燃油发动机有着本质的区别。例如,它在低速时的效率高于高速时的效率。更重要的是,高速工况下的能耗其实比低速工况下更高,因为要克服更多的空气阻力。燃油车之所以“高速省油”,完全是因为燃油车低速效率太低,体现了高速效率,造成了高速低能耗的假象。另外,纯电动车的设计差异也很重要。一些纯电动汽车不是为高速使用而设计的,所以没有投入大量的研发来改善空气动力学。日常驾驶没有问题。一上了高速公路,自然就“死”了。然后我们注意到,所有声称NEDC已经超过600公里的新车在车身设计上都非常注重空气动力学。目的自然是降低高速时的空气阻力。其中,很多都是汽车,比如小鹏的P7,蔚来的ET等。,以提高高速续航能力。

Tesla, Tucki, found, model x

那么,SUV肯定不行吗?不完全是。我们会发现很多厂商会通过“巧妙”的设计来解决空气阻力的问题。和Aion LX一样,采用了运动的造型。博县的iV6简直就是纯轿跑SUV。尾部也有明显的空气动力学造型。这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提高高速续航。据了解,作为一款SUV,博骏iV6的风阻系数低至0.27,相当可观。为此,博君还特意给出了iV6的高速续航里程——不低于500公里。这是什么意思?周边游,一个日常的城市,完全没有“里程焦虑”。即使是“长途”,比如北京到上海,中间充两次电也可以。说到充电,这也是保证高速续航里程的关键。如果充电像加油一样方便,高速ba就没问题了……非常生活。这其实是很多纯电动厂商的方向。比如特斯拉正在大张旗鼓的研发超级充电。在国内,对这方面比较重视的博县也是一个。根据车展的宣传资料,iV6每10分钟可充100公里,半小时可充300公里。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数据。想象一下。跑长途的时候,无论是否充电,都要在服务区休息300公里左右。以博骏iV6这样的充电速度,基本可以实现“休息时间充电”。虽然速度还是没有加油快,但总体上已经算是“解决主要矛盾”了。更何况你真的需要一次几千公里的单程,不常见也不推荐。所以对于大部分车主来说,里程焦虑基本解决了。结论:纯电确实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不要认为它遥不可及。纯电动技术的进步速度确实比得上非燃油车。“NEDC官方宣布600公里”可以视为纯电续航里程的适度突破。虽然这些“官方公布”不一定靠谱,实际使用可能确实达不到600公里,但趋势是肯定的,在“非冬季、非暴力驾驶”的情况下,也有望接近燃油车的续航里程。最新消息显示,博骏iV6白车身已经下线,产品已经定型。预计今年在博骏汽车与一汽李霞合资公司的工厂生产,2020年交付,可以说指日可待。

Tesla, Tucki, found, model x

博骏iV7的关键点是这种趋势还在继续。比如博县的iV7号称NEDC可以突破700公里。威马的EVOLVE概念还宣称WLTP续航超过600公里(WLTP比NEDC更严格,也就是说NEDC超过600公里)。当然,除了这些数字,我们希望的是背后真正的研发,包括底盘基础,性能,安全。只有把这些事情做好,而不是只玩营销或者融资,所谓的“弯道超车”才不是一句空话。

标签:特斯拉小鹏北京发现Model X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Miba推新型电动汽车电池冷却系统 可适用于任何形状的电池

(图片来源:Miba公司)据外媒报道,奥地利技术公司Miba开发了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冷却系统,该系统可适应电池的形状,为电池组的设计开辟新道路。

1900/1/1 0:00:00
为自动驾驶融资 滴滴与软银展开谈判

日前,有消息人士透露,滴滴出行正与其最大股东日本软银集团以及其它潜在投资者就自动驾驶业务融资进行谈判。该人士指出,谈判仍未结束,未必一定能达成协议。截至发稿,滴滴出行尚未对此消息进行回应。

1900/1/1 0:00:00
“双积分”全面交易进入倒计时:新能源积分仍供过于求 半数合资车企积分为零

汽车“双积分”考核在2019年全面实施,作为考核前对车企的最后一次摸底,2018年的车企双积分情况日前正式公布。

1900/1/1 0:00:00
10余家车企抢滩科创板 新造车企业抢夺最后的“王炸”

上帝关上一扇门,就会打开一扇窗。对于正处于转型升级、融资风力渐消的新能源车企而言,新的机遇已经出现。

1900/1/1 0:00:00
重磅!上汽集团人事大变动:王晓秋将出任总裁,接替陈志鑫

第一电动从上观网获悉,根据上海市市管干部任职前公示,王晓秋将接任退休的陈志鑫,出任上汽集团总裁。

1900/1/1 0:00:00
新品首发 柯马智能柔性激光焊接站震撼发布

7月3日,柯马智能柔性激光焊接站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震撼发布。柯马邀请多名重要客户和相关媒体出席了本次新品发布会。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