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自然资源部网站上出现了关于华为申请导航电子地图甲级测绘资质(以下简称“资质”)的审核公示,与华为一同申请甲级测绘资质的其他6家单位也被公示。公示时间为2019年7月5日至7月11日。这一消息引起了科技和汽车行业的好奇。华为为什么要申请这个资质?而且为什么有可能获批?根据我国现行的《测绘资质管理条例》和《测绘资质分级标准》,导航电子地图是测绘资质的一种专业范围,只有甲级标准(测绘资质分为甲级、乙级、丙级、丁级)。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测绘人员、仪器设备、安全管理、作业标准等。,获得导航电子地图测绘资质是业内公认的问题。四维图新自2001年获得首个资质以来,18年间仅有18家公司获得该资质,也就是说平均每年只有一家公司获批。截至2010年9月,已有31家企业成功获得互联网地图服务资质,与导航电子地图同时纳入《测绘资质管理规定》。“高精测绘资质发放速度似乎加快了。”这是很多业内人士的直观感受。根据2016年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布的《关于加强自动驾驶地图生产、测试和应用管理的通知》,从事自动驾驶高精度测绘的单位必须具备导航电子测绘资质。高精地图是支撑自动驾驶技术落地的关键环节,自动驾驶如今已经成为各车企和多领域科技公司共同抢占的弄潮儿。经济观察报梳理后发现,18年来,资质发放呈现“快-慢-快”的节奏。如果华为此次成功获批,那么在2019年不到7个月的时间里,将有4家新企业获得该资格,另外3家分别是宽凳科技、江苏仲晶科技和江苏智图科技。“基于近几年的发证现状和新修订的资质管理条例,资质的管理和发放应该有所放松。”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经济观察报记者了解到,新版《测绘资质管理办法》即将正式发布,导航电子地图甲级测绘资质审批要求将在多方面放宽。这无疑将加速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并进一步加剧竞争。在资质发放“变速”发展的过程中,入驻企业的性质和路径也更加多元化,背后是自动驾驶和高精地图发展带来的行业跨界融合趋势,以及正在进行的商业混战。有真正的锤子降低政策门槛吗?据官网、经济观察报记者、综合自然资源部及多家媒体统计,目前具有导航电子地图甲级测绘资质的企业有18家。从配送的速度来看,可以分为快、慢、快三个区间。第一个区间是2001年至2008年,期间共有12家企业获得资质(其中城际高科目前在自然资源局查不到资质,但多家媒体报道其获得了),其中2004年至2008年五年间有11家企业获得;第二个区间是2009年到2016年。这八年间,只有两家公司获得了资质(武汉广庭信息科技目前在自然资源局找不到资质,但多家媒体报道其获得了);第三个区间是2017年到现在。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已经有六家公司(不包括华为)获得了资质。整体来看,在第一和第三两个资质“较快”的区间内,平均每年只有两家公司获得资质,证明获得难度较大。对于第一次分发高峰的背景,上述业内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从2004年开始,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公司已经意识到可以在手机上部署基于位置的服务,PC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吸引了大量企业申请资质。“他们申请资质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地图,而是为了更方便地布局互联网、手机行业和基于位置的服务。”之所以在2009-2016年进入低潮,政府收紧资质是主要原因。另一家咨询公司的高层表示,应该是市场洗牌后赢家逐渐成为大企业的过程,那时新进入者的利润空间很小。其实从2009年到2016年,是传统图文商家与互联网融合的阶段。四维图新、高德地图、常棣万方等传统企业都是在这个阶段被BAT巨头收购的。“资格认证的加速发放是市场驱动和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2017年以来资质发放的重新加速,一位高精地图企业内部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再次给地图行业带来了活力,因为高精度地图是自动驾驶不可或缺的技术。高盛预测,2020年全球高精地图市场规模将达到21亿美元,2025年将达到94亿美元。自动驾驶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新舞台,中国也出台了许多政策明确鼓励和支持自动驾驶,以抓住机遇。因此,短短几年间,赶上BAT的步伐,滴滴、JD.COM、美团等掌握场景的互联网公司和主机厂纷纷布局高精地图行业,也涌现出了宽凳科技、Momenta、Wayz.ai等一批初创企业。业内人士呼吁放宽准入门槛。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以来资质发放的加速不仅仅是人们的感受,还体现在政策上。据了解,今年5月,最新版的《测绘资质管理办法》已经发布征求意见。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离正式发布不会太久。这一管理办法的制定最早可以追溯到1995年,其第一版于2004年正式发布,2009年和2011年进行了两次修订。经济观察报记者了解到,与目前的2014版相比,最新版的《测绘资质管理办法》对导航电子地图的测绘资质放宽了很多要求。比如2014版只有A级,新版有A级和B级;2014版对技术人员的要求包括注册测量师5人,但新版取消了这一要求;此外,甲级测绘资质审批也由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现行版本调整为可酌情委托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协助审查。“基于汽车行业和测绘行业的整合需求,政府的‘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政策,以及中国政府对国内商业环境的优化,放宽资质是理所当然的。相信配套的管理制度会逐步完善。”上述知情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众多类型玩家的共同困惑与资质发放的鲜明节奏相一致,获得资质的企事业单位画像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2013年以前,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为13家,大致分为传统图文商家和机构。传统制图师有四维图新、高德、图灵、常棣万方、凯立德、易通、立德空间、大地通,机构有国际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江苏省测绘工程研究院、浙江省第一测绘院、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随着2014年前后BAT通过收购传统图文商加速进入,符合条件的主体也变成了BAT、传统图文商、事业单位三大阵营。2017年后,格局变得更加复杂。一方面,一些未能获得资质的车企也通过收购传统图文经销商进入市场。比如2017年,SAIC联手武汉广庭成立武汉钟海婷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持有资质;2018年,东风汽车还投资了站立空间;另一方面,Momenta和宽凳科技等自动驾驶初创企业、滴滴和JD.COM等互联网公司以及华为等通信技术公司也申请了资格。“资质申请一直是开放的,符合条件的企业都可以申请。但测绘涉及国家安全,地理信息产业是政策密集型产业。测绘资质对企业的保密要求很高。有些企业申请资质的目的,并不是说要像传统制图员一样做出高质量的地图。更多的是方便和符合基于测绘数据的位置服务业务。”上述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有媒体报道称,目前的自动驾驶地图市场并不干扰细分业务和平台。此外,许多应用领域还有待开发,远未饱和。“我个人期待华为和其他几家新获得位置服务资格的公司的后续业务布局。华为等很多国内大牌公司都是四维图新的重要合作伙伴。四维图新与华为的合作是为了更好地布局高层次自动驾驶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华为的资质实际上有利于我们和华为在该领域更高效的合作。”四维图新一位内部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从18家符合条件的企业发布的信息来看,除了专注于本地化地图业务的机构外,基本都提到了高精地图业务,但在具体方向上存在差异。从公开信息来看,目前制图能力较好的企业有四维图新、高德、百度(常棣万方)、凯立德、易通。仲晶科技表示,将为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智能交通提供基于高精地图的整体解决方案。新获得资质的创业公司宽凳科技表示,今年将推出首款量产高精地图。另一家符合条件的创业公司Momenta表示,核心技术是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和基于深度学习的驾驶决策算法。同样获得资质的滴滴,由于平台拥有的车辆足以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被认为在众包和更新地图方面具有优势。从2014年开始经过5年的布局,高精地图目前已经进入第一个量产订单的赛点。BAT旗下的高德、百度、四维图新均宣布获得中国首笔自动驾驶量产订单。虽然很难确定谁的含金量更高,但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全球汽车公司的量产时间都集中在2021年左右,这将迫使高精地图的核心技术窗口关闭。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资质的放开,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初创企业和通信技术公司获得正式资质。这会对图形业务巨头产生影响吗?“现在的情况是,很多公司是基于自己的业务拿到牌照,而不是真的去做地图。但是,更多的企业进入测绘圈,将推动自动驾驶的多行业融合。”一位图文经销商巨头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他认为,如果讨论地图制作,就不仅仅是考学历那么简单了。高质量的地图产品依赖于时间、资金、人才等大量高成本的铺垫,以及与国际大牌车厂合作的经验和技术积累。目前,国际汽车公司对供应商的选择仍然更偏向于四维图新、高德等传统图形经销商。头部玩家对首个量产订单落地时间的激烈争夺,也能给初创企业带来机会。拥有良好众包映射方案和算法的初创企业,正在成为图形巨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合作对象。“这个市场还是挺大的。很多细分市场无法完全覆盖。一些小厂商还是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比如停车场、公园的高精地图。这些细分市场应该还是有市场的。做的好还是能赚钱的。现在刚刚起步,未来有可能合并重组。”卢文莲……赛迪顾问汽车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告诉经济观察报。但是没有资质,初创企业还是缺乏合法化。而对于未能掌握核心技术的自动驾驶公司,在高精地图市场成熟后,即使被收购,资质也能成为加分项。高德汽车大客户业务总经理、自动驾驶技术专家阿荣曾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很多小型自动驾驶公司其实是以被收购为目的来创业的。虽然资格证书的价值可能会因颁发门槛的降低而降低,但经验表明,政策总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至于以后会不会收紧,要看以后的发展趋势。”上述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7月5日,自然资源部网站上出现了关于华为申请导航电子地图甲级测绘资质(以下简称“资质”)的审核公示,与华为一同申请甲级测绘资质的其他6家单位也被公示。公示时间为2019年7月5日至7月11日。这一消息引起了科技和汽车行业的好奇。华为为什么要申请这个资质?而且为什么有可能获批?根据我国现行的《测绘资质管理条例》和《测绘资质分级标准》,导航电子地图是测绘资质的一种专业范围,只有甲级标准(测绘资质分为甲级、乙级、丙级、丁级)。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测绘人员、仪器设备、安全管理、作业标准等。,获得导航电子地图测绘资质是业内公认的问题。四维图新自2001年获得首个资质以来,18年间仅有18家公司获得该资质,也就是说平均每年只有一家公司获批。截至2010年9月,已有31家企业成功获得互联网地图服务资质,与导航电子地图同时纳入《测绘资质管理规定》。“高精测绘资质发放速度似乎加快了。”这是很多业内人士的直观感受。根据2016年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布的《关于加强自动驾驶地图生产、测试和应用管理的通知》,从事自动驾驶高精度测绘的单位必须具备导航电子测绘资质。高精地图是支撑自动驾驶技术落地的关键环节,自动驾驶如今已经成为各车企和多领域科技公司共同抢占的弄潮儿。经济观察报梳理后发现,18年来,资质发放呈现“快-慢-快”的节奏。如果华为此次成功获批,那么在2019年不到7个月的时间里,将有4家新企业获得该资格,另外3家分别是宽凳科技、江苏仲晶科技和江苏智图科技。“基于近几年的发证现状和新修订的资质管理条例,资质的管理和发放应该有所放松。”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经济观察报记者了解到,新版《测绘资质管理办法》即将正式发布,导航电子地图甲级测绘资质审批要求将在多方面放宽。这无疑将加速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并进一步加剧竞争。在资质发放“变速”发展的过程中,入驻企业的性质和路径也更加多元化,背后是自动驾驶和高精地图发展带来的行业跨界融合趋势,以及正在进行的商业混战。有真正的锤子降低政策门槛吗?经济观察报记者根据官网统计,综合自然资源部和阿奴……记者:目前有18家企业拥有导航电子地图甲级测绘资质。从配送的速度来看,可以分为快、慢、快三个区间。第一个区间是2001年至2008年,期间共有12家企业获得资质(其中城际高科目前在自然资源局查不到资质,但多家媒体报道其获得了),其中2004年至2008年五年间有11家企业获得;第二个区间是2009年到2016年。这八年间,只有两家公司获得了资质(武汉广庭信息科技目前在自然资源局找不到资质,但多家媒体报道其获得了);第三个区间是2017年到现在。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已经有六家公司(不包括华为)获得了资质。整体来看,在第一和第三两个资质“较快”的区间内,平均每年只有两家公司获得资质,证明获得难度较大。对于第一次分发高峰的背景,上述业内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从2004年开始,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公司已经意识到可以在手机上部署基于位置的服务,PC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吸引了大量企业申请资质。“他们申请资质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地图,而是为了更方便地布局互联网、手机行业和基于位置的服务。”之所以在2009-2016年进入低潮,政府收紧资质是主要原因。另一家咨询公司的高层表示,应该是市场洗牌后赢家逐渐成为大企业的过程,那时新进入者的利润空间很小。其实从2009年到2016年,是传统图文商家与互联网融合的阶段。四维图新、高德地图、常棣万方等传统企业都是在这个阶段被BAT巨头收购的。“资格认证的加速发放是市场驱动和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2017年以来资质发放的重新加速,一位高精地图企业内部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再次给地图行业带来了活力,因为高精度地图是自动驾驶不可或缺的技术。高盛预测,2020年全球高精地图市场规模将达到21亿美元,2025年将达到94亿美元。自动驾驶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新舞台,中国也出台了许多政策明确鼓励和支持自动驾驶,以抓住机遇。因此,短短几年间,赶上BAT的步伐,滴滴、JD.COM、美团等掌握场景的互联网公司和主机厂纷纷布局高精地图行业,也涌现出了宽凳科技、Momenta、Wayz.ai等一批初创企业。业内人士呼吁放宽准入门槛。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以来资质发放的加速不仅仅是人们的感受,还体现在政策上。据了解,今年5月,最新版的《测绘资质管理办法》已经发布征求意见。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离正式发布不会太久。这一管理办法的制定最早可以追溯到1995年,其第一版于2004年正式发布,2009年和2011年进行了两次修订。经济观察报记者了解到,与目前的2014版相比,最新版的《测绘资质管理办法》对导航电子地图的测绘资质放宽了很多要求。比如2014版只有A级,新版有A级和B级;2014版对技术人员的要求包括注册测量师5人,但新版取消了这一要求;此外,甲级测绘资质审批也由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现行版本调整为可酌情委托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协助审查。“基于汽车行业和测绘行业的整合需求,政府的‘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政策,以及中国政府对国内商业环境的优化,放宽资质是理所当然的。相信配套的管理制度会逐步完善。”上述知情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众多类型玩家的共同困惑与资质发放的鲜明节奏相一致,获得资质的企事业单位画像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2013年以前,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为13家,大致分为传统图文商家和机构。传统制图师有四维图新、高德、图灵、常棣万方、凯立德、易通、立德空间、大地通,机构有国际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江苏省测绘工程研究院、浙江省第一测绘院、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随着2014年前后BAT通过收购传统图文商加速进入,符合条件的主体也变成了BAT、传统图文商、事业单位三大阵营。2017年后,格局变得更加复杂。一方面,一些未能获得资质的车企也通过收购传统图文经销商进入市场。比如2017年,SAIC联手武汉广庭成立武汉钟海婷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持有资质;2018年,东风汽车还投资了站立空间;另一方面,Momenta和宽凳科技等自动驾驶初创企业、滴滴和JD.COM等互联网公司以及华为等通信技术公司也申请了资格。“资质申请一直是开放的,符合条件的企业都可以申请。但测绘涉及国家安全,地理信息产业是政策密集型产业。测绘资质对企业的保密要求很高。有些企业申请资质的目的,并不是说要像传统制图员一样做出高质量的地图。更多的是方便和符合基于测绘数据的位置服务业务。”上述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有媒体报道称,目前的自动驾驶地图市场并不干扰细分业务和平台。此外,许多应用领域还有待开发,远未饱和。“我个人期待华为和其他几家新获得位置服务资格的公司的后续业务布局。华为等很多国内大牌公司都是四维图新的重要合作伙伴。四维图新与华为的合作是为了更好地布局高层次自动驾驶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华为的资质实际上有利于我们和华为在该领域更高效的合作。”四维图新一位内部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从18家符合条件的企业发布的信息来看,除了专注于本地化地图业务的机构外,基本都提到了高精地图业务,但在具体方向上存在差异。从公开信息来看,目前制图能力较好的企业有四维图新、高德、百度(常棣万方)、凯立德、易通。仲晶科技表示,将为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智能交通提供基于高精地图的整体解决方案。新获得资质的创业公司宽凳科技表示,今年将推出首款量产高精地图。另一家符合条件的创业公司Momenta表示,核心技术是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和基于深度学习的驾驶决策算法。同样获得资质的滴滴,由于平台拥有的车辆足以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被认为在众包和更新地图方面具有优势。从2014年开始经过5年的布局,高精地图目前已经进入第一个量产订单的赛点。BAT旗下的高德、百度、四维图新均宣布获得中国首笔自动驾驶量产订单。虽然很难确定谁的含金量更高,但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全球汽车公司的量产时间都集中在2021年左右,这将迫使高精地图的核心技术窗口关闭。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资质的放开,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初创企业和通信技术公司获得正式资质。这会对图形业务巨头产生影响吗?“现在的情况是,很多公司是基于自己的业务拿到牌照,而不是真的去做地图。但是,更多的企业进入测绘圈,将推动自动驾驶的多行业融合。”一位图文经销商巨头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他认为,如果讨论地图制作,就不仅仅是考学历那么简单了。高质量的地图产品依赖于时间、资金、人才等大量高成本的铺垫,以及与国际大牌车厂合作的经验和技术积累。目前,国际汽车公司对供应商的选择仍然更偏向于四维图新、高德等传统图形经销商。头部玩家对首个量产订单落地时间的激烈争夺,也能给初创企业带来机会。拥有良好众包映射方案和算法的初创企业,正在成为图形巨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合作对象。“这个市场还是挺大的。很多细分市场无法完全覆盖。一些小厂商还是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比如停车场、公园的高精地图。这些细分市场应该还是有市场的。做的好还是能赚钱的。现在刚刚起步,未来有可能合并重组。”卢文莲……赛迪顾问汽车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告诉经济观察报。但是没有资质,初创企业还是缺乏合法化。而对于未能掌握核心技术的自动驾驶公司,在高精地图市场成熟后,即使被收购,资质也能成为加分项。高德汽车大客户业务总经理、自动驾驶技术专家阿荣曾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很多小型自动驾驶公司其实是以被收购为目的来创业的。虽然资格证书的价值可能会因颁发门槛的降低而降低,但经验表明,政策总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至于以后会不会收紧,要看以后的发展趋势。”上述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6月28日,全新升级改款的2019款小蚂蚁正式上市。
1900/1/1 0:00:007月10日晚,2019《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排行榜正式公布。
1900/1/1 0:00:00图片来源:视觉中国随着近日富力集团宣布入股华泰汽车,又一家地产商投资汽车品牌浮出水面,这不禁引起汽车圈一片惊呼。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涉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地产商不下十家。
1900/1/1 0:00:00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7月4日,南京江南纯电动出租汽车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两家企业股东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和南京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退出股东行列,
1900/1/1 0:00:007月11日,大众汽车集团、一汽集团、江淮汽车、星星充电宣布合资成立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MS。
1900/1/1 0:00:007月4日,滴滴出行与海南省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组成战略联盟,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进行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滴滴出行将面对的是一个千亿元级规模的诱人市场。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