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野蛮生长一年的比亚迪DiLink,2.0的数据能告诉我们什么?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不仅汽车发布会越来越像科技行业,汽车产品的版本号也越来越像。就在我们以为龙脸和DiLink是新事物的时候,比亚迪说要升级到2.0了。以这样的速度,追上谷歌Chrome不是梦。与龙脸相比,DiLink的发展更值得关注,不仅因为软件已经成为智能汽车的核心竞争力,还因为DiLink更能体现中国环境的独特性。迪林克说她是开放的。的确,这种搭载高通骁龙芯片和安卓系统的系统载体,确实给人太多的想象空间。一方面,比亚迪搭载DiLink系统的产品总销量较大,覆盖新能源市场不同价格区间;另一方面,DiLink系统给予用户的打开权限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我们几乎可以观察到用户在“放养”环境下的大行为轨迹。消费者是否高度依赖智能网络系统?好像第一个PPT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DiLink的手机月均活跃度已经达到了90%。从我的经验来看,还是有一些中老年用户单纯把车当做工具,他们几乎连手机注册都不会。从这个角度来说,用户比例还是相当可观的。发布会上,比亚迪并没有说明机车端的使用率是如何统计的。对于开车后马上启动的DiLink系统,我觉得这个数字意义不大。与非DiLink车型相比,车载系统利用率提高了3倍以上,更重要的是停车后的服务时间也提高了4倍。相应的,车辆流量的使用也增长了4倍,单车的平均流量使用率为每月2.7GB。消费者在车里干什么?发布会的时候我坐在离屏幕很远的地方,第一次看到下图的时候非常激动。哟,你看,前三都是腾讯的。后来发现应该竖着看。我看下载频率最高的三项业务分别是听歌、看视频、卡拉ok。说实话,真的没想到这么多人在车上唱卡拉ok,吃鸡排吃到第四名就更不能理解了。你是真的喜欢在车上玩游戏还是真的喜欢在车上向别人炫耀下一个游戏?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变量比亚迪没有详细解释,那就是预装了多少app,预装app的更新升级是否计入数据。如果是这样,预装应用无疑占了大便宜。还有一个关键点是,即使给了用户一个相当自由的应用市场,用户仍然依赖于预装的首选APP。从下面的app流量可以看出,有动力更换导航和音乐平台的人并不多。同样,叫车服务也叫很多,平均每天每辆车13个语音控制。如果你一个人开车,这确实是一个比找按钮更快的习惯。用车习惯和紧急救援叫的比我知道的多。看来应该在后续的车测中增加这部分功能的测试。消费者还想要什么?如果要评选2018-2019年智能网联汽车行业被滥用和用坏的词,OTA绝对是一个。一些汽车厂商的OTA完全是把厂商想给的东西推给用户,而不是把用户想给的功能体现给车辆。好在DiLink的大型OTA次数不多,添加的功能都比较核心。从2.0版本增加的几个内容可以看出用户认为的趋势和迫切需要。首先,蓝牙钥匙这种完全提升手机互联意义的功能,经过高级别的安全认证,可以实现出门只带一部手机的愿望。其次,全系统透明全景影像,在原有360°影像的基础上,增加了底盘摄像头,可以俯瞰全车周围及所在区域的全场景。说实话,换成Model 3后最怀念的就是比亚迪上的360°影像,现在更羡慕这个了。第三,车载卡拉ok据说有定制的麦克风。这个功能的核心用户可以联系我聊聊。最后是交互优化,其中分屏设计确实方便了在车道上边看导航边听音乐等场景的需求,但是右边的截图功能是什么?以上功能更像是对现有功能的强化。比亚迪公布的三个长期发展规划,是我认为迪林克可能会有质变的几个机会。第一,远程图像,可以实时查看车内外的实时动态,看有没有东西落在车里,有没有人损坏,还是很实用的。二是多屏互联,最早见于比亚迪的E-SEED GT概念车,可以将几个独立的大屏显示在一起,对未来的自动驾驶时代意义更大;第三,更宏大、更现实的愿景不会推出。总的来说,比亚迪的数据共享让我们一窥混乱时代中国智能网联系统的野蛮生长。如果把统一的数据进行跟踪对比,把汽车数据和手机数据进行横向对比,也有机会看到一个互联网新生态的特征。同时,DiLink数据中基本没有提到ADAS和AD的技术升级。希望DiLink能加强与车辆更深层次的交互能力。最后,我深感遗憾的是,DiLink仍然鼓励用户在驾驶过程中观看视频。不仅汽车发布会越来越像科技行业,汽车产品的版本号也越来越像。就在我们以为龙脸和DiLink是新事物的时候,比亚迪说要升级到2.0了。以这样的速度,追上谷歌Chrome不是梦。与龙脸相比,DiLink的发展更值得关注,不仅因为软件已经成为智能汽车的核心竞争力,还因为DiLink更能体现中国环境的独特性。迪林克说她是开放的。的确,这款搭载高通骁龙芯片和安卓系统的系统载体确实给人太多的想象空间。一方面,比亚迪搭载DiLink系统的产品总销量较大,覆盖新能源市场不同价格区间;另一方面,DiLink系统给予用户的打开权限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我们几乎可以观察到用户在“放养”环境下的大行为轨迹。消费者是否高度依赖智能网络系统?好像第一个PPT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DiLink的手机月均活跃度已经达到了90%。从我的经验来看,还是有一些中老年用户单纯把车当做工具,他们几乎连手机注册都不会。从这个角度来说,用户比例还是相当可观的。发布会上,比亚迪并没有说明机车端的使用率是如何统计的。对于开车后马上启动的DiLink系统,我觉得这个数字意义不大。与非DiLink车型相比,车载系统利用率提高了3倍以上,更重要的是停车后的服务时间也提高了4倍。相应的,车辆流量的使用也增长了4倍,单车的平均流量使用率为每月2.7GB。消费者在车里干什么?发布会的时候我坐在离屏幕很远的地方,第一次看到下图的时候非常激动。哟,你看,前三都是腾讯的。后来发现应该竖着看。我看下载频率最高的三项业务分别是听歌、看视频、卡拉ok。说实话,真的没想到这么多人在车上唱卡拉ok,吃鸡排吃到第四名就更不能理解了。你是真的喜欢在车上玩游戏还是真的喜欢在车上向别人炫耀下一个游戏?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变量比亚迪没有详细解释,那就是预装了多少app,预装app的更新升级是否计入数据。如果是这样,预装应用无疑占了大便宜。还有一个关键点是,即使给了用户一个相当自由的应用市场,用户仍然依赖于预装的首选APP。从下面的app流量可以看出,有动力更换导航和音乐平台的人并不多。同样,叫车服务也叫很多,平均每天每辆车13个语音控制。如果你一个人开车,这确实是一个比找按钮更快的习惯。用车习惯和紧急救援叫的比我知道的多。看来应该在后续的车测中增加这部分功能的测试。消费者还想要什么?如果要评选2018-2019年智能网联汽车行业被滥用和用坏的词,OTA绝对是一个。一些汽车厂商的OTA完全是把厂商想给的东西推给用户,而不是把用户想给的功能体现给车辆。好在DiLink的大型OTA次数不多,添加的功能都比较核心。从2.0版本增加的几个内容可以看出用户认为的趋势和迫切需要。首先,蓝牙钥匙这种完全提升手机互联意义的功能,经过高级别的安全认证,可以实现出门只带一部手机的愿望。其次,全系统透明全景影像,在原有360°影像的基础上,增加了底盘摄像头,可以俯瞰全车周围及所在区域的全场景。说实话,换成Model 3后最怀念的就是比亚迪上的360°影像,现在更羡慕这个了。第三,车载卡拉ok据说有定制的麦克风。这个功能的核心用户可以联系我聊聊。最后是交互优化,其中分屏设计确实方便了在车道上边看导航边听音乐等场景的需求,但是右边的截图功能是什么?以上功能更像是对现有功能的强化。比亚迪公布的三个长期发展规划,是我认为迪林克可能会有质变的几个机会。第一,远程图像,可以实时查看车内外的实时动态,看有没有东西落在车里,有没有人损坏,还是很实用的。二是多屏互联,最早见于比亚迪的E-SEED GT概念车,可以将几个独立的大屏显示在一起,对未来的自动驾驶时代意义更大;第三,更宏大、更现实的愿景不会推出。总的来说,比亚迪的数据共享让我们一窥混乱时代中国智能网联系统的野蛮生长。如果把统一的数据进行跟踪对比,把汽车数据和手机数据进行横向对比,也有机会看到一个互联网新生态的特征。同时,DiLink数据中基本没有提到ADAS和AD的技术升级。希望DiLink能加强与车辆更深层次的交互能力。最后,我深感遗憾的是,DiLink仍然鼓励用户在驾驶过程中观看视频。

标签:比亚迪发现Model 3远程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欧洲网联汽车技术标准之争 5G支持者宝马/高通略胜一筹

(图片来源:宝马集团官网)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7月4日,欧盟成员国废除了一项新规定,即强制将WiFi技术作为未来网联车辆互相通信的技术标准,因此,

1900/1/1 0:00:00
全球41.5万辆,9年0自燃事故,日产聆风凭的是什么?

在刚结束的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日产旗下的纯电动车聆风成了“全场最靓的仔”。

1900/1/1 0:00:00
拜腾迷局

5月初时,第一电动曾去拜腾的全球生产基地参观过。那时,戴雷说:“我们已经接近梦想了,这是让我非常激动的一件事。

1900/1/1 0:00:00
中国一汽与中国移动及长春市政府签约,共同发展车联网等领域

7月11日,中国一汽与中国移动、长春市政府签署了三方协议,三方将在车联网、自动驾驶等领域进行合作,中国一汽还与中国移动签署了双方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321”工程。

1900/1/1 0:00:00
老用户不如狗?小鹏汽车其实还可以这么做

最近,小鹏汽车可谓“悲喜交加”。7月10日,小鹏汽车正式发布G32020新款电动车。

1900/1/1 0:00:00
吉利帝豪EV450出租车版成都投入运营

日前,吉利帝豪EV450出租车版正式投入成都公共出行市场。该出租车版车型为吉利成都工厂生产制造。据悉,帝豪EV450出租版将逐步替代成都市原有的燃油燃气出租车陆续投入运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