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突飞猛进,使得电池供应商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50,SZ)人气爆棚。“现在去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提货,不可能有钱,但要看谁给的钱多。”新能源车企高管无奈地告诉记者。据《国家商报》统计,目前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合资公司的汽车企业包括SAIC、广汽、吉利、东风、一汽等五家主流汽车企业,而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的汽车企业几乎占据了汽车江湖的半壁江山,甚至大众、戴姆勒、宝马、丰田等跨国汽车企业也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仅限于“要”电池。4月24日晚间,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登陆a股后的首份年报。其年报披露,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同期增加88.67亿元,同比增长362.04%。对此,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解释是“1)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带动动力电池业务快速增长,回笼资金量增加;2)客户积极备货,提前付款,预付款增加”。即便如此,一些汽车公司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获得电池。一个明显的案例是,今年前两个月,BAIC的新能源销售遭遇断崖式下滑,主要原因是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未能及时供应电池。目前,BAIC新能源的三款顶级车型EX5、EU5和EX3的电池均由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不仅是北汽新能源,就连新造车企业的高管都无奈地告诉《国家商报》记者:“何忠汽车销量不好,主要是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的电池供应跟不上。”为什么车企都在“等”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1“网络名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汽车圈不愁卖产品的自主品牌,排在第一位的概率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中汽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动力电池总装机容量为56.9GWh,同比增长近51%,其中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电池装机容量为23.4GWh,占市场41%,逼近半壁江山。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的崛起,在于它抓住了两个机遇:一是押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专注于续航能力更高的锂离子电池领域;二是抓住了与华晨宝马合作的契机,加深了对车用电池发展的理解,利用宝马背书成功打开了国内外乘用车市场。目前,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方形电池的技术指标处于国内最高水平。当然,政策因素也给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一个崛起的环境。“由于电池的白名单,车企的选择并不多。如果选择国外电池,就拿不到新能源补贴。”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记者。事实上,相关政策并没有明确规定不允许国外电池进入。然而,2015年10月,工信部公布的《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和条件》目录(第一批)显示,配套电池不在白名单上,整车就不能获得补贴。在这种背景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主导地位开始形成。今年第一季度,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45.2%,而这一数字在2016年仅为22.7%,2017年上升至29%,2018年超过40%。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朋友圈”也在扩大。根据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财报,公司已为SAIC、吉利、宇通、北汽、广汽、长安、东风、金龙、江铃以及蔚来、威马、小鹏等新车企提供动力电池产品。在海外市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加深了与宝马、戴姆勒、现代、捷豹路虎、标致雪铁龙、大众、沃尔沃等国际汽车品牌的合作。根据工信部2018年底公布的新能源汽车有效目录,共有3800多辆,其中由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动力的有1100多辆,约占29%。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在动力电池领域。2“盟友”也有“备胎”。“动力电池市场竞争并不充分,这就赋予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动力电池市场的独家话语权和定价权。”据一位汽车业内人士透露,为了保证动力电池的充足供应,很多车企选择与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用利益捆绑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目前,SAIC、广汽、东风、吉利、一汽等五家车企已宣布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吉利、一汽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中,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持股51%,持有控股权。“合资后,双方深度绑定,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掌握资源,可以决定如何分配供货。对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来说,不仅获得了稳定的市场,还获得了控制权。”崔东树认为,随着越来越多合资企业的成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话语权也将增强。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2018锂电池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动力电池容量利用率为89.7%。现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已经供不应求,产能超负荷。“动力电池供应紧张主要是产品短缺造成的。为解决这一问题,公司将进一步提高产能。”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告诉国家商报记者。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2018年财报中表示,“为了应对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逐步增加了基地的产能,其中溧阳基地已正式投产,并开始计划在德国建设首个海外生产基地。”除了合资企业,一些车企选择通过入股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来布局动力电池。比如说,陈……n汽车在香格里拉计划中提到了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2017年,长安汽车通过收购镇江德茂海润股权投资基金份额,间接投资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在BAIC新能源披露的2018年财报中,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是这家新能源汽车公司的股东之一。这意味着目前的六大国有车企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汽车公司并没有把所有的钱都投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家公司上。间接投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长安汽车,去年7月选择与比亚迪合作,共同设立合资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动力电池的生产和销售。在BAIC新能源披露的2018年财报中,多家电池和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与该公司有关联。“为了应对未来对动力电池的需求,我们已经和国外电池企业达成了投资建厂计划,政策一发布就会上马。”一位不愿具名的新能源车企高管告诉记者,只有通过市场竞争,才能打破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在动力电池市场的“定价权”。3“保护盖”即将打开。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进一步下降,新能源汽车企业正在考虑2020年后的电动汽车市场化。最困难的问题是如何在保证高续航和高安全性的同时降低电池成本。据记者了解,目前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中最贵的部件。以一辆市场价12万元左右的电动车为例,其电池成本在8万元左右。上述新能源车企高管认为,如果动力电池市场能够充分竞争,电池价格下降,电动车价格也会下降,有利于新能源车市场的发展。事实上,对国产动力电池的政策保护正在松动。去年5月,在有关部门发布的汽车动力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第一批)中,出现了三家韩国电池企业:三星环新(Xi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南京乐进化学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LG化学)、北控爱思凯科技有限公司(SK)。随着国外电池企业的进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将遇到真正的对手。根据规划,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将完全退出,国产动力电池将直接面对国外电池企业。“与日韩相比,国内动力电池技术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在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崔东树说。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车企电池工程师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动力电池的技术水平与松下、LG相差不远,但相对来说,松下、LG更稳定。松下主要是一个圆柱形的NCA电池。LG主要是柔性电池,容量不大,最大51Ah。软包电池虽然容量相对较小,但在安全性上有一定优势。另外,小电池比大电池性能更好。”除了技术上的差距,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生产成本上并无优势。国际投资分析机构UBS对松下、LG化学、三星SDI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锂离子电池进行拆解分析,发现松下21700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成本为111美元/千瓦时,LG化学为148美元/千瓦时,三星SDI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均超过150美元/千瓦时。除了外资企业,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的比亚迪也不容小觑。近日,比亚迪开放电池供应体系,与长安汽车、中联重科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崔东树看来,比亚迪是唯一拥有自己电池供应体系的汽车厂,具有很强的产业链优势。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意识到真正的市场竞争是……明。在2018年财报中,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表示,未来公司将面临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变化、市场竞争加剧、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毛利率下降等风险。根据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财报,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96.11亿元,同比增长48.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3.87亿元,同比下降12.6%。“未来,公司将继续在R&D投资,作为保持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对于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公司一直保持高度关注和积极布局。”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2018年财报中表示。它在等待真正的挑战者。附公司简介及2018年年报解读: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福建宁德,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和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的解决方案。公司在电池材料、电池系统、电池回收等产业链关键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和可持续R&D能力,形成了全面完善的R&D、生产和销售服务体系。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研发、生产和销售新能源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和锂电池回收业务。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和锂电池材料。公司动力电池系统包括电池、模块和电池组,应用领域涵盖电动乘用车、电动客车、电动物流车等特种车辆。公司根据客户的要求和应用领域,通过定制或联合研发设计产品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对产品性能的不同要求。公司储能系统包括电池、模块、电箱和电池柜,应用领域涵盖大型太阳能或风能发电和储能设施、工业企业、商业建筑和数据中心、储能充电站、通信基站备用电池等。公司主要以废旧锂离子电池为原料,通过加工、提纯、合成生产锂离子电池三元前驱体(镍钴锰氢氧化物)和三元正极材料,使镍钴锂等重要金属资源在电池行业得到循环利用。公司高度重视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建立了涵盖产品研发、工程设计、测试验证、工艺制造等领域的完善研发体系。建立了“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后研究中心”,拥有电化学储能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锂离子电池企业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的测试验证中心,研发和技术优势突出。2018年,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参与国内外行业标准的制定,并获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批准开展“锂离子电池国家高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他参与制定的《联合国全球电动汽车安全技术法规》(GTR 20)正式发布,由他牵头起草的国家强制性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安全要求》通过技术评审,并主持召开了锂离子电池相关国际标准ISO/IEC工作组会议。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R&D技术人员4217人,其中博士112人,硕士958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人,福建省百人计划和创新人才6人。R&D团队整体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完善的R&D体系和强大的R&D团队推动了公司R&D技术的不断提升。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国内专利1,618项,海外专利38项,正在申请的国内外专利2,110项。该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企业。2018年,公司动力电池系统销量为21.18GWh,根据SNE研究,动力电池销量排名在20……继续位居世界第一。同时,公司拥有业内最广泛的客户群。截至2018年底,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汽车有效目录共计3800余款车型,其中公司搭载动力电池的车型超过1100款,约占29%,是支持车型最多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动力电池毛利率再度上升,上下游议价能力凸显:公司18H1动力电池毛利率32.67%,18H2毛利率提升至34.69%,全年毛利率34.10%,仅比17年下降1.15pct。下半年毛利率上升,主要是公司产品供不应求,价格坚挺,而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同时,公司采购议价能力强,成本得到明显控制。预收账款总额49.9亿,同比增长24倍,应付账款29亿,同比增长7.8倍,呈现爆发式增长。说明公司对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大大提高,对上游的控制能力极强,有利于公司的成本控制。规模效应陡增,R&D投资不减:管理费用凸显规模优势。扣除R&D费用的影响,18H1管理费率为6.4%,18H2仅为4.9%,年营收增长率为5.4%,同比增长率为48%,但管理费率的增长率为20%,远低于营收的同比增长率。研发支出近20亿,同比增速22%,仍保持大规模投入,远超业内竞争对手。深度绑定下游客户,全球布局满足非线性增长:深度绑定国内主流车企,惊喜海外供货,全球布局,满足新能源汽车非线性增长。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突飞猛进,使得电池供应商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50,SZ)人气爆棚。“现在去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提货,不可能有钱,但要看谁给的钱多。”新能源车企高管无奈地告诉记者。据《国家商报》统计,目前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合资公司的汽车企业包括SAIC、广汽、吉利、东风、一汽等五家主流汽车企业,而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的汽车企业几乎占据了汽车江湖的半壁江山,甚至大众、戴姆勒、宝马、丰田等跨国汽车企业也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仅限于“要”电池。4月24日晚间,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登陆a股后的首份年报。其年报披露,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同期增加88.67亿元,同比增长362.04%。对此,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解释是“1)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带动动力电池业务快速增长,回笼资金量增加;2)客户积极备货,提前付款,预付款增加”。即便如此,一些汽车公司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获得电池。一个明显的案例是,今年前两个月,BAIC的新能源销售遭遇断崖式下滑,主要原因是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未能及时供应电池。目前,BAIC新能源的三款顶级车型EX5、EU5和EX3的电池均由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不仅是北汽新能源,就连新造车企业的高管都无奈地对《国家商报》记者表示:“何忠汽车销量不好,主要是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的电池供应跟不上。“为什么车企都在‘等’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1“网络名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汽车圈不愁卖产品的自主品牌,排在第一位的概率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中汽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动力电池总装机容量为56.9GWh,同比增长近51%,其中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电池装机容量为23.4GWh,占市场41%,逼近半壁江山。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的崛起,在于它抓住了两个机遇:一是押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专注于续航能力更高的锂离子电池领域;二是抓住了与华晨宝马合作的契机,加深了对车用电池发展的理解,利用宝马背书成功打开了国内外乘用车市场。目前,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方形电池的技术指标处于国内最高水平。当然,政策因素也给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一个崛起的环境。“由于电池的白名单,车企的选择并不多。如果选择国外电池,就拿不到新能源补贴。”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记者。事实上,相关政策并没有明确规定不允许国外电池进入。然而,2015年10月,工信部公布的《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和条件》目录(第一批)显示,配套电池不在白名单上,整车就不能获得补贴。在这种背景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主导地位开始形成。今年第一季度,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45.2%,而这一数字在2016年仅为22.7%,2017年上升至29%,2018年超过40%。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朋友圈”也在扩大。根据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财报,公司已为SAIC、吉利、宇通、北汽、广汽、长安、东风、金龙、江铃以及蔚来、威马、小鹏等新车企提供动力电池产品。在海外市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加深了与宝马、戴姆勒、现代、捷豹路虎、标致雪铁龙、大众、沃尔沃等国际汽车品牌的合作。根据工信部2018年底公布的新能源汽车有效目录,共有3800多辆,其中由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动力的有1100多辆,约占29%。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在动力电池领域。2“盟友”也有“备胎”。“动力电池市场竞争并不充分,这就赋予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动力电池市场的独家话语权和定价权。”据一位汽车业内人士透露,为了保证动力电池的充足供应,很多车企选择与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用利益捆绑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目前,SAIC、广汽、东风、吉利、一汽等五家车企已宣布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吉利、一汽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中,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持股51%,持有控股权。“合资后,双方深度绑定,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掌握资源,可以决定如何分配供货。对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来说,不仅获得了稳定的市场,还获得了控制权。”崔东树认为,随着越来越多合资企业的成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话语权也将增强。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2018锂电池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动力电池容量利用率为89.7%。现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已经供不应求,产能超负荷。“动力电池供应紧张主要是产品短缺造成的。为解决这一问题,公司将进一步提高产能。”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告诉国家商报记者。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2018年财报中表示,“为了应对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逐步增加了基地的产能,其中溧阳基地已正式投产,并开始计划在德国建设首个海外生产基地。”除了合资企业,一些车企选择通过入股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来布局动力电池。比如说,陈……n汽车在香格里拉计划中提到了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2017年,长安汽车通过收购镇江德茂海润股权投资基金份额,间接投资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在BAIC新能源披露的2018年财报中,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是这家新能源汽车公司的股东之一。这意味着目前的六大国有车企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汽车公司并没有把所有的钱都投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家公司上。间接投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长安汽车,去年7月选择与比亚迪合作,共同设立合资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动力电池的生产和销售。在BAIC新能源披露的2018年财报中,多家电池和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与该公司有关联。“为了应对未来对动力电池的需求,我们已经和国外电池企业达成了投资建厂计划,政策一发布就会上马。”一位不愿具名的新能源车企高管告诉记者,只有通过市场竞争,才能打破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在动力电池市场的“定价权”。3“保护盖”即将打开。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进一步下降,新能源汽车企业正在考虑2020年后的电动汽车市场化。最困难的问题是如何在保证高续航和高安全性的同时降低电池成本。据记者了解,目前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中最贵的部件。以一辆市场价12万元左右的电动车为例,其电池成本在8万元左右。上述新能源车企高管认为,如果动力电池市场能够充分竞争,电池价格下降,电动车价格也会下降,有利于新能源车市场的发展。事实上,对国产动力电池的政策保护正在松动。去年5月,在有关部门发布的汽车动力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第一批)中,出现了三家韩国电池企业:三星环新(Xi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南京乐进化学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LG化学)、北控爱思凯科技有限公司(SK)。随着国外电池企业的进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将遇到真正的对手。根据规划,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将完全退出,国产动力电池将直接面对国外电池企业。“与日韩相比,国内动力电池技术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在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崔东树说。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车企电池工程师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动力电池的技术水平与松下、LG相差不远,但相对来说,松下、LG更稳定。松下主要是一个圆柱形的NCA电池。LG主要是柔性电池,容量不大,最大51Ah。软包电池虽然容量相对较小,但在安全性上有一定优势。另外,小电池比大电池性能更好。”除了技术上的差距,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生产成本上并无优势。国际投资分析机构UBS对松下、LG化学、三星SDI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锂离子电池进行拆解分析,发现松下21700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成本为111美元/千瓦时,LG化学为148美元/千瓦时,三星SDI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均超过150美元/千瓦时。除了外资企业,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的比亚迪也不容小觑。近日,比亚迪开放电池供应体系,与长安汽车、中联重科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崔东树看来,比亚迪是唯一拥有自己电池供应体系的汽车厂,具有很强的产业链优势。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意识到真正的市场竞争是……明。在2018年财报中,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表示,未来公司将面临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变化、市场竞争加剧、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毛利率下降等风险。根据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财报,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96.11亿元,同比增长48.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3.87亿元,同比下降12.6%。“未来,公司将继续在R&D投资,作为保持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对于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公司一直保持高度关注和积极布局。”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2018年财报中表示。它在等待真正的挑战者。附公司简介及2018年年报解读: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福建宁德,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和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的解决方案。公司在电池材料、电池系统、电池回收等产业链关键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和可持续R&D能力,形成了全面完善的R&D、生产和销售服务体系。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研发、生产和销售新能源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和锂电池回收业务。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和锂电池材料。公司动力电池系统包括电池、模块和电池组,应用领域涵盖电动乘用车、电动客车、电动物流车等特种车辆。公司根据客户的要求和应用领域,通过定制或联合研发设计产品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对产品性能的不同要求。公司储能系统包括电池、模块、电箱和电池柜,应用领域涵盖大型太阳能或风能发电和储能设施、工业企业、商业建筑和数据中心、储能充电站、通信基站备用电池等。公司主要以废旧锂离子电池为原料,通过加工、提纯、合成生产锂离子电池三元前驱体(镍钴锰氢氧化物)和三元正极材料,使镍钴锂等重要金属资源在电池行业得到循环利用。公司高度重视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建立了涵盖产品研发、工程设计、测试验证、工艺制造等领域的完善研发体系。建立了“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后研究中心”,拥有电化学储能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锂离子电池企业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的测试验证中心,研发和技术优势突出。2018年,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参与国内外行业标准的制定,并获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批准开展“锂离子电池国家高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他参与制定的《联合国全球电动汽车安全技术法规》(GTR 20)正式发布,由他牵头起草的国家强制性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安全要求》通过技术评审,并主持召开了锂离子电池相关国际标准ISO/IEC工作组会议。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R&D技术人员4217人,其中博士112人,硕士958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人,福建省百人计划和创新人才6人。R&D团队整体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完善的R&D体系和强大的R&D团队推动了公司R&D技术的不断提升。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国内专利1,618项,海外专利38项,正在申请的国内外专利2,110项。该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企业。2018年,公司动力电池系统销量为21.18GWh,根据SNE研究,动力电池销量排名在20……继续位居世界第一。同时,公司拥有业内最广泛的客户群。截至2018年底,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汽车有效目录共计3800余款车型,其中公司搭载动力电池的车型超过1100款,约占29%,是支持车型最多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动力电池毛利率再度上升,上下游议价能力凸显:公司18H1动力电池毛利率32.67%,18H2毛利率提升至34.69%,全年毛利率34.10%,仅比17年下降1.15pct。下半年毛利率上升,主要是公司产品供不应求,价格坚挺,而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同时,公司采购议价能力强,成本得到明显控制。预收账款总额49.9亿,同比增长24倍,应付账款29亿,同比增长7.8倍,呈现爆发式增长。说明公司对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大大提高,对上游的控制能力极强,有利于公司的成本控制。规模效应陡增,R&D投资不减:管理费用凸显规模优势。扣除R&D费用的影响,18H1管理费率为6.4%,18H2仅为4.9%,年营收增长率为5.4%,同比增长率为48%,但管理费率的增长率为20%,远低于营收的同比增长率。研发支出近20亿,同比增速22%,仍保持大规模投入,远超业内竞争对手。深度绑定下游客户,全球布局满足非线性增长:深度绑定国内主流车企,惊喜海外供货,全球布局,满足新能源汽车非线性增长。发展战略清晰,布局上游,核心卡位:乘用车动力电池方面,公司坚定走在高镍方向的前列。上游资源是镍,研发方向首先是高能量密度。目前高镍产品已经量产供应,领先世界。商用车着重降低成本,加大海外布局。在储能领域,卡在行业战略高点,全球布局,重点开拓海外市场。在电池回收领域,提前布局,战略目的明确。同时布局上游原料和核心卡位。公司发布2018年年报: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6亿元,同比增长48%,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3.9亿元,同比下降12.6%,归属于非母公司净利润31.3亿元,同比增长31.7%。演出符合预期。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42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3.11亿元。一是动力电池毛利率上升,凸显领先地位。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6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动力电池系统实现收入245亿,占比83%,同比增长47%。锂电池材料实现营收38.6亿,占比13%,同比增长56%,储能系统实现营收1.89亿,同比增长1050%。公司18H1动力电池毛利率为32.67%,18H2毛利率提升至34.69%。全年毛利率34.10%,仅比17年下降1.15个百分点。下半年,毛利率再次上升。我们认为主要受益于公司龙头地位凸显,高端产品供不应求,下半年价格不变。但由于原材料(锂钴产品)价格下降,公司采购议价能力强,成本控制明显,产品价格稳定,成本降低,毛利率i……下半年稳定。18年公司电池平均单价为1150元/千瓦时,同比下降18%。平均成本758元/千瓦时,同比下降16.7%。公司变更会计准则,将动力电池设备折旧年限由5年改为4年。公司预测增加19年折旧约7.54亿元,对公司净利润的负面影响不超过6.4亿元。我们估计这一措施对成本的影响为3.0个百分点,这反映了公司对成本下降预期和盈利能力的乐观态度。二是上下游议价能力突出。现金流160亿,同比增长30%,营收同比增长48%。营收增速低于营收增速。但公司预收账款合计49.9亿,同比增长25倍,呈现爆发式增长,其他应付款29亿,同比增长7.8倍。说明公司对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陡增,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同时对上游的控制能力较强,有利于公司的成本控制。此外,公司的经营性净现金流达到113亿。在资本支出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资产负债率维持在52%的较低水平,短期再融资需求并不迫切,这在业内并不多见。第三,规模效应大幅提升,在R&D的投资不减反增,凸显规模优势。扣除R&D费用的影响,管理费率18H1为6.4%,18H2仅为4.9%,同比增长率为5.4%。然而,管理费率的增长率为20%,远远低于收入的增长率。研发支出近20亿,同比增速22%。仍然保持较大规模的投入,行业远超竞争对手,但在营收中的占比逐渐下降,17年占比7.7%,18年占比6.7%。四、下游客户深度绑定,全球布局迎非线性增长公司最新公告,将与一汽成立合资公司。此后,公司深入SAIC、一汽、东风、吉利、广汽、长安等国内主流车企,同时进入海外供应、大众、宝马、戴姆勒、本田,建立了全年客户深度合作网络。与海外和国内主流电池公司相比,公司的客户结构具有优势。看好主流车企新能源汽车专属平台。预计2020年后全球电动车主力车型将开始量产,2020年后需求有望非线性增长。目前公司在客户槽位、技术实力、新品研发等方面全球领先,并为2020年后全年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做好了充分准备。5.发展战略是明确的。在上游布局和乘用车核心电池方面,公司稳坐高镍方向前列。上游资源是镍,研发方向首先是高能量密度。目前高镍产品已经量产供应,领先世界。商用车着重降低成本,加大海外布局。在储能领域,卡在行业战略高点,全球布局,重点开拓海外市场。在电池回收领域,提前布局,战略目的明确。公司公告通过子公司邦普投资正极材料,产能10万吨,投资91亿,严格控制成本。此外,公司通过Bump回收正极材料,与嘉能可签订钴产品长期协议,通过加拿大时代陆续增持NAL,成为NAL控股股东。NAL的主要业务是锂矿开采和锂矿采矿权。与天元集团、天华超景、长江陈道等签订投资协议。,共同投资成立新公司“天一锂业”,投资建设锂电池材料p……年产4万吨碳酸锂和氢氧化锂项目。邦普循环在福建宁德与梅格、青山钢铁签署合资协议,拟投资7亿美元在印尼设立合资公司,进行镍资源冶炼深加工,建设动力电池原材料制造基地。以上种种举措都表明,公司高瞻远瞩,严控原材料成本,积极布局高镍,相比海外动力电池竞争对手具有速度优势。不及物动词产能供不应求,生产的不断扩大缓解了压力。该公司的产品出货量受到生产能力不足的限制。宣布投资建设湖西项目,投资额46亿元。假设设备投资2.3亿/GWh,产能扩张约20GWh,假设包含土建,预计产能扩张约10GWh。公司随后在欧洲布局生产基地,我们预计2020年后将加速扩产以满足海外客户的需求,这再次表明高端动力电池产品持续供不应求。主营业务稳步发展,动力电池贡献最大。报告期内,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三大业务,分别为动力电池系统和锂电池材料。主要经营情况如下:1。动力电池系统动力电池系统包括电池、模块和电池组,其销售构成了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中汽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动力电池总装机容量为56.9GWh,同比增长近51%,其中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以23.4GWh装机容量领跑行业,市场份额达41%。报告期内,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动力电池系统销售收入2,451,542.9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18%。2.锂电池材料报告期内,当代安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锂电池材料销售收入386,076.29万元,同比增长56.27%,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3.52%。锂电池材料销售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客户需求旺盛、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新增锂电池材料产能带来的销售增长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销售价格上涨。报告期内,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大在锂电池材料回收和生产领域的投入,拟与格林美、青山集团等公司合作在印尼设立湿法镍冶炼厂,加强在锂电池材料领域的布局。3.储能系统锂电池技术的快速进步和生产成本的不断下降,提高了锂电池的竞争力。锂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场景逐渐成熟,储能市场逐渐启动。在储能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将继续加强R&D投资,不断提高产品性能,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报告期内,当代安培科技一方面加强营销力度和R&D投资,另一方面与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合作,不断提升储备领域的技术和产品储备。报告期内,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储能系统销售收入为18,949.62万元,同比增长1,051.89%。前期储能市场的布局和推广开始见成效。从上述三个业务结构来看,“动力电池系统”是企业主要的业务收入来源。具体来看,“动力电池系统”营业收入为2451,542.99万元,占营收的85.8%。“锂电池材料”营业收入386,076.29万元……n,占营收的13.5%。从利润贡献来看,企业综合毛利率为32.8%,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其中,“动力电池系统”和“锂电池材料”的毛利贡献分别占90%和9.6%,“动力电池系统”贡献了较大的毛利。“动力电池系统”和“锂电池材料”的毛利率分别为34.1%和23.1%。2019年补贴退,产品创新+成本控制缓解压力。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延续了上年高速增长的态势。乘联会数据显示,1-3月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批发量达到25.4万辆,同比增长117.8%。下游销量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动力电池的装机需求。据统计,1-3月全国动力电池装机12GWh,同比增长170%。作为中国领先的动力电池行业,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装机容量为5.49GWh,市场份额为44.6%。随着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公布,动力电池行业有望在过渡期内迎来抢装高峰,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行业优质动力电池供应商将充分受益。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非常重视R&D投资,每年投入数亿R&D资金建设集分析测试于一体的测试中心。目前,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拥有来自全球高校和实验室的3400多名全职R&D人员,并与全球著名研究机构和实验室建立了合作关系。近年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支出占收入的比例一直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新开发的高镍三元正极和硅碳负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04Wh/kg,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随着相关技术进入市场化应用阶段,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电源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将得到显著提升。新的补贴政策进一步提高了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的门槛要求。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将受到下游中高端乘用车市场的欢迎。随着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行业逐渐呈现出超强态势,客户和成本的优势资源进一步向头部公司集中。在与SAIC、华晨宝马、广汽、吉利等国内优质客户深化合作的基础上,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2月与普莱达、BAIC新能源签署了为期五年的战略合作协议,锁定2019年至2023年BAIC新能源汽车一定比例的购买份额。通过与下游客户的深度绑定,巩固了国内动力电池龙头的地位。鉴于未来行业的巨大需求,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增加了产能。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将德国工厂的设计产能从14GWh提高到98GWh,以充分满足欧洲客户的需求。新的补贴政策将下降50%~60%,行业利润空间将进一步压缩。当代安培科技继续加强成本控制,进一步降低费用占比,缓解补贴退坡带来的财务压力。4月26日下午,在回答网友普遍关心的补贴衰退对公司的影响、如何应对来自海外电池厂商的竞争等问题时,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认为,新能源补贴政策衰退将在短期内加速锂离子动力电池行业的整合。但从长远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广阔。公司还将加大在R&D的投资,实现技术突破,充分发挥领先优势和产业优势……l链条协调,挖潜降本增效,从而保持公司良好的毛利水平。针对松下、LG等强劲的国际对手,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公司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成本方面具有大规模采购和本地化供应的优势。并且该公司产品在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循环寿命等方面相比日韩竞争对手还是很有竞争力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透露,公司已在宁德、青海等地建立生产基地,正在建设德国海外生产基地。此外,公司开始布局产业链上游。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还透露,今年该公司的NCM 811/石墨电池将于2019年量产上市。该产品单次能量密度为245wh/kg,对应的系统能量密度可达180wh/kg。该产品将覆盖500公里左右的主流车型。此外,300wh/kg高镍/硅碳系统技术开发进展顺利,具体上市时间将视车辆上市时间而定。据了解,目前国内配置NCM 811电池的企业很多,但能量产的很少。在不增加现有电动车电池容量的情况下,车辆的续航里程会显著增加,但成本会降低。因此,NCM 811电池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量产对整个动力电池行业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战略清晰,布局上游,核心卡位:乘用车动力电池方面,公司坚定走在高镍方向的前列。上游资源是镍,研发方向首先是高能量密度。目前高镍产品已经量产供应,领先世界。商用车着重降低成本,加大海外布局。在储能领域,卡在行业战略高点,全球布局,重点开拓海外市场。在电池回收领域,提前布局,战略目的明确。同时布局上游原料和核心卡位。公司发布2018年年报: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6亿元,同比增长48%,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3.9亿元,同比下降12.6%,归属于非母公司净利润31.3亿元,同比增长31.7%。演出符合预期。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42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3.11亿元。一是动力电池毛利率上升,凸显领先地位。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6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动力电池系统实现收入245亿,占比83%,同比增长47%。锂电池材料实现营收38.6亿,占比13%,同比增长56%,储能系统实现营收1.89亿,同比增长1050%。公司18H1动力电池毛利率为32.67%,18H2毛利率提升至34.69%。全年毛利率34.10%,仅比17年下降1.15个百分点。下半年,毛利率再次上升。我们认为主要受益于公司龙头地位凸显,高端产品供不应求,下半年价格不变。但由于原材料(锂钴产品)价格下降,公司采购议价能力强,成本控制明显,因此下半年产品价格稳定,成本降低,毛利率稳定。18年公司电池平均单价为1150元/千瓦时,同比下降18%。平均成本758元/千瓦时,同比下降16.7%。公司变更会计准则,将动力电池设备折旧年限由5年改为4年。公司预计增加19年折旧约7.54亿元,而……对公司净利润的负面影响不超过6.4亿元。我们估计这一措施对成本的影响为3.0个百分点,这反映了公司对成本下降预期和盈利能力的乐观态度。二是上下游议价能力突出。现金流160亿,同比增长30%,营收同比增长48%。营收增速低于营收增速。但公司预收账款合计49.9亿,同比增长25倍,呈现爆发式增长,其他应付款29亿,同比增长7.8倍。说明公司对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陡增,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同时对上游的控制能力较强,有利于公司的成本控制。此外,公司的经营性净现金流达到113亿。在资本支出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资产负债率维持在52%的较低水平,短期再融资需求并不迫切,这在业内并不多见。第三,规模效应大幅提升,在R&D的投资不减反增,凸显规模优势。扣除R&D费用的影响,管理费率18H1为6.4%,18H2仅为4.9%,同比增长率为5.4%。然而,管理费率的增长率为20%,远远低于收入的增长率。研发支出近20亿,同比增速22%。仍然保持较大规模的投入,行业远超竞争对手,但在营收中的占比逐渐下降,17年占比7.7%,18年占比6.7%。四、下游客户深度绑定,全球布局迎非线性增长公司最新公告,将与一汽成立合资公司。此后,公司深入SAIC、一汽、东风、吉利、广汽、长安等国内主流车企,同时进入海外供应、大众、宝马、戴姆勒、本田,建立了全年客户深度合作网络。与海外和国内主流电池公司相比,公司的客户结构具有优势。看好主流车企新能源汽车专属平台。预计2020年后全球电动车主力车型将开始量产,2020年后需求有望非线性增长。目前公司在客户槽位、技术实力、新品研发等方面全球领先,并为2020年后全年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做好了充分准备。5.发展战略是明确的。在上游布局和乘用车核心电池方面,公司稳坐高镍方向前列。上游资源是镍,研发方向首先是高能量密度。目前高镍产品已经量产供应,领先世界。商用车着重降低成本,加大海外布局。在储能领域,卡在行业战略高点,全球布局,重点开拓海外市场。在电池回收领域,提前布局,战略目的明确。公司公告通过子公司邦普投资正极材料,产能10万吨,投资91亿,严格控制成本。此外,公司通过Bump回收正极材料,与嘉能可签订钴产品长期协议,通过加拿大时代陆续增持NAL,成为NAL控股股东。NAL的主要业务是锂矿开采和锂矿采矿权。与天元集团、天华超景、长江陈道等签订投资协议。,共同投资成立新公司“天一锂业”,投资建设年产4万吨碳酸锂、氢氧化锂的锂电池材料项目。邦普循环在福建宁德与梅格、青山钢铁签署合资协议,拟投资7亿美元在印尼设立合资公司,进行镍资源冶炼深加工,建设动力电池原材料制造基地。所有上述措施都表明……t公司眼光长远,严控原材料成本,积极布局高镍,相比海外动力电池竞争对手具有速度优势。不及物动词产能供不应求,生产的不断扩大缓解了压力。该公司的产品出货量受到生产能力不足的限制。宣布投资建设湖西项目,投资额46亿元。假设设备投资2.3亿/GWh,产能扩张约20GWh,假设包含土建,预计产能扩张约10GWh。公司随后在欧洲布局生产基地,我们预计2020年后将加速扩产以满足海外客户的需求,这再次表明高端动力电池产品持续供不应求。主营业务稳步发展,动力电池贡献最大。报告期内,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三大业务,分别为动力电池系统和锂电池材料。主要经营情况如下:1。动力电池系统动力电池系统包括电池、模块和电池组,其销售构成了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中汽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动力电池总装机容量为56.9GWh,同比增长近51%,其中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以23.4GWh装机容量领跑行业,市场份额达41%。报告期内,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动力电池系统销售收入2,451,542.9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18%。2.锂电池材料报告期内,当代安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锂电池材料销售收入386,076.29万元,同比增长56.27%,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3.52%。锂电池材料销售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客户需求旺盛、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新增锂电池材料产能带来的销售增长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销售价格上涨。报告期内,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大在锂电池材料回收和生产领域的投入,拟与格林美、青山集团等公司合作在印尼设立湿法镍冶炼厂,加强在锂电池材料领域的布局。3.储能系统锂电池技术的快速进步和生产成本的不断下降,提高了锂电池的竞争力。锂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场景逐渐成熟,储能市场逐渐启动。在储能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将继续加强R&D投资,不断提高产品性能,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报告期内,当代安培科技一方面加强营销力度和R&D投资,另一方面与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合作,不断提升储备领域的技术和产品储备。报告期内,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储能系统销售收入为18,949.62万元,同比增长1,051.89%。前期储能市场的布局和推广开始见成效。从上述三个业务结构来看,“动力电池系统”是企业主要的业务收入来源。具体来看,“动力电池系统”营业收入为2451,542.99万元,占营收的85.8%。“锂电池材料”营业收入386,076.29万元,占营收的13.5%。从利润贡献来看,企业综合毛利率为32.8%,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其中,“动力电池系统”和“锂电池材料”的毛利贡献分别占90%和9.6%,“动力电池系统”贡献了较大的毛利。“动力电池系统”的毛利率a……“锂电池材料”分别为34.1%和23.1%。2019年补贴退,产品创新+成本控制缓解压力。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延续了上年高速增长的态势。乘联会数据显示,1-3月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批发量达到25.4万辆,同比增长117.8%。下游销量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动力电池的装机需求。据统计,1-3月全国动力电池装机12GWh,同比增长170%。作为中国领先的动力电池行业,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装机容量为5.49GWh,市场份额为44.6%。随着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公布,动力电池行业有望在过渡期内迎来抢装高峰,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行业优质动力电池供应商将充分受益。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非常重视R&D投资,每年投入数亿R&D资金建设集分析测试于一体的测试中心。目前,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拥有来自全球高校和实验室的3400多名全职R&D人员,并与全球著名研究机构和实验室建立了合作关系。近年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支出占收入的比例一直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新开发的高镍三元正极和硅碳负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04Wh/kg,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随着相关技术进入市场化应用阶段,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电源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将得到显著提升。新的补贴政策进一步提高了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的门槛要求。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将受到下游中高端乘用车市场的欢迎。随着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行业逐渐呈现出超强态势,客户、成本等优势资源进一步向头部公司集中。在与SAIC、华晨宝马、广汽、吉利等国内优质客户深化合作的基础上,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2月与普莱达、BAIC新能源签署了为期五年的战略合作协议,锁定2019年至2023年BAIC新能源汽车一定比例的购买份额。通过与下游客户的深度绑定,巩固了国内动力电池龙头的地位。鉴于未来行业的巨大需求,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增加了产能。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将德国工厂的设计产能从14GWh提高到98GWh,以充分满足欧洲客户的需求。新的补贴政策将下降50%~60%,行业利润空间将进一步压缩。当代安培科技继续加强成本控制,进一步降低费用占比,缓解补贴退坡带来的财务压力。4月26日下午,在回答网友普遍关心的补贴衰退对公司的影响、如何应对来自海外电池厂商的竞争等问题时,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认为,新能源补贴政策衰退将在短期内加速锂离子动力电池行业的整合。但从长远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广阔。公司还将加大在R&D的投入,进行技术突破,发挥领先优势和产业链协同,挖潜降本增效,保持公司良好的毛利水平。针对松下、LG等强劲的国际对手,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公司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成本方面具有大规模采购和本地化供应的优势……并且该公司产品在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循环寿命等方面相比日韩竞争对手还是很有竞争力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透露,公司已在宁德、青海等地建立生产基地,正在建设德国海外生产基地。此外,公司开始布局产业链上游。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还透露,今年该公司的NCM 811/石墨电池将于2019年量产上市。该产品单次能量密度为245wh/kg,对应的系统能量密度可达180wh/kg。该产品将覆盖500公里左右的主流车型。此外,300wh/kg高镍/硅碳系统技术开发进展顺利,具体上市时间将视车辆上市时间而定。据了解,目前国内配置NCM 811电池的企业很多,但能量产的很少。在不增加现有电动车电池容量的情况下,车辆的续航里程会显著增加,但成本会降低。因此,NCM 811电池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量产对整个动力电池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7月2日,根据《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简称“双积分”政策)的要求,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2018年度“双积分”核算情况,2018年度积分交易也随之启动;
1900/1/1 0:00:00根据交强险上牌量数据,2019年6月国产新能源乘用车上牌数为1903万辆,同比大涨2074,环比上涨133,其中纯电动车上牌1545万辆。
1900/1/1 0:00:001、比亚迪与丰田共研纯电动汽车2025年前投放中国市场7月19日,比亚迪汽车宣布与丰田汽车签订合约,共同开发轿车和低底盘SUV的纯电动车型,以及上述产品等所需的动力电池。
1900/1/1 0:00:007月20日,美国超跑开创者和全球超跑领导者赛麟(SALEEN)今晚在北京鸟巢国际赛演平台举行盛大的“赛麟之夜猛兽来巢”品牌盛典,以旗舰车型赛麟S7全新勒芒版的亚洲首秀和沉浸式的超跑文化体验,
1900/1/1 0:00:00写在前面:最近天热比较懒,一电观察中断了两周。期间想过两个问题:中国电动车主是不是需要“逃生手册”?现在投资蔚来、小鹏、理想,值不值得?各种事情把思考打乱,没有成文。
1900/1/1 0:00:00虽然目前在中国仅有帕萨特和途观两款插电式混动车型,但大众打算先建上几十个亿的充电桩再说。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