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造车是检验富豪的唯一标准?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太晚了,先上车!从贾跃亭到熊,烧,拼命地烧。从董明珠到许家印,建,不停地建。首富“车祸”2019年6月20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宁波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伊尹集团宣布一笔到期未偿债务,本息合计6950万元。截至上个月,伊尹的逾期债务总计27.15亿元。信贷崩溃导致资本外逃。截至7月11日收盘,ST伊尹股价跌破1.8,市值仅71.7亿。就在一年前,伊尹还在坐拥300亿元的高市值,集团营收783亿元,每10股派发7元红利28亿元。就在三年前,它还冲上了13.27元/股的历史最高价,并突破500亿市值登顶浙江最有价值的地产老板,宁波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从主力争相建仓,散户不死心的大白马股,到资金拼命撤离回避的ST股,伊尹的崩盘不在游资炒作,也不在机构做空。真的是老板“开得太快了”。熊是的实际控制人,是宁波帮的头目。2018年以295亿元身家登顶宁波首富。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房地产项目遍布全国十多个城市,甚至进入韩国。2011年,伊尹借壳上市,随后7年净利润超过33亿,连续14年跻身中国房地产企业100强。就是这样一艘不到三年就翻船的房地产船。“前后大概花了130亿。”一位伊尹内部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仅2016年一年,熊徐强就一口气买下了全球第二大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制造商美国的row-ARC集团的三笔海外资产;全球知名的汽车自动变速器制造商邦奇;日本艾力夫是世界知名的磁簧传感器和光控传感器制造商。这三家世界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控制下的收入——基于交易价格和双方产生的资金成本,熊总共需要花费119亿美元。为了造车梦,熊老板几个月内拿出近百亿现金。这十亿美元资金的一部分来自上市公司伊尹股份的股权质押。截至6月28日,伊尹股份股权质押率达到72.94%,市值52.88亿,质押80笔。大举杠杆,借钱吞,一步步压迫主业命脉。资金链逼近忍耐极限。早在2018年下半年,至少有5家金融机构向熊徐强发出违约通知,总计4.1亿股质押股份可能被强制平仓。危机时刻,熊在时期转移、占用上市公司近32亿资金的孤注一掷操作也随之曝光。相关融资方撤离,伊尹债券投资者直接诉诸法律。ST伊尹从高位下跌,大量投资者吐血,只剩下原来市值的零头。6月中旬,伊尹集团申请破产重组。在过去的20年里,盖楼一直名列中国500强。三年时间,造车造成首富死亡。“车祸”猛于虎,无论富商巨贾。一波接着一波:“我是老熊找的第一个。我帮他出了一些主意,但因为种种原因还是没有满意的结果。”杉杉集团董事局主席,上海宁波商会会长,同乡,熊的私人朋友。在目睹了783亿伊尹集团的破车后,郑永刚很感慨,吸取了一个教训:创业者一定不要太激进,不要盲目扩张,把和你无关的产业都卖掉,专注自己的主业!然后,以西服起家的郑老板,煞费苦心的自己造车。造车几乎从来不会给杉杉带来正的现金流。2016年至2018年,杉杉新能源汽车业务净利润连年为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047万元、-1.8亿元和-1.71亿元。刚刚过去的2018年,为了打造布局8年、投资数十亿的杉杉,新能源客车总销量20辆,物流车9辆。全年卖出29辆车,亏损1.71亿——每卖出一辆车就亏损590万,一万多套衣服白卖了。“汽车和房地产是10万亿级的产业!只要方向正确,我们可以保证公司未来5年、10年甚至20年的发展。”房地产大亨熊的万亿美元梦想,西装大王可能也做到了。只是郑老板刹车及时。连续三年亏损后,杉杉决定停止今年的新能源客车、物流车等造车业务,停止亏损。熊老板习惯性地认为,房地产行业高楼拔地而起,几十亿、几十亿都是花出去的。经过23年的战斗,他已经积累了上亿的财富。他的身家一度摆脱了比亚迪王传福。现在他60多岁了,他开始出售土地和产品来筹集资金制造汽车。2015年取得的新疆和济州岛地块,2018年上半年未开发...伊尹的房地产业逐渐被抛弃,逐渐沦落到谷底。熊老板一心要改造高端汽车制造行业。“我不会走的,我一直对公司充满信心!”直到破产,这位经验丰富的商人仍然对造车的未来有很好的想法。“汽车是男人的天然情人。”总结的很精彩。熊和50后,孙宏斌和王60后,姚振华和贾跃亭70后,李想和80后...盖房子,卖衣服,投资,做交易,甚至送外卖...这些各行各业的企业家都有一个造车的梦想。富豪运动之前,贾跃亭抛弃家产将乐视葬送深渊,后来熊徐强抛出数百亿美元抛售房产,都是梦幻转型——前车之鉴?它不存在。即使造车几乎成了公认的财富粉碎机,但依然挡不住财神们为了梦想前赴后继的脚步。就在伊尹宣布破产重组的几天后,恒大老板许家印5天内分别在广州南沙和辽宁沈阳投资1600亿元和1200亿元,规划建设6个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五天,2800亿。突然觉得,熊一年120亿的投资并不那么暴力。徐老板的“劳动模范”称号并非虚有其名。去年6月,恒大拿下贾跃亭旗下FF汽车母公司Smart King 45%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后来合作崩了。恒大一怒之下另起炉灶,大举投资汽车全产业链,称要在3~5年内成为全球最大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传统汽车行业需要30到50年的时间来建立坚实的制造业基础,新进入者需要加速10倍才能催化整个行业。错过的时间,用钱弥补。谁有钱谁就去。由此,整个新车产业链出现了各领域资本巨头的聚集。百度与BAIC结盟深耕自动驾驶,腾讯携手广汽量产车辆,阿里携手SAIC抢滩智联。com,JD.COM入股蔚来,美团携手威马,滴滴成立合资汽车公司。董明珠无法说服格力的股东单纯以个人名义投资银隆新能源汽车10亿元,甚至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有一段时间,甚至有传言说……BATD将制造自己的汽车...所有的巨人都缺席了。在向来好赚钱的地产领域,恒大一马当先,一线地产大亨甚至组团上车。王健林投资5亿入股银隆,王3.3亿买下汽车,杨国强6.4亿在佛山建汽车小镇,绿地出资15.5亿港元接手汽车30%股权,宝能以65亿控股观致汽车,再出资140亿在浙江建新能源汽车基地...据不完全统计,恒大、万达、碧桂园、宝能、万通、华夏幸福等十余家头部地产商仅巨头竞争,全员跟进。造车正在成为一项门槛越来越高的富人运动。上一轮这么火爆的争富浪潮是在哪个领域?移动互联网,房地产...2018年,中国房地产开发总投资超过12万亿,贡献了中国GDP的1/15。它仍在快速增长,但用肉眼来看,它正在接近一个临界点。繁荣到极致,金字塔顶端的人加强财富流动就成了迫切的危机感。流向哪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人均住房面积已达40.8㎡。不管你能不能买得起,中国人均建筑面积已经超过英国赶上美国,打败了日本和韩国。相比之下,目前中国人均汽车保有量约为7人/辆。日本每辆车1.7人,美国每辆车1.28人。发展空间比较强。房地产在中国火了20多年,这种把钢筋水泥变成黄金的暴利生意,正在走向去化的循环。汽车工业发展百年,大部分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在新能源汽车被颠覆的时候,中国赶上了一个改写全球汽车产业的绝佳机会。于是,房子的买卖就转化成了汽车。仅2018年,恒大在造车赛道的直接投入就超过204亿,占恒大全年核心净利润的28.2%。今年恒大在6个月内展开了6次密集收购,投资超过400亿,目标是3年内达到100万辆。“在未来的5年、10年和20年,汽车工业将是世界上万亿美元的产业。”于是,以地产大佬为深水炸弹,包括互联网、科技、工业领域的头部企业家纷纷涉足造车,谁都不想错过上一波高速发展红利期后的新变化和出路。论持久战“造车,才有钱。”有大佬这么说。以前进入汽车行业的门槛是几十亿,几十亿,现在是几千亿,甚至更多。即使经过互联网思维的改造,这个赛道也正在成为那个能承受更多、更久、更巨亏,看起来更牛的赛道。造车新势力龙头蔚来汽车,前两年亏损100亿,交付几百辆车,所以融资市值200亿。在大家的期待下,终于,去年蔚来在亏损100亿元的情况下,卖出了1万多辆车,“亏损效率”大幅提升。融资高手Xpeng Motors自去年1月成立以来,4年间已交付数十辆汽车。2019年,还有……大老板们排队等着帮助它达到300亿英镑的融资目标。创始人何准确抓住了这场造车运动的精髓:智能汽车的核心是运营,而不是制造!这就意味着造车的重点不在于制造,而在于投机。据国家新能源汽车监测平台统计,截至2019年3月,国家平台已注册新能源汽车企业635家。据粗略估计,这635家汽车制造企业目前只有不到30%的整车制造能力和不到20%的量产交付能力。但无论造车、上市还是造车,先说融资。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累计投资已超过2万亿元。这2万亿催生了一堆在路上基本看不到的车标。▲新能源汽车标识大全,你知道几个?“资本的力量就是市场的力量。”在2019全球文旅产业投融资峰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长赵昌文感叹。然而,在资本掀起的造车飓风下,身处风口浪尖的年轻车企,对于这个传统高精尖的高端制造业,是否有足够的积累和耐心?今年4月至6月,蔚来汽车首款量产车型ES8在Xi安、上海、武汉连续发生三起自燃事件。蔚来汽车随后宣布,4803辆已售出的ES8电动车因起火、冒烟等安全隐患被紧急召回。截至2019年4月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收到新能源汽车缺陷线索427条,涉及38家生产企业的61款车型。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125.6万辆。截至今年5月,中国召回12.3万辆新能源汽车。造车,真的有钱?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规划,宝马、奥迪、奔驰都将在2025年左右实现小规模量产,大众在2028年,丰田在2030年,而国内的造车新势力是:“现在,马上,马上”。“我整天都在愚弄人民。”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对这种国内造车趋势的评价可能有失偏颇,但却非常犀利:有些企业不懂车,之所以“造车”,就是为了在资本市场上赚钱。汽车这个传统上需要几十年技术积累的技术型、资产型行业,因为国内万亿级汽车市场前景的闪现和房地产等高增长行业的失速和转型的诱惑,正在成为中国富人追逐的梦想空间和转型方向。这是一个好的趋势,尽管肯定会有大量的人倒下。正如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所说:大家都看好新能源汽车的趋势,这已经达成共识。但现在这些汽车品牌都争着早产——“死而复生的才是真本事。”太晚了,先上车!从贾跃亭到熊,烧,拼命地烧。从董明珠到许家印,建,不停地建。首富“车祸”2019年6月20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宁波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伊尹集团宣布一笔到期未偿债务,本息合计6950万元。截至上个月,伊尹的逾期债务总计27.15亿元。信贷崩溃导致资本外逃。截至7月11日收盘,ST伊尹股价跌破1.8,市值仅71.7亿。就在一年前,伊尹还在坐拥300亿元的高市值,集团营收783亿元,每10股派发7元红利28亿元。就在三年前,它还冲上了13.27元/股的历史最高价,并突破500亿市值登顶浙江最有价值的地产老板,宁波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从主力争相建仓,散户不死心的大白马股,到资金拼命撤离回避的ST股,伊尹的崩盘不在游资炒作,也不在机构做空。真的是老板“开得太快了”。熊是的实际控制人,是宁波帮的头目。2018年以295亿元身家登顶宁波首富。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房地产项目遍布全国十多个城市,甚至进入韩国。2011年,伊尹借壳上市,随后7年净利润超过33亿,连续14年跻身中国房地产企业100强。就是这样一艘地产巨轮,不到三年就翻船了。“前后大概花了130亿。”一位伊尹内部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仅2016年一年,熊徐强就一口气买下了全球第二大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制造商美国的row-ARC集团的三笔海外资产;全球知名的汽车自动变速器制造商邦奇;日本艾力夫是世界知名的磁簧传感器和光控传感器制造商。这三家世界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控制下的收入——基于交易价格和双方产生的资金成本,熊总共需要花费119亿美元。为了造车梦,熊老板几个月内拿出近百亿现金。这十亿美元资金的一部分来自上市公司伊尹股份的股权质押。截至6月28日,伊尹股份股权质押率达到72.94%,市值52.88亿,质押80笔。大举杠杆,借钱吞,一步步压迫主业命脉。资金链逼近忍耐极限。早在2018年下半年,至少有5家金融机构向熊徐强发出违约通知,总计4.1亿股质押股份可能被强制平仓。危机时刻,熊在时期转移、占用上市公司近32亿资金的孤注一掷操作也随之曝光。相关融资方撤离,伊尹债券投资者直接诉诸法律。ST伊尹从高位下跌,大量投资者吐血,只剩下原来市值的零头。6月中旬,伊尹集团申请破产重组。在过去的20年里,盖楼一直名列中国500强。三年时间,造车造成首富死亡。“车祸”猛于虎,无论富商巨贾。一波接着一波:“我是老熊找的第一个。我帮他出了一些主意,但因为种种原因还是没有满意的结果。”杉杉集团董事局主席,上海宁波商会会长,同乡,熊的私人朋友。在目睹了783亿伊尹集团的破车后,郑永刚很感慨,吸取了一个教训:创业者一定不要太激进,不要盲目扩张,把和你无关的产业都卖掉,专注自己的主业!然后,以西服起家的郑老板,煞费苦心的自己造车。造车几乎从来不会给杉杉带来正的现金流。2016年至2018年,杉杉新能源汽车业务净利润连年为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047万元、-1.8亿元和-1.71亿元。刚刚过去的2018年,为了打造布局8年、投资数十亿的杉杉,新能源客车总销量20辆,物流车9辆。全年卖出29辆车,亏损1.71亿——每卖出一辆车就亏损590万,一万多套衣服白卖了。“汽车和房地产是10万亿级的产业!只要方向正确,我们可以保证公司未来5年、10年甚至20年的发展。”房地产大亨熊的万亿美元梦想,西装大王可能也做到了。只是郑老板刹车及时。连续三年亏损后,杉杉决定停止今年的新能源客车、物流车等造车业务,停止亏损。熊老板习惯性地认为,房地产行业高楼拔地而起,几十亿、几十亿都是花出去的。经过23年的战斗,他已经积累了上亿的财富。他的身家一度摆脱了比亚迪王传福。现在他60多岁了,他开始出售土地和产品来筹集资金制造汽车。2015年取得的新疆和济州岛地块,2018年上半年未开发...伊尹的房地产业逐渐被抛弃,逐渐沦落到谷底。熊老板一心要改造高端汽车制造行业。“我不会走的,我一直对公司充满信心!”直到破产,这位经验丰富的商人仍然对造车的未来有很好的想法。“汽车是男人的天然情人。”总结的很精彩。熊和50后,孙宏斌和王60后,姚振华和贾跃亭70后,李想和80后...盖房子,卖衣服,投资,做交易,甚至送外卖...这些各行各业的企业家都有一个造车的梦想。富豪运动之前,贾跃亭抛弃家产将乐视葬送深渊,后来熊徐强抛出数百亿美元抛售房产,都是梦幻转型——前车之鉴?它不存在。即使造车几乎成了公认的财富粉碎机,但依然挡不住财神们为了梦想前赴后继的脚步。就在伊尹宣布破产重组的几天后,恒大老板许家印5天内分别在广州南沙和辽宁沈阳投资1600亿元和1200亿元,规划建设6个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五天,2800亿。突然觉得,熊一年120亿的投资并不那么暴力。徐老板的“劳动模范”称号并非虚有其名。去年6月,恒大拿下贾跃亭旗下FF汽车母公司Smart King 45%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后来合作崩了。恒大一怒之下另起炉灶,大举投资汽车全产业链,称要在3~5年内成为全球最大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传统汽车行业需要30到50年的时间来建立坚实的制造业基础,新进入者需要加速10倍才能催化整个行业。错过的时间,用钱弥补。谁有钱谁就去。由此,整个新车产业链出现了各领域资本巨头的聚集。百度与BAIC结盟深耕自动驾驶,腾讯携手广汽量产车辆,阿里携手SAIC抢滩智联。com,JD.COM入股蔚来,美团携手威马,滴滴成立合资汽车公司。董明珠无法说服格力的股东单纯以个人名义投资银隆新能源汽车10亿元,甚至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有一段时间,甚至有传言说……BATD将制造自己的汽车...所有的巨人都缺席了。在向来好赚钱的地产领域,恒大一马当先,一线地产大亨甚至组团上车。王健林投资5亿入股银隆,王3.3亿买下汽车,杨国强6.4亿在佛山建汽车小镇,绿地出资15.5亿港元接手汽车30%股权,宝能以65亿控股观致汽车,再出资140亿在浙江建新能源汽车基地...据不完全统计,恒大、万达、碧桂园、宝能、万通、华夏幸福等十余家头部地产商仅巨头竞争,全员跟进。造车正在成为一项门槛越来越高的富人运动。上一轮这么火爆的争富浪潮是在哪个领域?移动互联网,房地产...2018年,中国房地产开发总投资超过12万亿,贡献了中国GDP的1/15。它仍在快速增长,但用肉眼来看,它正在接近一个临界点。繁荣到极致,金字塔顶端的人加强财富流动就成了迫切的危机感。流向哪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人均住房面积已达40.8㎡。不管你能不能买得起,中国人均建筑面积已经超过英国赶上美国,打败了日本和韩国。相比之下,目前中国人均汽车保有量约为7人/辆。日本每辆车1.7人,美国每辆车1.28人。发展空间比较强。房地产在中国火了20多年,这种把钢筋水泥变成黄金的暴利生意,正在走向去化的循环。汽车工业发展百年,大部分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在新能源汽车被颠覆的时候,中国赶上了一个改写全球汽车产业的绝佳机会。于是,房子的买卖就转化成了汽车。仅2018年,恒大在造车赛道的直接投入就超过204亿,占恒大全年核心净利润的28.2%。今年恒大在6个月内展开了6次密集收购,投资超过400亿,目标是3年内达到100万辆。“在未来的5年、10年和20年,汽车工业将是世界上万亿美元的产业。”于是,以地产大佬为深水炸弹,包括互联网、科技、工业领域的头部企业家纷纷涉足造车,谁都不想错过上一波高速发展红利期后的新变化和出路。论持久战“造车,才有钱。”有大佬这么说。以前进入汽车行业的门槛是几十亿,几十亿,现在是几千亿,甚至更多。即使经过互联网思维的改造,这个赛道也正在成为那个能承受更多、更久、更巨亏,看起来更牛的赛道。造车新势力龙头蔚来汽车,前两年亏损100亿,交付几百辆车,所以融资市值200亿。在大家的期待下,终于,去年蔚来在亏损100亿元的情况下,卖出了1万多辆车,“亏损效率”大幅提升。融资高手Xpeng Motors自去年1月成立以来,4年间已交付数十辆汽车。2019年,还有……大老板们排队等着帮助它达到300亿英镑的融资目标。创始人何准确抓住了这场造车运动的精髓:智能汽车的核心是运营,而不是制造!这就意味着造车的重点不在于制造,而在于投机。据国家新能源汽车监测平台统计,截至2019年3月,国家平台已注册新能源汽车企业635家。据粗略估计,这635家汽车制造企业目前只有不到30%的整车制造能力和不到20%的量产交付能力。但无论造车、上市还是造车,先说融资。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累计投资已超过2万亿元。这2万亿催生了一堆在路上基本看不到的车标。▲新能源汽车标识大全,你知道几个?“资本的力量就是市场的力量。”在2019全球文旅产业投融资峰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长赵昌文感叹。然而,在资本掀起的造车飓风下,身处风口浪尖的年轻车企,对于这个传统高精尖的高端制造业,是否有足够的积累和耐心?今年4月至6月,蔚来汽车首款量产车型ES8在Xi安、上海、武汉连续发生三起自燃事件。蔚来汽车随后宣布,4803辆已售出的ES8电动车因起火、冒烟等安全隐患被紧急召回。截至2019年4月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收到新能源汽车缺陷线索427条,涉及38家生产企业的61款车型。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125.6万辆。截至今年5月,中国召回12.3万辆新能源汽车。造车,真的有钱?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规划,宝马、奥迪、奔驰都将在2025年左右实现小规模量产,大众在2028年,丰田在2030年,而国内的造车新势力是:“现在,马上,马上”。“我整天都在愚弄人民。”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对这种国内造车趋势的评价可能有失偏颇,但却非常犀利:有些企业不懂车,之所以“造车”,就是为了在资本市场上赚钱。汽车这个传统上需要几十年技术积累的技术型、资产型行业,因为国内万亿级汽车市场前景的闪现和房地产等高增长行业的失速和转型的诱惑,正在成为中国富人追逐的梦想空间和转型方向。这是一个好的趋势,尽管肯定会有大量的人倒下。正如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所说:大家都看好新能源汽车的趋势,这已经达成共识。但现在这些汽车品牌都争着早产——“死而复生的才是真本事。”

标签:蔚来比亚迪小鹏奥迪奔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动作频频,日韩电池企业加速在华布局!

进入2019年以来,国内动力电池行业不平静。

1900/1/1 0:00:00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相关重磅政策,将如何影响市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14万辆和61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85和496。

1900/1/1 0:00:00
配100kW电动机 比亚迪e3申报图曝光

日前,工信部官网公布了一款比亚迪全新车型的申报图,从尾标来看,该车应该是来自比亚迪e平台的全新车型比亚迪e3;据工信部显示的信息来看,新车将搭载最大功率为100kW(136Ps)的电动机。

1900/1/1 0:00:00
智电资本论 | 造车新势力并非不值得投资

“就拿电池来举例,虽然目前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巨头企业为首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但是在电池技术上仍然存在着突破、变革的可能性。

1900/1/1 0:00:00
特斯拉回应再次调整车型售价:为降低拥有门槛,正标准化全球产品矩阵

7月16日,特斯拉再次调整了旗下多款产品的价格,对于此次价格调整,特斯拉方面表示,“为了使产品的拥有门槛更低,我们调整了产品售价。与其他汽车厂商一样,我们会定期调整价格和产品选项。

1900/1/1 0:00:00
吉利将在欧洲推出新款电动汽车

瑞典《今日新闻报》7月12日报道,中国吉利将于2020年或2021年在欧洲推出一款新的高档电动汽车。这款车将挑战保时捷今年推出的四门Taycan电动车。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