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销量“止跌”上扬,新能源商用车发展迎来新拐点?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BYD, Kerry, Audi, Mercedes-Benz, Changan

近日,智利交通与交通部宣布,将于今年8月在首都圣地亚哥投放183辆比亚迪纯电动公交车。加上最后交付的100辆,比亚迪在圣地亚哥的电动公交车市场份额将超过60%。事实上,中国企业的许多新能源商用车都在努力拓展国内外市场。7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的6月份数据显示,今年6月,我国新能源商用车销售1.5万辆,同比增长30.6%,环比增长67.9%,呈现出去年以来“止跌”的良好势头。“在全球绿色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国新能源商用车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汽车行业分析师钟石在接受《中国汽车报》采访时表示。■为什么销量不降反升?6月份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新气象极大地提振了行业士气。虽然上半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为5.4万辆,同比下降6.6%,但与2018年28%的降幅相比已经大幅收窄。“今天的春天是温暖的,昨天的秋天是温暖的。”回想起2018年车市寒流的突然到来,新能源商用车也未能幸免,很是感慨。2018年,由于财政补贴大幅下降和技术指标提升,新能源商用车市场销量下滑,全年共销售纯电动商用车62701辆。新能源补贴政策过渡期(2月12日至6月11日)由于去库存,销量同比大幅增长,但自8月份以来均呈现同比下降。2018年纯电动商用车前十企业共销售42102辆,东风排名第一,但同比仍呈下降趋势。BAIC、长安、江淮、江铃和解放是新的十大企业。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的数据不难发现,一是销量逐渐向业绩较好的头部企业集中;二是行业加速洗牌的特征逐渐明显。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全年销量超过去年基本没有悬念。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主要原因是:一是国内新能源商用车技术日臻完善;二是产品的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更有针对性;三是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成绩显著。比如比亚迪,作为龙头企业之一,更好的体现了上述特点。“今年新能源汽车增速会放缓,比亚迪整体增速有望达到70%至80%。比亚迪很有信心。”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近日举行的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期间接受《中国汽车报》采访时表示。比亚迪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销售新能源商用车4892辆,同比增长35.36%。要取得这样的成绩,技术实力、产品布局、设计等因素缺一不可。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时,比亚迪积极想办法应对,保价政策、产品升级等措施都在很大程度上提振了销量。品牌销量的提升,说到底就是整车销量的提升。比亚迪的新能源商用车能取得如此可观的销量成绩,自然离不开完善的产品布局。自比亚迪推出首款K9客车以来,比亚迪不断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和最新的技术进步,比亚迪自主开发了一系列适用于不同用途的商用车。如K6、K7、K8、比亚迪BYD6100LGEV10系列客车,根据载客量、载客量有几十种车型可供选择。比亚迪K系列纯电动公交车搭载比亚迪自主研发的磷酸铁锂电池,行驶过程中完全无污染。车顶放置太阳能电池板,在行驶过程中提供辅助续航动力;底盘配备高品质悬架,设计工艺独特,运行时噪音低;同时,操作系统配备了大量性能优越的高科技设备。车内配备高靠背可调真皮驾驶椅和高品质真皮公交座椅,精致美观。整车隔音效果好。还具有较高的安全保护措施,包括车辆设计保护、维修安全保护、短路保护、碰撞安全保护、涉水保护、漏电监测等。动力电池安全性高,各项保护措施符合国际标准要求。与燃油公交车相比,一辆比亚迪纯电动公交车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3吨,每年节约使用成本23万元,8年节约182万元。同时,该车系列还采用了车轮驱动技术、信息显示装置、车载CAN总线通信设施、无钥匙系统、驾驶员身份智能识别、一键电机启动和车身防盗系统等。充电方面,汽车100%可慢充6小时,50%可快充30分钟。正是这种一步到位的产品布局,才能帮助比亚迪一步步抢占市场先机。同时,随着前奥迪设计师沃尔夫冈·艾格、前法拉利外观设计总监马娟·洛佩兹、前奔驰S级底盘调校专家汉斯·柯克的加盟,比亚迪在整车设计上更是如虎添翼。如今,在软硬件的配合下,比亚迪车型更具竞争力,在新能源汽车的赛跑中显示出了十足的后劲。在保持电池技术优势的同时,不断追求智能和科技感的全面发展,在国内外市场都有很大收获。不久前,比亚迪与印度政府签署了供应1000辆电动公交车的合同。其实国内很多车企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市场。奇瑞汽车旗下商用车品牌凯瑞新能源商用车围绕用户打造优质的新能源商用车产品和周到的服务体系。如今,嘉里的新能源商用车力拓在海外市场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凯瑞新能源物流车,销量一直处于第一梯队,一度成为2018年国内新能源专用车销量冠军,市场份额14%。凯瑞新能源商用车与互联网货运知名品牌快狗打车的合作,开启了凯瑞新能源商用车“To B”业务的新篇章。凯瑞新能源商用车不仅牢牢抓住B端集团客户,还积极布局终端渠道,拓展C端客户营销。日前,凯瑞新能源商用车在传统4S店-辛凯工场的基础上,创新构建了全新的商业模式组合,成为更高效的“人、车、客/货”匹配平台,以及集销售租赁、平台运力、产业生态、数据服务平台于一体的新零售生态圈。下一步,凯瑞新能源商用车计划继续丰富产品线,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用车需求,依托辛凯工场,打造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产业整合生态圈。■汽车企业洗牌面临拐点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而且国内新能源商用车企业呈现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局面。随着车市下滑、补贴退坡、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行业洗牌加速,新的拐点已经到来。“在安全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运营效率,缩短充电时间;不断降低车辆制造和使用成本,使电动汽车寿命逐步接近燃油汽车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7月3日,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炳刚在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表示。如今,全球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从以重卡、皮卡、轻客为主的欧美市场,到以轻卡、微卡为主的日本、东南亚市场,再到庞大的中国国内市场,自主品牌新能源商用车出口实现了新的发展。同时,由于市场、成本、效益等因素的影响,车企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6月25日,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后补贴时代”,发出了新能源商用车要回归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本源,鼓励高科技、安全可靠产品的推广应用,促进行业优胜劣汰的强烈信号。可以说,新能源商用车不同于其他车辆,不仅技术要求高,安全性能要求更高,采购成本也很高。在补贴没有下来之前,可能会影响客户的选择,影响客户购买车辆时产品的销售。“后补贴时代”,客户在购买新能源商用车时会更加谨慎,会从关注补贴价格转变为选择技术能力强、整车质量优的制造企业。只有那些技术研发能力强、质量高的新能源商用车才会成为用户的首选,真正技术强大的新能源商用车厂商才能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的是,中国的新能源商用车行业仍然处于逆水行舟,或者说倒退的关键阶段。虽然整个行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基础设施、监管体系等方面仍存在深层次问题。此外,补贴政策的长期实施,使得一些企业依赖补贴,一些企业和产品卡在补贴的“底线”上,导致创新不足,对市场关注不够,甚至跟不上消费者。因此,补贴退坡形成了“倒逼”机制,使得新能源商用车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市场需求,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来提高市场竞争力。“补贴可能会改变行业格局,淘汰一些只注重补贴的新能源商用车企业。”王炳刚认为,同时,真正重视技术研发的企业才能有更大的生存和成长空间。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新能源商用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进行自我造血的功能,而不是依靠持续被动的“输血”补贴。目前,虽然新能源商用车市场面临新的机遇,但对于新能源商用车企业来说,竞争更加明显。客观来说,如果补贴退出后没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车企在市场竞争中很容易“竹篮打水一场空”,但对于那些技术优势明显、产品质量过硬的新能源商用车企业来说,则意味着更好的机遇期。面对种种考验,新能源商用车企业也在各方面寻求突破。比如在技术层面,为了降低成本,他们可能会从三元锂电池回归磷酸铁锂电池,寻求价格空间。对于比亚迪这样的动力电池R&D厂商来说,成本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车企的竞争和淘汰,无疑会影响到动力电池领域。“像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一直供不应求,以前处于强势地位。在衰退的大潮下,接受主机厂降价的可能性较小,但其他实力较弱的电池供应商就不好说了。”正如钟石所说,弱力打……企业会比较困难。竞争必然导致优胜劣汰。总的来说,结果无疑对整体发展有利。“总体来看,在补贴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格局正在趋于稳定。或许经过行业的优胜劣汰,胜出的企业会赢得更有优势的市场地位,这也会让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更加健康有序。”钟石认为。■探索创新发展之路有很多不利因素,新能源商用车企业也在探索创新发展之路。在几位业内专家看来,中国新能源商用车企业的发展将面临一些新情况。一是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这也是相关政策推动新能源商用车企业加速转型、提质增效的外在呈现;二是新能源商用车国内市场仍有空间。比如,国内旅游人数持续增加,连续9年增幅超过40%,旅游客车需求可能成为新能源商用车新的市场增长点;第三,各种商用车的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比如中国房车产业和房车旅游方兴未艾,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或将成为新能源商用车的发力点。抓住机遇,创新发展,正成为新能源商用车企业的共识和方向。“吉利新能源商用车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好的新能源商用车品牌。”吉利商用车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板块已经开始悄然发力。从纯电动轻卡E200和纯电动客车E12、甲醇重卡M100、纯电动物流车E5、E6的上市,到加长轻卡产品RE500的上市,以及氢燃料电池客车F12、纯电动城际客车C11的上市,一系列新能源商用车的推出,让吉利新能源商用车迅速打开了局面。无论是在产品类型、动力形式还是能源燃料上,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都在探索,不断发生新的变化。目前,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着准确的发展定位,以及以动力系统为核心的全新而鲜明的产品定位;两条核心产品技术路线,即以e-GAPF动力系统为核心的城市新能源商用车产品,以甲醇清洁能源动力为核心的公路新能源商用车产品;并形成了中国杭州和英国考文垂两个新能源商用车产品研发中心。而且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拥有四川南充、山西晋中、浙江义乌、江西上饶、英国考文垂五大生产基地,完全可以满足市场的差异化生产要求。随着计划的推进,吉利新能源商用车的表现越来越精彩。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对于大众、丰田、戴姆勒等世界顶级跨国汽车集团来说,新能源商用车业务是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国内越来越多有实力的汽车企业将发展新能源商用车、打造自主品牌作为开拓市场、提高效率、创新的重要途径。值得欣慰的是,一些中国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R&D、国际化战略、供应商体系等产业链上都有自己的规划和实践,品牌稳步推进,上半年的销售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有力证明。“在清洁绿色发展的新时代,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世界的共同选择。”湖南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的确,中国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发展面临一系列有利条件。BYD, Kerry, Audi, Mercedes-Benz, Changan

近日,智利交通与交通部宣布,将于今年8月在首都圣地亚哥投放183辆比亚迪纯电动公交车。加上最后交付的100辆,比亚迪在圣地亚哥的电动公交车市场份额将超过60%。事实上,中国企业的许多新能源商用车都在努力拓展国内外市场。7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的6月份数据显示,今年6月,我国新能源商用车销售1.5万辆,同比增长30.6%,环比增长67.9%,呈现出去年以来“止跌”的良好势头。“在全球绿色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国新能源商用车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汽车行业分析师钟石在接受《中国汽车报》采访时表示。■为什么销量不降反升?6月份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新气象极大地提振了行业士气。虽然上半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为5.4万辆,同比下降6.6%,但与2018年28%的降幅相比已经大幅收窄。“今天的春天是温暖的,昨天的秋天是温暖的。”回想起2018年车市寒流的突然到来,新能源商用车也未能幸免,很是感慨。2018年,由于财政补贴大幅下降和技术指标提升,新能源商用车市场销量下滑,全年共销售纯电动商用车62701辆。新能源补贴政策过渡期(2月12日至6月11日)由于去库存,销量同比大幅增长,但自8月份以来均呈现同比下降。2018年纯电动商用车前十企业共销售42102辆,东风排名第一,但同比仍呈下降趋势。BAIC、长安、江淮、江铃和解放是新的十大企业。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的数据不难发现,一是销量逐渐向业绩较好的头部企业集中;二是行业加速洗牌的特征逐渐明显。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全年销量超过去年基本没有悬念。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主要原因是:一是国内新能源商用车技术日臻完善;二是产品的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更有针对性;三是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成绩显著。比如比亚迪,作为龙头企业之一,更好的体现了上述特点。“今年新能源汽车增速会放缓,比亚迪整体增速有望达到70%至80%。比亚迪很有信心。”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近日举行的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期间接受《中国汽车报》采访时表示。比亚迪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销售新能源商用车4892辆,同比增长35.36%。要取得这样的成绩,技术实力、产品布局、设计等因素缺一不可。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时,比亚迪积极想办法应对,保价政策、产品升级等措施都在很大程度上提振了销量。品牌销量的提升,说到底就是整车销量的提升。比亚迪的新能源商用车能取得如此可观的销量成绩,自然离不开完善的产品布局。自比亚迪推出首款K9客车以来,比亚迪不断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和最新的技术进步,比亚迪自主开发了一系列适用于不同用途的商用车。如K6、K7、K8、比亚迪BYD6100LGEV10系列客车,根据载客量、载客量有几十种车型可供选择。比亚迪K系列纯电动公交车搭载比亚迪自主研发的磷酸铁锂电池,行驶过程中完全无污染。车顶放置太阳能电池板,在行驶过程中提供辅助续航动力;底盘配备高品质悬架,设计工艺独特,运行时噪音低;同时,操作系统配备了大量性能优越的高科技设备。车内配备高靠背可调真皮驾驶椅和高品质真皮公交座椅,精致美观。整车隔音效果好。还具有较高的安全保护措施,包括车辆设计保护、维修安全保护、短路保护、碰撞安全保护、涉水保护、漏电监测等。动力电池安全性高,各项保护措施符合国际标准要求。与燃油公交车相比,一辆比亚迪纯电动公交车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3吨,每年节约使用成本23万元,8年节约182万元。同时,该车系列还采用了车轮驱动技术、信息显示装置、车载CAN总线通信设施、无钥匙系统、驾驶员身份智能识别、一键电机启动和车身防盗系统等。充电方面,汽车100%可慢充6小时,50%可快充30分钟。正是这种一步到位的产品布局,才能帮助比亚迪一步步抢占市场先机。同时,随着前奥迪设计师沃尔夫冈·艾格、前法拉利外观设计总监马娟·洛佩兹、前奔驰S级底盘调校专家汉斯·柯克的加盟,比亚迪在整车设计上更是如虎添翼。如今,在软硬件的配合下,比亚迪车型更具竞争力,在新能源汽车的赛跑中显示出了十足的后劲。在保持电池技术优势的同时,不断追求智能和科技感的全面发展,在国内外市场都有很大收获。不久前,比亚迪与印度政府签署了供应1000辆电动公交车的合同。其实国内很多车企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市场。奇瑞汽车旗下商用车品牌凯瑞新能源商用车围绕用户打造优质的新能源商用车产品和周到的服务体系。如今,嘉里的新能源商用车力拓在海外市场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凯瑞新能源物流车,销量一直处于第一梯队,一度成为2018年国内新能源专用车销量冠军,市场份额14%。凯瑞新能源商用车与互联网货运知名品牌快狗打车的合作,开启了凯瑞新能源商用车“To B”业务的新篇章。凯瑞新能源商用车不仅牢牢抓住B端集团客户,还积极布局终端渠道,拓展C端客户营销。日前,凯瑞新能源商用车在传统4S店-辛凯工场的基础上,创新构建了全新的商业模式组合,成为更高效的“人、车、客/货”匹配平台,以及集销售租赁、平台运力、产业生态、数据服务平台于一体的新零售生态圈。下一步,凯瑞新能源商用车计划继续丰富产品线,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用车需求,依托辛凯工场,打造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产业整合生态圈。■汽车企业洗牌面临拐点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而且国内新能源商用车企业呈现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局面。随着车市下滑、补贴退坡、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行业洗牌加速,新的拐点已经到来。“在安全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运营效率,缩短充电时间;不断降低车辆制造和使用成本,使电动汽车寿命逐步接近燃油汽车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7月3日,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炳刚在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表示。如今,全球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从以重卡、皮卡、轻客为主的欧美市场,到以轻卡、微卡为主的日本、东南亚市场,再到庞大的中国国内市场,自主品牌新能源商用车出口实现了新的发展。同时,由于市场、成本、效益等因素的影响,车企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6月25日,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后补贴时代”,发出了新能源商用车要回归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本源,鼓励高科技、安全可靠产品的推广应用,促进行业优胜劣汰的强烈信号。可以说,新能源商用车不同于其他车辆,不仅技术要求高,安全性能要求更高,采购成本也很高。在补贴没有下来之前,可能会影响客户的选择,影响客户购买车辆时产品的销售。“后补贴时代”,客户在购买新能源商用车时会更加谨慎,会从关注补贴价格转变为选择技术能力强、整车质量优的制造企业。只有那些技术研发能力强、质量高的新能源商用车才会成为用户的首选,真正技术强大的新能源商用车厂商才能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的是,中国的新能源商用车行业仍然处于逆水行舟,或者说倒退的关键阶段。虽然整个行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基础设施、监管体系等方面仍存在深层次问题。此外,补贴政策的长期实施,使得一些企业依赖补贴,一些企业和产品卡在补贴的“底线”上,导致创新不足,对市场关注不够,甚至跟不上消费者。因此,补贴退坡形成了“倒逼”机制,使得新能源商用车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市场需求,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来提高市场竞争力。“补贴可能会改变行业格局,淘汰一些只注重补贴的新能源商用车企业。”王炳刚认为,同时,真正重视技术研发的企业才能有更大的生存和成长空间。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新能源商用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进行自我造血的功能,而不是依靠持续被动的“输血”补贴。目前,虽然新能源商用车市场面临新的机遇,但对于新能源商用车企业来说,竞争更加明显。客观来说,如果补贴退出后没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车企在市场竞争中很容易“竹篮打水一场空”,但对于那些技术优势明显、产品质量过硬的新能源商用车企业来说,则意味着更好的机遇期。面对种种考验,新能源商用车企业也在各方面寻求突破。比如在技术层面,为了降低成本,他们可能会从三元锂电池回归磷酸铁锂电池,寻求价格空间。对于比亚迪这样的动力电池R&D厂商来说,成本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车企的竞争和淘汰,无疑会影响到动力电池领域。“像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一直供不应求,以前处于强势地位。在衰退的大潮下,接受主机厂降价的可能性较小,但其他实力较弱的电池供应商就不好说了。”正如钟石所说,弱力打……企业会比较困难。竞争必然导致优胜劣汰。总的来说,结果无疑对整体发展有利。“总体来看,在补贴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格局正在趋于稳定。或许经过行业的优胜劣汰,胜出的企业会赢得更有优势的市场地位,这也会让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更加健康有序。”钟石认为。■探索创新发展之路有很多不利因素,新能源商用车企业也在探索创新发展之路。在几位业内专家看来,中国新能源商用车企业的发展将面临一些新情况。一是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这也是相关政策推动新能源商用车企业加速转型、提质增效的外在呈现;二是新能源商用车国内市场仍有空间。比如,国内旅游人数持续增加,连续9年增幅超过40%,旅游客车需求可能成为新能源商用车新的市场增长点;第三,各种商用车的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比如中国房车产业和房车旅游方兴未艾,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或将成为新能源商用车的发力点。抓住机遇,创新发展,正成为新能源商用车企业的共识和方向。“吉利新能源商用车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好的新能源商用车品牌。”吉利商用车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板块已经开始悄然发力。从纯电动轻卡E200和纯电动客车E12、甲醇重卡M100、纯电动物流车E5、E6的上市,到加长轻卡产品RE500的上市,以及氢燃料电池客车F12、纯电动城际客车C11的上市,一系列新能源商用车的推出,让吉利新能源商用车迅速打开了局面。无论是在产品类型、动力形式还是能源燃料上,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都在探索,不断发生新的变化。目前,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着准确的发展定位,以及以动力系统为核心的全新而鲜明的产品定位;两条核心产品技术路线,即以e-GAPF动力系统为核心的城市新能源商用车产品,以甲醇清洁能源动力为核心的公路新能源商用车产品;并形成了中国杭州和英国考文垂两个新能源商用车产品研发中心。而且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拥有四川南充、山西晋中、浙江义乌、江西上饶、英国考文垂五大生产基地,完全可以满足市场的差异化生产要求。随着计划的推进,吉利新能源商用车的表现越来越精彩。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对于大众、丰田、戴姆勒等世界顶级跨国汽车集团来说,新能源商用车业务是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国内越来越多有实力的汽车企业将发展新能源商用车、打造自主品牌作为开拓市场、提高效率、创新的重要途径。值得欣慰的是,一些中国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R&D、国际化战略、供应商体系等产业链上都有自己的规划和实践,品牌稳步推进,上半年的销售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有力证明。“在清洁绿色发展的新时代,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世界的共同选择。”湖南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的确,中国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发展面临一系列有利条件。第一,政策方面,不仅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时间发展新能源汽车,禁止销售燃油汽车,中国也非常重视,从产业、消费、市场等方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二是新能源商用车的动力匹配越来越多样化,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等技术不断完善。同时,在电力方面,相关标准的颁布也促进了市场的发展,各地对电动车的管理政策也在不断细化和升级。从新能源电动商用车的市场需求来看,随着许多国家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低碳、快捷的出行方式。新能源商用车不仅满足了“绿色消费”的新需求,也以创新的技术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锂电动化”风暴正在席卷国内外整个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在业内专家看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中国新能源商用车企业的必由之路,应从多方面发力,推动产业发展。首先,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发展战略。要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资质和产业基础,整合全球技术研发力量和供应链资源,引进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和制造设备及工艺,全面升级现有新能源商用车产品,按照“新四化”方向,构建全新的适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产业技术和制造平台,深挖国内市场潜力,拓展海外市场渠道,在公平竞争中抢占更大的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份额。其次,是重视科技创新,实现创新发展。要集中资本和产业力量,深度掌握和应用新技术,深挖国内外客户个性化需求,打造产品核心竞争力,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新能源商用车技术改造中占据优势地位。第三,是面向全球市场,拓展自主品牌。企业要在规划、设计、优质服务和品牌推广方面达到国际标准,不仅要提高产品在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竞争力,还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等机遇,加快国际市场布局,扩大在中国的影响力……悬挂品牌。通过不懈的努力,引领新时期新能源商用车的发展方向。新能源商用车的发展前景是一片广阔的“蓝海”。“安全、节能、环保、可靠、智能、高效是未来新能源商用车的发展方向。”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大力发展新能源商用车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第一,政策方面,不仅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时间发展新能源汽车,禁止销售燃油汽车,中国也非常重视,从产业、消费、市场等方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二是新能源商用车的动力匹配越来越多样化,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等技术不断完善。同时,在电力方面,相关标准的颁布也促进了市场的发展,各地对电动车的管理政策也在不断细化和升级。从新能源电动商用车的市场需求来看,随着许多国家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低碳、快捷的出行方式。新能源商用车不仅满足了“绿色消费”的新需求,也以创新的技术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锂电动化”风暴正在席卷国内外整个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在业内专家看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中国新能源商用车企业的必由之路,应从多方面发力,推动产业发展。首先,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发展战略。要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资质和产业基础,整合全球技术研发力量和供应链资源,引进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和制造设备及工艺,全面升级现有新能源商用车产品,按照“新四化”方向,构建全新的适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产业技术和制造平台,深挖国内市场潜力,拓展海外市场渠道,在公平竞争中抢占更大的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份额。其次,是重视科技创新,实现创新发展。要集中资本和产业力量,深度掌握和应用新技术,深挖国内外客户个性化需求,打造产品核心竞争力,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新能源商用车技术改造中占据优势地位。第三,是面向全球市场,拓展自主品牌。企业要在规划、设计、优质服务、品牌推广等方面达到国际标准,不仅要提高产品在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竞争力,还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等机遇,加快国际市场布局,扩大自主品牌的影响力。通过不懈的努力,引领新时期新能源商用车的发展方向。新能源商用车的发展前景是一片广阔的“蓝海”。“安全、节能、环保、可靠、智能、高效是未来新能源商用车的发展方向。”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大力发展新能源商用车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标签:比亚迪开瑞奥迪奔驰长安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变革新未来 北汽新能源电动普及从娃娃抓起

近期”垃圾分类”成为热门话题,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被大家推崇。与此同时,绿色、环保、智能的纯电动汽车逐渐被广大消费者认可,成为了未来出行的大势所趋。

1900/1/1 0:00:00
马斯克的救命稻草在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锌刻度,作者许伟、罗世浩近日,“特斯拉暴跌460亿”这个话题引爆了社交网络,诸多网友在震惊于特斯拉跌幅之大,连连直呼“或许特斯拉这次要凉”时,

1900/1/1 0:00:00
8月7日上市 帝豪GSe推450km续航车型

日前我们获悉,吉利帝豪GSe将推出新车型,其NEDC续航里程提升至450公里,并提供白黑红黑等双色车身可选,新车将8月7日上市。

1900/1/1 0:00:00
马斯克360大转弯:关闭线下店没实现盈利 又在增加服务中心

据彭博社报道,多年来,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Musk)一直热爱线下直营连锁商店和服务中心。

1900/1/1 0:00:00
两天三城,“造车劳模”许家印赴德考察世界顶级汽车技术供应商

德国当地时间7月24日至25日,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一行在德国考察博世集团、采埃孚集团以及FEV集团等汽车相关行业龙头企业总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