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自动驾驶列车已准备就绪!但你敢坐吗?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如果计划顺利,矿业巨头力拓的一列货运列车将于8月开始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普韦布洛附近的轨道上隆隆行驶。最特别的是,这列火车完全由电脑控制。当最新的人工智能(AI)和传感器技术让数千吨的钢铁巨龙在轨道上奔驰时,火车上的人类只能充当旁观者。这项测试在铁路行业最先进的测试场地的77公里长的轨道上进行,是推动自动驾驶列车技术的一大进步。这个结果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铁路行业。虽然铁路运输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高利润业务,但与10年前相比,铁路运输的货物有所减少,其最大的客户(煤炭行业)长期不景气。根据最新的政府数据,2017年铁路运输的货物价值近7000亿美元,但卡车运输的货物要多得多,超过12万亿美元。为了赶上,铁路公司必须吸引更多快速增长的经济领域,如电子商务,这需要更快和更可靠的交付能力。铁路公司认为自动化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因为它可以通过让火车跑得更快更近来降低燃料成本和增加运力。“我认为没有太多争议:这是铁路行业需要前进的方向,”Cowen公司分析师马特·埃尔科特(Matt Elkott)说。埃尔科特预测,该行业将在5至7年内实现大规模自动化。这一改造努力正在引发一场竞争,促使铁路公司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高科技功能引入铁路系统。西门子、Wabtec和克诺尔等老牌铁路设备制造商正与英伟达、微软和日立等科技公司展开竞争。

图2:必和必拓自动驾驶列车轨道测试的大部分技术部件,包括降低油耗和控制紧急制动系统的部件,都已经零碎部署。我们需要的是人工智能将它们连接起来,并对它们进行测试,以说服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但即使必和必拓的测试进展顺利,自动驾驶列车也面临着许多挑战。首先是强大的铁路工会,在用工规模上可能会发起强大的抵抗。其次,该行业必须克服公众对自动驾驶技术不安全性的担忧。最后,有时持怀疑态度的监管者将不得不给予批准。纽约空气制动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乌利塞斯·卡米洛说:“我们当然能做到。问题是部署的速度有多快。”该公司的技术将在科罗拉多州进行测试。必和必拓自动驾驶列车使用的基础设施属于北美铁路系统,这是一项为期12年、耗资100亿美元的安全升级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将于明年完成。2008年,一辆通勤列车在加利福尼亚州查茨沃思与一辆联合太平洋货运列车迎面相撞,造成25人死亡,原因是心不在焉的工程师没有注意到红色信号灯。作为回应,美国国会要求升级整个铁路系统,以实现自动安全覆盖。这个项目被称为“积极列车控制”(PTC),包括轨道上的传感器和开关,这些传感器和开关将信息发送到中央服务器,以告知列车前方的交通和状况。如果工程师未能减慢或停止列车,系统可以自动干预。但就其本身而言,PTC只有处理少数突发事件的能力,比如错过信号或者列车急转弯时行驶过快。在某种程度上,铁路应该能够适应或借鉴许多用于自动驾驶汽车和卡车的摄像头、雷达和激光雷达技术。一个很大的区别是,停下一辆货运列车可能需要1.6公里以上的制动距离,而快速行驶的汽车只需要100米左右。必和必拓已经在澳大利亚使用全自动火车将铁矿石从16个矿山运输到数百公里外的港口。截至去年年底,该公司表示已安全完成近480万公里的自驾旅程。虽然自动化可能会带来好处,但大型货运铁路公司拒绝就此问题发表评论。今年秋天的工会谈判使这项技术的推广成为一个敏感问题,特别是因为铁路公司可能会提议将列车乘务员的数量从两个减少到一个。铁路工会认为……这是减少工会数量的又一举措。去年,当联邦铁路管理局向公众征求对自动化铁路的反馈时,收到了3400条评论,其中99%都反对。联合铁路工人工会特别代表弗里茨·埃德勒(Fritz Edler)警告说:“自动驾驶技术很花哨,但它还没有为黄金时代做好准备。”他说,将列车上的工作人员减少到一个,并依赖自动化,这将是“明显危险的”。就在铁路行业争论自动化的时候,相互竞争的卡车运输行业正在快速推进,自动驾驶技术和电动汽车的运营成本可能会低很多。独立运输分析师托尼·哈奇表示:“铁路公司必须做出回应。”

如果计划顺利,矿业巨头力拓的一列货运列车将于8月开始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普韦布洛附近的轨道上隆隆行驶。最特别的是,这列火车完全由电脑控制。当最新的人工智能(AI)和传感器技术让数千吨的钢铁巨龙在轨道上奔驰时,火车上的人类只能充当旁观者。这项测试在铁路行业最先进的测试场地的77公里长的轨道上进行,是推动自动驾驶列车技术的一大进步。这个结果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铁路行业。虽然铁路运输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高利润业务,但与10年前相比,铁路运输的货物有所减少,其最大的客户(煤炭行业)长期不景气。根据最新的政府数据,2017年铁路运输的货物价值近7000亿美元,但卡车运输的货物要多得多,超过12万亿美元。为了赶上,铁路公司必须吸引更多快速增长的经济领域,如电子商务,这需要更快和更可靠的交付能力。铁路公司认为自动化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因为它可以通过让火车跑得更快更近来降低燃料成本和增加运力。“我认为没有太多争议:这是铁路行业需要前进的方向,”Cowen公司分析师马特·埃尔科特(Matt Elkott)说。埃尔科特预测,该行业将在5至7年内实现大规模自动化。这一改造努力正在引发一场竞争,促使铁路公司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高科技功能引入铁路系统。西门子、Wabtec和克诺尔等老牌铁路设备制造商正与英伟达、微软和日立等科技公司展开竞争。

图2:必和必拓自动驾驶列车轨道测试的大部分技术部件,包括降低油耗和控制紧急制动系统的部件,都已经零碎部署。我们需要的是人工智能将它们连接起来,并对它们进行测试,以说服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但即使必和必拓的测试进展顺利,自动驾驶列车也面临着许多挑战。首先是强大的铁路工会,在用工规模上可能会发起强大的抵抗。其次,该行业必须克服公众对自动驾驶技术不安全性的担忧。最后,有时持怀疑态度的监管者将不得不给予批准。纽约空气制动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乌利塞斯·卡米洛说:“我们当然能做到。问题是部署的速度有多快。”该公司的技术将在科罗拉多州进行测试。必和必拓自动驾驶列车使用的基础设施属于北美铁路系统,这是一项为期12年、耗资100亿美元的安全升级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将于明年完成。2008年,一辆通勤列车在加利福尼亚州查茨沃思与一辆联合太平洋货运列车迎面相撞,造成25人死亡,原因是心不在焉的工程师没有注意到红色信号灯。作为回应,美国国会要求升级整个铁路系统,以实现自动安全覆盖。这个项目被称为“积极列车控制”(PTC),包括轨道上的传感器和开关,这些传感器和开关将信息发送到中央服务器,以告知列车前方的交通和状况。如果工程师未能减慢或停止列车,系统可以自动干预。但就其本身而言,PTC只有处理少数突发事件的能力,比如错过信号或者列车急转弯时行驶过快。在某种程度上,铁路应该能够适应或学习许多照相机、雷达和激光雷达技术……用于自动驾驶汽车和卡车的技术。一个很大的区别是,停下一辆货运列车可能需要1.6公里以上的制动距离,而快速行驶的汽车只需要100米左右。必和必拓已经在澳大利亚使用全自动火车将铁矿石从16个矿山运输到数百公里外的港口。截至去年年底,该公司表示已安全完成近480万公里的自驾旅程。虽然自动化可能会带来好处,但大型货运铁路公司拒绝就此问题发表评论。今年秋天的工会谈判使这项技术的推广成为一个敏感问题,特别是因为铁路公司可能会提议将列车乘务员的数量从两个减少到一个。铁路工会认为,自动化是减少工会人数的又一努力。去年,当联邦铁路管理局向公众征求对自动化铁路的反馈时,收到了3400条评论,其中99%都反对。联合铁路工人工会特别代表弗里茨·埃德勒(Fritz Edler)警告说:“自动驾驶技术很花哨,但它还没有为黄金时代做好准备。”他说,将列车上的工作人员减少到一个,并依赖自动化,这将是“明显危险的”。就在铁路行业争论自动化的时候,相互竞争的卡车运输行业正在快速推进,自动驾驶技术和电动汽车的运营成本可能会低很多。独立运输分析师托尼·哈奇表示:“铁路公司必须做出回应。”

标签: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技术掌门人”高卫民出任华晨汽车总工程师

8月1日,从华晨集团官方获悉,在国内汽车行业技术界声誉颇高被人称为“技术掌门人”的高卫民将正式出任华晨集团总工程师一职。据悉,他将全面负责华晨集团整车产品研发、质量提升等方面工作。

1900/1/1 0:00:00
日本制造商利润暴跌 丰田或扭转局面

据外媒报道,受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三分之二的日本上市制造商今年第二季度的利润都有所下跌,这也是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利润下跌公司最多的一个季度。对所有日本上市公司而言,制造商占据了60的营收。

1900/1/1 0:00:00
太疯狂!特斯拉要建1000GWh超级工厂 马斯克可不是PPT造电池

不疯狂,就不是马斯克听说,特斯拉CEO马斯克又提出一个大胆计划。

1900/1/1 0:00:00
ANCAP 碰撞测试:特斯拉 Model 3 再次拿到了历史最高分

澳大利亚ANCAP汽车安全性测试机构最近对特斯拉的新车Model3做了一个全面的碰撞测试,不出意料该车继EuroNCAP后再次拿到了五星级级的好评,

1900/1/1 0:00:00
EV晨报 | 滴滴与英国石油成立公司;冯兴亚担任广汽新能源董事长;国产林肯将推PHEV车型

1、四部委:2018年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车补贴清算工作启动7月26日,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2018年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的通知》。

1900/1/1 0:00:00
电池“终身质保”,是高质服务还是营销噱头?

自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接二连三的电池自燃事故,开始打击潜在消费者的信心与购买欲望。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由于电池引起的新能源汽车自燃或爆炸问题已有近50起。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