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坚瑞沃能够收购深圳沃特玛,成为动力电池行业的巨头,几乎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并驾齐驱。两年后,沃特玛“闪了”。2018年3月,沃特玛开始上演供应商堵门讨债的年度大戏,一度引发舆论热议。截至2018年4月1日,公司逾期债务19.98亿元,母公司债务超过200亿元。同年6月28日,沃特玛突然宣布“放假”,称公司全体员工因财务困难放假6个月。濒临破产的沃特玛弄得一地鸡毛,用户和汽车厂商都很焦虑。近期,工信部开展了乘用车、新能源汽车、货车安全隐患专项排查。工信部直接点名沃特玛,称其为“使用中故障较多的动力电池”。有用户向第一电动反映,7个月前,其公交车电池坏了,被车厂“踢了一脚”,至今未修好。主机厂表示无处为用户购买与沃特玛相同的电池,他们也很无奈,希望国家解决问题。
沃特玛从云端跌落谷底2002年,李尧从零开始做动力电池,沃特玛还是一个落后的小企业。9年后,沃特玛迎来了上坡路。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伟表示:“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希望放几条鲶鱼进去搅一搅这个池子。”这极大地激发了地方政府和企业发展纯电动汽车的热情。同时也为以沃特玛为代表的动力电池厂商提供了一池春水。在工信部发布的第一批企业目录中,仅有10家企业入选,沃特玛电池成为唯一入选的深圳企业。那两年是沃特玛的巅峰时期。与江苏九龙、南京金龙、五洲龙、上海神龙等多家新能源汽车公司有深度合作。,装机容量紧随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之后。国内搭载沃特玛动力电池系统的新能源汽车约3.5万辆,运营于深圳、广州、上海、厦门、渭南、Xi安、荆州、铜陵、临汾、惠州、郴州、杭州、海口、沈阳、呼和浩特、合肥、成都、昆明、十堰、无锡等31个省市,出口六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此时正处于上升期的沃特玛充满了力量,脚跟不牢的她努力跑得更快。这次跑步摔得很重,很难再爬起来。2016年,沃特玛被坚瑞沃能收购后,调整战略,大幅提升生产规模,意图以更大的销量换取更低的生产成本,提高市场份额。半年后,补贴政策给了沃特玛一个打击,其资金链问题开始逐渐显现。2016年底,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进行了调整,增加了“非个人需购买新能源汽车行驶3万公里才能获得补贴”的规定。政策出台后,即使补贴退出的影响尚可忍受,下游客户的回款周期也会延长至少一年,导致公司库存周转更加困难。因为公司巨额债务的偿还越来越困难,直接导致债务违约。真正致命的时刻是2017年。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调整,高能量密度的三元电池受到市场青睐,而低能量密度的磷酸铁锂电池市场需求正在萎缩。虽然沃特玛有发展三元锂电池业务的想法,但是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沃特玛都很难改造之前的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2018年锂电池新政策提高了要求,续航里程150公里以下的电动车将不再享受……补贴。遗憾的是,在沃特玛产能和库存同步提升的背后,有相当一部分生产出来的电池没有达到规定的能量密度要求,直接阻断了这些库存产品的销售。直到去年3月25日,供应商拉起“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虚开商业承兑汇票供应商,到期不能承兑,请偿还供应商血汗钱”的横幅,沃特玛深陷资金困境的消息如一块巨大的陨石砸向汹涌澎湃的黄河,在业内引起了惊涛骇浪。此时,李尧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板,甚至还没有在深圳买房。“我现在眉毛都淹了。”去年7月,李尧有点无奈地向媒体做了一个姿态。“现在,沃特玛的设备和工厂已经全部被查封了。去年年底,我们的服务人员去深圳的时候就去他们公司实地拍照了。”最近南京金龙一家企业的负责人给我看了照片。
公交车电池坏了,维修期延长太久。今天的事件并没有因为沃特玛濒临破产而结束,因为这一切才刚刚开始。上周五,一位名为葛水寿(化名)的江苏九龙巴士用户致电第一电动。他说:“我的公交车电瓶坏了,车厂七个月了还没给我换。他们说是因为电池供应商沃特玛倒闭了,他们也无能为力。”葛水寿,河北人,目前在廊坊经营一家汽车租赁公司。2015年,赶上新能源汽车补贴浪潮,葛水寿买了6辆公车,价格45万元/辆。这辆电池故障严重的公交车就是其中之一。已经等了七个月的葛水寿不想再等了。他叫了一辆拖车把他的公共汽车从维修站拖走。不知道是不是巧合。第二天,江苏九龙的工作人员给葛水寿打电话,告诉他有新电池了,可以更换。“但是我再也不信任他们了,因为他们知道我要向媒体维权,说不定他们会马上把电瓶从其他公交车上卸下来,想办法稳住我。但我现在更担心的是,如果我剩下的5辆公交车又出现电池问题怎么办?”葛水寿说。据介绍,葛水寿的情况并不是个例。的确,你看看沃特玛那两年的装机量就知道,这不会是个例。然而,自从去年沃特玛开始陷入困境,当装载沃特玛电池的公交车出现问题时,维修周期开始过长,从几个月到一年不等。
在此期间,部分车主选择向有关部门上访求助,被告知已与厂家沟通,要求厂家积极为用户处理解决问题。但是没有更好的办法,建议用户通过诉讼解决。有的车主失去耐心,把车拆成零件卖掉,有的干脆直接把整车卖了。在这些车主看来,反正当时也没花多少钱,用了好几年,卖了也能赚不少钱。“为什么不像那些车主一样直接卖了?”我问葛水寿。“虽然一开始我自己也没花多少钱,但是国家补贴交的钱也是老百姓交的税,国家的钱不能白扔。营运公车的报废年限是15年,现在用不了几年了。这合理吗?当初国家花了很多钱来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厂商拿了国家的钱更应该负责到底。”“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只要给我们这些车正常的维修和保养就行了。现在电池厂倒闭了,谁来买单?我觉得公交厂应该买单。以江苏九龙为例。据我所知,现在他们已经开始生产自己的电池了。为什么他们不能按照标准生产一批电池……我们的老车主,并为我们更换他们?你可以帮我们更换整个电池,你要给我们后续的坏电池和质量不好的电池换新。但是,客车厂达不到这个要求。”“目前我看到两个本土品牌的服务站,一个是我的江苏九龙,一个是南京金龙。这两个厂家的售后服务站里扔掉很久的车不下十辆,都是因为电池厂供应不出电池。“汽车制造商有不同的应对方式,但他们仍处于困境中。在向葛水寿和其他几位公交用户了解情况后,我找到了几位电动公交车的车主,试图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信息,包括上面提到的江苏九龙和南京金龙。就反馈的信息来看,部分企业已经完全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电池维修和售后服务问题。以南京金龙为例,公司采购了沃特玛20个电池分箱,总生产基地约200人,其中70-80人从事过电池维护工作。南京金龙负责人表示:“今年3月,我在深圳出差,无意中听到一个人提到卖电池分容器。这个人是沃特玛最初的供应商。我马上向他要了这个供应商的联系方式,供应商告诉我他还有我的特码分箱库存,一共只有20个。他说股票便宜卖给我,卖给沃特玛6万,卖给我4万。后来我们花了80万把20个都买回来了。”“我们用不同的集装箱买回来后,从5月份开始就一直在厂里派人员解决电池的问题。现在只要南京金龙客车的电瓶坏了,我们都可以自己给他们修。维修周期短则两三天,严重故障最长半个月左右。"
其他公司的反馈看似在积极解决,但前后可能有些情况值得推敲。以江苏九龙为例,其一位姓任的区域销售人员表示,目前他们已经将电池的售后工作委托给了一家名为江苏乐凯汽配科技有限公司的第三方公司,电池维修周期从几天到一个月不等。当我问葛水寿的车为什么七个月还没修,销售人员否认了它的保养周期:“据我所知,他的车应该只等了三四个月。”但实际上从葛水寿提供的发货日期和发货清单来看,维修周期至少维持了六个月(葛水寿说今年一月份发货,这里没有文件可以提供。提车日期为2019年7月28日)。即使葛水寿的交房日期并不属实,如姓氏人员所说,也不过三四个月左右,与他最初表达的“短则几天,长则一个月”还是有所出入。姓冯的销售人员说:“之前因为他不同意我们的维修方案,想补偿误工费,僵持耽误了时间。”葛水寿说他等了五个月才修好才要求赔偿,并附上了销售记录和他的聊天记录。从聊天记录来看,企业方对售后维修确实持否定态度。
图为:葛水寿与一位姓冯的销售人员聊天截图,部分企业处于“无计划”状态。以上海神龙为例,其服务总监王表示:“沃特玛没有倒闭,仍在运营,我们的售后服务仍在正常进行。”这种说法有些可信,不置可否。值得一提的是,就像葛水寿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企业可以自主生产一批电池给老用户更换坏掉的沃特玛电池,而南津金龙负责人表示这是不可能的。“沃特玛电池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你不能说生产的跟他一样,因为国内电池企业没有两个产品会长得一模一样,会有差异。如果我们想再次购买这个电池,我们不能交换它。看起来不一样。比如我们现在用的标准电池是方形的,而沃特玛是圆柱形的……。即使是一样的,大小还是变化的,连接也不一样。你怎么能换它?"南京金龙的负责人说,"我们希望国家能出面帮助大家解决这件事。现在沃特玛的电池出了问题,想买同样的电池帮用户换,但是买不到,即使是欧美乃至全球都买不到。等它破产了,会逼着我们车企,我们也很无奈。“2016年,坚瑞沃能够收购深圳沃特玛,成为动力电池行业的巨头,几乎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并驾齐驱。两年后,沃特玛“闪了”。2018年3月,沃特玛开始上演供应商堵门讨债的年度大戏,一度引发舆论热议。截至2018年4月1日,公司逾期债务19.98亿元,母公司债务超过200亿元。同年6月28日,沃特玛突然宣布“放假”,称公司全体员工因财务困难放假6个月。濒临破产的沃特玛弄得一地鸡毛,用户和汽车厂商都很焦虑。近期,工信部开展了乘用车、新能源汽车、货车安全隐患专项排查。工信部直接点名沃特玛,称其为“使用中故障较多的动力电池”。有用户向第一电动反映,7个月前,其公交车电池坏了,被车厂“踢了一脚”,至今未修好。主机厂表示无处为用户购买与沃特玛相同的电池,他们也很无奈,希望国家解决问题。
沃特玛从云端跌落谷底2002年,李尧从零开始做动力电池,沃特玛还是一个落后的小企业。9年后,沃特玛迎来了上坡路。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伟表示:“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希望放几条鲶鱼进去搅一搅这个池子。”这极大地激发了地方政府和企业发展纯电动汽车的热情。同时也为以沃特玛为代表的动力电池厂商提供了一池春水。在工信部发布的第一批企业目录中,仅有10家企业入选,沃特玛电池成为唯一入选的深圳企业。那两年是沃特玛的巅峰时期。与江苏九龙、南京金龙、五洲龙、上海神龙等多家新能源汽车公司有深度合作。,装机容量紧随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之后。国内搭载沃特玛动力电池系统的新能源汽车约3.5万辆,运营于深圳、广州、上海、厦门、渭南、Xi安、荆州、铜陵、临汾、惠州、郴州、杭州、海口、沈阳、呼和浩特、合肥、成都、昆明、十堰、无锡等31个省市,出口六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此时正处于上升期的沃特玛充满了力量,脚跟不牢的她努力跑得更快。这次跑步摔得很重,很难再爬起来。2016年,沃特玛被坚瑞沃能收购后,调整战略,大幅提升生产规模,意图以更大的销量换取更低的生产成本,提高市场份额。半年后,补贴政策给了沃特玛一个打击,其资金链问题开始逐渐显现。2016年底,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进行了调整,增加了“非个人需购买新能源汽车行驶3万公里才能获得补贴”的规定。政策出台后,即使补贴退出的影响尚可忍受,下游客户的回款周期也会延长至少一年,导致公司库存周转更加困难。因为公司巨额债务的偿还越来越困难,直接导致债务违约。真正致命的时刻是2017年。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调整,三元电池将成为……高能量密度受到市场青睐,而低能量密度的磷酸铁锂电池市场需求正在萎缩。虽然沃特玛有发展三元锂电池业务的想法,但是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沃特玛都很难改造之前的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2018年锂电池新政策提高了要求,续航里程150公里以下的电动车将不再享受补贴。遗憾的是,在沃特玛产能和库存同步提升的背后,有相当一部分生产出来的电池没有达到规定的能量密度要求,直接阻断了这些库存产品的销售。直到去年3月25日,供应商拉起“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虚开商业承兑汇票供应商,到期不能承兑,请偿还供应商血汗钱”的横幅,沃特玛深陷资金困境的消息如一颗巨大的陨石砸向汹涌的黄河,在业内引起了震撼的水花。此时,李尧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板,甚至还没有在深圳买房。“我现在眉毛都淹了。”去年7月,李尧有点无奈地向媒体做了一个姿态。“现在,沃特玛的设备和工厂已经全部被查封了。去年年底,我们的服务人员去深圳的时候就去他们公司实地拍照了。”最近南京金龙一家企业的负责人给我看了照片。
公交车电池坏了,维修期延长太久。今天的事件并没有因为沃特玛濒临破产而结束,因为这一切才刚刚开始。上周五,一位名为葛水寿(化名)的江苏九龙巴士用户致电第一电动。他说:“我的公交车电瓶坏了,车厂七个月了还没给我换。他们说是因为电池供应商沃特玛倒闭了,他们也无能为力。”葛水寿,河北人,目前在廊坊经营一家汽车租赁公司。2015年,赶上新能源汽车补贴浪潮,葛水寿买了6辆公车,价格45万元/辆。这辆电池故障严重的公交车就是其中之一。已经等了七个月的葛水寿不想再等了。他叫了一辆拖车把他的公共汽车从维修站拖走。不知道是不是巧合。第二天,江苏九龙的工作人员给葛水寿打电话,告诉他有新电池了,可以更换。“但是我再也不信任他们了,因为他们知道我要向媒体维权,说不定他们会马上把电瓶从其他公交车上卸下来,想办法稳住我。但我现在更担心的是,如果我剩下的5辆公交车又出现电池问题怎么办?”葛水寿说。据介绍,葛水寿的情况并不是个例。的确,你看看沃特玛那两年的装机量就知道,这不会是个例。然而,自从去年沃特玛开始陷入困境,当装载沃特玛电池的公交车出现问题时,维修周期开始过长,从几个月到一年不等。
在此期间,部分车主选择向有关部门上访求助,被告知已与厂家沟通,要求厂家积极为用户处理解决问题。但是没有更好的办法,建议用户通过诉讼解决。有的车主失去耐心,把车拆成零件卖掉,有的干脆直接把整车卖了。在这些车主看来,反正当时也没花多少钱,用了好几年,卖了也能赚不少钱。“为什么不像那些车主一样直接卖了?”我问葛水寿。“虽然一开始我自己也没花多少钱,但是国家补贴交的钱也是老百姓交的税,国家的钱不能白扔。营运公车的报废年限是15年,现在用不了几年了。这合理吗?当初,国家花了很多……oney推动了这个行业的发展,而厂商更应该为他们到底拿了国家的钱负责。”“从我们的角度来说,只要给我们这些车正常的维修保养就行了。现在电池厂倒闭了,谁来买单?我觉得公交厂应该买单。以江苏九龙为例。据我所知,现在他们已经开始生产自己的电池了。为什么他们不能按照我们老车主生产一批电池,给我们更换?你可以帮我们更换整个电池,你要给我们后续的坏电池和质量不好的电池换新。但是,客车厂达不到这个要求。”“目前我看到两个本土品牌的服务站,一个是我的江苏九龙,一个是南京金龙。这两个厂家的售后服务站里扔掉很久的车不下十辆,都是因为电池厂供应不出电池。“汽车制造商有不同的应对方式,但他们仍处于困境中。在向葛水寿和其他几位公交用户了解情况后,我找到了几位电动公交车的车主,试图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信息,包括上面提到的江苏九龙和南京金龙。就反馈的信息来看,部分企业已经完全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电池维修和售后服务问题。以南京金龙为例,公司采购了沃特玛20个电池分箱,总生产基地约200人,其中70-80人从事过电池维护工作。南京金龙负责人表示:“今年3月,我在深圳出差,无意中听到一个人提到卖电池分容器。这个人是沃特玛原来的供应商。我马上向他要了这个供应商的联系方式,供应商告诉我他还有我的特码分箱库存,一共只有20个。他说股票便宜卖给我,卖给沃特玛6万,卖给我4万。后来我们花了80万把20个都买回来了。”“我们用不同的集装箱买回来后,从5月份开始就一直在厂里派人员解决电池的问题。现在只要南京金龙客车的电瓶坏了,我们都可以自己给他们修。维修周期短则两三天,严重故障最长半个月左右。"
其他公司的反馈看似在积极解决,但前后可能有些情况值得推敲。以江苏九龙为例,其一位姓任的区域销售人员表示,目前他们已经将电池的售后工作委托给了一家名为江苏乐凯汽配科技有限公司的第三方公司,电池维修周期从几天到一个月不等。当我问葛水寿的车为什么七个月还没修,销售人员否认了它的保养周期:“据我所知,他的车应该只等了三四个月。”但实际上从葛水寿提供的发货日期和发货清单来看,维修周期至少维持了六个月(葛水寿说今年一月份发货,这里没有文件可以提供。提车日期为2019年7月28日)。即使葛水寿的交房日期并不属实,如姓氏人员所说,也不过三四个月左右,与他最初表达的“短则几天,长则一个月”还是有所出入。姓冯的销售人员说:“之前因为他不同意我们的维修方案,想补偿误工费,僵持耽误了时间。”葛水寿说他等了五个月才修好才要求赔偿,并附上了销售记录和他的聊天记录。从聊天记录来看,企业方对售后维修确实持否定态度。
图为:葛水寿与一位姓冯的销售人员聊天截图,部分企业处于“无计划”状态。以上海神龙为例,其服务总监王表示:“沃特玛没有倒闭,仍在运营,我们的售后服务仍在正常进行。”这种说法有些可信,不置可否。值得一提的是,正如葛水寿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企业可以自主生产一批……对于老用户更换坏掉的沃特玛电池,南津金龙的负责人表示这是不可能的。“沃特玛电池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你不能说生产的跟他一样,因为国内电池企业没有两个产品会长得一模一样,会有差异。如果我们想再次购买这个电池,我们不能交换它。看起来不一样。比如我们现在用的标准电池是方形的,而沃特玛是圆柱形的。即使是一样的,大小还是变化的,连接也不一样。怎么能换呢?”南京金龙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国家能出面帮助大家解决这件事。现在沃特玛的电池出了问题,想买同样的电池帮用户换,但是买不到,即使是欧美乃至全球都买不到。等它破产了,会逼我们车企,我们也很无奈。”
(图源:UCSB官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手机、笔记本电脑、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都离不开电池,电池为我们提供动力。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美国专利商标局(USPatentampTrademarkOffice)公布了三星(Samsung)一项有关汽车无线充电设备的专利申请。
1900/1/1 0:00:00(图片来源:壹图网)“目前众泰和福特的合作,就只有众泰方面的工程师在做,福特方面没人管了,合资的研究院已经基本成为了摆设。”7月下旬,众泰汽车的一位内部人士如此告诉记者。
1900/1/1 0:00:00(图片来源:壹图网)近期和不少车企高层交流的时候,他们在谈及未来的市场预期时候,都对下半年市场抱以厚望。大致的观点是,下半年一定不会比上半年更惨。
1900/1/1 0:00:008月8日,全球领先的消费者洞察与市场研究机构JDPower(君迪)在北京发布2019中国新车质量研究SM(IQS)。结果显示,中国汽车行业新车质量问题数明显减少,整体新车质量大幅提升。
1900/1/1 0:00:00美国时间8月7日,外媒AutomotiveNewsEurope对吉利旗下领克汽车的CEOAlainVisser进行了一次采访,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