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绿驰任亚辉的非常打法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一向低调的绿驰汽车,近几个月动作频频。2019年7月12日,吕赤首款量产车型M500(内部代号)运抵新疆吐鲁番、格尔木,开展高温高原夏季试验之旅。这是路驰在今年年底广州车展首次亮相,以更年轻的受众群体推动该车型量产的又一重要举措。4月初,吕赤汽车联合创始人任亚辉(时任执行副总裁)接任吕赤汽车首席执行官。这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这位年轻的舵手将为吕赤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景象。任亚辉不是汽车行业出身。他在鸿海集团工作多年,外界的评价是务实、干练、高效。他说:“制造业的人对做事的精细程度要求不是很严格,而是严格。我不怕繁琐,每一项工作都要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保证高质量。”绿驰研究院一位副院长曾问任亚辉:质量和成本你选哪个?任亚辉毫不犹豫地说:“质量第一。”他继承并延续了鸿海的工艺和工作习惯。鸿海是做代工业务的,利润率比较低,这就要求它有很强的控制成本和质量平衡的能力。作为初创企业,吕赤应该控制好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成立于2016年8月的吕赤,目前正处于首款车型量产的“前夜”,现在汽车市场正走向下行通道。因此,任亚辉带领吕赤走出重围自然会面临很大的挑战。在这个关键节点,任亚辉要做什么,要把绿驰引向何方?为此,《汽车观察》采访了任亚辉。作为汽车行业的“新兵”,任亚辉坚信汽车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的智能汽车充满无限想象空间,因此决心深耕细作。他说:“绿驰的梦想是成为行业领袖,至少跻身前几名新势力。”

Chang 'an, Beijing, Dafa, Co-creation

不过任亚辉坦言,入行以来,最大的感受就是挑战。在他看来,要实现梦想,就要引进一流的人才,开发一流的产品,做出一流的东西,过程中挑战无处不在。比如如何通过汇聚精英,把一个企业的梦想变成他们的梦想?汽车行业是资本密集型领域,如何获得更多的资本资源支持?“汽车工业发展太快了,连一些传统的造车法律都变了。”任亚辉说,“15年前,只要你想造车,可能有机会,现在不行了。现在你不仅要造好车,还要造有个性的车,否则很难有机会。”他认为终端的竞争力一定是产品的竞争力,产品为王。据副总裁、工程研究院院长纪介绍,目前已建成三大产品平台,涵盖小型车、紧凑型车(含SUV和插电式混动车型)和高端智能轿跑车型,主要解决城市短途通勤问题。有投资者告诫任亚辉,要尊重事态发展规律。就像前辈说的,勤俭朴素,不为天下先。但任亚辉认为,既要尊重汽车行业的传统,又要创新。他说:“绿迟要做敢为天下先的事情,不能固步自封,否则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被市场淘汰。”尤其是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处于特定时期,面对部分业内人士可能信心不足的情况,更需要坚持创新。据了解,目前,吕赤已申请专利755项,其中已授权专利499项,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布局初具规模,专利壁垒逐步建立。任亚辉预测,汽车市场将长期处于多种动力源并存、多种动力并存的局面国产车不会消亡,只是生存空间的问题。“从未来汽车市场的占比来看,新能源汽车占40%左右,传统燃油汽车占60%左右。虽然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但也不能盲目乐观,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基数还太小,未来肯定会有阶段性调整。”从长远来看,汽车行业不可能无限增长,汽车数量会达到一个高峰,但人们的用车习惯和方式会变得多样。所以任亚辉说,“绿驰要造一辆更懂你的车,让车有思想有灵性,真正成为你的人生伴侣。”这就要求汽车高度智能化。比如吕赤M500的智能交互系统,已经不单纯停留在语音交互、视觉交互的层面,而是提升到了情感交互、精神交互等深度用户体验的层面。为此,绿驰的定位是“智能移动生活运营商”。基于上述判断,吕赤对现有战略进行了调整。任亚辉采取收缩策略,专注策略。事实证明,吕赤的业务是分散的。除新能源汽车核心业务外,向上拓展至动力总成总成、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向下拓展至出行服务、资本运营、金融服务。他说:“不仅要梦想,还要落地。我们战略调整后,业务聚焦于两大领域:整车制造和智能科技,实行两条腿走路。”根据新的战略构想,吕赤未来将成立两家集团公司。一家公司偏“汽车+”即整车业务,另一家公司偏“互联网+”即智能科技业务。

Chang 'an, Beijing, Dafa, Hechuang

对于整车业务,吕赤将构建R&D、制造、营销等全价值链体系。任亚辉说:“目前,吕赤汽车仍是一家创业公司。它需要把优势资源集中在整车制造领域,全力做好主业。”面向智能科技业务,包括智能驾驶、智能交互、智能联网、智能控制等。,在任亚辉看来,是整车业务的补充,是未来汽车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突破点,也是吕赤未来的增长点。他的想法是,“如果把智能科技业务放在整车业务,发展可能会受到影响,独立可以让它得到更好的发展。”任亚辉将这两项业务视为主机厂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换句话说,智能科技业务独立后,吕赤汽车是它的客户,前期是它的主要客户,也可以服务其他主机厂。任亚辉表示:“智能科技业务的发展方向是服务于乘用车和商用车。但从应用场景来看,商用车的自动驾驶发展比乘用车更快,因为商用车的商业模式更符合自动驾驶的特点。”吕赤智能科技业务的发展战略是一方面发展自己,另一方面与其他尖端科技公司进行战略合作。据任亚辉介绍,目前,吕赤在上海的工程研究所主要负责整车集成、供应商开发和制造工程的整体管理。研究所在无锡,主要负责车辆平台和车型开发;位于北京的智能科技研究院负责车辆控制、智能驾驶、网联等核心技术的研发。这也是吕赤与其他新能源汽车公司的最大区别。目前其他新能源车企普遍以整车制造为主,智能技术的发展主要用于满足和服务自身需求,而不是服务其他车企。这样做,任亚辉有自己的盘算。“目标确定后,一定要选择与目标相匹配的发展道路。作为CEO,我必须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因为企业如果长期不盈利,是无法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任亚辉判断,3-5年内,依靠新能源汽车实现盈利压力很大,这是行业问题。他说:“我们不会完全依靠输血来生存。因此,除了专注于整车业务,我们还将整合上下游资源,拓展盈利点,比如在现有电动车平台的基础上开发混合动力产品,这将有助于提高公司自身的造血能力。”另一种造车方式和其他新势力一样,绿驰也面临着造车资质的问题。作为后来者,绿驰造车有什么新方法?据了解,吕赤汽车采取联合制造、自主申报的方式,积极推进主机厂M&A战略。任亚辉透露:“我们已经和几家主机厂有了意向会谈,目前进展顺利,很快会有好消息和大家分享。”

Chang 'an, Beijing, Dafa, Hechuang

目前新势力大多采用贴牌生产的轻模式,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这也是他们前期相对较好的选择。然而,吕赤选择了一种对自己要求更高的方式,即联合制造模式。它是传统OEM模式的升级版本。"现阶段,我们主要采用联合制造模式."据任亚辉介绍,在整车制造的全过程中,吕赤的技术团队会在前期完善相关流程,全程参与和控制制造的每一个环节,确保车辆投产后满足市场预期和需求。2019年5月,吕赤与长安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吕赤与长安铃木采用联合制造模式达成共识。吕赤将始终参与质量的跟踪和控制。这意味着绿驰正式拉开了联合制造的序幕。“我们第一款量产的紧凑型纯电动SUV M500将在长安铃木第二工厂生产。这家工厂是铃木全球制造体系中最先进的制造基地之一。”任亚辉自豪地说:“到目前为止,在造车新势力中,我们是第一家与合资公司开展联合制造业务的企业。”同时,吕赤也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2018年6月,吕赤在江西九江开设了汽车制造基地。据任亚辉介绍,计划投资55亿元,规划年产能20万辆,其中一期规划年产能10万辆。建成后可流水线生产5款。事实上,如果这个生产基地建成,也将为吕赤今后独立申报生产资质创造有利条件。当然,绿迟的“野心”不止于此。根据计划,吕赤将在中国东部、中部、北部和西南部建立四个基地。这样就可以根据各生产基地不同的产品分工和组合,将产品就近投放到目标市场。到2025年,四大生产基地的年产能将达到55万辆。为了推动这一计划的实施,吕赤一直在构建供应商体系。任亚辉表示:“我们正在整合国内外一流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资源,构建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据了解,目前吕赤拥有1075家合格供应商,其中行业主流供应商占比超过75%。此外,绿驰还在积极布局线上线下的营销体系。任亚辉认为,对于新能源汽车,没有马图……营销体系在业内特别值得称道,大家都在摸索前进。“绿驰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盘活传统线下资源,同时利用线上资源,从而逐步构建绿驰的营销生态链。”一向低调的绿驰汽车,近几个月动作频频。2019年7月12日,吕赤首款量产车型M500(内部代号)运抵新疆吐鲁番、格尔木,开展高温高原夏季试验之旅。这是路驰在今年年底广州车展首次亮相,以更年轻的受众群体推动该车型量产的又一重要举措。4月初,吕赤汽车联合创始人任亚辉(时任执行副总裁)接任吕赤汽车首席执行官。这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这位年轻的舵手将为吕赤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景象。任亚辉不是汽车行业出身。他在鸿海集团工作多年,外界的评价是务实、干练、高效。他说:“制造业的人对做事的精细程度要求不是很严格,而是严格。我不怕繁琐,每一项工作都要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保证高质量。”绿驰研究院一位副院长曾问任亚辉:质量和成本你选哪个?任亚辉毫不犹豫地说:“质量第一。”他继承并延续了鸿海的工艺和工作习惯。鸿海是做代工业务的,利润率比较低,这就要求它有很强的控制成本和质量平衡的能力。作为初创企业,吕赤应该控制好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成立于2016年8月的吕赤,目前正处于首款车型量产的“前夜”,现在汽车市场正走向下行通道。因此,任亚辉带领吕赤走出重围自然会面临很大的挑战。在这个关键节点,任亚辉要做什么,要把绿驰引向何方?为此,《汽车观察》采访了任亚辉。作为汽车行业的“新兵”,任亚辉坚信汽车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的智能汽车充满无限想象空间,因此决心深耕细作。他说:“绿驰的梦想是成为行业领袖,至少跻身前几名新势力。”

Chang 'an, Beijing, Dafa, Co-creation

不过任亚辉坦言,入行以来,最大的感受就是挑战。在他看来,要实现梦想,就要引进一流的人才,开发一流的产品,做出一流的东西,过程中挑战无处不在。比如如何通过汇聚精英,把一个企业的梦想变成他们的梦想?汽车行业是资本密集型领域,如何获得更多的资本资源支持?“汽车工业发展太快了,连一些传统的造车法律都变了。”任亚辉说,“15年前,只要你想造车,可能有机会,现在不行了。现在你不仅要造好车,还要造有个性的车,否则很难有机会。”他认为终端的竞争力一定是产品的竞争力,产品为王。据副总裁、工程研究院院长纪介绍,目前已建成三大产品平台,涵盖小型车、紧凑型车(含SUV和插电式混动车型)和高端智能轿跑车型,主要解决城市短途通勤问题。有投资者告诫任亚辉,要尊重事态发展规律。就像前辈说的,勤俭朴素,不为天下先。但任亚辉认为,既要尊重汽车行业的传统,又要创新。他说:“绿迟要做敢为天下先的事情,不能固步自封,否则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被市场淘汰。”尤其是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处于特定时期,面对部分业内人士可能信心不足的情况,更需要坚持创新。据了解,目前,吕赤已申请……申请专利755项,其中已授权专利499项,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布局初具规模,专利壁垒逐步建立。任亚辉预测,汽车市场将处于多种动力源长期共存的局面,传统汽车不会消亡,只是生存空间的问题。“从未来汽车市场的占比来看,新能源汽车占40%左右,传统燃油汽车占60%左右。虽然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但也不能盲目乐观,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基数还太小,未来肯定会有阶段性调整。”从长远来看,汽车行业不可能无限增长,汽车数量会达到一个高峰,但人们的用车习惯和方式会变得多样。所以任亚辉说,“绿驰要造一辆更懂你的车,让车有思想有灵性,真正成为你的人生伴侣。”这就要求汽车高度智能化。比如吕赤M500的智能交互系统,已经不单纯停留在语音交互、视觉交互的层面,而是提升到了情感交互、精神交互等深度用户体验的层面。为此,绿驰的定位是“智能移动生活运营商”。基于上述判断,吕赤对现有战略进行了调整。任亚辉采取收缩策略,专注策略。事实证明,吕赤的业务是分散的。除新能源汽车核心业务外,向上拓展至动力总成总成、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向下拓展至出行服务、资本运营、金融服务。他说:“不仅要梦想,还要落地。我们战略调整后,业务聚焦于两大领域:整车制造和智能科技,实行两条腿走路。”根据新的战略构想,吕赤未来将成立两家集团公司。一家公司偏“汽车+”即整车业务,另一家公司偏“互联网+”即智能科技业务。

Chang 'an, Beijing, Dafa, Hechuang

对于整车业务,吕赤将构建R&D、制造、营销等全价值链体系。任亚辉说:“目前,吕赤汽车仍是一家创业公司。它需要把优势资源集中在整车制造领域,全力做好主业。”面向智能科技业务,包括智能驾驶、智能交互、智能联网、智能控制等。,在任亚辉看来,是整车业务的补充,是未来汽车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突破点,也是吕赤未来的增长点。他的想法是,“如果把智能科技业务放在整车业务,发展可能会受到影响,独立可以让它得到更好的发展。”任亚辉将这两项业务视为主机厂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换句话说,智能科技业务独立后,吕赤汽车是它的客户,前期是它的主要客户,也可以服务其他主机厂。任亚辉表示:“智能科技业务的发展方向是服务于乘用车和商用车。但从应用场景来看,商用车的自动驾驶发展比乘用车更快,因为商用车的商业模式更符合自动驾驶的特点。”吕赤智能科技业务的发展战略是一方面发展自己,另一方面与其他尖端科技公司进行战略合作。据任亚辉介绍,目前,吕赤在上海的工程研究所主要负责整车集成、供应商开发和制造工程的整体管理。研究所在无锡,主要负责车辆平台和车型开发;位于北京的智能科技研究院负责车辆控制、智能驾驶、网联等核心技术的研发。这也是吕赤与其他新能源汽车公司的最大区别。目前其他新能源车企普遍以整车制造为主,智能技术的发展主要用于满足和服务自身需求,而不是服务其他车企。这样做,任亚辉有自己的盘算。“目标确定后,一定要选择与目标相匹配的发展道路。作为CEO,我必须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因为企业如果长期不盈利,是无法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任亚辉判断,3-5年内,依靠新能源汽车实现盈利压力很大,这是行业问题。他说:“我们不会完全依靠输血来生存。因此,除了专注于整车业务,我们还将整合上下游资源,拓展盈利点,比如在现有电动车平台的基础上开发混合动力产品,这将有助于提高公司自身的造血能力。”另一种造车方式和其他新势力一样,绿驰也面临着造车资质的问题。作为后来者,绿驰造车有什么新方法?据了解,吕赤汽车采取联合制造、自主申报的方式,积极推进主机厂M&A战略。任亚辉透露:“我们已经和几家主机厂有了意向会谈,目前进展顺利,很快会有好消息和大家分享。”

Chang 'an, Beijing, Dafa, Hechuang

目前新势力大多采用贴牌生产的轻模式,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这也是他们前期相对较好的选择。然而,吕赤选择了一种对自己要求更高的方式,即联合制造模式。它是传统OEM模式的升级版本。"现阶段,我们主要采用联合制造模式."据任亚辉介绍,在整车制造的全过程中,吕赤的技术团队会在前期完善相关流程,全程参与和控制制造的每一个环节,确保车辆投产后满足市场预期和需求。2019年5月,吕赤与长安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吕赤与长安铃木采用联合制造模式达成共识。吕赤将始终参与质量的跟踪和控制。这意味着绿驰正式拉开了联合制造的序幕。“我们第一款量产的紧凑型纯电动SUV M500将在长安铃木第二工厂生产。这家工厂是铃木全球制造体系中最先进的制造基地之一。”任亚辉自豪地说:“到目前为止,在造车新势力中,我们是第一家与合资公司开展联合制造业务的企业。”同时,吕赤也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2018年6月,吕赤在江西九江开设了汽车制造基地。据任亚辉介绍,计划投资55亿元,规划年产能20万辆,其中一期规划年产能10万辆。建成后可流水线生产5款。事实上,如果这个生产基地建成,也将为吕赤今后独立申报生产资质创造有利条件。当然,绿迟的“野心”不止于此。根据计划,吕赤将在中国东部、中部、北部和西南部建立四个基地。这样就可以根据各生产基地不同的产品分工和组合,将产品就近投放到目标市场。到2025年,四大生产基地的年产能将达到55万辆。为了推动这一计划的实施,吕赤一直在构建供应商体系。任亚辉表示:“我们正在整合国内外一流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资源,构建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据了解,目前吕赤拥有1075家合格供应商,其中行业主流供应商占比超过75%。此外,绿驰还在积极布局线上线下的营销体系。任亚辉认为,对于新能源汽车,没有马图……营销体系在业内特别值得称道,大家都在摸索前进。“绿驰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盘活传统线下资源,同时利用线上资源,从而逐步构建绿驰的营销生态链。”

标签:长安北京大发合创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捷豹路虎合作剑桥大学研发沉浸式抬头显示器 打造3D车内体验

据外媒报道,捷豹路虎(JaguarLandRover)正在研发下一代抬头显示器技术,该技术可实时将安全信息传送到驾驶员面前,而且乘客也可以直接在座位观看3D电影,

1900/1/1 0:00:00
广达电脑投资日本创企 合作为自动驾驶汽车研发ECU参考模型

据外媒报道,TierIV公司在A轮扩展融资中获得广达电脑(QuantaComputer)公司约900万美元的投资,此前该公司已在A轮融资中筹集了1亿美元。

1900/1/1 0:00:00
清华大学电池安全实验室:短路是电池失控的主要触发条件,占比超90%

2019年8月18日,中国新能源汽车评价规程(简称CEVE)正式发布,在CEVE发布同时,清华大学电池安全实验室同步发布《2019年动力电池安全性研究报告》。

1900/1/1 0:00:00
推动新技术研发 通用/福特获美政府拨款

据外媒报道,美国能源部日前公布了2019财年针对先进汽车技术研究的资金拨款结果,通用和福特成为大赢家。

1900/1/1 0:00:00
印度欲建大型超级电池工厂 特斯拉宁德等有意参与

(图片来源:特斯拉官网)虽然目前特斯拉尚未进入印度汽车市场,但是近日印度媒体Livemint报道称,特斯拉有意在印度当地设立电池工厂。

1900/1/1 0:00:00
百度Q2报晒自动驾驶成绩单 已获超百张自动驾驶路试牌照

一季度327亿美元的净亏曾让华尔街的投资者对百度下调了营收预期,但二季度亮丽的成绩单,又让市场重新审视这家来自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当地时间8月19日,百度公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