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普莱德获北汽新能源1.18亿元电池订单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最近,各个加油站都推出了所谓的“智能加油”功能。主旋律是添加和离开没有感觉付款。利用车牌识别、移动支付等操作,车主进入加油站、离开只需几分钟。而电动汽车的充电体验,往往需要一两个小时的充电时间,略显复杂的操作程序,拖着沉重的充电头寻找可用的充电口,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一些明显的缺陷让很多车主觉得给车辆充电是电动车的一大劣势。

Tesla, Weilai, Model 3, Porsche, Taycan

目前充电体验无法和加油相比|视觉中国如果画一个横轴的话,或许能更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加油站诞生于20世纪初,至今已有100年历史;然而,公共和私人充电桩只是在新能源汽车出现后才开始广泛使用。新事物出现后,难免会出现各种不完善的情况。由于增长速度惊人,充电桩的大部分功能还停留在满足基本需求的阶段,更别说设计上的改进了。因为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解决,所以充电体验有相当大的潜力。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技术手段的提升,充电体验的升级和提升速度将比加油体验的提升快数倍,完成“弯道超车”。从用户动作细节的优化,到整个城市的规划,都属于新能源带来的新认知。所以可以从三个维度入手,一步步优化充电体验。加速,“减重”对于充电体验,用户最直接的感受应该是充电速度。目前,大多数电动汽车都配备了快速充电功能,半小时效率可达60% - 80%。即便如此,充电时间还是太长了。传统的加油流程已经非常方便,基本可以实现“用完即走”;充电情况稍有特殊。如果在公共区域充电,需要等到电量足够支持人们前往目的地或者下一个充电地点,造成一定的混乱。很多电动车公司会选择和零售商、房地产商合作,在商场附近建设公共充电桩。早在特斯拉进入中国时,就与中国银泰合作,在30多个城市的商业百货和房地产项目中建设特斯拉专用充电站。首批特斯拉专用充电槽的正式启用,将方便等待充电的特斯拉用户,不会太无聊。

Tesla, Weilai, Model 3, Porsche, Taycan

建在商场旁的特斯拉充电桩|视觉中国因此,提高充电效率成为了迫切的需求。在这方面,无论是充电设施还是车载电池配置,都在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以特斯拉为例,其最近更新的V3过充桩,15分钟充电效率高达50%。基于长续航后驱版的续航能力,可续航300公里,充电时间比上一代减少一半。V3过充电桩可以支持每特斯拉250 KW的最大充电速率。即使两辆特斯拉汽车共用一个V3过充桩,仍然可以保持每辆车250 KW峰值的满功率输出。如此大功率充电,特斯拉在安全方面也做了相当的保障。新的充电桩采用了液冷电缆设计,不仅加强了大功率充电时的温度控制,还使电缆变得更细。特斯拉声称,这种电缆比V2过度充电堆携带的风冷电缆“更轻,更灵活,更有效”。

特斯拉机械增压V3电缆(左)与V2电缆(右)Electrok的设计非常人性化。一般来说,如果增加功率来缩短充电时间,代价就是增加电缆的载流量和截面积,换句话说就是增加充电的重量。极客公园(ID: Geekpark)了解到,一支250A、7米长的充电重60公斤,而一支8米长的油管加油重量只有前者的六分之一。女生难以举起的充电,从源头上隔离了一大批电动车车主。所以,改善充电体验的第一步一定是“减肥”。。基本可以肯定液冷将是未来充电的主要趋势,但也会相应增加成本。极客公园(ID: Geekpark)业内人士表示,单个充电桩加入液冷技术需要增加10%的成本,这对充电桩公司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改造的进程可能不会太快。

特斯拉V3超级充电站|除了配套设施的升级,车内配置对充电效率提升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目前,特斯拉V3的过充桩只支持Model 3车型的250KW峰值功率,因为Model 3采用了支持更高充电速率(2.2C)的新一代21700圆柱形电芯,而Model S和Model X搭载的18650电芯的充电速率在1.5C左右,当然,硬件改造是基础。在智能汽车OTA时代,软件优化可以更好的让用户体验到升级迭代的乐趣。特斯拉V3过充桩也进行了小升级。只要用户导航到过充站,车载电池就会提前自动升温,保证当充电插上电源后,直接进入快速充电状态。这也是利用软件和硬件实现技术升级,保证了及时的体验。优化体验,打造即时需求的闭环解决方案,进一步优化体验是下一步的重点。在设计上,有一种美学叫做“极简主义”,正是基于这种理念,乔布斯取消了手机上复杂的数字按键,为手机正面打造了极简设计。做产品是一回事。满足真实需求,让用户觉得简单,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创新,相反,它需要足够的……简化产品的创新。如果用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的思维来判断,无论是加油还是充电,具体操作都比较复杂。一般操作流程是:提起油/充电-打开盖子-插入并启动-完成后拔出油/充电-合上盖子。

节省充电步骤对用户来说非常人性化|视觉中国其实这五个步骤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简化为三个步骤,取消了开/合盖两个步骤。已经有车企尝试与充电互动——当用户举起充电时,充电口会自动打开。保时捷在其即将推出的纯电动汽车Taycan中加入了这一功能。开始充电后,充电插头也会自动锁定,防止被赶走。特斯拉Model 3和蔚来ES6已经开始尝试这一功能。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蔚来特别提到,目前只能运营专用充电桩。

蔚来ES6自动打开充电口|蔚来还有机会简化公共充电桩支付的步骤。虽然移动支付通过使用便携式手机在一定程度上淘汰了实体卡,提高了效率,但公共充电桩区域的用户仍然只能使用屏幕或充电桩上显示的二维码进行充电和支付。如果二维码损坏,充电桩只能暂时停用,导致充电效率降低,不是特别方便。

“刷卡充电”将成为过去式|视觉中国:插上拔出充电,进行支付,不需要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被认为是“无意义支付”。目前,一些公司已经在尝试通过识别车辆VIN码和车牌信息来建立一个无意义支付的流程,这些信息是在注册时与他们背后的云平台一起输入的。一旦充电与车辆物理连接,数字空间也将连接在一起,满足充电条件。最后绑定手机支付,结合车辆与充电的交互,基本可以在整个充电过程中不用手机完成一整套闭环充电。虽然是细节上的创新,但是关系到用户体验的事情一定不能马虎。就像产品经理付出相当大的代价让用户少点手机点击;车内的语音交互可以直接调出一些不重要的功能。如果能省去充电步骤,体验也会上升好几个台阶。综合自动化的巨大成功是众所周知的,技术的发展趋势从来都是不断的发展和相互融合。如果把上面提到的两种体验混合在一起,会不会产生新的灵感?线索在2015年就已经出现了。那一年,特斯拉发布了一个充电的新思路:不再人工寻找充电口,而是使用机械臂。当车辆停在相应的位置时,一条蛇形充电电缆会自动连接到充电端口。

特斯拉蛇形充电臂|与上面提到的优化充电体验的方法相比,使用机械臂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集成。它不需要人们举起和携带充电,同时还匹配车辆上的充电接口,实现所谓的“充电闭环”。在人们的想象中,与未来的结合总是可以更加硬核。如果路上全是无人驾驶电动汽车,充电问题怎么解决?美国FANUC美国公司开发了一种超大型机械臂,可以移动整辆车,将车辆停放在指定的停车位,并自动将充电连接到车辆上。这样可以同时解决停车和充电两大需求,未来自动化可期。

FANUC美国大型充电机器人|网络让我们把范围扩大一点。车辆和充电桩可以和目前讨论很多的V2X结合吗?是的。V2G(与智能电网的交互)、V2H(与家庭的交互)和V2V(与其他车辆的充电交互)都是包括在内的应用,但V2G是讨论最广泛、最有可能实现的应用。V2G是指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的交互技术,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的双向通信和双向能量流动。一般来说,为了平衡市区和其他地区的电网负荷,可以将电动汽车充电的过程调整为动态——当电网负荷较低时,电动汽车利用电网产生的剩余电量进行充电,避免浪费;当电网负荷过高时,电动汽车作为大型储能电池,反而可以向电网反馈电能,大大减轻电网的供电压力。

V2G原理|荷兰V2G试验场发现,一辆12KW/h电池的三菱欧蓝德PHEV可以储存一个普通家庭一天的电量。如果能实时调整电动汽车、充电桩、电网之间的关系,可谓“真正的智能充电”。对于车主来说,高峰期电费更便宜,高峰期给电网供电也能赚利润,不亏。然而,建立V2G系统仍有许多困难。电池、车辆和电网调度的控制面临重大挑战。目前,国内外只有一些初步的研究。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短期内不会实施的大胆计划。

Tesla, Weilai, Model 3, Porsche, Taycan0

雷诺实施的V2G试点项目|网络的三个维度只是思考充电问题的几个小方向。它们是一个迭代的假设,首先解决即时需求,然后优化体验,最后用机器、智能和交互取代所有不必要的手动操作。仔细想想,其实还有更多技术可以应用在这个领域,以不同的方式探索创新路径。但最后,他们都会走同一条路。谁能说无线充电和机械臂自动充电不是为了省略用户手动充电的步骤?利用技术手段,我们总能优化体验,这是我们已经了解,正在了解,或者即将了解的道理。

标签:北京长行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原奇瑞星途营销副总贾守平确认加盟WEY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原奇瑞旗下星途营销中心副总经理贾守平已加盟长城,并将担任WEY品牌营销副总经理一职,而据汽车之家了解显示,这一情况基本属实,贾守平已经低调完成入职。

1900/1/1 0:00:00
发布5G融合业务验证 联通/一汽解放签约

近日,中国联通与一汽解放在长春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商用车智能网联化发展。

1900/1/1 0:00:00
Swift Navigation定位服务Skylark覆盖全美 提供车道级精确定位

(图片来源:SwiftNavigation官网)据外媒报道,自动驾驶汽车GNSS定位技术公司SwiftNavigation联网Skylark精确定位服务现可用于美国各地。

1900/1/1 0:00:00
美国纽约推出首个自动驾驶班车服务项目

近日,据外媒报道,美国纽约市正式开通了首批自动驾驶班车服务,为纽约市布鲁克林海军工业园区工作人员提供免费接驳服务,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痛点。

1900/1/1 0:00:00
未必要当第一的通用Cruise

1、Cruise将自动驾驶商业化推出到2019年之后,但是根据其网约车服务营销计划,旧金山将是其自动驾驶商业化正式推出的城市,此外,还会与政府和社区合作进行推广;

1900/1/1 0:00:00
曲线拿资质 爱驰汽车喜忧参半

历时近一年,江铃集团、长安汽车、爱驰汽车三方的合资合作正式落地。8月16日,江铃集团正式宣布,新江铃控股正式成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