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从香饽饽变成烫手山芋 上市公司频频甩包新能源车资产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短短几年,轰轰烈烈的新能源造车运动开始平静下来。此前,国内多家上市公司高调宣布进军新能源造车圈,但几经折腾,已经“梦碎”造车之路。这两年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上演。7月底,上市公司ST新海(新海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出售所持陕西童嘉部分股权,预计持股比例由目前的35.82%降至20%以下。之所以做出这一决定,是为了“减少新能源行业政策波动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无独有偶,经纬股份(北京威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7月中旬宣布终止所有新能源汽车项目的开发,这是在新能源领域大力布局四年后的彻底“撤退”。“经过公司近几年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调研,新能源汽车行业短期盈利概率较低,建设周期需要2-3年。建设期只有大量的建设开发费用,零部件主营业务业绩难以支撑。建设期内连续亏损可能导致公司存在潜在的退市风险。”经纬股份表示。ST新海、经纬股份出售新能源资产,成为几年前大力开展的跨界造车热潮的缩影。后来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投资珠海银隆、恒大健康造车,也是这波造车热潮中的典型案例。此外,更多来自家电、地产、互联网、白酒等行业的企业也加入进来。然而,无论是董明珠还是恒大都没有制造汽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盈利的迹象。新能源汽车短期内无法盈利,成为上市公司出售新能源资产的直接原因。其实不仅仅是在整车制造领域,新能源汽车的整个产业链,比如锂电池材料、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充电装置等,都普遍面临盈利能力差的问题。据经济观察报统计,已发布半年报的50家新能源相关上市公司中,有39家处于下滑状态,业绩下滑比例接近80%。亏损继续割肉出逃四五年前,国家鼓励建设纯电动汽车/a & gt;随着企业政策的发布,新能源汽车将很快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领域。大量之前没有汽车制造经验的公司增加了新能源领域,掀起了新能源汽车的大热潮。其中,部分上市公司将新能源汽车视为实现业务转型的光明之路,不惜代价进行布局。西部资源(四川西部资源控股有限公司)原是一家从事有色金属开采的公司,持有钴、锂等新能源动力电池上游矿产资源。但为打造“锂材料、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销售”一体化布局,2014年公司斥资4.95亿元收购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恒通客车)和重庆恒通电动客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恒通动力)。四年后,西部资源于2018年7月以1.43亿元的价格出售这两项资产,交易前后直接损失约3亿元。恒通客车出售的原因是,公司被西部资源收购后,已经连续亏损数年。西部资源前几年的财报数据显示,恒通客车给西部资源带来的累计亏损超过6亿元。恒通客车2016年爆发的“补”事件,不仅使其受到行政处罚,融资能力下降,资金链紧张。ST新海原本是一家以通信网络设备业务为主的公司。2016年以5.33亿元收购陕西童嘉38.07%股权,投资2亿元发展动力电池的江西迪比克持股20%,从而构建了“大通信”和“新能源”双线发展模式。然而,陕西童嘉和迪比克被收购后业绩一直不佳。2017年分别实现净利润-7190.12万元和461.55万元,2018年净利润分别为-1.85亿元和-1.05亿元。甚至在今年,ST新海实际控制人张亦斌持有的股权也因为与相关业务方的合同纠纷被司法冻结。ST新海拟减持陕西童嘉股权至20%以下,本次转让仍在进行中。相对于西部资源和ST新海,经纬是更坚定退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代表。经纬股份原本是一家中德合资的乘用车内外饰系统汽车零部件企业,但从2014年开始,决定造车,想成为新能源产业链公司。2014年至2018年四年间,经纬股份在新能源领域累计投资约300亿元,业务包括参股长春新能源20%、参股深圳五洲龙48%、参股江苏卡威等整车企业35%,并计划投资建设秦皇岛德龙整车项目。但是新能源造车业务给经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2019年上半年,经纬实现营业收入17.08亿元,同比下降41.38%,净利润亏损1.76亿元,同比下降171.72%。今年7月,经纬宣布终止所有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多氟多(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从氟化工领域进入锂电池和新能源汽车制造。2015年,多氟多斥资逾1.5亿元收购河北红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但近年来,红星汽车进展缓慢。汽车行业有消息称,该公司已经停产,经营状况堪忧。不过,多氟多在半年报中披露,红星汽车的业务仍在有序推进中。2019年上半年,多氟多实现营业收入19.54亿元,同比增长15.23%,净利润0.83亿元,同比下降36.32%。此外,从服装行业转战新能源汽车的杉杉股份也处于增收不增利的局面。上半年,杉杉股份实现营收44.41亿元,同比增长3.58%;净利润2.19亿元,同比下降52.97%。“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锂电池正极材料业务业绩同比下降,”杉杉表示。上述上市公司均在四五年前开始布局新能源,之所以放弃新能源资产,是因为新能源业务不能给上市公司带来利润,反而造成亏损。对于这些公司来说,新能源汽车最终只会“看起来很美”。据经济观察报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底发布上半年财报的50家新能源相关上市公司中,约80%出现业绩下滑。比如动力电池领域,上半年只有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亿纬锂能等少数企业实现利润正增长,而大部分电池材料企业业绩下滑,原因是电池材料价格大幅下降。事实上,在几年前开始的新能源汽车热潮中,有大量的非上市公司。据经济观察报2017年统计,当时全国新增造车企业约200家,布局产能超过1000万辆,投资超过1000亿元。当时有业内专家警告,新能源汽车领域存在过度投资的风险。除了传统汽车制造商,进入新能源汽车制造行业的玩家还包括互联网科技公司、房地产开发商、家电公司等多个行业的陌生面孔。其中最典型的是以蔚来、威马、小鹏为代表的新型造车企业,不仅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也成为资本界的宠儿。短短两年时间,这些企业的融资额已经超过或接近200亿元的规模,也发展成为融资规模巨大的新型造车企业头部车企。富有的房地产开发商的慷慨更是令人羡慕。宝能集团斥资66亿元收购观致汽车,恒大集团则在2018年至2019年上半年投资3000多亿元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创下行业投资之最。此外,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融资失败后,其董事长董明珠自掏腰包拿出10亿元投资珠海银隆,一路造车。但现在回想起来,过去几年的这些投资还没有带来业绩回报。董明珠和珠海银隆对簿公堂,恒大新能源汽车业务今年上半年给恒大集团带来20亿元的亏损。新汽车制造企业的代表蔚来汽车,在车辆交付长期困难的情况下,被迫裁员。就在这些造车新项目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新能源汽车投资开始收紧,融资环境急剧变冷。一方面与2018年国家颁布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对投资者设定的门槛较高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资本对行业景气度的判断有关。最直接的例子就是这两年到处都是造车项目融资的新闻,到处都能找到几十亿的投资。然而今年却鲜有新能源项目新融资的消息。李获得了5.3亿美元的C轮融资,这已经是一个比较高的金额了,但这个数字相比前几年的融资金额已经大打折扣。“现在整个行业都很困难。新车厂商的问题是交付量上不去。我们现在担心的是,未来、小鹏和魏玛能否挺过这一难关。接下来我们会和更多的传统车企合作。新能源公司,但我们希望他们能坚持下去。”一家与多家新能源车企有出行业务合作的公司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事实上,作为一个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汽车行业需要大量的前期投资,但投资回收期……是比较长的,一般需要3-5年。然而,新能源汽车在中国诞生才刚刚五年。一些企业虽然完成了初期投资,但面临着无法将其转化为收益的问题,更多的企业倒在了初期投资的道路上。“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之初,有很多盲目的投资。”国家电动乘用车技术创新联盟技术委员会主任王炳刚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王炳刚进一步指出,新能源企业要想在未来的行业竞争环境中立足,首先要掌握创新和R&D能力,其次是资本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要看市场眼光和运营能力。盈利能力未知,投资萎缩。不少上市公司将问题指向新能源政策的波动。过去几年,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有投资管理、资质审批、补贴等。关键政策是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今年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三年来罕见的同比下滑。中汽协指出,补贴下降造成了这种情况。业内分析认为,随着新能源政策的落地,以及2020年补贴彻底退出市场的预期,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走出政策导向的范畴,进入真正的市场和技术竞争阶段,届时更残酷的行业洗牌即将到来。短短几年,轰轰烈烈的新能源造车运动开始平静下来。此前,国内多家上市公司高调宣布进军新能源造车圈,但几经折腾,已经“梦碎”造车之路。这两年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上演。7月底,上市公司ST新海(新海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出售所持陕西童嘉部分股权,预计持股比例由目前的35.82%降至20%以下。之所以做出这一决定,是为了“减少新能源行业政策波动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无独有偶,经纬股份(北京威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7月中旬宣布终止所有新能源汽车项目的开发,这是在新能源领域大力布局四年后的彻底“撤退”。“经过公司近几年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调研,新能源汽车行业短期盈利概率较低,建设周期需要2-3年。建设期只有大量的建设开发费用,零部件主营业务业绩难以支撑。建设期内连续亏损可能导致公司存在潜在的退市风险。”经纬股份表示。ST新海、经纬股份出售新能源资产,成为几年前大力开展的跨界造车热潮的缩影。后来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投资珠海银隆、恒大健康造车,也是这波造车热潮中的典型案例。此外,更多来自家电、地产、互联网、白酒等行业的企业也加入进来。然而,无论是董明珠还是恒大都没有制造汽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盈利的迹象。新能源汽车短期内无法盈利,成为上市公司出售新能源资产的直接原因。其实不仅仅是在整车制造领域,新能源汽车的整个产业链,比如锂电池材料、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充电装置等,都普遍面临盈利能力差的问题。据经济观察报统计,已发布半年报的50家新能源相关上市公司中,有39家处于下滑状态,业绩下滑比例接近80%。亏损继续割肉出逃四五年前,国家鼓励建设纯电动汽车/a & gt;随着企业政策的发布,新能源汽车将很快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领域。大量之前没有汽车制造经验的公司增加了新能源领域,掀起了新能源汽车的大热潮。其中,部分上市公司将新能源汽车视为实现业务转型的光明之路,不惜代价进行布局。西部资源(四川西部资源控股有限公司)原是一家从事有色金属开采的公司,持有钴、锂等新能源动力电池上游矿产资源。但为打造“锂材料、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销售”一体化布局,2014年公司斥资4.95亿元收购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恒通客车)和重庆恒通电动客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恒通动力)。四年后,西部资源于2018年7月以1.43亿元的价格出售这两项资产,交易前后直接损失约3亿元。恒通客车出售的原因是,公司被西部资源收购后,已经连续亏损数年。西部资源前几年的财报数据显示,恒通客车给西部资源带来的累计亏损超过6亿元。恒通客车2016年爆发的“补”事件,不仅使其受到行政处罚,融资能力下降,资金链紧张。ST新海原本是一家以通信网络设备业务为主的公司。2016年以5.33亿元收购陕西童嘉38.07%股权,投资2亿元发展动力电池的江西迪比克持股20%,从而构建了“大通信”和“新能源”双线发展模式。然而,陕西童嘉和迪比克被收购后业绩一直不佳。2017年分别实现净利润-7190.12万元和461.55万元,2018年净利润分别为-1.85亿元和-1.05亿元。甚至在今年,ST新海实际控制人张亦斌持有的股权也因为与相关业务方的合同纠纷被司法冻结。ST新海拟减持陕西童嘉股权至20%以下,本次转让仍在进行中。相对于西部资源和ST新海,经纬是更坚定退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代表。经纬股份原本是一家中德合资的乘用车内外饰系统汽车零部件企业,但从2014年开始,决定造车,想成为新能源产业链公司。2014年至2018年四年间,经纬股份在新能源领域累计投资约300亿元,业务包括参股长春新能源20%、参股深圳五洲龙48%、参股江苏卡威等整车企业35%,并计划投资建设秦皇岛德龙整车项目。但是新能源造车业务给经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2019年上半年,经纬实现营业收入17.08亿元,同比下降41.38%,净利润亏损1.76亿元,同比下降171.72%。今年7月,经纬宣布终止所有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多氟多(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从氟化工领域进入锂电池和新能源汽车制造。2015年,多氟多斥资逾1.5亿元收购河北红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但近年来,红星汽车进展缓慢。汽车行业有消息称,该公司已经停产,经营状况堪忧。不过,多氟多在半年报中披露,红星汽车的业务仍在有序推进中。2019年上半年,多氟多实现营业收入19.54亿元,同比增长15.23%,净利润0.83亿元,同比下降36.32%。此外,从服装行业转战新能源汽车的杉杉股份也处于增收不增利的局面。上半年,杉杉股份实现营收44.41亿元,同比增长3.58%;净利润2.19亿元,同比下降52.97%。“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锂电池正极材料业务业绩同比下降,”杉杉表示。上述上市公司均在四五年前开始布局新能源,之所以放弃新能源资产,是因为新能源业务不能给上市公司带来利润,反而造成亏损。对于这些公司来说,新能源汽车最终只会“看起来很美”。据经济观察报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底发布上半年财报的50家新能源相关上市公司中,约80%出现业绩下滑。比如动力电池领域,上半年只有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亿纬锂能等少数企业实现利润正增长,而大部分电池材料企业业绩下滑,原因是电池材料价格大幅下降。事实上,在几年前开始的新能源汽车热潮中,有大量的非上市公司。据经济观察报2017年统计,当时全国新增造车企业约200家,布局产能超过1000万辆,投资超过1000亿元。当时有业内专家警告,新能源汽车领域存在过度投资的风险。除了传统汽车制造商,进入新能源汽车制造行业的玩家还包括互联网科技公司、房地产开发商、家电公司等多个行业的陌生面孔。其中最典型的是以蔚来、威马、小鹏为代表的新型造车企业,不仅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也成为资本界的宠儿。短短两年时间,这些企业的融资额已经超过或接近200亿元的规模,也发展成为融资规模巨大的新型造车企业头部车企。富有的房地产开发商的慷慨更是令人羡慕。宝能集团斥资66亿元收购观致汽车,恒大集团则在2018年至2019年上半年投资3000多亿元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创下行业投资之最。此外,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融资失败后,其董事长董明珠自掏腰包拿出10亿元投资珠海银隆,一路造车。但现在回想起来,过去几年的这些投资还没有带来业绩回报。董明珠和珠海银隆对簿公堂,恒大新能源汽车业务今年上半年给恒大集团带来20亿元的亏损。新汽车制造企业的代表蔚来汽车,在车辆交付长期困难的情况下,被迫裁员。就在这些造车新项目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新能源汽车投资开始收紧,融资环境急剧变冷。一方面与2018年国家颁布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对投资者设定的门槛较高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资本对行业景气度的判断有关。最直接的例子就是这两年到处都是造车项目融资的新闻,到处都能找到几十亿的投资。然而今年却鲜有新能源项目新融资的消息。李获得了5.3亿美元的C轮融资,这已经是一个比较高的金额了,但这个数字相比前几年的融资金额已经大打折扣。“现在整个行业都很困难。新车厂商的问题是交付量上不去。我们现在担心的是,未来、小鹏和魏玛能否挺过这一难关。接下来我们会和更多的传统车企合作。新能源公司,但我们希望他们能坚持下去。”一家与多家新能源车企有出行业务合作的公司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事实上,作为一个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汽车行业需要大量的前期投资,但投资回收期……是比较长的,一般需要3-5年。然而,新能源汽车在中国诞生才刚刚五年。一些企业虽然完成了初期投资,但面临着无法将其转化为收益的问题,更多的企业倒在了初期投资的道路上。“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之初,有很多盲目的投资。”国家电动乘用车技术创新联盟技术委员会主任王炳刚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王炳刚进一步指出,新能源企业要想在未来的行业竞争环境中立足,首先要掌握创新和R&D能力,其次是资本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要看市场眼光和运营能力。盈利能力未知,投资萎缩。不少上市公司将问题指向新能源政策的波动。过去几年,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有投资管理、资质审批、补贴等。关键政策是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今年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三年来罕见的同比下滑。中汽协指出,补贴下降造成了这种情况。业内分析认为,随着新能源政策的落地,以及2020年补贴彻底退出市场的预期,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走出政策导向的范畴,进入真正的市场和技术竞争阶段,届时更残酷的行业洗牌即将到来。

标签:蔚来小鹏北京理想汽车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戴姆勒架构重组11月1日启动 为十年来最大规模

德国《汽车周刊》8月29日报道,戴姆勒集团十年来最大架构重组,目前已经得到员工投票通过,重组将在11月1日进行。

1900/1/1 0:00:00
17家上市车企超7成净利下滑 亏损名单继续增员

汽车市场的下滑直接影响了今年上半年各大车企的经营表现。8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

1900/1/1 0:00:00
造车新势力,缺钱主旋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2019年将是造车新势力的倒闭年。”今年3月,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的一番言论在汽车圈里炸开锅,并引发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等人的“回怼”。

1900/1/1 0:00:00
青年汽车集团被申请破产,庞青年等高管股权被冻结

制造水氢汽车的公司,即青年汽车集团日前被申请破产清算,该申请被法院驳回。据天眼查显示,青年汽车集团的法定代表人是庞青年,注册资本1亿元。

1900/1/1 0:00:00
南北大众“双城记”:北大众的逆转和南大众的焦虑

远在德国狼堡的大众汽车总部,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仍未走出煎熬,在带领大众汽车集团向全新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的途中,其推行的低成本运作模式和集团架构调整方案正面临着来自工会等方面的阻力。

1900/1/1 0:00:00
国产特斯拉Model 3使用LG电池,不用松下了?

特斯拉从某种程度上引领了纯电动汽车的发展,特斯拉是汽车厂商当中、使用三元锂电池电池比较早的,同时也是最早使用松下品牌电池的厂商,松下因此凭借特斯拉,在三元锂电池市场,做到市场占有率第一。

1900/1/1 0:00:00